•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第一組曲》1909 年手稿分析

第四節 第三樂章〈進行曲〉手稿分析

相較於前兩樂章,第三樂章的手稿塗改與重貼五線譜的地方少了很多,頂 多只有一些零星白墨水塗改的痕跡,表示作曲家對於最後一個樂章的構想相當 胸有成竹。但是本樂章手稿還是有幾處值得討論。

一、額外編制之增加

關於本樂章額外樂器的使用,研究者觀察到以下三點:

(一) 第 119 小節處(字母 C 後 23 小節),霍爾斯特於 Side Drum 譜下 方寫了兩行字(見【圖5-4-1】):

「從這裡開始至結尾,額外的小鼓(複數型)可以自由加入,並全部演奏 此譜。」57

【圖5-4-1】手稿第三樂章第 111-121 小節之節錄

(二) 第 122 小節處(字母 C 後 26 小節)霍爾斯特於 Flute and Piccolo D♭聲部上方寫亦寫下一行字(但在其後被畫線刪除,見【圖 5-4-2】):

57 原文如下:“From here to the end extra side drums may be introduced ad lib, all playing this part.”

「額外的長笛(複數型)與短笛(複數型)可從此處開始自由演奏此部至 結束。」58

【圖5-4-2】手稿第三樂章手稿第 122-128 小節之上方之節錄

(三) 再回顧先前封面處第三段文字(其後也被畫線刪除,見【圖 5-4-3】或【圖 5-1-1】):

「第三樂章結尾處之額外長笛、短笛、小鼓僅在銅管聲部足以支撐副旋律 時才使用。」

【圖5-4-3】手稿封面下方之節錄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可知,霍爾斯特原先想必是希望透過額外長笛、短 笛及小鼓的加入,讓第三樂章能有氣勢磅礴之結尾。觀察總譜第 123 小節 處,第一主題主要由木管聲部負責,第二主題主要由銅管負責。研究者推 測,霍爾斯特應是考量到,銅管齊奏之旋律與木管齊奏旋律有無法平衡之 可能,故在條件允許下,加入更多音域最高,也較易被聽見的長笛、短 笛,來加強第一個主題的音量與明亮度。

58 原文如下:“Extra flutes and piccolos ad lib plays this part from here to the end.”

二、額外編制之刪減

但是為何後來霍爾斯特又將上述第二與第三點刪除?若觀察作曲家其後在 1st Cornets B♭聲部上的更改,或許可以得到解答。

1st Cornets B♭聲部原先演奏與其他銅管相同之第二主題旋律,但其後霍爾

斯特於第123 小節(字母 D)1st Cornets B♭聲部處打個一個叉,並寫下「見下 方」(”see below”),見【圖 5-4-4】。

【圖5-4-4】手稿第三樂章第 122-127 小節中間之節錄

該面手稿最下方有兩行較為模糊之筆跡寫道(見【圖5-4-5】):

「從這裡開始,第一部短號演奏木管旋律。第二部短號演奏銅管。」59

59 原文如下:“From here, 1st cornets play wood wind melody. 2nd cornets play brass.”

【圖5-4-5】第三樂章手稿第 122-128 小節之下方節錄

亦即,作曲家最後決定不加入額外長笛、短笛演奏第一主題,而是改給第 一部短號(1st Cornets B♭)。如此這般,第一主題旋律的音量(木管加上第一

部短號)勢必能與第二主題旋律(其他銅管)達到較為平衡之聲響效果。另一

方面,樂團也可以省去加入額外長笛、短笛的人力、金錢成本。這樣的更改甚 為合理與經濟。

至於霍爾斯特為何還要特別標示出「第二部短號演奏銅管」?這是因為第 二部短號於第124 小節處原先標示的是「同第一部短號」("col 1st

Cornets”),但 1stCornets 已被改成木管旋律,故作者希望表明更動的僅有第一 部短號,而第二部短號仍與其他銅管一同吹奏原本旋律。60

60 Wind Repertory Project contributors, "Articles: First Suite," Wind Repertory Project,

http://www.windrep.org/index.php?title=Articles:First_Suite&oldid=18717 (accessed April 11, 2019).

第五節 手稿中細管上低音號(Baritone)與粗管上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