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標

在研究者的音樂學習歷程中,無論是樂器演奏、音樂鑑賞、乃至指揮啟 蒙,管樂團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中,霍爾斯特(Gustav Holst, 1874-1934)、佛漢.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及葛林傑(Percy A. Grainger, 1882-1961)等人的管樂作品,更是每一位參加管樂團樂手的「必 修」曲目。

二戰後,臺灣的管樂團發展日趨熱絡,現今各級學校與民間管樂團也成為 推動音樂產業及培養國人音樂鑑賞力的重要推手。但現代管樂團發展之歷史不 若管弦樂團來得長久,國內對於管樂發展與曲目方面之研究專書或論文亦相對 較少。另外,霍爾斯特《第一組曲》作為管樂團原創作品之重要先鋒,亦極具 研究價值,故研究者決定以霍爾斯特《第一組曲》作為研究論文主題。

研究者希望以此論文拋磚引玉,使更多研究者投入管樂經典作品之研究,

發揚管樂優秀作品與文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由於國內尚無針對霍爾斯特《第一組曲》所著之書籍與論文,研究者進而 繼續廣為尋找國外之資料。

論文方面,研究者參考了1975 年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音樂系(Department of Music, Kansas State University)研究生 Kenneth R. Stith 之碩士報告“An analysis of The First Suite in E-flat by Gustav Holst”。該篇論文主要著重於曲式分 析,以及身為指揮在教學上之探討。另外,尚有一篇2009 年德克薩斯州 A&M 大學-康莫斯(Texas A&M University-Commerce)由 Esmail Khalili 所撰寫的音 樂碩士論文“Gustav Holst’s Suite in E-flat, Op. 28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and Later Editions”,主要針對英、美兩國管樂團歷史發展,

與1909 年手稿、1948 年、1984 年修訂版本進行分析與論述。

1975 年芬奈爾(Frederick Fennell, 1914-2004)於雜誌《演奏家》(The Instrumentalist)中出版了一篇“Holst’s First Suite in E♭”,敘述其對於《第一組 曲》之分析與詮釋。

第四章研究者分析指揮在排練高中生樂團之過程中可能會遇見之問題、改 善方式,及注意事項。樂譜以1984 年版本作說明。

第五章中,研究者針對1909 年手稿(包含封面頁與其後三個樂章)進行分 析,並比較細管上低音號(Baritone)與粗管上低音號(Euphonium)在第一組 曲中之應用差異。

第六章中,研究者主要針對各出版之版本進行研究分析,包含1909 年手 稿、1921 年初版、1948 年修訂版、1984 年修訂版、2005 年修訂版,以及 2010 年原典版。

第七章,研究者根據前六章之整理與發現,提出本篇論文之結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透過閱讀大量相關歷史書籍,及網路上來源清楚之可信資料,綜 合歸納出二十世紀前後英國管樂的發展與霍爾斯特《第一組曲》之相關歷史資 料。

第三章:閱讀譜面資訊,根據和聲、主題、動機及寫作手法等面向,進行 各樂章結構整理;並分析第一樂章〈夏康舞曲〉各變奏之呈現方式與特色;第 二樂章〈間奏曲〉及第三樂章〈進行曲〉各自的主題、動機。此外,亦針對樂

章間銜接處的寫作手法,進行調性、音量、速度、音型及配器上的分析。最 後,根據研究者之指揮經驗,提出各樂章最需要注意的重點。

第四章:研究者根據自身之帶團經驗,提出論點。

第五章:研究者仔細研究手稿上之筆記、註記、塗改與文本中前後段落之 關係與脈絡,再以理性分析、邏輯推理,試圖還原作曲家構思樂曲之過程,以 及面對問題時所做出的抉擇。最後,研究者找尋細管上低音號與粗管上低音號 之歷史起源與發展,試圖佐證此二樂器在《第一組曲》中之應用方式。

第六章:透過比較各時期之版本差異,找尋在配器、樂器改編選擇,以及 詮釋方式之差異,釐清各版本之不同特色。

第七章:研究者根據前六章之整理與發現,提出本篇論文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