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下探討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意涵,瞭解其課程目標、課程內 容、實施方式與評量。

(一)綜合活動課程的課程目標

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2003)所述,基於實踐與統整 理念,綜合活動課程學習領域設定四大目標為實踐體驗所知、省思個人意義、擴

38 展學習經驗與鼓勵多元與尊重

綜合活動課程強調「實踐、體驗、發展、統整」四大目標;而鄰近的日本國 中小學的總和學習時間目標有:激勵學校發揮創意營造特色、培養自主學習與思 考的生存能力、化知識為行動,適應社會變遷與解決問題(李坤崇,2001)。綜 合活動學習領域的課程目標與其理念緊密結合,重視實踐、體驗,並能個人省思,

內化建構。

2008 年教育部公布之 97 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中修正本學習領域總目標為

「培養學生具備生活實踐的能力」(教育部,2008)。97 年課程綱要在了解自 我、覺察個人價值意義,並尊重多元之外,更進一步強調自我與他人甚至是環境 的生存價值,積極的展現生活中參與各項活動的能力,不僅在人文社會中與他人 和諧相處,更包括對自然環境的敬重與愛護。由此可知,綜合活動領域以更積極 的目標及理念引導、培養正向、積極的個體自我。

(二)綜合活動課程的課程內容

就「綜合活動課程」的範圍、以及與其它學習領域的關連而言,包含現行學 校之輔導活動、團體活動、童軍教育,均為「綜合活動課程」的一部分;符合本 領域精神,還包括跨越兩學習領域以上,需要連絡教學之教育活動;跨班級、校 際活動:凡學年、學校或社區,需要透過學校運用校內外資源活動的。這些統整 性的活動均屬於「綜合活動課程」的範圍(教育部,2003)。在暫行綱要中或是 正式的課程綱要中均定有十項指定內涵,教育部(2003)說明指定內涵是綜合活 動學習領域的最低要求,設置目的是對於十分重要教學活動,學校必須進行相關 課程的規劃與教學不能省略、刻意淡化或稀釋,其所佔用的時間應不少於綜合活 動學習領域的 10%,據此,當學校實施或發展綜合活動時,必須考量是否先掌握 住指定內涵及。「指定內涵」是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最低要求。本學習領域的課 程計畫內容應涵融下列十項內涵:自治活動、生命教育活動、社會服務活動、危 機辨識與處理活動、野外休閒與探索活動、自我探索與了解活動、人際關係與溝 通活動、環境教育活動、兩性的關係與互動、家庭生活活動(教育部,2003)。

39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在呼應總綱的精神與本學習領域的目標下,發展四大主題 軸與二十項主題軸內涵,再由此發展為五十一項能力指標。其四大主軸為:認識 自我、生活經營、社會參與與保護自我與環境。在 97 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中 更進一步修正四大主題軸為自我發展、生活經營、社會參與與保護自我與環境,

以及十二項核心素養,分別是自我探索、自我管理、尊重生命、生活管理、生活 適應與創新、資源運用與開發、人際互動、社會關懷與服務、尊重多元文化、危 機辨識與處理、戶外生活與環境保護等,更明確的以細向列出在課程總目標以及 四大主題軸之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學生學習之具體內容。

九年一貫課程,除了包含七大學習領域外,也融入了六個深受重視的議題,

是此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色,並應適時將之融入各學習領域中,包括資訊教 育、環境教育、兩性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等。

(三)綜合活動課程的實施方式與評量

在綜合活動課程的實施方式方面,歐用生(2003)認為綜合活動課程的設計 至少應該掌握「從活動中體驗意義」、「大量的分享與互動」、「掌握辦理活動的要 領」、「議題與生活貼近」、「適合學生身心發展」、「教學策略多元化」等六大要領。

至於教學策略,李坤崇(2001)認為為實踐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理念與目標,教師 採用的教學方法必須突破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採取實際操作、活潑生動、

有表現互動機會的教學方法,但並非揚棄大班教學的講授模式,並提出展現能 力、約法三章、充滿活力的獎勵、戶外活動、走動空間、將心比心、腦力激盪、

互動分組、準時等九項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

而綜合活動課程的評量方面,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本身具有實踐、體驗、省思 與多元的教育目標,因此評量的過程重於結果,本學習領域的評量最重要原則是 讓學習者用自己有興趣的、自己選擇的方式來表達所知道的、所感受的、所做到 的(教育部,2003)評量方面應把握整體及多元的觀點、避免壓力樂於學習及鼓 勵性質、過程導向等原則。教師對學習者之評量以記錄為之,然而記錄最重要的 先決條件為觀察。在活動過程中對學習者做細微的觀察:觀察學習者如何觀察,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