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二法門」對「情」與「空」的涵融與超越

第二章 禪宗「不二法門」在《紅樓夢》中的運用

第三節 「不二法門」對「情」與「空」的涵融與超越

禪宗在唐代興起後,便迅速受到中國士大夫們的歡迎,除了自身信仰外,在 士大夫們的生活情趣及文學、藝術的創作上,亦產生極大的影響。中國士大夫的 人生哲學,可分為入世及出世兩部分,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達則兼善天下」

一直是中國士大夫們奮鬥的目標,然「顯達」除了靠自身才學之外,掌權者的青 睞亦是主要的關鍵。在不得志之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轉語,一直是失意讀書 人的精神寄託。而南宗禪「安靜閑淡,虛融淡泊」的生活方式,以及「無拘無束,

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便受到他們的崇信,士大夫的禪悅之風也因而興起。

葛兆光曾說禪宗對士大夫人生態度的影響,有一個「 從禁欲到適意,又從適 意到縱欲的演進過程的,而且這一過程的確也曾在士大夫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情趣 上發生種種影響」246。以適意為特徵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情趣,主要表現在宋代的 禪悅之風上;以縱欲為特徵的影響,則反映在明代禪悅之風的重盛上;到了清代,

禪宗對士大夫的影響,又回到宋代「適意」的原點上。故葛兆光又說:「禪悅之 風從宋代到元、明、清繞了一個圈子,終於又回到了宋代原來那個起點。關於這 一點,我們不妨看一看體現在《紅樓夢》中的曹雪芹禪學思想就夠了。」247的確,

若檢視《紅樓夢》的情節內容,不難發現其中蘊含濃郁的禪學思想,而這些富有 禪宗思想的內容,又以隨心所欲、自由超越的「適意」為特徵。

筆者認為之所以有闡情說與闡空說的爭論,《紅樓夢》文本「因空見色,即 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一段、空空道人改「情僧」為名,甚至脂評「情 榜」之說皆是癥結點。一般人依原始佛教教義,由「捨情乃能成佛」中,認為「情」

與「空」是相互對立、水火不容的,研究者因而陷入「情」與「空」的既定框架

246 參見葛兆光著,《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1 版 4 刷),頁 121。

247 參見《禪宗與中國文化》,頁 78。

中,各執其一端。故筆者立論之目的在意欲調和「闡情」、「闡空」兩者的矛盾,

因此循著《紅樓夢》展現之「不二法門」的軌跡,提出另一個思考方向,即是以 禪宗「不二法門」不即不離的觀念為依據,對「情」與「空」兩個對立觀念加以 涵融、超越,進而在生命情趣上,達到一種隨心所欲、自由超越的「適意」。

《紅樓夢》中最能體現禪宗「不即不離」的超越的,莫過於文本「因空見色,

即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及「情僧」一段文字,而脂評中湯顯祖的〈懷 人詩〉、三十二回的回後總評,以及「情榜」中「情不情」的考語,亦可間接考 察曹雪芹的禪學思想。而這幾段文字也是「闡情」與「闡空」學者援引的問題點,

因此筆者擬由這幾個關鍵詞彙中,探討曹雪芹是如何運用「不二法門」的觀念,

對「情」與「空」進行涵融與超越。

一、「空→色→情→色→空」圓形生命循環

《紅樓夢》第一回有一段意旨遙深的文字云:

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紅樓夢校注》,冊一,頁 五。)

對於《紅樓夢》這段囫圇未解的「十六字真言」,主張「闡情」說的學者如周汝 昌,就直接點明兩「空」之間的真「情」是最為重要的,而主張「闡空」說的學 者如白小易則認為「空始空終」,色、情、空是一條直線軌跡的進程,其中最重 要的是「空」字。這「十六字真言」的爭議由來已久,大多數的學者皆對此發表 過高見,然筆者並無意陷入「闡情」、「闡空」的爭議中,因此以禪宗哲學的思考 模式,提出一「圓形循環」的看法,也就是「空→色→情→色→空」應目之為一 圓,而這圓即代表石頭的生命循環,筆者期望藉「圓形循環」說的提出,能在「情」

與「空」外,提出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一直有「以圓為貴」、「以圓為美」的觀念,錢鍾書《談 藝錄•說圓》旁徵博引,所論甚詳:「竊嘗謂形之渾簡完備者,無過於圓。吾國

先哲言道體道妙,亦以圓為象。」248老子《道德經》云:「大方無隅。」249圓,

周匝無垠而婉轉流動,剛柔兼備、方而不露。而《管子》認為圓之美在於:「圓 者運,運則通,通則和。」250圓以外的形狀或性狀,都帶有不可克服的阻滯性、

固定性及刺激性,固定則不能運,阻滯則不能通,刺激則不能和,而運、通、和 又恰是圓的本性。而皇侃《論語義疏•敘》說《論語》之名曰:「倫者,輪也。

言此書義旨周備,圓轉無窮,如車之輪也。」251又云:「《論語》小而圓通,有如 明珠。」252雖然學說各異,思想體系亦不同,但在「以圓為貴」、「以圓為美」這 點上竟然若合符契,可見「圓」在中國人的心中,是一共同的民族心理。

在《五燈會元》卷十七,載有青原惟信禪師一段著名的語錄: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 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

見水只是水。253

青原惟信這「三般見解」是禪宗一樁著名公案。吾人不妨將之視為一首尾相連的 圓形循環。第一階段,「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即眼見山水而肯定山水,人們正 是根據這種認識,生活在一個充滿二元相對的現象世界中,而人認知對立矛盾於 焉展開。用禪宗的語言,此階段是「在桶底打轉之時」。第二階段「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是否定階段,即對上階段對立認知的否定。通過自己好奇探究及 教育,葉維廉認為:「由無智的素心進入認識的哲學思維去感應山水,這個活動 就逐漸離開新鮮直抒的山水,宜入概念世界,去尋求意義和聯繫」。254此階段也 就是「桶底欲脫未脫時」。第三階段「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是否定 之否定階段。人與外界接觸時所產生的聞見覺知不再是由於意識的作用,而是智

248 參見錢鍾書著,《談藝錄》(臺北:藍燈文化,1987 年,初版),頁 111。

249 參見【東周】李耳著、【民國•陳鼓應校注,《老子今注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 年,3 修版 1 刷),頁 204。

250 參見李勉註釋,《管子今註今譯•君臣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管, 1990,2 版)。

251 參見皇侃撰,《論語義疏•敘》,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之 13•漢魏遺書鈔第七函》,頁 3。

252 《論語義疏•敘》,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之 13•漢魏遺書鈔第七函》,頁 4。

253 參見【宋】普濟著,《五燈會元•青原惟信禪師》(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 年,初版),冊 下,頁 1135。

254 參見葉維廉著,《中西詩歌山水美感意識的演變•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學規律》,頁 92-93。

慧本身的妙用。人的心性如同一面明鏡,山來映山,水來映水,不因見山而生山 的執取之色,不因見水而生水的妄計之相,人主體獲得充分的自由,處在自然山 水,而能有超越自然山水的心境。葉維廉說這階段是:「對自然現象『即悟即真』

的感悟。」255這裡的山水絕不是重複原生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種超思維的心境。

此階段也就是禪宗所謂「桶底脫落時」。

皮朝綱認為:「這三個階段,同時也是人的理性逐層展開的三個階段。『見山 是山』是體用皆迷的意識心的表現,這是凡夫的觀點,是處在『無知』之中,……

『見山不是山』是意識經過知識的熏陶達到思維的地步,這是賢者的觀點,是由

『無知』轉『知』,……『依前見山只是山』是由思維達到超思維的直覺境界,

這是悟者的觀點,是由『知』返回到仿佛『無知』的自由心境。」256這從迷到悟 的三個階段,揭示從現實世界進入理境,再從理境返回現實世界的精神歷程。青 原惟信的「三般見解」,勾畫出一個圓圈,它不僅代表「悟」的三個階段,也是 生命感受的充分體現。

禪宗不二法門,真妄一體,迷悟亦一體,「轉癡成智」、「轉迷成悟」,即在於 採用新的角度、新的看法來看世界,將世俗的、固有的觀念調轉過來,由分別執 著的虛妄境界,轉向非理性思維的直覺觀照、無分別執著的新境界,破我執法執、

泯主客物我,如此身心皆得到自由與超越,就達到「悟」境。然而開悟後,天還 是天、地還是地,花照開,水自流。蘇東坡〈廬山 雨〉詩云:「廬山 雨浙江 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無別事,廬山 雨浙江潮。」257因此,迷與悟並 非別一世界,人間即淨土,淨土在人間,是迷抑是悟,只在吾人心境與人生態度 的不同展現。

按一般的理解,佛教是無情的哲學,否定自我情感,然而禪宗思想在「情」

這一方面,卻具有開放性及涵攝性。《頓悟入道要門論》中言:「今言無情者,無

255 葉維廉著,《中西詩歌山水美感意識的演變•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學規律》,頁 93。

256 參見皮朝綱著,《禪宗的美學•「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禪與生命感受的充分誕生》(高雄:

麗文出版社,1995 年,初版 1 刷),頁 174。

257 參見李淼編著,《禪詩三百首譯析•蘇軾廬山 雨》(臺北:祺齡出版社,1994 年,初版), 頁 343。

凡情,非無聖情也。」258因此佛教也有無情世界的感情。慧能提出:「無情無佛 種。」259的說法,強調「佛種」涵融「情種」,悟得「情種」亦可證得菩提,因 此禪宗思想並不特別排斥「情」。曹雪芹對此吸收並加以創新,突破「空觀」,以

「情種」代替「佛種」,在兩「色」中夾入一「情」,此一「情」字,在石頭生命 的圓形循環中,具有「因情而悟禪」的關鍵意涵。故《紅樓夢》「因空見色,由 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的十六字真言,除了化用自《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外,還有部分來自青原惟信「三 般見解」,甚至還涵融了禪宗對「情」的態度。

李華生認為「因空見色」一句應與「假作真時真亦假」一句互證:「而『由 色生情,傳情入色』兩句,是曹雪芹一反佛教對『情』的看法,把『情』這種與

『空』、『無』相對立的妄念看成能真正領悟佛教『色空』精神實質的契機。」260 故筆者以為「空—色—情—色—空」的聯繫發展,並不能單純地解釋為直線結構,

須將之看成是一個圓形循環,並分為三個部分。首空與尾空分別自成一部分,中

須將之看成是一個圓形循環,並分為三個部分。首空與尾空分別自成一部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