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因緣果報觀」名義

第三章 佛家「因緣果報觀」在《紅樓夢》中的運用

第一節 「因緣果報觀」名義

東晉高僧慧遠(334A.D- 416A.D),吸收「業感緣起」的說法,並融合中國 自古以來「福善禍淫」、「善惡報應」等觀念,著《三報論》、《明報應論》提倡「因 緣果報」思想。

筆者認為,探討「因緣果報」觀在《紅樓夢》中的運用之前,應對佛家「因 緣果報」思想先行瞭解。因此本節擬探討佛家「因緣果報」觀名義,並分印度佛 教「業感緣起」說,及慧遠的「因緣果報」觀兩方面論述之。

一、印度佛教「業感緣起」說

業感緣起將人生現象分為無明、行、識……等十二個環節,也就是「十二因 緣」之說,一切有情之所以生,是因為「無明」。生命之源來自父母無明的衝動 及情慾,因此由無明生行,乃至有生死,後者以前者為緣而生起,這是諸苦生起 的因果,即所謂「流轉緣起」。反向推之,由滅除無明之故而滅行,乃至滅除了 生死,這是指諸苦的還滅,即所謂「還滅緣起」。業感緣起可說是佛教最早的緣 起理論,宣揚宇宙中有情識的萬物,其人生中的各種善惡遭遇、生老病死的輪迴 流轉,都是因「業」的作用因緣和合,依因待緣而生。

佛家將此主宰輪迴的動力,稱之為「業」。所謂「業」,有「行為」、「行動」、

「造作」的意思,是指內心的活動和內心思維所發動的語言、行為,以及這些活 動所引起的力用。業通常分為「身」、「語」、「意」三業:心的思維為「意」業,

語言為「語」業,行動為「身」業。「業」有驅使造作的力量,故稱「業力」。 就「業」的性質來區分,有善、惡、無記三性。「記」有「分別」之意,而

「無記」就是「無分別」,也就是中性。善、惡、無記是就業所造成的結果來區 分:造成有益眾生身心的結果,是善業;造成眾生身心受害的結果,是惡業;造 成眾生無益亦無害的結果,是無記。人類因為身、語、意三業,造作各種善惡行 為,所以生死輪迴不已。

原始佛教認為,眾生作業,必然產生果報,各人所造的善惡諸業,必招致相 應的苦樂果報,果報雖有遲速,但永不勾銷,只要因緣成熟,必受果報。因此業 力被認為是一切生物或佛等其所居世界的生因、根源。

人所做諸行,皆有一定的業力,雖然人的生命死亡了,但其所作之業,仍會 凝聚起來,形成新的生命,承受各種果報。因此報應亦涉及「 三世」時間的問題,

釋迦牟尼在說明「四聖諦」時,揭示人生痛苦之因的「集」諦時,提出十二因緣 說,而所謂「三世業報」是說明十二因緣中,無明、行兩者是前世的兩種因,即 受生之前就有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等,是現世五種果。愛、取、有是 現世三種因,也就是今生所造之業。生、老死是來世兩種果,也就是輪迴。十二 因緣的時間跨越三世,有前世、現世,現世、來生二重,這也就是佛家所謂「三 世二重因果」。佛教三世因果,乃是「惑、業、苦」三者相續循環的關係,由「惑」

起「業」,因「業」感「苦」,於「苦」復起「惑」,於是三世流轉,循環不已。

所以「苦」是人生實相,唯有找到滅苦的方法,才能超脫娑婆苦海,從憂悲苦惱 中獲得解脫,也才能從三世流轉中解脫。

二、東晉慧遠之「因緣果報」觀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由於中國僧人一開始就奉佛為神,所以「有神論」是中 國佛教理所當然的主張,因此就中國佛教發展史來看,東晉至南北朝的「因緣果 報」論及「神不滅」論思潮,就是對印度佛教有神論思想的發展。

東晉末年的佛教界領袖—慧遠,就是這兩個學說的創始者。據南朝梁沙門慧 皎的《高僧傳•釋慧遠》所記,慧遠俗性賈,是雁門樓煩(今山西代縣)人。年 少即「博綜六經,尤善《莊》、《老》;性度弘偉,風鑑朗拔,雖宿儒英達,莫不 服其深致。」328二十歲時,慧遠準備年下隨名重一時的范宣子隱遁,不巧後趙主

328 參見《高僧傳•釋慧遠》,卷 6,頁 308。

石虎被殺,南下之路被阻,未能如願。又聽當時佛教領袖道安在太行恆山立寺,

慧遠便到恆山,聽道安講《般若經》,豁然而悟,從此皈依佛門。後來慧遠在廬 山結廬講經,著作文章,聯繫南北名僧,周旋於眾名士權貴中,進行宗教活動。

以其精湛的經學及佛學造詣,贏得僧俗大眾的崇敬。遂使廬山成為南方宗教中 心,慧遠也成了南方佛教界的領袖。當時有不肖僧尼,出入京師建康,不守出家 僧眾的戒律,競逐豪奢淫逸,甚至干預朝政,終於使桓玄下令整飭,然他也特別 提醒臣下:「唯廬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簡之列。」329可見慧遠為桓玄信服如此。

(一)神不滅論

佛教傳入之前,中國即有神靈的信仰。先秦的著作中,已記載有鬼魂報恩或 報怨的故事。《左傳•宣公十五年》載:「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 曰:『必嫁是。』疾病則約:『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及輔氏之役,顆見 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

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330《墨子•明鬼下》力圖證明:「鬼神之有,豈 可疑哉!」331並指出鬼神有「賞賢罰暴」的道德力量:「嘗若鬼神之能賞賢而罰 暴也,蓋本施之國家,施之萬民,實所以治國家利萬民之道也。」〈明鬼下〉亦 記載杜伯報怨的故事:「周宣王殺其臣杜伯而不辜……其三年,周宣王合諸侯而 田於圃田……。日中,杜伯乘白馬素車,朱衣冠,執朱弓,挾朱矢,追周宣王,

射入車上,中心折脊,殪車中,伏 而死。」332這些都是歷史上最早的報應的故 事,它顯示當時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相信靈魂實有,人的施恩或作惡,會得到 善、惡不同的報應。

而《老子》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文言•坤卦》亦云:「積善之 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承認了鬼神的存在,相信祂在冥冥之 中能主宰人類禍福報應,因此人必須崇敬祂、祭祀祂,希望得到祂的庇佑。正是

329 參見《高僧傳•釋慧遠》,卷 6,頁 327。

330 參見民國•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宣公十五年》,(臺北:洪葉文化, 1993 年,初版), 冊上,頁 764。

331 參見孫詒讓著,《墨子閒詁•明鬼下》(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臺 3 版),頁 146。

332 《墨子閒詁•明鬼下》,頁 145。

這種信仰,成為中國佛教「神不滅」論興起之因。

在中國原有信仰的影響下,東晉、南北朝的佛學者及佛教信徒,紛紛闡明「神 不滅」論,其中以慧遠為代表。慧遠在《沙門不敬王者論》最後一章中說:「夫

『神』者何也?精極而靈者也。……『神』也者,圓應無生,妙盡無名,感物而 動,假數而行。」「神」是一種非常精靈的東西,沒有形象又難以窮盡。而「神」

的作用非常巨大,和情欲密切聯繫,推動人生的輪迴流轉,神則藉這流轉變化,

不斷傳遞延續。因此慧遠提出「形盡而神不滅」之說:「火之傳於薪,猶神之傳 於形。火之傳異薪,猶神之傳異形。」火象徵人的「神識」,也就是靈魂,而薪 是指神識的載體,也就是人的軀體,火永遠不滅,縱使在這根柴上燃盡,也會在 另一根柴薪中燃起。

祁志祥《佛學與中國文化》中,比較佛教「神不滅」論及中國傳統「有神」

論,提出兩個不同之處:「首先,佛教將『神』從人之外的客體之中移到了人的 主體之內。……其次……佛教『神不滅論』則重在『形神之辨』,突出『形粗神 精』。」333中國的『有神論』,無論『天神』還是『鬼神』,都是不依賴人或人的 靈魂,是外在而客觀存在,具有至高無上,降福降殃的權力。而慧遠『神不滅論』

中所說的『神』,則指人的意識或精神,是內化於自身之中的存在。而在中國傳 統宗教信仰中,沒有「形」、「神」之區別,佛教所說的「形」,是有情有感、會 生滅變化的;而「神」則是超越情、感,不生不滅,又能感應業報的永恆實體,

也因此形如薪,神如火,形有盡之時,而神則永恆不滅。

(二)因緣果報說

「業報輪迴」是印度佛教基本理論,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於傳統「神不滅」

思想的影響,一般人認為靈魂不死不滅是「業報輪迴」說必然前提。慧遠根據「業 報輪迴」學說,吸收中土原有「福善禍淫」等迷信觀念,改變其神靈司善懲惡、

主宰命運的說法,直接從人自身建立「因緣果報」之說。他的《三報論》、《明報

333 參見祁志祥著,《佛學與中國文化•佛教世界觀與中國文化•「神不滅」論與神靈信仰》,(上 海:學林出版社,2000 年,1 版 1 刷),頁 117-118。

應論》,就是在闡述其「因緣果報」的觀念。

《三報論》云:「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三業」,是指身、語、意三業,

也就是人的行為、言語及思想活動,而業有善、惡和不善不惡的無記三種性質,

也因不同的性質,而有不同的報應。故《三報論》又說:「業有三報:一曰現報,

二曰生報,三曰後報。」所謂「現報」即今生作業,今生即受報應;「生報」是 今生作業,下一世受報應;而「後報」則指今生作業,經數世乃至數千百世,然 後受報應。凡有情眾生都得接受業報,依據生時所作善惡業多寡,轉生於較今生 高或低的層次,這就是「輪迴」。所以人有三業,業有三報,報有三世,這就是

「因緣果報」說。因此,有情眾生之生死輪迴,是最大的痛苦,唯有努力修持,

超脫生死輪迴,才是永遠的幸福。

《三報論》又言:「受之無主,必由於心;心無定司,感事而應;應有遲速,

故報有先後;先後雖異,咸隨所遇而為對;對有強弱,故輕重不同,斯乃自然之 賞罰,三報之大略也。」人是由「心」來承受報應,「業」也是人心自感自應形 成的。心的感應有快慢,因此果報有先後。業雖有遲速之別,但若對應上了,還 是會有報應產生。今生之報往往是前生作業的結果,一切的禍福,前生已然注定,

所以現世有善人得惡報,或有惡人得善報,這是今生的報應尚未顯現。這正是俗 語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明報應論》云:「心以善惡為形聲,報以罪福為影響,本以情感,而應自 來,豈有幽司?」心為情識所感而產生「業」,所得罪福報應,也是由心自行承 擔,也因此一切罪福報應皆是自作自受,不會遺及子孫,也不是祈禱就能避免。

而冥冥之中也沒有所謂掌管罪福賞罰的神靈存在。

而冥冥之中也沒有所謂掌管罪福賞罰的神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