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間的佛教信仰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民間的佛教信仰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受到中國文化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不斷邁向中國化,因 此具有相容性、簡易化、世俗化等特點。就佛教理論的發展而言,東晉時期,般 若學盛行,形成本無、心無、即色等六家七宗,這是用中國《老子》、《莊子》、《周 易》去理解佛教的「格義」的階段。南北朝時期,高僧大德主張按照原意理解佛 教經典,出現了各派論師,這時期可說是空宗與有宗、大乘與小乘紛雜並立的時 期,而到了隋、唐時期,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天臺宗、華嚴宗、三論宗、

唯識宗、禪宗、淨土宗、律宗等,並各自發展理論系統。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 的黃金時代,之後的宋、元、明、清各朝,便失去磅礡氣勢。然而,就佛教對民 間社會的影響而言,李四龍《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認為:

80 參見陳維昭著,〈徬徨於「色」與「空」之間—論《紅樓夢》存在體驗〉,《紅樓夢學刊》,1994.02。

81 參見嚴雲受著,〈《紅樓夢》與因果報應模式〉,《紅樓夢學刊》,1994.05。

82 參見陳毓羆著,〈《紅樓夢》與民間信仰〉,《紅樓夢學刊》,1995.02。

83 參見王平著,〈《紅樓夢》《金瓶梅》色空觀念之比較〉,《紅樓夢學刊》,1996.05。

84 參見姜志軍,陳世澄著,〈濃郁:《紅樓夢》詩詞的佛道色彩〉,《紅樓夢學刊 》,1996.08。

85 參見白小易著,〈佛教思想:隱藏於夢幻中的「紅樓大廈」基座—兼論曹雪芹創作《紅樓夢》

的主觀命意〉,《紅樓夢學刊》,1997.02。

86 參見胡紹棠著,〈《紅樓夢》與道教〉,《紅樓夢學刊》,1998.4。

87 參見杜景華著,〈《紅樓夢》與「道」〉,《紅樓夢學刊》,1998.11。

88 參見牟鍾鑒著,〈《紅樓夢》與道教〉,《文史知識》,1998.11。

89 參見沈永著,〈《紅樓夢》佛教觀念的民俗化及其藝術表現功能〉,《紅樓夢學刊》,1999.08。

北宋以後佛教在民間社會的興盛,很大程度上得力於佛教內部的三大事 實:第一,淨土信仰盛行於宋代。……第二,宋代佛事活動十分頻繁,制 訂了許多儀軌,這些程式化的佛事常被民間社會用來超渡荐祖、修福行 善。……第三,……在社會上逐漸形成的印行佛經的風氣,大大方便了佛 經的流傳,滿足了民間社會信仰佛教的需要。90

佛教傳入之初,就隱含民俗化並走向民間社會的傾向,而從北宋到明、清時代,

淨土信仰的盛行、佛事活動的頻繁以及佛經的普及,佛教與民間的聯繫愈來愈 大。在佛教派別上,因為教義上的簡單易解、修行方法上的簡單易行,禪宗及淨 土宗是這時其最盛行的佛教宗派。中國佛教具有相融性,各宗派之間融通的趨勢 也越來越明顯。而在儒、釋、道相互影響下,產生許多民間宗教的行為。

筆者以為,研究《紅樓夢》中佛家觀念的運用,不應過於漠視《紅樓夢》產 生的時代背景,因此必須進行文化方面的探究,以期更加貼近作者的創作意圖,

並避免捕風捉影之譏。故以下略談民間的佛教信仰及民間宗教行為:

一、百姓的淨土信仰

由於修行方法的簡單易行,北宋以後的中國民間社會,淨土信仰十分普遍,

到了明、清兩代更是如此,有所謂「家家觀世音、處處阿彌陀」之稱。淨土信仰 中的兩位主神:阿彌陀佛與彌勒佛,在中國堪稱家喻戶曉。而民間也普遍相信,

「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所謂淨土,也就是「聖者所住之國土也。無五濁之垢染,故云淨土。」因此,

淨土可說是佛教的理想國。

佛教注重因材施教、隨緣說法,強調針對眾生的根器,91採取相應的說教方 式,讓人從不同的方式悟入佛法。因此,佛法有難行道及易行道之說,何謂難行

90 詳見李四龍著,《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 年,1 版 1 刷),頁 8。

91 根機,根性之意,表眾生的性向、資質。

道與易行道?懸曇(476-542)92主張有難行與易行兩種成佛的方便法門,在末法 時代,眾生在此土修行精進,想要獲得果位,是很難做到的,這種就叫做難行道;

但以信佛為因緣,願生淨土,就可以憑藉佛願力的相助,於彼土證成聖果,這只 要念佛即可,所以叫做易行道。龍樹93(約 150A.D-250A.D)在《十住毘婆娑論》

中說到易行道與成佛的關係:

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 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 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 或有以信行 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94

龍樹認為,易行道雖是「怯弱下劣」,不是大丈夫志幹之說,但由於人人根器不 同,故成佛之入路亦不必相同,因此有難行道、易行道之分。然佛法雖有難行易 行之分,但由難行易行之差異而判定成佛之差異,是不合理之舉。

而佛教淨土名目極多,主要有阿彌陀佛的的西方極樂世界、彌勒菩薩的兜率 淨土。其中以西方極樂世界的信仰,最為百姓所崇信。

在眾多的佛教宗派中,淨土信仰可說最合民間百姓的味口,因為其簡單易行 而福報無量。淨土宗認為,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有無限的福 報。這對於那些沒有高深佛學知識,又沒有常行善事的普通百姓來說,無疑是最 大的方便法門,也因此,淨土信仰才能自北宋經明、清,至今歷久不衰。

二、士大夫的禪悅之風

92 姓氏不詳,雁門(山西代縣)人,一說為并州汶水(山西太原)人。南北朝淨土教念佛門高 僧,日本尊之為淨土五祖之初祖。

93 龍樹,南印度婆羅門種姓出身,為佛教中觀學派創始人,造論甚多,後世有「千部論主」之 美稱,並尊稱其為「龍樹菩薩」。

94 參見聖者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娑論•易行品第九》,收錄於大正藏編修委員 會主編,《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 年,修訂版),冊 26,頁 41 上、中。

以下所引《大正新修大藏經》之文句,皆據此本,並簡稱為《大正藏》。另關於此義,可另見 印順法師著,《淨土與禪》,(作者自印本,1971 年,未著版次),頁 64-77。另所謂「阿惟越 致」,為「不退」之音譯,又做「不退轉」、「無退」等。「退」指「退墮」,退墮惡趣及聲聞、

緣覺等二乘地,即由所證得之菩薩地及所悟之法退失。

「禪」的概念產生於印度,梵語為 Dhyana,音譯為「禪那」,義為「靜慮」

或「思維修」。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把它作為調練心意、專注一境的修行方 法。

禪隨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最初只是印度佛教修行方式的一種,尚未形成一個 宗派。到了六祖慧能95(638A.D-713A.D),一反住心靜坐的陳法,主張「禪非坐 臥」96,從而認為:「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97慧能 禪宗以般若智慧、明心見性為禪,也就是把人未污染之前的心性面目(即佛性), 稱為禪。他宣揚一切眾生本有佛性,覺悟不假外求。提倡單刀直入,直徹心源,

見性成佛,即心是佛,這是他對禪定一番全新的解釋。皮朝綱《禪宗的美學》認 為:

禪宗越來越遠離了印度禪學中繁瑣細密的邏輯推論、厭世出世的生活觀念 和苦行瞑坐的禪定方式,一變而成為中國士大夫的人文主義的宗教,它是 直觀地探索人的本性的倫理學、心理學,是應對機智、游戲三昧、表現悟 性的對話藝術,是清靜自然、行臥自由的生活方式與人生情趣的結合。98 瞑坐苦修的印度禪,和中國人積極入世的精神有著衝突的一面,慧能對禪的新解 釋,使「禪」由佛家外在的修行方式,變為內在的般若智慧,也使禪在作為宗教 經驗的同時,又保持對生活、生命等感性世界的肯定興趣,因此「禪」是印度佛 教和中國文化調和下的產物,而這個產物也為中國士大夫所接受。

明代中葉以後的嘉靖、隆慶、萬曆幾朝,禪宗名師輩出,文人士大夫趨之若 鶩,繼魏晉之後,禪悅之風重盛。達觀和李卓吾,是當時思想界兩大領袖人物,

士林名流無不起而效之,以談禪為風流倜儻,以交禪為雅潔榮耀。

95 唐代僧慧能,為禪宗六祖,祖籍河南范陽,俗姓盧,生於南海新興(廣東),以「頓悟」說著 名於世。其弟子一花五葉,以荷澤神會、南洋慧忠、青原行思、南嶽懷讓最著,開後世五家七 宗之禪。弟子唐釋法海著有《六祖壇經》,記錄慧能生平及開壇講經之語錄。

96 《六祖壇經箋註•頓漸品第八》云:「住心觀淨,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意?聽吾偈曰:

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過。」參見【唐】釋法海撰、【民國】丁福 保註,《六祖壇經箋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年,2 版 4 刷),頁 216-217。

97 參見《六祖壇經箋註•坐禪品第五》,頁 150。

98 參見皮朝綱著,《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1995 年,初版 1 刷),頁 34。

明、樂純《雪庵清史》謂士大夫身邊擺設之物,應有佛書、道書、蒲團、麈 尾、禪榻等,是為「清供」;每日需焚香、煮茗、習靜、尋僧、奉佛、翻經、參 禪、說法、放生等,是為「清課」。士大夫行為如此佻達,和傳統儒生大不相同,

也與唐宋到禪門尋解脫的文人學士迥異。而在王學左派的推波助瀾之下,「狂簡」

迭出,有王艮之怪、李贄之狂、徐渭之達、鍾惺之僻、袁宏道之放、湯顯祖之癡,

進而形成「狂禪」之風。99這股思潮後來發展成否定六經是「萬世之至論」、反 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的異端運動。雖然這場運動因李贄、達觀相繼被害而夭 折,但禪悅之風並未因此消失。

清初士大夫落髮出家的風氣,100是禪悅之風的遺緒。迄至清末,文人士大夫 仍醉心禮佛參禪、靜坐焚香、交結僧人,但誠如葛兆光所說:「這時起作用的不 再是禪宗的積極叛逆精神而是消極保守的出世哲學,不再是異端思想而是士大夫 正統思想之外的精神補充了。」101

三、禪、淨雙修

唐代以後,禪宗和淨土,有了結合的新氣象,慈愍三藏102(680A.D-748A.D) 提倡「禪淨雙修」,他著作《往生淨土義》,竭力宣傳「一切淨土修行都是禪的說 法」的理論。到了北宋永明延壽禪師103(904A.D-975A.D),更加發揚光大。永 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云:

唐代以後,禪宗和淨土,有了結合的新氣象,慈愍三藏102(680A.D-748A.D) 提倡「禪淨雙修」,他著作《往生淨土義》,竭力宣傳「一切淨土修行都是禪的說 法」的理論。到了北宋永明延壽禪師103(904A.D-975A.D),更加發揚光大。永 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