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禪宗「不二法門」名義

第二章 禪宗「不二法門」在《紅樓夢》中的運用

第二節 禪宗「不二法門」名義

相對觀念之所以會產生,是由於「分別心」,而分別心是痛苦的根源。因 此大乘佛教或中國的禪宗認為,唯有對相對觀念層層遣除,才能消減痛苦,達到 本心的超越,獲得澄淨與身心的安適。

「二」有二元、二邊、相對、對立之義,又稱為「邊想」。而「不二」並非

「唯一」的同義詞,而是指二者之區別並不成立。「法」的意涵可區分成二大類:

一為現象界的現象或事物,另一為佛教所憑藉要義或方法。 則「法門」融合上 述二者之意,指藉以進入法的要領。因此「不二法門」指進入法不二境界之要領。

禪宗「不二法門」觀念的產生,主要承繼大乘中觀學派的「中道」思想。故 以下略述大乘中觀學派的「中道」思想,及禪宗「不二法門」的觀念,冀對禪宗

「不二法門」觀念源流及思想內容,呈現全面的認識。

一、大乘中觀學派的中道思想

印度佛教和佛學的進程,大致可以分為四階段:一是西元前六至四世紀中 葉,為釋迦牟尼創教及弟子傳教的時期,史稱原始佛教時期。二是西元前四世紀 中葉至西元一世紀,由於對教義的理解發生分歧,佛教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史

稱部派佛教時期。三是從西元一世紀至七世紀的大乘佛教時期。219大乘佛教以普 渡眾生到彼岸為最終目標,與小乘佛教只求個人解脫不同。而大乘佛教後來又分 裂為中觀學派(空宗)及瑜珈行派(有宗)。四是西元七世紀以後,大乘佛教分 派與婆羅門神教混合為密教。而西元十三世紀初,因受外來侵略,佛教在印度趨 於衰落。

大乘佛教繼承小乘佛教的禪觀,反對小乘說一切法有自性的觀點,主張法無 自性,對佛所說法不可執著,由此產生般若經典—《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影 響深遠,後來的《寶積經》、《華嚴經》、《法華經》和《維摩詰經》都是依據其般 若思想撰成,稱為般若類經典。般若為梵文 Prajna 的音譯,即大智慧之意,這種 智慧不是普通經驗的知識,也不是世俗人所能具有的一般智慧,它是包含各種神 通,超知識、超經驗的靈智,也就是直觀,它具有斷惑證真、度化眾生的功能,

因此被稱為「佛母」。是觀察一切事物的根本觀點,是判別是非善惡的基本方法,

也是佛教所證悟的最高境界。

中觀學派由龍樹( 約 150-250A.D)及其學生提婆220(約 170-270A.D)所創立。

中觀學派奉《大般若經》為主要經典,而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 論》和提婆的《百論》為此派的基本理論著作。龍樹是般若思想的發掘者及弘揚 者,除了萬法因緣而生,是不真的存在,所以萬法「自性空」的觀點外,他更主 張應離去「空觀」和「實有」兩邊,合乎中道,把握一切事物的實相,這就是「中 道正觀」,即「中觀」。

《大般若經》主要的內容是闡發一切現象「性空幻有」或「真空妙有」的道 理。依據緣起論,一切現象是因緣和合而成,沒有自性,所以是真空假有,般若 思想並要求對一切現象同時看到性空和幻有兩方面,同時般若思想還認為,般若 言教是佛為了教化眾生的需要,而作的權順方便。因此「般若波羅蜜」,義即「到

219 乘,即乘載之意,也有「道路」的意思。大乘佛教以度眾生到彼岸為最後境界,貶低原始佛 教和部派佛教只著眼於個人解脫的境界者為小乘佛教。

220 提婆,為龍樹弟子,以智辯稱,遊歷印度各地,調伏外道,度人百餘萬,後以構怨,為外教 之徒所刺,著有《百論》、《廣百論》等書。

達彼岸的智慧、途徑」。般若思想要求在認識和行為上,不滯於現象,排除對現 象的執著,也就是超越「偏空」、「偏有」的偏見,以把握現象的實相。

《大般若經》內容宏偉壯闊,其二十萬頌、六百四十萬言的精要,皆濃縮在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2 2 1這短短兩百六十字中: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 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 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 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 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帝 揭帝婆羅揭帝,婆羅僧揭帝,菩提僧莎訶。222

色空相即的觀念,小乘佛教及大乘唯識學派皆不曾論及,而是大乘般若思想的精 華。「心」是比喻《心經》在《大般若經》、般若法門乃至整個佛法中占有中心的 地位。「觀」是觀照,是以般若直觀照見諸法皆空,而獲得自在解脫。《心經》的 基本思想是運用般若進行深邃透徹的禪悟觀照,證得「五蘊皆空」,體會萬法的 空性,解除身心的束縛,以獲得澄明自在的審美襟懷。「五蘊皆空」旨在破除我 執與法執,然而「破執」易沈於「空無」,因此,在《大般若經》中,從煩惱菩 提不二的觀點,強調五蘊即真智。而《心經》作為《大般若經》的總綱,亦強調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相即的觀念。

「色」是指世上一切有形質的萬物,「空」則是指世上萬物的「空性」。世上

221 為敘述方便,下文所論及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皆簡稱《心經》。《心經》在中國至少被翻 譯二十一次,有關《心經》的注疏,更是不勝枚舉,編入《大藏經》者,即有八十餘種之多。

這八十餘種注疏,除了一種是鳩摩羅什所譯外,其餘皆是唐玄奘的譯本。本論文所據為【唐】

三藏法師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收錄於《大正藏》,冊 8,頁 848 下。

222 參見《心經》,收錄於《大正藏》,冊 8,頁 848 下。

萬物雖有形象,然無非是「因緣和合」的假象,故說「色不異空」。「空」是色蘊 的本體,本體雖無青黃赤白長短圓方等相,而此等假象,正是依本體而立,是本 體的顯現,故說「空不異色」。然「不異」的說法,仍有「相對」的含意,因此 色與空仍有相對性存在。因此經文繼續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本身沒 有自性,不是滅色之後才空,而是色的本身就是空。因此色與空是絕對的等同。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觀念,目的在消減人們由執著 而產生的二元對立,唯有遣除二元對立的執著,才能達到真正的超越,真正的涅 槃。

關於《心經》的色、空觀念,印順法師曾釋之曰:

一切果法都是從因緣生,從因緣生,果法體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

故佛說一切法畢竟空。反之,果法從因緣有,果法的作用型態又不即是因 緣,可從因緣條件有,雖有而非實有,故佛說一切法緣起有。可知色與空,

是一事的不同說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223

印順法師認為,色與空是一事的不同說明,高柏園對此加以解釋,他認為「色與 空之區分」此義的提出,實即隱含吾人對此二者之超越的掌握。若在此加以區分,

則「色」是就吾人之執而說,而「空」是就吾人去執而言。當吾人能對色與空有 一超越的掌握,則可由色之自性不可得,而知其與空無二無別。由無執與物自身 的觀點而言,是不著一法,而由現象與執的角度而言,是不捨一法。而兩者實乃 相即而無礙也。224

《大般若經》流行後,般若直觀思維日益成為佛教觀察認識事物的基本模 式。繼《般若經》之後的《大寶積經》,就宣揚用般若作為觀察一切現象的「根 本正觀」。這種主張是緣起性空思想的繼承,但又和空觀不同,空觀否定實有,

以空為實際的存在。《寶積經》超越了單純的空觀,既主空觀,又不著空觀,即 離去「實有」,也離去「空觀」,提倡「中道」,並且把「中道」運用到「正觀」

223 參見印順法師著,《般若經講記》(作者自印本,1971 年,重版),頁 171-173。

224 參見高柏園著,《禪學與中國佛學•《心經》之詮釋與發展》(台北:里仁書局,2001 年,初 版),頁 174。

方面,形成了「中道觀」。

龍樹在《般若經》及《寶積經》的基礎上,以「中觀」批判偏執一邊的部派 佛教,龍樹在《中論•觀四諦品》中,給「中道」下了一個定義: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225

此偈有三個「是」,所以三論宗稱之為「三是偈」。天台宗認為此偈論及空、假、

中三諦,稱之為「三諦偈」。此偈是大乘中觀學派的緣起理論,偈文表述了因緣、

空、假名、中道四者的內在關聯:因緣是出發點,由此表現為空和假名,也合而 表現為中道。此偈要從緣起法的觀點來理解:一是空,空是以言說出現的,存在 於認識之中,所以說「我說」。二是假名,假為假設義,即用語言文字表示的「假 立之名」。說明事物本質是空,但為表述故立假名,假名是有,但非實有。空和 假名同為緣起法的兩個面相,因為空才有假設,因為需要假設才是空。因此不要 執有(實有),也不要執空(虛空),由此來看待緣起現象,就是「中道觀」。

另外龍樹也從「破」的觀點,使人確立中道正觀。《中論•觀因緣品》之八 不偈云: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226

八不緣起否定一切事物的真實性與客觀性,說明宇宙萬法,皆因緣聚散,而有生 滅、常斷、一異、來去等現象發生,實則無生滅、無常斷、無一異、無來去,若 認為萬物真有生滅常斷這些現象發生,則是偏執於一邊的戲論。227離此兩邊,說 不生不滅,才是中道。方立天認為,佛教常以表詮及遮詮來宣揚佛教真理,「表 詮是正面肯定是什麼,遮詮是反面否定不是什麼。八不就是否定對一切現象的種

八不緣起否定一切事物的真實性與客觀性,說明宇宙萬法,皆因緣聚散,而有生 滅、常斷、一異、來去等現象發生,實則無生滅、無常斷、無一異、無來去,若 認為萬物真有生滅常斷這些現象發生,則是偏執於一邊的戲論。227離此兩邊,說 不生不滅,才是中道。方立天認為,佛教常以表詮及遮詮來宣揚佛教真理,「表 詮是正面肯定是什麼,遮詮是反面否定不是什麼。八不就是否定對一切現象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