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特殊教育師資培育之目標與規格

第三章 中國大陸特殊教育師資職前培育模式與現況

第一節 中國大陸特殊教育師資培育之目標與規格

學者楊曉等人認為中國大陸特殊教育師資培育之目標應為培養有重點傾 向,即是依照障礙類型劃分的特殊教育師資,使其具有關於特殊教育理念與滿 足課堂上有特殊需要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型態上也應由「知識型」轉向「教育 心理學家型、康復指導和科學研究型」;更有學者王雁等人認為,特殊師範教 育應培養兩種類型之人才,一為「複合型人才」,二為「專門型人才」;或是如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一樣,將培養目標定位於「能夠從事特殊教育兒童 教育教學與康復工作」之複合性加上應用型的專業人才(王輝,2005)。

壹、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目標與規格之設定原則

制定目標與規格之前,頇掌握幾個原則:

一、與時俱進

在九五期間,中國大陸的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表現 在數量的增長以及對結構的調整,還有質量與教學效益的提高。

1998 年教育部提出師範院校由三級過渡到二級的目標,由於學校的辦學 層次、性質與培養對象的變化,升格後的中等師範院校必頇與時俱進的重新思 考定位方向,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後對於教師教育的要求(牟玉杰,2009)。

二、繼承與創新

三年制專科特殊教育師資培養滿足了中國大陸特殊教育事業發展中對於 大量師資的需求,在培養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對於特殊教育事業的進一 步發展有著過渡性的作用,最後形成多層次的培養與高學歷專業化的趨勢。

因此在訂定三年制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的目標與規格之前,必頇堅持繼承與創新 相結合的原則,處理好在素質方面廣博性與專業精深性的關係,以及教師的可

續性發展與專業基礎相對薄弱的關係,才能有所斬獲(牟玉杰,2009)。

貳、三年制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的目標

一、 培養專業重點傾向的特殊教育師資

依照有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之障礙類型劃分,使其具備關於特殊教育之理 念與滿足課堂上學生所需的特殊知識技能,能適用於特殊學校、普通學校特 殊班、普通學校普通班內之特殊兒童教學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二、 培養和形成具有從事特殊學生培育的各種關鍵能力

如:教育診斷評量能力、觀察與行為評量的技術、設計個別化教學計畫 的能力等。

三、 拓寬教師的特殊教育視野

形成特殊教育教師的正確觀念,具有博愛精神和深厚的人文素養。

四、 對現行制度的探討

對於富有爭議的特殊教育事項反省思考並加以改進的意識與能力。

五、 自主學習、自我提高

培養可以持續發展的意識與能力(牟玉杰,2009)。

參、三年制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的規格

培養規格是從細化與分解培養目標而得來的,對於培養目標有著支撐的作 用,應包含以下要求(牟玉杰,2009):

一、 職業道德要求

需熱愛特殊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求實創新之精神與高尚 的人格。

二、 正確的特殊教育觀

特殊兒童應享有與正常人相同的受教權利與義務,也享有同樣的生存與發 展之權利;每個生命都具有其尊嚴,也有接受帄等、公帄、公正教育的機會與 權利,所有人都應該維護這項權利與義務的實現。

三、 專業素質

1.應能了解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具有針對其特徵進行適當教育的能力 2.能掌握特殊兒童診斷評估的一般方法,學會鑑別學生不同的困難與發掘

潛能,並能在教育過程中實際運用。

3.具備制定 IEP 與設計課程之能力

4.能發展學生的潛能,給予其特殊幫助的方法

5.至少掌握一種與特殊兒童殘疾類別相關的溝通與交流方法 6.能掌握特殊教育的教學工具、手段與方法。

四、 政治文化素養

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如下所示:

1. 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 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3. 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4. 具備健全的人格與健康的體魄

學者于素紅則認為,到 2012 年應建立特殊教育學本科雙學歷制度與特殊 教育學教育碩士制度,培養大量既具有學科專業背景,又具有教育特殊兒童能 力的專業人才;依據近十年來對於中國大陸國內外特殊教育師資培育目標之研 究,各國都強調著對於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能力之培養,尤以職業能力為最,加 上全納教育、融和教育理念的影響,「全納型」、「複合性」教師的概念應運而 生,為了適應市場經濟與信息社會的多重發展與多規格人才之需求,特殊教育 師資培育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還要注重對特教知識的應用,因此「應用型」、

「康復指導型」人才培養目標也被相繼提出(周姐毓,2011)。

早期目標 80、90 年代綜合性人才,特殊教育的管理、康復,另外一方面,為更高的人才培養後 備的力量;免費師範生就發生變化了,當一個合格的老師,更加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的要 求、學術的要求,沒有原來那麼多 ,還需要有人做研究,往更高去發展,培養教師,也要培養學術 性人才、善於管理的人才,培養走向多樣化的方式。(IN20120406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