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區域發展理論

2.1.2 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策略演變

J.Friedman (1996)認為核心係指區域體系的成長推動中心為都 會區,外圍則是腹地或邊緣區域。在經濟發展初期,人口、商業與資 源集中於核心區,隨著發展過程逐漸分散到外圍地區,直到最後階 段,外圍區域愈見縮小而逐漸消失,區域差異達到極小化。

2.因素輸出模型:

當因素流動在區域間不存在障礙時,某區域出口需求增加,將誘 使落後區域資本移動至成長區域的擴張部門。成長區域面臨資本流入 而改變原先資本勞動比率,將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失業率、區域所得 水準上升,出口價格更具競爭力。反觀落後區域持續出現貿易逆差,

資本累積減少,失業增加。若要改變區域間的不平衡發展,政府部門 必須採取干預政策,控制區域因素的流動。

3.新古典區域成長理論:

區域長期成長決定於資本、勞動與技術進步三大因素。在自由競 爭環境下,經濟發展吸引勞動人口從低工資區域往高工資區域移動,

資金則從高工資區域往低工資區域移動,促使低工資區域的資本勞動 比率上升、生產力提高;高工資地區則恰好相反,區域間差距將因市 場機能充分發揮而自然縮小,區域發展長期將趨於平衡。

2.1.2 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策略演變

在非均衡發展的大國轉型經濟中,市場治理機制的形成與演進表 現出地域空間差異和區域分化特徵。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市場經 濟區域化梯度推進特徵明顯,不同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進一步擴大,

市場化差異是導致區域發展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度集中的統治 經濟中,中央政府是資源配置的主導力量,地方政府、企業處於從屬 地位,經濟轉型就是資源配置的主導權從中央政府向市場轉移的過 程。事實上,任何大國經濟都不可能均衡、均質發展,區域發展差異 與分化客觀存在著。20 世紀 80 年代初,中國大陸率先在東部沿海地 區進行改革開放實踐,建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開放地 區,使這些地區享受特殊優惠政策,推進這類地區的對外開放和市場 化進程。20 世紀 90 年代上半期,中國大陸開始制定和實施浦東開放 開發戰略,促進了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對外開發和市場經濟發展。

90 年代後期以來,中國大陸制定並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了西 部地區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中國大陸的經濟轉型與市場化是 從東南沿海逐漸向內地梯度推進的。為什麼是東南沿海地區而不是內 地成為率先推行市場化的區域,除了優越的地理區位和對外開放傳統 外,內在的制度安排與制度變遷是主要原因。

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和一個非均衡發展大國經濟 體系中,由於地理區位、經濟基礎、制度環境、歷史文化條件的差異,

不同區域市場化程度存在著差異,市場治理機制的形成、演進路徑和 方向也存在著差異。

中國大陸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文化基 礎差異很大,在相當長的一段期間內,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一種必然現 象。因此,客觀地認識和分析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逐步縮小區 域經濟發展差距,是實現中國大陸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發展策略經歷了從〝均衡〞發展到〝傾斜〞

發展的轉變。在中國大陸共產政權初期,大陸工業生產集中在東南沿 海地區少數幾個大城市。土地面積不到大陸五分之一的沿海地帶,工 業產值卻佔全大陸的 70%以上,沿海和內陸的發展出現了嚴重的不均 衡。在這種格局之下,除了承襲蘇聯的生產分配理論之外,更為了實 現生產力均衡配置和消除區域差別,採取「劫富濟貧」、「為平衡而平 衡」的區域經濟發展策略,以維持區域間的平衡發展。

中國大陸對區域發展所採取的政策共經歷數個階段:(見朴壯 載,第 32-37 頁)

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1953 年~1957 年)即「一五」計畫。為平 衡內陸和沿海的區域發展,所採的區域發展政策如下:

1.合理利用東北、上海和其他城市已有的工業基礎。

2.積極地進行華北、西北、華中等地新工業地區的建設。

3.在西南開始佈署工業基地,積極準備新工業地區建設的各種條 件。

4.根據內地的需要,逐步把沿海城市某些可能遷移的工業向內地 遷移。

在這五年內總共動工的有 694 個大型工程,其中,中部、西部就 有 472 個(佔 66%),東部僅有 222 個(佔 34%)。

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1958 年~1962 年)即「二五」計畫。中國 大陸在此時期調整的區域規劃,是以大行政區為輪廓,將大陸規劃成 七個經濟協作區,即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 七大協作區(1961 年華中、華南合併為中南區)。這時東部沿海與中 西部的投資比例分別是 44.1%和 55.9%,仍然是東低,而中部、西部 高的局面。

第三個五年計畫時期(1966 年~1970 年)即「三五」計畫。1960 年代中期以後,中國大陸區域發展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國防戰略的考 慮所左右。當時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為備戰服務相聯繫,區域經濟發展 策略也基於「準備早打、大打、打核子戰爭」,提出三線建設及「分 散、靠山、隱蔽、進洞」的政策。而且,依國防地理位置的不同,將 中國大陸分為一、二和三線地區。一線是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和中俄邊 境;二線是以武漢為中心的中部核心;三線是長城以南,平綏鐵路以 西,包括川、黔、滇、陝、甘五省及豫、鄂、湘三省西部地區。經濟 發展的重點,是以西南為重點的三線地區。

第四個五年計畫時期(1971 年~1975 年)即「四五」計畫。經濟

建設仍是偏重內陸,中部、西部投資比例高達 57.5%。這時期將六大 經濟協作區重新規劃為西南、西北、中原、華南、華東、東北、山東、

福建與江西、新疆等十個經濟協作區。

第五個五年計畫時期(1976 年~1980 年)即「五五」計畫。由於 國內政治情勢的變化,國防備戰因素在投資決策中的影響明顯衰減,

投資和產業分佈重點開始東移,東部投資比重上升,中部、西部大部 分省區投資比重下降。尤其是進入了八十年代以後,經濟改革開放政 策使得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由以平衡為目的之「均衡模式」逐 步轉向以效率為目標的「傾斜模式」。改變過去「輕效益、重平衡」,

「輕沿海、重內陸」的區域發展策略,而以發展東部為優先,中部、

西部次之,亦即向東部傾斜發展。

第六個五年計畫時期(1981 年~1985 年)即「六五」計畫。在此 期間,中國大陸對地區經濟發展實行地區傾斜和區域補償政策的雙向 調節政策,繼續按東、中、西順序安排發展重點,進一步加快沿海地 區的經濟發展步伐。在此同時,亦重視對內地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和 能源基地、原料基地的建設;並通過民族政策、扶貧政策和中央財政 補償政策,對「老、少、邊、窮」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提供援助和 政策優惠,使東、中、西三大地帶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略微縮小。這時 期的開放目的主要在發展外向型經濟,吸收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 驗,以加速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除對東部採取傾斜政策,增加東 部地區的投資外,並在政策上給予東部優惠及享有體制改革的優先 權,使本來基礎好、經濟實力雄厚的東部經濟發展加快,與中部、西 部的差距更為擴大。

第七個五年計畫時期(1986 年~1990 年)即「七五」計畫。此時,

繼續處理東、中、西部三大地帶不平衡發展之局面。沿海地帶的經濟 發展策略是按照「外引內聯」的方針,通過引進,採用先進技術,改 造傳統工業,開拓新興產業,使老工業基地重新煥發青春。中部地區 的發展策略是加快能源、原材料工業建設,發展新興產業和改造傳統 產業,開發農林漁業資源,充分發揮農業生產潛力,加快長江中流沿 岸地區的開發。西部地區的發展策略是要從現有的基礎出發,發展農

林牧業、交通運輸業,有步驟有重點的開發能源、礦產資源,因地制 宜的發展加工工業;在經濟基礎比較好的城市和基地,積極對現有企 業進行改造,提高技術水平,充分發揮效益。

第八個五年計畫時期(1991 年~1995 年)即「八五」計畫。此時 期中國大陸經濟狀況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為:認真妥善處理局 部與整體、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之間的關係,實行適度傾斜與地區協 調發展相結合、產業傾斜與地區傾斜相結合的區域發展策略。下列三 步驟即是此階段進行的方針:第一,以打破地區經濟封鎖,積極開展 區域經濟合作,優勢互補,帶動落後地區發展,放寬改革開放尺度,

實現全方位開放;第二,改善東西交通聯繫和西部投資環境;第三,

繼續貫徹扶貧政策,全力扶助貧困地區的資源開發,以逐漸增強整體 實力、縮小地區差異。

第九個五年計畫時期(1996 年~2000 年)即「九五」計畫。強調 區域經濟的發展任務為:引導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形成若干個具有特 色的區域經濟,促進全國經濟發展的合理化。以上即為中國大陸改革 開放前後各階段對區域發展政策的改進及變革,茲將各階段整理於表 2-1。

表 2-1 中國大陸區域發展政策一覽表

階 段 時 間 區域發展政策

一五計畫 1953 年~1957 年 平衡內陸和沿海的區域發展

二五計畫 1958 年~1962 年 將中國大陸規劃成東北、華北、西北、華中、

華南、西南等七大經濟協作區(1961 年華中、

華南合併為中南區)

三五計畫 1966 年~1970 年 依國防之考量,將中國大陸採「三線」地區建

三五計畫 1966 年~1970 年 依國防之考量,將中國大陸採「三線」地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