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科學觀感面向上的提升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四、 中國科學觀感面向上的提升

由於本研究中運用了甚多中國在磁學方面的科技發展領先西方國家的史 料來融入教學活動中,故從研究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中國科學觀感上的成長皆 呈現正面、肯定的提升,但此情況卻也出現學生在回應的理由項目中大都僅能 從磁鐵、指南針的面向上來提供答案,此侷限了學生對中國科學觀感之面向的 情形,後來研究者嘗試讓學生上網找資料做報告、加入學生對中國科學特性的 討論課程,試圖來建立學生對中國科學觀感的想法能有更多元、深層面向的瞭 解與感受。

肆、研究者的成長

研究者已往總認為中國在科學發展面向上,相較於其他領域的成就是較弱 的一環,然在經歷過此研究後才深切體會到中國的科學發展其實是不輸給同時 期國家的,尤其是在融入生活科學上的「科技成就」更是值的肯定與進行教學 上的融入,也因有此體認,所以研究者從事此研究後,在進行其他自然課的教 學活動時,也總會想到要適度的融入相關的中國科技成就,例如教到浮力時會 想到要提到「曹沖稱象」的故事,在教到光學凹、凸透鏡對成像的影響時,也 會提到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所敘述的各項領先西方各國的觀察成就,讓學生瞭解 到中國老祖先在生活科技上的成就發展與需改進的地方。

另外整個研究過程的實施歷程與報告撰寫的呈現,亦是研究者獲得成長的 主要來源。而研究中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透過省思,調整教學,將研究與教 學二者合而為一,更是使研究者有所成長的最佳方式。整體而言,教師在研究 過程的增長包括下列四項:

一、 對磁學科技史的認識。

二、 科技史教學設計編寫的能力。

三、 科技史教學實務能力。

四、 個人的研究能力的提升。

第二節 建議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幾點科技史料融入教學上的建議。

壹、對科技史教材編寫的建議 一、應蒐集多方面的史料來源

由研究過程可以了解,多方面資料的蒐集,可以增加教材的正確性與科技 史料的真實性,教師在設計科技史教材的時候,應增加資料的深度與廣度。

二、應考量學生的背景知識和程度;重視科學發展過程

由學生對學習教材後的回饋可知,科技史教學的設計,需考量學生的背景 知識、程度以及閱讀理解的能力,宜簡化艱澀的科技史用詞,改以學生可以 接受的語詞文字,並多插入圖片說明。科技史教材內容的設計,不單只是人 名、年代、事件的簡單敘述,應該重視動態、多元、批判、創造、想像的科 學發展歷程。

三、教材中應多設計讓學生思考的問題

由文獻探討第二節的文獻中也提到,科技史的教學,不僅是在講述一個故 事,或是把科技史料當故事說說,而是應把握其中關鍵性的問題,抽取讓學 生思考、討論的空間。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最好能把握科學發展歷程的關鍵 處,競爭理論的對立點,設計討論的問題,讓學生體會思考當時科學家所遭 遇的問題,或分析比較為何同樣現象會有完全不同角度的詮釋。而科技史中 的故事性使教師更容易在教學中運用科學故事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此方式不 僅有趣,學生也較容易接受。且學生在回答問題的討論過程中,也較能獲得 科學概念的理解及其發展。

貳、對進行科技史教學的建議

一、以學生的興趣或生活經驗為出發點進行情境引導

科技史教學的實施,要以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引起學生學習 的動機,使學生的舊經驗能夠和課程內容連結,很快的進入學習情境。

二、使用多種教學方法融入教學素材

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應付多變的史料素材與融入方式,為能引起學生的學 習動機,也為讓學生喜愛科技史的教學。教學方法的多元化,運用多媒體、

上網查資料、進行簡報教學等,都可以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啟發學

生對科學發展的好奇。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求知

教學過程中適度的賦予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任務,過程中穿插科技史料的 素材提供,在老師適度的引導下,透過實作、驗證的活動來逐步探索解決問 題的方式,以增進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感的獲得。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融入現有磁鐵教材

本研究並未從事和現有的磁鐵教學課程做完全融入的探討研究,然由研 究中學生的反應與成效來看,未來研究建議可嘗試將本研究和現有的國小磁鐵 教學做真正完全的融入磁鐵與指南針的教學課程中來做研究。

二、問題解決能力的研究參考

科技史融入教學對其科技事例發展的脈絡與演進歷程,此正可提供學生 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範例參考,本研究以中國磁學科技史的範例為出發點,探 究磁鐵、指南針的歷程與製作應用的過程,正可提供從問題解決能力的方向來 進行研究的素材參考。

三、設計其他相關科技史教材的參考

本研究中針對中國古代磁學科技史料的部分內容進行教學,可適度的擴 展延伸到其他中國科技史的內容、主題。尤其是素材史料中有其可探討的演進 歷程,及其可供實作、驗證的題材,皆適合沿用此研究中的教學模式中獲得研 究上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