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中文部分:

王錦光、洪震寰(1984)。中國物理史話。臺北:明文。

王鼎銘(1999)。科技教育課程整合數學與自然學習領域議題探討。載於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主編,自然與科技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3-25)。台北: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

亓殿強(1998)(主編)。中小學現代科技教育導論。青島:青島海洋大學。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 台北市:桂冠。

李大偉(1993)。大學科技人文科系學生對人文科技知識需求之研究。教育研究 資訊,1(3),29-41。

李堅萍(1998)。國民小學科技教育的實施理念。研習資訊,15 (3),70-72。

李書華(1959)。指南車與指南針。台北:藝文印書館。

李隆盛(2001)。我國中小學的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34 (8),2-10。

李德高(1988)。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清山(譯)(1991)。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

林煥祥(1999)。以科學史提升在職化學教師對科學本質的了解。1999 年科學 史、哲與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暨研習會,178-185。

邱兆偉(1995)。美國教育改革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洪振方(1994)。從孔恩異例的認知與論證探討科學知識的重建。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振方(1996)。科學知識重建的認知取向分析。高雄師大學報,7,293-328。

洪振方(1997)。科學史融入科學教學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8,229-242。

洪振方(1998)。從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探討反思學生社群知識的重建與問題。

發表於清華大學「科學哲學與科學史」學術研討會。

胡化凱(1997)。感應論-中國古代樸素的自然觀,自然辯證法通訊,4,50-59。

高武山(1982)。科技與現代社會--馬庫色先進工業社會理論之剖析與批判。國 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自立、蔡錫濤(1987)。技學的內涵與定義。一九九七技學素養教育研討會論 文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世平、胡夢鯨(1988)。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之外—論鼓勵學生發問暨教師回答記巧之重要性。

國民教育,39(3),47-53。

張光熙、宋加麗(2002)。科學的故事-解開千年來偉大科學的面貌。臺中市:好 讀。

張勉之(1999)。中國的四大發明。台北:萬卷樓。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新仁(編)(2005)。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心理。

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

教育部。

許良榮、李田英(1995)。科學史在科學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月刊,179,

15-27。

許良榮(1998)。科學史課文對於科學理論之閱讀學習的效果。中師數理學報,

2 (1),111-141。

許良榮 (1999)。科學史和科學教育:一些省思與建議。物理教育,3(1),93-101。

許良榮、侯志洋(2001)。國小自然科教師對科學史融入教學之態度的晤談研究。

中華民國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大。

許良榮、侯志洋(2002)。國小自然科教師對科學史融入教學之態度(Ⅰ):調查 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6,523-550。

紀國驊(1984)。中國科技史話。台北:希代書版公司。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

2(5),548-568。

陳佩正(1992)。如何以自然科學教育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國教月刊,5

(6),21-25。

陳佩正(2002)。科學發展史的教學與學生的創意。應用心理研究,15,67-77。

陳淑媛(1996)。融入科學史於高中基礎理化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勇志(1997)。現行國中理化教科書的科學史內容分析。科學與教育學報,2,

181-204。

陳龍安、朱湘吉(1993)。創造與生活。台北:空大。

華覺明(編)(2003)。中國科技史。台北:五南。

聞人軍(1990)。南宋堪輿與旱羅盤的發明之發現。考古,12,1135-1139 傅大為(1994)。從科學哲學觀點對「科學史與科學教育」關係的一點看法。發

表於張昭鼎逝世週年紀念研討會。

傅大為(2001)。再怎麼樣都不能為。科技、醫療與社會,1,11-15。

傅麗玉(1999)。科學家的「不當行為」故事在中等科學教育的價值與意義。科 學教育學刊,7 (3),281-298。

傅麗玉(2000)。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中科學史之呈現方式: 以七個地區之國小 自然科學教科書為例。第五屆科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國 際科學史委員會,181-233。

傅麗玉(2001)。兒童科技史—台灣兒童讀物中科技史材料之研究。科學教育月 刊,9(4),417-434。

黃能堂(1994)。技術科學的方法。中學工藝教育,27(8),2-8。

黃鴻博(1998)。國民小學教師對科學本質信念之研究。中師數理學報,9,

189-210。

黃鴻博(2003)。兒童科學創意活動教師指導手冊。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中師科學 教育中心。

楊宏仁、蘇順德(1993)。科技發展時序在小學教學上的運用模式研究。載於技 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實錄,國立屏東師範學院,275-291。

楊淑芬(1992)。科學史與科學教學。科學月刊,23(7),539-545。

趙雅博、黃蘊中(譯)(1989)。科學與科技。台北:國立編譯館。

劉君燦(1983)。科技史與文化。台北:華世出版社。

劉君燦(1986)。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君燦(1991)。中國科技史采風錄。台北:唐山出版社。

劉君燦(1999)。科學.思想.文化。台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劉仲康(1999)。生物學史教材的編寫。1999 年科學史、哲與科學教育學術研 討會暨研習會,108-114。

劉昭明(1987)。中華物理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廣定(1980)。談中國科技史的研究方向,科學月刊,131,10-14。

劉秉正(1995)。司南是磁勺嗎?,載於中國科技史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 司。

劉廣定(1997)。科學史與科學教學,科學教育月刊,203,16-20。

劉秉正(2006)。再論司南是磁勺嗎?-兼答戴念祖先生。自然科學史研究,25

(3),284-297

汪建平、聞人軍(1999)。中國科學技術史綱。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劉靜嫻、黃世傑、王國華(1999)。職前生物教師科學史取向教學能力成長之個 案研究。科學教育,10,314-325。

蔡仁堅(1983)。科學與古老的中國。臺北:時報文化。

蔡東鐘(2006)。科技史導向教材對國小學生科技素養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清田(2000)。教師如何進行教育行動研究:「教師即研究者」的理想與實踐。

國教之友,52 (3),3-18。

簡惠燕(2000)。國小學童在科學問題解決過程中創造力與後設認知之相關研 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念祖(2002)。電與磁的歷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魏明通(1994)。各國 STS 課程教材評介(1)-英國 SIS 及 SISCON 計畫。科 學教育月刊,171,2-9。

貳、英文部分: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rush, S. G. (1974). Shoul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e related X ? Science, 18, 1164-1172.

Brush, S. G. (1989). History of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54-67.

Clement, J. (1983). A coceptual model discussed by Galileo and used intuitively by physics students. In D. Gentner & A. Stevens(Eds.), Mental

Models(pp.325-34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Dewey, J. (1966). The significance of geography and history. In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Fang, Rong-Jyue & Tsai, Tung-Chung (1998). Explor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presenter in Th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 (ITEA’98), 60th Annual Conference.

Garrison, J. W. & Lawwill, R. S. (1993). Democratic science teaching, A rol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terchange, 24(12), 29-39.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0).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Author.

Jenkins, E. (1989). Why the history of science﹖In M. Shortland & A. Warwick.

(eds.),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pp.19-29). Basil Blackwell: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Kauffman, G. B. (1991). History in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In M. R. Matthews(ed.),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cience teaching: Selected Readings(pp.185-200).

Toronto & New York: OISE press,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lopfer, L. E., & Watson, F. G. (1957).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The Science teacher, 10, 264-265.

Mackinnon, G. R. (1999).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cooperative learning activity. The Technology Teacher, 59(2), 7-11.

Maley, D. (1984). The role of industrial arts/technology education for student development in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other school subject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