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情境與研究者

壹、 研究情境

一、學校背景介紹

研究者以所任教之學校為主要的研究場所,學校位於彰化縣市郊的某國民小 學。離市區約 20 幾分鐘的車程,學校創校於民國五年,算是一很有歷史的學校,

班級數 52 班,教職員 86 人,老、中、青三代皆有,平均年齡在四十歲左右,是 屬於智類的中型學校,校風純樸,同仁和睦,教師們皆認真教學,樂於和同仁們 分享彼此教學心得,學校在七年前曾擔任縣內資訊種子學校,唯近幾年因學校較 不重視相關設備的替換與更新,故資訊設備顯的老舊而不方便使用。

另外因學校位處市郊工業區外繁榮的位置,附近多為住宅區、商店街,學區 家長以務農、勞工為多,民風純樸。社經地位與教育程度平均並不高。單親家庭 及隔代教養的比例並不低,放學後,大部分小朋友被送到安親、課輔或才藝班,

有些則四處遊玩。一些家長對於小朋友的功課很關心,一些家長則有待溝通與學 習。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樣本依第一、二教學循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研究對象,第一循環教學 是研究者擔任自然老師所任教的國小五年級學童,亦是協同研究者所擔任導師的 班級,有男生 16 人,女生 15 人,共 31 位學生。而第二循環教學之研究對象礙於 研究場域及樣本的限制,故以 A、B 兩組學生共十人為研究對象,其中 A 組學生 五人是從未上過該研究課程的學生,而 B 組則為第一循環教學時上過課的學生中 較具代表性的五位(選擇依據與說明可參看第四章第三節及表 4-3-1:第二次教學 對象說明)。A、B 兩組 4 位男生,6 位女生,總共 10 人。

而研究對象的素質上,因學校每兩年會為學生進行一次編班,編班方式採「s」

型模式作為學童編排之依據,校內各班學童基本素質之差異性並不大。因此第一 循環教學之研究對象成績分佈大略呈現常態分佈,而第二循環的 A 組 5 位學生則 是以該班老師所挑選的為對象,學生的素質以學業成績平均來看,整體看來算是 班上中上的程度。而 B 組的同學則是由研究者及協同研究者協商討論後所挑選較 具代表性的 5 人為研究對象(第四章 表 4-3-1:第二次教學研究對象說明)。

貳、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

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即是工具(the researcher is the instrument), 質性的 研究之效度,大部分的關鍵在於進行實地工作者的技巧、能力和嚴謹地執行其工 作(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而研究者本身的成長背景、訓練與經驗是重要的 參考依據。因此以下僅就研究者的成長背景、訓練及在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敘 述於后。

一、研究者的背景

研究者畢業於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學系自然組,教學年資十一年,而由於 研究者的專長與興趣之緣故,所以在自然領域的教學上,一直有著要多充實其專 業能力的自我期許,故研究者曾主動參與過縣內自然領域輔導團,擔任輔導員兩 年的期間也累積了一些自然領域教師所普遍認知的教學疑難經驗,另外有機會參 與由黃鴻博教授所計畫主持的「自然科教師行動研究方法與實務的研習計畫」

(2003/08~2006/07),參與兩年的過程中也因對「科學創意競賽遊戲」及「科學史 融入教學」有興趣。故在期間曾實際從事相關的簡易式行動研究,在班上分別對

「科學遊戲」及「科學史」的教學從事行動研究活動。在行動研究過程中雖曾遇 到一些瓶頸與挫折,但也從此方面累積了從事行動研究需注意的事項與經驗,尤 其是看到學生很有興致參與這些活動的情景,一切的辛苦便也覺得值得了。

目前研究者在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研究所進修中,由於之前擔

任輔導員與實際在班上實施行動研究的經驗,也讓研究者深知自己所學的不足與 缺憾,故在學期間努力充實自己相關本質學能的基礎能力。

研究者平時上課的方式,除講授外,課堂上喜歡以發問的方式來和學生對 話,亦常鼓勵學生來學校上課每天至少要向師長問一個和課程相關的問題,逼學 生去思考、學習才能真正得到屬於自己的知識,另外也會利用問題討論的方式,

激發學生思考,促進師生間的互動,訓練學生發表的能力;也喜歡運用報紙、時 事問題教學,告訴學生近期發生的事情,並從中解釋相關的科學概念或知識;或 是請學生蒐集並整理和課程有關的資料,訓練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蒐集整理資 料的能力。

二、研究者的角色

整個研究中研究者秉著「研究者即教師、教師即研究者」的行動研究理念,

從研究方向的確認、文獻的探討、中國磁學科技史料素材的資料蒐集、融入教學 之活動設計、進行實際研究教學、觀察、晤談等,均由研究者擔任,故研究者在 此行動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包括:研究者、發展者、教學者、觀察者、

與反省者。

(一)研究者

教師在工作中發現問題,並針對問題來進行研究,尋求解決之道,此乃印證 了行動研究「教師即研究者」之理念。而因本研究乃是經由研究者個人進入自己 的實務工作中來完成,過程中和協同研究者與學生一起討論如何為磁學科技史料 融入自然科教學發展出一套理想的模式,除了共同討論並記錄下來外,更可以驗 證是否真正落實教學與學習,最後提出實務工作中的發現。

(二)發展者

研究中所使用之融入科技史料的教學內容,是否參考課程標準、教學指引與

其他相關科學史料所設計出的,課程的設計規劃、實施與評鑑等皆由教師參與,

因此研究者本身為此教學活動的發展者。所謂「發展」是指研究者能回答例如「我 如何設計此教學內容?」或「我如何改善目前正進行的教學?」之類的問題。行 動研究正是一種促進專業發展的研究。

(三)教學者

本研究是以協同研究者所任教的班級為研究對象,經由教師對於課程的理解 與轉化,才能達到預期之效果,落實縮短理論與實際的差距,所以研究者也是教 學者。而由於研究者必須將自己所設計的課程內容,配合研究中所採用的方式進 行教學,所以,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順利進行課 程的教學、善用相關資源等,都會影響學生對整個學習的成效,這也是研究者在 教學上的一大挑戰。

(四)觀察者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為求自我反省的依據,須對學生學習的種種反應加以 留意,故研究者需兼任觀察者。在此研究中所蒐集關於學生回饋的資料,包括了 教學錄影帶、訪談、問卷與學習單,這幾項都需要研究者以敏銳的觀察力,加以 洞察學生反應的蛛絲馬跡,尋求其中改變的脈絡。

(五)反省者

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依據自己的表現及協同研究者與學生的回饋,應不斷 的進行反省以求改進,因此研究者當然是反省者。由於行動研究具有探究反思的 精神,不斷的進行規劃、行動、觀察、反省、再行動等歷程,所以在研究過程中 研究者需要隨時透過自省、和協同研究者討論與分析,不斷修正研究問題的假設 與方法,以適應實際情形之需求,作出最適切的反應與改善。

參、 協同研究者

由於許老師是研究對象其中一班的級任老師,故對該班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家 庭背景的瞭解也幫助了研究者能很快熟悉其教學環境與對象,且平時便時常會與 研究者討論教學上的一些想法,溝通十分良好。因此在研究過程中,特別情商許 老師擔任協同研究者,研究當中協同研究者的角色為協助教學過程攝影,適時參 與教學活動。藉由其旁觀者角度提出對於教學的建議與看法,可促使研究者更多 面向的體會與觀察並提高本研究之信效度。

許老師教學年資 11 年,曾擔任過自然科教學 6 年,剛從研究所畢業,對科 學教育也一直有很高的興趣與認知,在班上也曾帶領學生從事科學遊戲之類的活 動。

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亦不時和「協同研究者」進行晤談,並以許老師之建議 與觀點為輔助,藉以能深入及全面性的了解學生學習狀況與感受。且研究者也會 將研究所得之發現與心得不時的與許老師分享與討論,以檢證研究者觀點的客觀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