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經濟改革及對東協的和解

第二章 冷戰結構下從對立到和解,1949-1989

第三節 中國經濟改革及對東協的和解

中國在 1971 年正式加入聯合國,並於 1972 年與 1979 年與日本、美國建交,

在 70 年代中國與東協的關係走入了新的階段。在對美改善關係的同時,中國也 開始積極對東協與其他尚未加入東協的大陸東南亞國家改善關係,才足以緩和緊 張的邊境關係,並突破安全與外交被包圍的困境(Yahuda,1996:197-201)。中 國與泰國於 1973 年改善,於 1975 年正常化。泰國由過往的親美反共立場改為獨 立不結盟。馬來西亞是自尼克森提出「和解政策」後第一個承認中國的協國家,

雙方並於 1974 年建交。雖然如此,種族問題與支持馬共仍是雙方的爭執點,尤 其在馬哈地執政前期,在強烈的馬來人主義下,對於中國的態度也相當不友善,

直到 1985 年 11 月馬哈地訪問中國,簽署「投資貿易協定」與「避免雙重課稅」

協議,1988 年雙邊也簽訂了貿易協定,雙邊實質關係才有所改善(宋鎮照,1999:

81)。此外,菲律賓也跟隨美國對中國立場的轉變而改為友好政策,於 1975 年和 中國建交,印尼及新加坡雖未與中共建交但是雙方關係已沒有之前緊張。至此,

中國與東協國家的外交關係不僅正常化,也開啟了雙邊實質經貿利益與關係。

鄧小平主政以後,於 1978 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力 主「改革開放」的方向,中國頓時從毛澤東時代的內無內債,外無外債的經濟政 策,改為部份性的開放,廣東省深圳、珠海、汕頭及福建省廈門四個地區被改為 對外經濟特區,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在經濟特區的試驗成功後,中國又再開放其 他 14 個城市,由此開始,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率的引擎。中國對外發展 的政策目標是藉由開放沿海的港口與島嶼,引進外資讓沿海地帶區域發展之後,

再帶動其他較為落後的內陸地區發展。但是,在開啟對外開放時,中國無法將國 內外的資源、市場與經濟發展作有效的整合與運用,於是改採以「兩頭在外,大 進大出」的「國際大循環」概念,將發展主軸定位在先透過國際分工與國際競爭,

以尋求新的經濟發展動力,再藉由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帶動與結合內陸落後區 域的發展,達成「完整產業體系」與「均衡區域發展」之「兩個傾斜」的政策目 標(李文志,1996)。

東亞的經濟版圖從 1970 年代初期至 1980 年代中期,基本上仍延續垂直分工 的關係,但由於積極推動出口導向的新興工業國家逐漸興起,因此先進國家和新 興國家出現部份水平分工關係;到了 1980 年代中期至 1990 年代,東亞各國產業 間水平分工關係持續擴增,三級分工模式逐漸出現垂直、水平兼具的複合式分工 關係,在 80 年代末期東協國經濟快速成長,中國在 92 年實施二次經改後經濟成 長徒增,東亞各國的產業分工關係逐漸形成以美國、日本、亞洲新興工業國、東 協與中國間的菱形分工模式(蕭全政,2001b)

隨著中國經濟的改革與開始融入國際經貿體系的運作,中國的東亞政策也隨 之改變。自1979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外向型經 濟發展策略的總方針後,中國以大陸戰爭為主的軍事戰略,也隨著1984年開放沿 海經濟特區,與1985年確立「和平發展是當前世界的主流」,逐漸從大陸轉向對 海洋的佈局。為了確立其海權的建立,中國更於1989年提出的「近海積極防禦」

(Active Offshore Defense)戰略,並陸續裁軍百萬與撤消昆明、武漢和新疆等內 地軍區,可說是中國整體國家發展目標重心轉移到海洋的轉折點(李文志,

1996)。

在這個背景之下,中國對海洋東協國家的策略就不再只是友善而已,而是更 積極地開拓對東協的經貿往來,因此更進一步努力將中國─東協關係正常化,最 終在 1991 年成功地對東協所有國家建立或恢復外交關係。

在 1989 年爆發的「天安門事件」,則是另一個重要轉折點。中國在 1989 年 6 月 4 日於北京天安門前以武力屠殺在場的示威人士,這引起國際社會的嘩然,並 導致西方世界對中國採取經濟制裁,封鎖對中國的貿易。在初步見有成果的對外 貿易的經濟發展,在此時此刻的經濟封鎖,對中國的傷害不小。隨即發生的柏林 圍牆倒塌與蘇聯的垮臺,冷戰的終結也讓東南亞區域出現了權力真空的情境。這 都給予中國與東協雙方造成了開啟更進一步經貿談判與合作的誘因。冷戰的終結 意味著東協的存在目的再度成為疑問,而除了反共的目標以外,東協似乎也只剩 下不特別有力的經貿協商平臺的功能。東協於是需要在新的時代找尋自我的存在 價值,而亟需開拓對外經貿關係的中國,就成為了東協絕佳的對話夥伴。這一個 歷史轉折,也預見了在 90 年代中國與東協國家整合的加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