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東協成立後的意識形態鬥爭

第二章 冷戰結構下從對立到和解,1949-1989

第二節 東協成立後的意識形態鬥爭

在冷戰時期的東西對抗與南北對峙的情勢下,東亞地區的區域組織主要可分 為三類,第一類為反應東西冷戰格局下,外來西方勢力所主導而成立的組織,即 東南亞公約組織和亞洲開發銀行(ADB);第二類則反應區域內成員國充分自主 性而成立的組織,即東南亞協會(ASA,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和馬菲 印組織(the Maphilindo);第三類為區域內成員國主動提議卻還經外來西方國家 支持或參與的組織,包括東南亞國家協(ASEAN)、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

(PBEC,the Pacific Basin Economic Council)、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PECC,the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東南亞國家 協會基本上是承襲東南亞協會以及馬菲印組織的精神、合作內容和組織形式而形 成的,但其能超越這兩者後來輪於癱瘓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此區域內東西兩陣營 間的變化(蕭全政,2001a)。

美國於 1965 年派遣陸地部隊進入越南,正式投入越戰,印支半島情勢迅速 惡化;同時,印尼以反殖民立場鮮明與親共的蘇卡諾政權發生了 930 事件的政變 而下臺,隨後接任的右派軍事強人蘇哈托轉而親美,並且採取睦鄰政策、強調東 南亞一體化的重要性;同年 11 月,當選為菲律賓總統的馬可仕亦宣布減緩對於 沙巴主權的要求。隨後,在 1966 年,美國由於參與越戰使其國內經濟日益惡化,

尼克森總統在國內輿論壓力下宣布「越戰越南化」,並且持續提倡「以談判代替 對抗」的低蕩政策;因此,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便於一 1967 年在美國的 支持下,由東南亞五國組成。五國代表於泰國曼谷共同發表「東協宣言」,內文 寄望以區域經濟合作來促成區域內國家的經濟發展,並期望致力於東南亞地區的 和平、繁榮與進步,及加強區域內經濟、文化及社會等方面的合作,希望將東南 亞建立成安全、和平與繁榮的共同體。然而,此時東南亞各國一方面飽受國內共

產黨叛變之苦,另一方面,印度支那半島各國亦因越戰擴大而增加其不安的恐 懼,東協的成立顯然亦兼具政治與安全的考慮。

於 1971 年英國正式放棄遠東防務,東協國家為了自保便於同年發表「吉隆 坡宣言」(又稱中立化宣言,ZOPEAN,Zone of Peace, Freedom, and Neutrality Declaration),提出東協另一項重要的安全戰略目標-獨立、自主的戰略目標,當 中並指出,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決議致力於尋求各國之承認 與尊重東南亞為一和平、自由、中立區,以免除外來強權任何形式之干預,但由 於東協各成員國考量之利益有所衝突,因而此時的「中立化」徒具團結假象,實 際尚無發揮影響力;1975 年,印度支那半島相繼淪陷,顯示西方國家之軍事保 證將更不可靠(林庭芳,2003:21)。

另外,日本自 1960 年代起,便開始對東協國家進行官方開發援助以及企業 海外直接投資,前者當時稱之為賠償援助,主要是針對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對亞 洲國家的侵略進行補償性的援助,以改善日本與東南亞各國間的外交關係;及至 80 年代,為配合美國冷戰時期的亞太戰略,以達到對抗共產勢力入侵的政治目 的,以及確保國內石油來源之東南亞航線的安全,日本開始真正進行有計畫的官 方援助(蔡增家,2002)。

東南亞公約組織成立於 1954 年,參與國家除了美、英、法、澳、紐、菲、

泰、巴基斯坦等八國之外,亞洲周邊國家如南越共和國、寮國、柬埔寨等雖非簽 署國,卻另以一份議定書涵蓋在內。在東南亞以外的亞洲,美國則以雙邊條約之 方式,分別與南韓、臺灣、日本與菲律賓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以此建立東亞/太 平洋一線的反共產主義之軍事聯防陣營,成為全球圍堵策略其中的一環。

東協之成立常被視為是以經濟合作為目的並排除政治合作為目的的(陳鴻

瑜,1992)。因為曼谷宣言中並未將任何政治性議題或字眼納入,東協國家自己 也一再強調其並非政治性或軍事性的組織(Djiwandono,1988)。事實上,透過 區域內國家之經濟合作,以推動各國經濟發展而成立區域性組織在 1960 年代亦 非鮮見。如 1958 年成立之歐洲共同體(EEC)、1960 年之歐洲自由貿易協會

(EFTA)與中美州共同市場(CACM)、1969 年之安他斯集團(El Group Andino)

等,均以區域內國家所組成,並未包括強權美國。尤其前例兩個中南美洲區域團 體,成員國均為經濟上低度開發之國家。相對而言,東南亞國家計劃透過經濟合 作,發展互利之區域經濟,使能迅速有效地建立國民經濟的期望,亦在 1961 年 成立東南亞協會時浮現(黎世芬,1962)。而這樣的論述,也常讓東協組織成立 本身所挾帶的冷戰反共的先驗性偏差遭到忽略,雖然如此,經濟合作畢竟得以有 能穫得經濟利益的誘因。而相較於政治性目的,亦較不易發生岐見。

在區域內的經濟合作層面,東協各國在獨立之後,為了擺脫殖民地的經濟格 局,紛紛高舉民族主義的旗幟,制定獨立自主的工業化發展經濟戰略,因而有首 先採取了進口替代的策略,使得東協五國開始擺脫殖民地單一附庸經濟的地位,

走上了獨立自主經濟的道路,並促進了東南亞國家經濟結構的改造,從而初具工 業化的規模,並在 50 年代至 60 年代有所發展。東亞產經結構發展歷程則大致可 分為三個階段:在 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末,是典型的先進工業化國家帶領後進 國發展經濟的三級垂直分工模式,由美、日等先進工業國提供市場、資金、技術,

新興工業國則利用這些資源負責生產勞力密集型產品出口,東協國家則提供原料 和初級產品(蕭全政,2001b),這也就是所謂的「雁行模式」的發展。

60 年代中期,由於國際政經環境相對穩定,進口替代發展戰略已顯過時,

出現了新的經濟矛盾,因此東南亞各國調整戰略,轉向出口導向工業化的發展戰 略,使本國工業生產面向國際市場,以低階技術的工業製成品逐步取代過去的初 級產品、原料的出口,藉由出口的增加,帶動經濟成長,以提升東協各國的產業

結構(陳雄章、楊慧娟,1998)。

值得注意的是,東協國家的發展模式與東北亞國家的日本、南韓與臺灣有所 差距。日本、南韓與臺灣均為發展型國家,擁有相對自主的國家權力,專業的技 術官僚與受壓迫的社會與利益團體,並且由國家官僚與企業合作的統合主義式的 經濟發展,這讓國家整體發展目標以追求成長為優先,分配則較受到忽略。然而,

東協國家的發展經驗與東北亞有所差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東協國家並沒有成功 動員國內企業資本,反之裙帶資本主義氾濫,這讓東協國家經濟普遍無法成功帶 領出特定產業的升級。從進口替代轉型到出口替代後,東協國家仍然無法達成東 北亞的經濟發展模式,反之,東協國家仰賴大量的直接外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支撐國內經濟,這也造成東協國家的「獨立自主」在經濟方面受到 相當的限制,也種下了日後東亞金融危機的遠因。更有甚者,東協國家在產業結 構不齊全的經濟體質也造成東協國家在進行區域整合時,時時要受制於人的缺 憾。

在 1973 年石油危機爆發,東協各國除了馬來西亞與印尼有石油生產之外,

其餘各國經濟均受到重大打擊,且由於世界性的糧食危機,各國亦普遍地發生糧 食短缺之問題。

基於上述內外政經情勢的挑戰,東協五國於 1976 年在峇里島召開第一屆高 峰會,並簽訂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以及「東協和諧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前者 希望能夠把「中立化」轉化成更積極的內部區域合作,重申東協將透過團體行動,

以擴張及加強東協在經濟、文化、技術、科學及行政等方面的合作,並再次重申 和平解決爭端的共識;此外,亦強調東協對於所有東南亞國家均保持開放的態 度,乃暗示東協希望進一步與越南合作,以期未來能和平共存;另一方面,條約

也包含了印尼所提出的「國家彈性」與「區域彈性」之觀點,希望每個國家能為 了求其生存與發展而具備因應內外局勢變化的能力,擴及區域層次,則亦能提升 整個區域應變全球或區域局勢的能力,此觀念獲得東協國家一致認同,認為具有

「彈性」是正當且必要的,已可呈現出各國願意透過妥協以謀求區域利益的態 度;後者則是較為具體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合作之行動計畫(陳治萍,

1993);其中在經濟方面,包括基本物資如食物、能源之合作生產與緊急支援(因 應石油危機與糧食危機);大型工業計畫之合作;在東協內部應以建立優惠貿易 安排與擴大內部貿易為長期合作目標;對外以共同力量擴大東協以外的市場及去 除貿易障礙;在國際商品問題或其他經濟議題上(如多邊貿易談判、新國際經濟 秩序)採取一致立場。在金融合作方面,東協各國亦在 1977 年簽訂「東協換匯 安排」(ASEAN Swap Arrangement),要求各成員國捐款一定數額(兩千萬美元以 下),目的在於提供各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時之緊急支援(王士录、王國平,1998)。

此外,東協和諧宣言及 1977 年之後所簽訂的各種經貿合作計畫,無非是希 望透過東協內部的經濟聯合,而能吸引國外資金與技術之投注,使出口導向工業 化之策略得以落實,並加強東協各國之經濟力量,度過全球經濟危機。尤其石油 危機導致已開發國家經濟衰退,對於發展中國家之經援與投資亦減少,尤其世界

此外,東協和諧宣言及 1977 年之後所簽訂的各種經貿合作計畫,無非是希 望透過東協內部的經濟聯合,而能吸引國外資金與技術之投注,使出口導向工業 化之策略得以落實,並加強東協各國之經濟力量,度過全球經濟危機。尤其石油 危機導致已開發國家經濟衰退,對於發展中國家之經援與投資亦減少,尤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