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高中數學教師的資訊需求與尋求

第三節 高中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

研發研究 T4、T8、T9、T12、T13、T14、T15、

T16 8 人

短期研習 T1、T2、T3、T4、T5、T6、T7、

T8、T9、T10、T11、T12、T13、

T14、T15、T16、T17、T18、T20

19 人

同儕交流 T2、T3、T5、T6、T7、T11、T17、

T18、T20 9 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步瞭解其資訊尋求行為與網路資源使用行為是否有所差異。研究型教師 11 人,包含:T3、T4、T8、T9、T11、T12、T13、T14、T15、T16、T19 教師。學習型教師 9 人,包含:T1、T2、T5、T6、T7、T10、T17、T18、

T20 教師。

以下分別依研究型與學習型兩類,整理教師專業成長之活動方式:

(一)

研究型專業成長活動方式

1.進修學位

有 3 位教師表示目前正在進修學位。T3、T11 表示目前正在大學研究所 進修碩士學位,T19 教師已有數學碩士與數位科技與教學雙碩士,因為教書 遇到瓶頸,目前在修讀科技應用博士學位。

2.研發研究

有 8 位教師表示目前正在進行教材教法研究、數位教學研究、特色課程 研發,以配合學生的需要,提升理論與實務結合,增進專業與反思能力,改 善教學品質。進行研發研究之教師,主要為配合學校計畫或學科中心計畫而 進行研究,利用個人自主研究、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或數學學科中心工作坊三 種方式來進行。例如:T12、T14、T15、T16 研發特色課程,是配合任教學 校得課程領先計畫與特色招生計畫,由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共同研發。

T9、T13 教師正負責學科中心差異化教學的研究與教案研發。

我們有成立社群,所以會聚在一起討論。我們有申請臺北市的課程領先計畫,

所以做一個特色課程,就成立一個社群,目前數學科申請兩個科目,所以就 成立兩個社群。社群通常就會聚在一起研發教材。(T12: 23-25)

我現在有參加學科中心的種子教師,我會獲得比較多的資訊。例如現在在研 究的差異化教學。(T13:32-33)

至於差異化教學的教案,目前還沒有參考資料,都要自己想,5 月 29 要發表,

先初稿,6 月初要教學演示 10 分鐘,共有十組,我帶的這組主要是對數。目 前大家都還在激盪中,有的組很強調用電腦,我這組不用電腦,主要是讓老 師覺得,原來也可以與原來模式差異這麼少,也可以達到差異化教學的目標。

如果改變很大,老師就會有防衛心,就很難做下去。(T9:28-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1

(二)學習型專業成長活動

1.自主學習

所有受訪教師表示會透過閱讀圖書或期刊,或會利用網路瀏覽教學課 程及教育相關文章作自我學習。有關數學專業知識,有 10 位教師表示主要 以閱讀紙本書籍、期刊的方式來進修。如 T6 教師表示比較喜歡紙本的閱讀,

紙本資料就是完完全全專業的東西,T12 教師表示,數學知識主要還是利用 刊書來進修。

直接去閱讀書籍,我比較喜歡紙本的閱讀。紙本資料就是完完全全專業的東 西,都是以前有看過,例如找機統,就會把以前機統的書拿出來,大部分是 原來自己的書,還有一些是九章出版社、凡異出版社出的一些書,那這些書 我有空就會去翻一下。(T6: )

訂的期刊或買來的書有時間就看。…專業成長部分,若數學知識,還是看書 比較多。(T12:14,22 )

有10位教師會利用網路課程平台,自主學習。T2、T7教師會至台大 開放式課程平台上微積分的課程,T4則使用交大開放性課程學習,T3、T8 教師選擇教育部數位研習服務平台選修課程,T8、T19教師至臺北e大平台選 讀與資訊科技相關課程。T14、T15、T16教師選擇MIT開放式課程平台。

台大是有開一些課,他有分享各個科系的一些課,例如微積分、統計,還有 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跟統計有關的。我有上去上過,那叫台大開放性課程。

我覺得那還蠻特別的,以前有些東西都忘的差不多了,所以稍微複習一下。

對我專業成長還蠻有幫助的。(T7: 44-45)

數位課程,一般我都會利用晚上的時間,到臺北 e 大,它裡面有一些屬於線 上的課程,我研習的課程大部分是跟電腦相關的。我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這 裡。(T19:8-10)

2.短期研習

參加研習進修,能快速獲取必要資訊,或學習有用能力,以應用於本身 專業工作中。有 19 位教師會藉由參與學校、學科中心等規劃進行的研習會 或工作坊活動,以瞭解教育新知,並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如:T4 表示參 加其他高中辦理之研習,及學科中心的工作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現在的話,就是參加研習啦,用參加研習的方式了解,現在有很多差異化教學 的研習,還有學習共同體的部分,上禮拜我才去百齡高中參加學習共同體的研 習。…接著這禮拜與下禮拜,多有差異化教學的研習。這禮拜是中崙高中辦的,

下禮拜是學科中心辦的,只有種子教師參加。學科中心是工作坊,由左台益教 授負責,主要是研討如何進行差異化教學。(T4:21-26 )

T19 教師利用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或教師電子護照裡的研習資訊,積極 參加研習。

自我成長的方式,之前我會參加研習,包含在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或教師教師 電子護照裡看到的研習,之前還蠻喜歡跑研習的,常在這研習的過程中,覺得 有這樣的成長機會是蠻好的。後來覺得教書也遇到一些小瓶頸,所以就去唸 書。(T19:4-7)

20 位教師中,只有 T10 教師表示不會參加研習,他認為自己想學的話,

資料再網路上都找的到。

我大部分還是到網路找資料,不會去參加研習。我覺得研習也可以不用辦,

如果自己想學的話,自己去網路上找,大部分都找的到。找到的資料都是研 究後,創新研發一些教材。(T10:62-64)

3.同儕交流

9 位教師表示會利用同儕交流,來促進專業成長。如:T19 教師表示會 與志同道合的同事,透過談話、腦力激盪,增進教師的教學知能與技巧。T9 教師藉由與學科中心種子教師的交流,促發靈感,設計活動於課程教學中。

我們是有幾個老師互相腦力激盪,只是激盪完各自作各自的,用自己習慣的 模式去做。我們老師有幾個理念比較相當的,我們就常聚在一起討論這一塊。

我覺得我們是志同道合。(T19:67-69)

我也是學科中心多去聽聽人家怎麼弄,得到自己一點靈感,雖然他的跟我的 做的東西沒有關係,我可以藉由他們說的,得到一點靈感。學科中心那裡有 各式各樣的人,他們講的那些東西可能不適合我們用,可是可以促發我的靈 感,例如有些教師用很多電腦,我覺得那個是不好的,但我可以用個一點點 在我課堂上。必如像數學魔術或一些跟數學相關的有趣例子,因為用寫的太 耗時間,所以上課用個三五分鐘。(T9:8-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另外專業學習社群,也是同儕交流的一種形式。例如:T18 教師表示:

社群主要就是幾個老師輪流分享自己進修或教學經驗,也會研討教學實務。

我們學校有很多教師專業社群,我們數學科本身也有專業社群,我們社群主 要就是幾個老師輪流分享自己進修或教學經驗,也會研討教學實務,例如有 人會說他什麼地方用什們方法去教,或用什麼方式引入的,效果還不錯,會 有同事會去分享。(T18;1020530)

4.觀摩仿效

7 位教師表示會藉由觀摩其他教師之教學,學習教學要領和技巧,仿效 其他教師優質教學模式。如:T2、T4 教師從網路上搜尋教師上課影音檔,

觀摩學習。T9 教師觀摩其他教師電腦繪圖之順序,應用於黑板的繪圖上。

T6、T15 教師利用教室觀課方式,作為反思與精進教學之參考。T17 提到可 跟學校申請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一人上課時,其他人可觀摩學習並關注學 生學習狀況。

想辦法要讓學生學得更好,所以各種方法就去試,各種網路上的老師上課就 去看,看他們怎麼講。(T4: 51-52 )

還有楊梅許技江的畫圖,我們可以學他畫圖圖像的順序,雖然我沒有用電腦,

可使在黑板上可以學他畫的順序,以前自己這樣畫畫都以為學生可以懂,但 參考電腦畫圖的順序,學生比較容易懂。我覺得這樣自己就有進步。(T9:16-19)

我們學校一個老師會使用 Maple,在我們這個 Team 裡面,所以就跟他學。他 上課時,我們就在後面學。(T15:61-62)

跟學校申請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請學校在排課上去做安排,這樣在上課 時,你的另外一位伙伴或另兩位伙伴,較有空閒,在上課時幫你掌控學生的 狀況。互相合作,比較能夠達到原先的教學目標。(T17:21-23)

5.諮詢專家

有 3 位教師表示會諮詢專家,促進專業成長。如:T14 教師藉由諮詢 具有程式設計能力的人,來提升解決程式相關問題之能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有7位教師(佔64%)表示想提升資訊融入教學的技能。包含:雲端免費 資源與工具、程式設計、數位教材編製。如:T3教師提到學習雲端免費資源 與工具應用,T14、T15、T16教師共同研發特色課程,有程式設計的需求。

其實資訊融入教學,我覺得是必要的,善於利用,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所以我覺得應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技能。…如何應用雲端免費資源與工具支援我 的教學活動。(T3:19-23)

覺得自己要進一步學的是程式設計。…我們有一門特色課程叫數學建模,在 設計課程時常覺得某些部分設計一些程式來使用比較好,但我們寫不出來。

(T15:56-59)

2.數學教學知識

有 7 位教師(佔 64%)教師表示須進一步學習數學教學知識,包含:引 起動機的技巧、差異化教學法、創新教學模式、科展與競賽指導知能。其中 因為學科中心種子教師正在做差異化教學教案研發,故多位種子教師提到差 異化教學法。如:T9 教師提到要讓各種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起來都很舒服,

沒有壓迫感。T4 表示提到十二年國教後,可能需面對學生素質差異變大,

所以差異化教學策略是他想要進一步學習的。

我覺得要進一步學習的,就是教學知能的長進,雖然我對教學很熟,但我要 細緻一點,因為現在學生程度差很多,要讓各種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起來都 很舒服,沒有壓迫感,要有那種細膩的感覺。(T9:5-7)

要進一步學的,我覺得現在是要放在十二年國教後,要怎麼面對學生素質差

要進一步學的,我覺得現在是要放在十二年國教後,要怎麼面對學生素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