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方立音(2010)。父母教養態度與幼兒自主性之相關研究:比較新住民與非新住民父母(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夢萍(2005)。每個孩子都要學習的50堂挫折課─挫折是孩子最大的財富。臺北市:宇河文化。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臺北市。

王鍾和(2001)。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因應挫折情境。學生輔導雙月刊,76,82-87。

王黛玉(2004)。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田運虹(2001)。國小學童家庭社經地位、挫折容忍力與違規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臺灣自殺防自協會(2017)。民國 83 年至 106 年全國自殺死亡趨勢。取自 http://tspc.tw/tspc/portal/

know/index.jsp?type=2

臺灣自殺防自協會(2019)。兒童青少年的自殺問題。取自 http://tspc.tw/tspc/portal/howdo/index.

jsp?sno=80#a1

江慧(2011)。孩子吃苦有學問。臺北市:宇河文化。

江瓊美(2007)。高雄縣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挫折容忍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谷宗芸(2007)。台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83

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何素勤(2008)。孩子,我要你越「挫」越勇─談父母如何協助孩子增進挫折容忍力。教師之友,

49(4),100-108。

李若琦(2004)。一樣不一樣?----學齡前幼兒父母眼中的男孩女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吳明隆、涂金堂(2016)。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瑀嫻(2011)。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與父母教養類型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

李沛玲(2013)。新住民學童母親教養態度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 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蕙美(1992)。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情緒穩定及行為困擾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私立文化大學,臺北市。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圖書。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出版社。

林芝妘(2013)。屏東縣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 育大學,屏東市。

林奕欣(2015)。高雄市公立高中生正向心理、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惠雅(1996)。母親信念和教養策略的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5-2413-H-031-00)。臺北市。

84

林維彬(2007)。基隆市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的家長教養信念、教育期望與成就動機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淑惠、黃韞臻(2011)。中部大學生學業挫折容忍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全球心理衛 生 E 學刊,2(2),25-44。

林義男(2000)。教育大辭書。取自網址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405/

姜添輝(2005)。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冹教育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市:高點。

洪瓊慧(2018)。台南市技術型高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生活適應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蘭(譯)(2009)。Martin E. P. Seligman 著。學習樂觀、樂觀學習。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洪蘭(2015,9 月)。好身教,養成好人格。天下雜誌,71。取自: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8399-%E6%B4%AA%E8%98%AD%EF%BC%9A%E5

%A5%BD%E8%BA%AB%E6%95%99%EF%BC%8C%E9%A4%8A%E6%88%90%E5%A5%

BD%E4%BA%BA%E6%A0%BC/?page=1

郎亞琴、范月華(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8(2),

1-20。

徐淑美(2004)。家庭與學校因素對國中生偏差行為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 大學教育,嘉義縣。

徐慎怡(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與其內外控信念和 A 型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85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臺北市: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研編小組。

黃玉臻 (1997)。國小學童 A 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是拜容忍力與偏差型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冠中(1999)。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陸建國、鍾莉瑛(2006)。家庭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4。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4/54-37.htm

陳美娥(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杏如(2010)。多元需求個案之處遇:兼論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社工專業。臺灣社會工作學刊,

9,131-154。

張明麗(2003)。早年家庭經驗影響女性幼稚園教師之個案研究。幼兒保育學刊,1,148-170。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耿義(2006)。父母的人格特質、教養方式與其體罰態度、體罰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淑宇(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互動與挫折容忍力之模式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86

許怡珮(2003)。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傾向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琇青(2007)。知行合一?父母教養信念與教養策略之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10,33-46。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國芳(2012)。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其性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翠瑜(2010)。大學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嘉義大學,嘉義市。

郭博傑、王乙涵 (2016,3 月)。70%新世代媽媽接受不正確的育兒知識。今日報。取自 http://todaynews.com.tw/bencandy.php?fid-11-id-8701-page-1.htm

馮克芸、陳世欽(譯)(2015)。Brooks, R., & Goldstein, S.著。培養小孩的挫折容忍力。臺北市:

親子天下。

楊仁瑞(2008)。父母教養行為、子女教養歸因及其與父母溝通行為—以臺北市國中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立賢(1996)。如何培養學生挫折容忍力。訓育研究,35(2),65-74。

黃名瑄(2012,6 月)。培養寶寶的「挫折忍受力」。育兒生活 NO.265。取自 http://www.mababy.

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361967B4439B7395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 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4-15。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騏嘉(2008)。中部地區父母教養態度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 育大學,台中市。

87

趙世和(2011)。國防醫學院心理輔導室,做個心理健康的人。取自 https://www.ndmctsgh.edu.tw/

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64D57562-2340-4586-B935-C38BCC57C58B}

廖姿宜(2013)。高中生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其生涯決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純雅(2005)。現代孩子必須培養的能力~挫折容忍力。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9。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9/49-70.htm

廖純雅(2006)。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啟宏(2019)。低社經雙薪家庭的父親形塑與實踐。性別平等季刊,87,25-31。

劉衛國、廖翊(2003,7 月)。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上升 自殺者年齡逐漸下降。中國網際網路。

取自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TCC/haixia/363607.htm

鄭朝陽、梁玉芳(2008,8 月)。挫折忍受力。聯合報。取自 http://blog.klgsh.kl.edu.tw/

lifetype12/post/5/1168

盧淑貞(2009 年 9 月)。輸得起是教出來的!。【奇蜜親子網】。取自 http://parent.kimy.com.tw /new/article.aspx?id=2275

盧韻苓(2017)。自閉症兒童父母教養態度與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台東市。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管教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86。

戴伯芬(2016,5 月)。鄭捷的病態人格怎麼養成。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

88

appledaily//headline/20160512/37210187/

戴貝臻(2013)。兒童自傷行為、情緒調節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臺北市。

鍾麗儀(2012)。父母教養態度、親子互動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 學,臺北市。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