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挫折容忍力的定義與相關理論 第二節

研究者在以往的文獻中整理各個學者對於挫折容忍力的定義、挫折容忍力的重要性、以及挫 折容忍力的相關理論,分別在此小節中討論。

壹、挫折容忍力的定義

先從國內外學者來看對於挫折的定義為何?接下來挫折容忍力的定義為何?並從各學者所 下的定義中整理成研究者的挫折容忍力定義。

一、挫折的定義

談到「挫折」,在國外學者 Clifford(1984)對挫折有一套公式:實際表現(P)與目標(G)

的比值小於 1 就是挫折(P/G<1=F),也就是實際表現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時,就處於挫折中。而 國內學者馮江平(1991)提到挫折包含三個部分:

(一)挫折情境:個體在有目的活動中,個體有需要卻因被干擾或阻礙而無法被滿足的實際 情境。

(二)挫折認知:個體在挫折情境中的知覺、認識與評價。

(三)挫折反應:在挫折認知之後,個體所產生的負面的行為或情緒反應。

以上三個部分若同時存在時,就成了個體的心理挫折。另外許多學者也對挫折一詞下了定義,

分述如下:個體為了滿足個人需要或無法解決問題抑或者個人目標無法實踐,因此產生的心理反 應及情緒狀態就是所謂的「挫折」或稱「挫折感」(王夢萍,2005;吳清山、林天佑,2003);而 在《張式心理辭典》中提到,挫折為個體目的性之行動受到干擾或障礙的內在情境或者是外在情 境,內在情境可能是個體本身的條件,如個人能力、經歷…等等;外在情境可能是人或物,也可 能是自然環境(張春興,2006);戴貝臻(2013)更是將挫折由兩個層面來解釋:第一為個體在 有目的性的朝向目標前進時,在中途受到阻礙,第二為在遭遇阻礙後,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包含 繁亂、傷心、緊張、消極等負面的心情。

16

綜合上述文獻,整理大部分的學者所下的定義為:在情境中,個體追求目標遭遇阻礙所感受 到的負面情緒及感受。

二、挫折容忍力的定義

谷宗芸(2007)提到挫折容忍力因為翻譯的詞彙不同,各學者用的詞彙也有不同,大致有挫 折容忍力、挫折忍受力、挫折復原力、抗壓力、失敗容忍力…等,無論用的詞彙是哪一個,其概 念大致相同,本研究統一使用挫折容忍力為代表。

在國外的學者 Wiebe(1991)認為挫折容忍力為個體在遇到失敗或挫折時是傾向於願意堅持 下去的狀況;另外 Books 與 Goldstein(2003)認為有效處理壓力與緊張、適當反應日常挑戰或 者是從挫折中復原之後發展出明確且符合實際的目標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挫折忍受力;

Bonanno(2004)認為挫折復原力是指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幫助維持心理穩定平衡。而在國 內的學者中,陳柏齡(2000)每個人都有感到挫折的時候,但是個體挫折的感受、判斷及反應卻 因為個人所擁有的知覺、認知…等等,不同的生活經驗而有著不同處理挫折的方式,個體的容忍 力若較低又缺乏應變能力可能導致個體遇到挫折容易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個體若是容忍力較高,

面臨失敗或挫折有著正確的認知與反應,將自己的挫折經驗轉換成積極正向的反應,有助於未來 的成就動機,這種接受挫折並轉化成樂觀面對,並勇於接受挑戰的能力便是挫折容忍力;而在王 夢萍(2005)也提到,個體能忍受與拋開挫折的能力即為「挫折受挫力」;林淑惠、黃韞臻(2011)

則認為個體遭遇逆境亦或者是需求不被滿足時,仍可以積極樂觀看待,並勇於接受挑戰的能力即 為挫折容忍力。陳威禎(2008)曾歸納學者們的定義及研究,可將挫折容忍力分為三大面向:

(一)挫折容忍力為個體適應挫折、抵抗挫折的行動力:挫折容忍力中的行動力代表的是,當 個體遇到挫折時能夠用行動來抵抗挫折,挫折容忍力中的行動力越好,在挫折情境中能使用具體 的行動維持沉穩,使身心維持在健康的狀態的能力。

(二)挫折容忍力為一種復原力,能使個體從失敗或挫折中,造成的失望和創傷的情緒中復原:

挫折容忍力中的復原力是可以使個體的心靈及情感能從挫折的創傷中復原到平衡健康的狀態,且

17

願意接受再次或更困難的挑戰的勇氣。

(三)挫折容忍力是願意嘗試困難任務,不害怕可能產生的挫折打擊,一種對困難任務挑戰 的接受力:挫折容忍力裡包含可能預知失敗也會勇於嘗試及接受失敗的勇氣,並能在失敗後再一 次挑戰,或仍願意挑戰困難的一種接受挑戰的能力。

經由以上文獻探討的資料蒐集與整理,本研究將挫折容忍力的意涵分為以下三個層面:(一) 嘗試困難任務:指個體對於越困難之任務願意接受挑戰的程度;(二)挫折後的情緒感受:指個體 遭受挫折後產生的情緒,例如是生氣、難過或是受到刺激反而更有想挑戰的感受;(三)挫折後的 行動反應:指個體遇到挫折後,所採取的反應行動是積極的亦或是消極的,例如放棄、想辦法改 進或是更加努力行動等。

貳、挫折容忍力的重要性

孩子吃苦有學問引用泰戈爾的一句話(江慧,2011):

上天完全為了鍛鍊孩子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

才能練就出創造天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泰戈爾

失敗與挫折帶給人負面的看法,大部分人認為失敗與挫折會引起心理的痛苦與不悅的感受,

因此很少人會喜歡困難、挫折與失敗,但是挫折是客觀且不可避免的存在,鄭朝陽、梁玉芳(2008)

在聯合報的報導提到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沒遇過挫折,怎麼學會處理?」,而現代的父母親通 常捨不得幼兒受到委屈,長久之後將幼兒教養成孤傲脆弱或者是小霸王的性格,家長期望幼兒降 低挫敗感提升自信心,而忽略了失敗所帶來的正面意義,報導中政治大學心理兼任教授陳皎眉提 到:年輕學子為了細微原因而輕生,結論通常歸咎於挫折容忍力太差;何素勤(2008)也提到若 學童的挫折容忍力好,學童適應能力較強並且不易憂鬱,換言之挫折容忍力對學童的人格發展有

18

很大的影響。江慧(2011)在書中也提到挫折與困難是幼兒必須學會面對的,而如何面對就是要 繼續堅持不懈下去,而且必須正視挫折,從挫折中汲取教訓,有前車之鑑後,避免犯上相同的錯 誤,對於幼兒而言,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Clifford (1984)對挫折有不同的觀點及看法,Clifford 認為挫折不全然是負面的心理經驗,在 某些條件下,挫折及失敗經驗可以對個體產生出對心智有易的正面建設性效果。教育部訓委會柯 慧貞也建議從小培養幼兒正面思考與學習解決之道,讓挫折轉換為幼兒成長的心靈維他命;在田 運虹(2001)提到高挫折力對學童在國小的生活適應有幫助且會促使學童的正向表現,而在年幼 有容忍挫折、專注、合作並能控制衝動,在未來將少有敵對、過動等問題。Brooks 和 Goldstein 更直接提出,挫折容忍力對於幼兒而言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它能夠解釋為何有些幼兒能克服困難,

即使一路跌倒受傷也能正向的長大成人,有些幼兒卻無法承受,要培養越挫越勇的幼兒,應該花 時間在改變與幼兒相處的方式開始,而不是試著改變周遭世界(馮克芸、陳世欽譯,2003)。

經由以上文獻可以得知,挫折對於個體有正面的影響,而大人(尤其是父母)與幼兒的相處 方式對於幼兒培養挫折容忍力相對是關鍵且重要的,挫折容忍力關乎於幼兒是否能正向的成長,

以及在於之後遇到挫折時能積極樂觀的面對,而不是消極的逃避甚至自傷,因此培養挫折容忍力 對於幼兒是非常重要的。

參、挫折容忍力的相關理論

Clifford (1984)的建設性失敗理論是由許多理論推論而來,而建設性失敗理論為本研究之挫 折容忍力的理論基礎,關於建設性失敗理論是由那些相關理論推論匯集而來,研究者整理了歸因 理論、習得無助論及建設性失敗理論,分述如下:

一、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是一種動機理論:判斷及解釋自己與他人有關於行為結果的 原因。美國心理學家 Weiner(1974)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六個原因:1.

19

能力;2.努力;3.工作難度;4.運氣;5.身心狀況;6.其他,包含他人對於事件的影響因素(如別 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黃立賢(1996)提出個體以正面積極態度面對挫折或是因挫折而產生負 面感受的人與個體歸因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假設個體將挫折與失敗歸咎於可以控制的因素,那麼 個體就會有強大的動機復原挫折的感受,期待下次控制因素可達成目標;反之,若是個體將挫折 與失敗歸咎於外在因素,則個體將不會承擔失敗的責任,也不會更努力去面對挑戰,當下次遇到 一樣的目標會持續無法達成,而挫折感越來越重。

Clifford、Kim 與 McDonald(1988)中,從歸因理論做出以下推論:

(一)將失敗與挫折歸因於自己不夠努力時,不容易產生建設性作用。

(二)將失敗與挫折歸因於策略是否習得比歸因於努力更能產生失敗過後的正面訊息。

(三)當個體預期自己可以從失敗中獲得正確的訊息與回饋時,失敗較可能產生建設性作 用。

二、習得無助論

習得無助論(Learned Helplessness)此理論由賓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馬丁•賽里格曼所完成 的,「習得無助」可解釋為「經過某事後學習得來的」無助感,即為被動的動物(人類)消極行為,

其中被動的因素占多數(引自洪蘭,2009)。而林淑美(1989)也提到「習得無助」是指連續的失

其中被動的因素占多數(引自洪蘭,2009)。而林淑美(1989)也提到「習得無助」是指連續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