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中越邊境貿易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中越民族文化淵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第三章 中越邊境貿易的歷史沿革

本章主旨在探討中、越邊境貿易的歷史沿革,從中國和越南的歷史文獻追 溯「國界的地理與政治隔絕」、「國界兩側的人文差異」兩項因素在中越邊境的呈 現情況。第一節「中越民族文化淵源」先回顧中國和古代「交趾」、「安南」的歷 史互動,接著從地理和文化的角度追溯兩地的民族淵源,然後呈現彼此在語言、

風俗、文化與建築等方面的融合特色。第二節「中國明清時期對越南邊境的設治 管理」,首先,梳理明朝在安南的制度設置、與安南的爭端、與安南的貿易。其 次,整理清朝前中期的安南政權遞嬗情況,接著彙整清朝前中期與安南的貿易路 線、關口設置、對出入境的規範與成效。接著,說明清晚期越南由「藩屬國」變 為「殖民地」的過程,並整理中國與法國在越南邊境的商務與界約。第三節「越 南對中越邊境的設治管理」,依序說明越南不同時期對中國立場的調整,以及越 南邊境的制度設置與貿易管理。

第一節 中越民族文化淵源

越南北部地區,漢代稱為交趾,唐代稱為「安南」,以後在中國官方文獻上 是交趾和安南混用,在 939 年以前曾經長期為中國的地方郡縣。自秦代至宋初,

中國在今日的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置郡縣長達 1,182 年,為「交趾郡」、「安南都護 府」。唐朝末年局勢動盪,安南爭取獨立,歷經五代十國直至宋朝,安南脫離中 國獨立建國(939 年),至 973 年接受中國冊封,成為中國的朝貢國,定期派遣 使節到中國朝貢。一直到中法戰爭結束後,清光緒十一年(1885 年)中國和法 國簽署《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清政府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正式結束兩國的宗 藩關係;同時承認法國為越南的保護國,從此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中國與安南之間不只在地理上山水相連,而且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有頻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的官方互動、使節交往;民間亦有非常密切的族群遷徙流動以及日常商業貿易行 為,形成互為融合的文化特徵。本節依序說明之。

一、古代歷史互動

越南歷史上被中國統治逾千年,稱為「北屬時期」(Th i Bắc thu c)。西元 前 221 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之後繼續往南推進,

先後平定了現在的江西、浙江、福建一帶的東越和閩越。西元前 214 年,秦軍打 敗越人平定了嶺南,在今廣東、廣西、越南北部設立了象郡。象郡管轄的範圍基 本上包括了現今的廣東南部、廣西西南部和越南的北部地區。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中原局勢混亂。秦朝滅亡後,南海郡龍川令趙 佗(恆山郡真定縣人,今中國河北省正定縣)乘機割據嶺南,於西元前 207 年起 兵兼併桂林和南海,建立了以番禺為中心的政權「南越國」(Nam Vi t),自立為

「南越武王」(Nam Vi t ũ vư ng),越南稱為趙朝(Th i Tri u)。趙佗在平定越 南北部的甌雒國後,將其控制區劃設交趾、九真二郡。213

西元前 204 年,劉邦統一中國建立漢朝。西元前 196 年劉邦派遣大夫陸賈 出使南越,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所賜的南越王印綬,接受漢朝的冊 封成為漢朝的藩屬國。劉邦去世後,南越武帝宣令中止與漢朝的藩屬關係。漢文 帝劉恆即位後,令陸賈再次出使南越,重新說服趙佗再度成為漢朝的藩屬。

西元前 113 年,南越國丞相呂嘉(L Gia)發動叛亂,漢武帝派伏波將軍 路博德率軍征伐,於西漢元鼎六年(西元前 111 年)滅南越國,在當地設置九個 郡,包括: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其中交 趾、九真、日南三個郡就位於現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同時於九郡之上設「交趾

213(越)陳重金,戴可來譯,前揭書,頁 24-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部」,委派刺史統管,214從此交趾區域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國的郡縣,由中央王 朝派員直接管轄。

三國時期東吳分治廣州、交州,交州所轄範圍包括了越南北部的大部份地 區。唐高宗永隆 2 年(西元 681 年)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屬嶺南道,

統今越南東北沿海諸府州,兼控南海諸國。在唐代安南都護府時期,安南和中原 的交往密切、幾乎沒有隔閡,例如交趾人廖有方(Li u H u hư ng)於唐憲宗 元和十一年(西元 806 年)考取進士,曾擔任唐朝京兆府雲陽縣令、朝廷校書郎 等。215廖有方與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還曾經有過文學交流。另一位名人是愛州人

(現今越南清化省)姜公輔(Khư ng Công hụ),他經由科舉入仕,歷任翰林學 士、拾遺、諫議大夫等職,並官至相位。216

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分裂割據,無力顧及邊疆,安南逐步從中國獨立為國家。

西元 939 年吳權自五代南漢政權獨立,在安南建立吳朝稱王,但其實吳權從未真 正統一過整個安南地區。根據越南史書《欽訂越史通鑑綱目》(Khâm ịnh Vi t Sử Thông Giá m Cư ng Mục)記載,宋朝初開寶六年(西元 968 年),丁部領( inh B L nh,後追崇諡號為丁先皇 inh Ti n Hoàng)擊敗交趾境內的割據勢力,建 立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封建王朝「丁朝」(Nhà inh),國號為大瞿越( i C Vi t)。自丁朝稱帝建國號之後,越南成為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不再屬於中國 本土。西元 973 年(宋開寶 6 年)丁朝遣使請封於宋,宋朝接受丁朝成為自治的 藩屬國,正式揭開中、越兩國之間宗藩關係的帷幕。該年北宋冊封丁部領為「交 趾郡王」(Giao Chỉ Qu n ư ng),丁朝歷經兩代君主,至西元 980 年滅亡。217

中國從漢朝到唐朝期間統治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統一在該區域使用中國

214(越)陶維英,岳勝、鐘民岩譯,越南歷代疆域:越南歷史地理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 年),頁 24。

215 西安日報,「大唐詩人廖有方墓誌現身碑林居有不菲學術價值」,2008 年 2 月 25 日,西安新 聞網。http://www.xiancn.com/gb/news/2008-02/25/content_1443701.htm

216 欽定全唐文,第五部,卷四百四十六。「中國哲學電子書計畫」網站。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2062

217 Qu c Sử Quán Triều Nguyễn, Ibid., pp.81-88. [中譯:阮朝國史館,前揭書(2001 年),頁 81-8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封建王朝的年號紀年。西元 968 年丁部領建立獨立的封建王國大瞿越國後,開始 使用自己的年號紀年,並且仿照中國修築宮殿、制定朝儀、設置百官、立社稷、

設六軍。無論是越南封建朝代的年號、王室稱謂使用的尊號、廟號、諡號等制度,

都與中國高度相仿,顯示出古代越南的宮廷文化深受中國的影響。218

以宗藩關係為基礎的朝貢體系和華夷秩序,構成了封建時代的中國與周邊 東亞國家之間交往的國際關係形式,其中也包括越南在內。歷經中國的宋、元、

明、清,以及越南的丁、黎、李、陳、後黎、西山和阮朝等各個朝代。南宋孝宗 隆興二年(1164 年)冊封李朝的李聖宗(L Thánh Tông)為「安南國王」(An Nam Qu c ư ng),為中國稱安南為國之開始。

越南歷代王朝與中國封建王朝共保持了近千年的宗藩關係,期間兩國使節 往來絡繹不絕,一直延續至 1880 年為止。該年為越南到中國朝貢最後一年,1885 年法國禁止越南到中國朝貢。從中、越宗藩關係的主要內容看,同時存在著請封 與冊封、朝貢與回賜、賀即位、賀萬歲節、告哀與致祭、奉正朔與頒曆等形式。

中、越兩國皆以儒家思想為圭臬,遵從封建禮儀,以維繫兩國官方的政治、經濟、

文化、民族和邊界各方面的關係,也影響了兩國民間的交往。

自從西元 939 年越南從中國獨立出去之後,中、越在一千多年的宗藩關係 中發生過數次戰爭,戰事的起因大都是越南王位繼承失序、欺騙中國其取得王位 是合法的、越南內部王位繼承衝突請求中國出兵協助、元朝要求越南國王親自到 中國朝貢等。越南潘輝黎等史學家,歸納歷史上幾次重大的抗中國戰爭,包括:

西元 981 年第一次抗宋、西元 1075-1077 年第二次抗宋、西元 1258 年第一次抗 元、西元 1285 年第二次抗元、西元 1287-1288 年第三次抗元、西元 1406-1407 年抗明。219在這些戰役中,只有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 年)明朝成功消滅胡朝

218 于向東,前引文(1995 年),頁 11。

219(越)潘輝黎等著,戴可來譯,呂瑞頤校,越南民族歷史上的幾次戰略決戰(北京新華書店,

1980 年),頁 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Nhà H ),再次短暫統治越南 20 年。220其餘戰役都沒有戰勝越南將其重新納 入中國領土,陳朝時甚至三度擊退元朝的侵略。即便是 1407 年被明朝統治,安 南也持續抗明起義了 20 年左右,最後在 1427 年由黎利(L L i)擊退明軍,建 立後黎朝(Nhà H u L )。

西元 1802 年,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阮朝(Nhà Nguyễn)的開國之君阮福 映(Nguyễn húc Ánh,年號嘉隆 Gia Long,死後諡號阮世祖 Nguyễn Th Tổ)按 慣例向清廷遣使請封,並請更改國號。清廷同意改稱「越南」,並於次年封阮福 映為「越南國王」,越南之名乃始於此,並一直沿用至今。1945 年越南獨立同盟 會「八月革命」勝利後,越盟主席胡志明發表《獨立宣言》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 和國,1976 年越南南北統一後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二、民族淵源

從地理和文化的角度追溯中國與越南兩國邊境民族融合的歷史,最早可以 溯源到新石器時代。遠古時期的中國長江以南、以及今日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的 廣闊地區尚未有國家行政邊界的劃分,當時統稱為「嶺南」或者「粵地」。根據

《漢書.地理志》記載:「粵地,牽牛、婺女之分壄也。今之蒼梧、鬱林、合浦、

交阯、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221

當時有多元民族文化在地域遼闊的「嶺南」或者「粵地」區域交流融匯,

分佈在此一區域的民族泛稱「百越」。百越分成許多支系,其中越南先民「古雒

(駱)越」人在中國秦漢文化傳入越南之前的上古時代起,就已經生活在中南半 島的紅河流域一帶,約為今日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地區。

220 1407 至 1427 年稱為安南「屬明時期」(Th i thu c Minh),亦稱「第四次北屬時期」(Th i Bắc thu c l n 4)。

221(漢)班固,漢書,卷 28 下,〈地理志〉第 8 下,冊二(鼎文出版社,1978 年),頁 166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根據考古挖掘和歷史文獻記載,越南民族與中華民族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

根據考古挖掘和歷史文獻記載,越南民族與中華民族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