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康榮寶 博士. 政 治 大. 立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 ‧ 國. 學. 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 A Study in the Border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sit. y. Nat. io. n. al. er. —A Comparison with Sino-Russian Case.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林祈昱 中華民國一 О 四年七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 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摘要 國界不只是兩個主權國家的分界線,還交織各種政治、文化、經濟等複雜 內涵,國界的意義和周邊地理位置的劃定會隨著時空不斷轉移。國界在主權的作 用下,對於周邊地帶的發展以及毗鄰國家的互動,兼具有「阻礙」與「促進」的. 政 治 大 研究中國和越南國界意涵的轉變,並分析兩國邊境的貿易狀況與邊境地區 立. 效果。學者向來關注不同邊境地區的特徵,並探討國界對當地發展的影響。. ‧ 國. 學. 的發展結果,將有助於邊界效應理論的擴展。中國和越南邊境地區的歷史淵源、 經濟水準和制度環境均具有獨特性,不同於目前學界主流的美加、美墨、歐盟等. ‧. 地的邊界研究個案。兩國交界地區的互動頻率在亞洲國家之中也是最高的,這些. sit. y. Nat. 背景讓學者將中越邊境視作研究邊境領域的「最佳個案」。然而,目前學者對於. al. er. io. 不同國界與邊境的特質為何、國界對邊境地區發展所造成的阻礙與促進效果為何,. v. n. 皆尚未產生共識,因此本文深入中越邊境的特殊背景探查實際情況。. Ch. engchi. i n U. 本論文延伸邊界效應理論的應用,先從理論中歸納出國界阻礙或促進邊境 地區發展的三項因素:國界的地理與政治隔絕、國界兩側的人文差異、區域整合 對國界的衝擊。接著從環境背景、歷史沿革、當代設置等不同角度,檢視這三項 因素在中越邊境所呈現的狀況。然後,使用中國和越南的歷史文獻、官方統計數 據、西方調查研究報告、田野調查資料等,評估中越邊境邊貿的互動情況與長期 經濟發展的趨勢。根據邊境地區的實際狀況,論證國界對於中越邊境的發展所造 成的實質正面或負面效果。最後,納入中國和俄羅斯的例子作為比較個案,以建 立適度的普遍化解釋。 關鍵詞:國界、邊界效應、中越邊境、中越邊貿、中俄邊境.

(4) A Study in the Border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A Comparison with Sino-Russian Case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border effe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evidence from the China-Vietnam border area. China and Vietnam share a border with strong ties and similarities in culture and ethnicity inasmuch as historically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Vietnam were ruled by the Chinese ancient empires for over 1,000 years. The close ties are further strengthened by the recent regional economic. 政 治 大 background, the China-Vietnam border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other border area 立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th regard to its particular historical. However, existing research of border effect focuses mostly on cases such as the. ‧ 國. 學. borders between Canada and 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United States or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but fails to incorporate the China-Vietnam border—a critical case in. ‧. studying the border effect in Asian context. How do we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it. y. Nat. of border areas in terms of the specificities in the China-Vietnam border?. al. er. io. In this research, I test and reexamine the border effect theory using the. n. China-Vietnam border trade case in three dimensions— (1) geographical and political. Ch. i n U. v. isolation, (2) ra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3) regional integration. Focusing on. engchi. the three dimensions, I firstly discuss the effects of border on either enhancement or hindrance of border regions’ development. I then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hina-Vietnam border trade, by which I will rethink the complexity of borders and border effects conceptually as well as theoretically. The empirical evidence shows strong effects of the bord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Vietnam border area. At last, in order to generalize my argument, I compare the China-Vietnam border trade with the Sino-Russian case. The comparison helps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border transitions model on China border zone. Keywords: territorial border, the border effect, China-Vietnam border area; Sino-Vietnamese border trade, Sino-Russian border trade.

(5)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基本概念................................................................................................ 1 一、邊疆(frontier) 、邊界(border) 、邊境(borderland)的定義與特色 ........................................................................................................................ 1 二、中國和越南邊境貿易的法律規定與形式............................................ 5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重要性.............................................................................. 12 一、中越邊境的特殊性,如何影響邊境貿易和邊境地區的發展?...... 12 二、「邊境效應」理論如何應用到中越邊境的個案?............................ 1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9 一、中越邊貿的歷史脈絡與發展現狀...................................................... 19 二、中越邊貿的隱憂與未來走向.............................................................. 23.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三、文獻評論.............................................................................................. 26 第四節 理論運用與研究方法.......................................................................... 29 一、邊界效應理論的運用.......................................................................... 29. ‧. 二、研究方法.............................................................................................. 34 三、研究限制與章節安排.......................................................................... 36.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二章 邊境的生態社會環境.................................................................................. 39 第一節 邊境地理環境...................................................................................... 39 一、現代中國疆域的形成.......................................................................... 39 二、邊境的自然環境與基礎建設.............................................................. 44 三、中越邊境地理情況.............................................................................. 47 第二節 邊境產業結構...................................................................................... 51. Ch. engchi. i n U. v. 一、產業與產值較落後.............................................................................. 51 二、區域差距難以縮小.............................................................................. 55 第三節 邊境人口與種族.................................................................................. 60 一、邊境地區人口稀少.............................................................................. 60 二、居民以少數民族為主.......................................................................... 62 三、跨國界民族與跨國通婚...................................................................... 65 第四節 邊境社會環境...................................................................................... 71 一、多重認同的來源.................................................................................. 71 二、跨國界民族的認同.............................................................................. 75 三、邊境其它社會隱憂.............................................................................. 78 i.

(6) 第三章 中越邊境貿易的歷史沿革.......................................................................... 84 第一節 中越民族文化淵源.............................................................................. 84 一、古代歷史互動...................................................................................... 85 二、民族淵源.............................................................................................. 88 三、語言、風俗文化與建築...................................................................... 93 第二節 中國明清時期對越南邊境的設治管理.............................................. 99 一、明朝...................................................................................................... 99 二、清代前中期........................................................................................ 107 三、晚清時期............................................................................................ 123 第三節 越南對中越邊境的設治管理............................................................ 132 一、越南不同時期對中國立場的調整.................................................... 132 二、邊境制度設置與貿易管理................................................................ 135. 政 治 大. 第四章 中越邊境貿易與跨境移動........................................................................ 141 第一節 1949 年後的中越關係與衝突........................................................... 141. 立. ‧ 國. 學. 一、中越互動的階段性特徵.................................................................... 142 二、中越領土爭議.................................................................................... 147 第二節 當代中越邊境貿易的設治管理........................................................ 152. ‧. 一、越南邊貿政策的演變........................................................................ 152 二、中國邊貿政策的演變........................................................................ 160 第三節 人口流動............................................................................................ 167 一、交通建設與人員往來........................................................................ 168 二、頻繁互動下的中越心結.................................................................... 171 第四節 商貿往來與邊境發展差異................................................................ 176 一、中越邊境地區建設............................................................................ 177 二、中越雙邊貿易情況............................................................................ 184 三、中越邊貿情況與發展差異................................................................ 188.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第五章 中越邊貿與中俄邊貿之比較分析............................................................ 200 第一節 中國邊貿區、中越與中俄邊貿........................................................ 200 一、邊境貿易區發展差異的原因............................................................ 200 二、中國三大邊境貿易區的特色............................................................ 202 三、中越與中俄邊貿的比較基礎............................................................ 205 第二節 中俄邊貿的歷程................................................................................ 207 一、清朝時期中俄邊境的互動................................................................ 207 二、中國與前蘇聯邊境的互動(1949—1991).................................... 209 三、當代中國與俄羅斯聯邦的邊境互動................................................ 213 第三節 中俄邊境的現狀................................................................................ 221.

(7) 一、中俄雙邊貿易情況............................................................................ 221 二、中俄邊境貿易情況............................................................................ 226 第四節 中俄邊境發展差異與中越對照........................................................ 238 一、中俄邊境發展差異之原因................................................................ 238 二、中俄邊貿與中越邊貿異同................................................................ 247 第六章 結論............................................................................................................ 254 參考文獻.................................................................................................................... 262 一、中文資料.................................................................................................... 262 二、越南文資料................................................................................................ 295 三、英文資料.................................................................................................... 315. 政 治 大. 附錄一 中國陸地邊境縣(旗)、市(市轄區)表.............................................. 329 附錄二 訪談資料.................................................................................................... 331.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8) 表次 表 2.1 表 2.2 表 2.3 表 2.4 表 2.5 表 2.6. 2012 年中國邊疆交通基礎設施水準........................................................... 45 2012 年中國邊疆自然保護區基本情況....................................................... 47 2013 年越南與中國交界 7 省份土地使用情況........................................... 49 2008 年底中國邊疆地區耕地面積............................................................... 50 2012 年中國邊疆 9 省區產業總值比例....................................................... 53 2012 年中國邊疆省、自治區生產總值與比例........................................... 53. 表 2.7 表 2.8 表 2.9 表 2.10 表 2.11 表 2.12. 2009 年越南主要族群社會經濟狀況單位(%)....................................... 54 越南城鄉與地區人均收入............................................................................ 57 2009 至 2012 年中國與邊境 9 省區人均 GDP 對照表............................... 58 中國邊疆 9 省區人口數(2010-2012 年)(萬人) ................................. 61 2013 年越南與中國交界 7 省份之人口與面積 ......................................... 61 2012 年中國邊疆 9 省區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區劃和人口......................... 63. 立. 政 治 大. ‧ 國. ‧. 越南外國遊客平均一日消費金額.............................................................. 172 1994-2013 年中國與越南海關進出口總額 ............................................... 185 2012 年越南主要進出口對象..................................................................... 186 2013 中國主要進出口對象......................................................................... 187 1992-2013 年廣西雲南地區生產總值 ....................................................... 192 2004-2014 年越南北部邊境七省上繳中央財政收入 ............................... 194 北部邊境七省地方財政收入...................................................................... 195 2007-2015 年廣西邊境小額貿易發展情況 ............................................... 198 中越、中俄邊貿基本條件對照表.............................................................. 206. n. al. er. io. sit. y. Nat. 表 4.1 表 4.2 表 4.3 表 4.4 表 4.5 表 4.6 表 4.7 表 4.8 表 5.1. 學. 表 2.13 2009 年越南與中國交界 7 省份之族群分佈............................................. 65 表 2.14 2011、2013 年越南與中國交界 7 省份愛滋病感染情況 ......................... 80 表 2.15 2012 年中國邊疆 9 省區教育程度............................................................. 81. Ch. engchi. i n U. v. 表 5.2 1994-2013 年中國與俄羅斯聯邦海關貨物進出口總額 ........................... 222 表 5.3 2013 年俄羅斯聯邦主要進出口對象......................................................... 224 表 5.4 2013 年中國主要進出口對象..................................................................... 224 表 5.5 1992-2013 年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地區生產總值 ................... 227 表 5.6 2000-2011 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趨勢 ....................................................... 228 表 5.7 中國占俄羅斯與遠東聯邦區各地區外貿額的比重(%) ...................... 236 表 5.8 2012 年俄羅斯遠東地區外貿狀況............................................................. 237.

(9) 圖次 圖 2.1 中國陸地邊界與陸上鄰國示意圖................................................................ 42 圖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43 圖 2.3 中國地勢分區及地形剖面圖........................................................................ 44 圖 2.4 越南與中國交界省份圖................................................................................ 48 圖 2.5 中國將再造十個城市群................................................................................ 59 圖 2.6 中國西南邊境少數民族種類分佈圖............................................................ 67 圖 2.7 2009 年越南京族與其他族群教育程度比較直條圖................................... 82 圖 4.1 中、越邊境重點開發區分佈圖.................................................................. 179 圖 5.1 俄羅斯聯邦行政區劃圖.............................................................................. 211 圖 5.2 中國與俄羅斯邊境圖.................................................................................. 2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第一章. 導論. 本章主旨是勾勒論文的研究梗概。第一節「基本概念」定義邊疆(frontier)、 邊界(border)、邊境(borderland)之概念,並介紹中國和越南邊境貿易的法律 規定與形式。第二節「研究問題與重要性」,提出本論文預計回答的兩個問題: 第一,中國與越南邊境的特殊性,如何影響邊境貿易和邊境地區的發展?第二, 「邊境效應」(Border Effects)理論如何應用到中越邊境的個案?第三節「文獻 回顧」從中越邊境貿易的歷史脈絡、現狀發展、隱憂與未來走向等方面進行文獻. 政 治 大. 回顧與評析。第四節「理論運用與研究方法」,先說明在論文後續的章節中,將. 立. 使用歸納自邊界效應理論中認為國界之所以「阻礙」或「促進」邊境貿易與邊境. ‧ 國. 學. 地區發展的三項因素,用以檢視中越邊境個案。接著說明本研究的方法與限制, 並概述論文的章節安排。. ‧. Nat. n. al. er. io. sit. y. 第一節 基本概念. i n U. v. 一、邊疆(frontier)、邊界(border)、邊境(borderland)的定義與特色. Ch. engchi. 中文的邊界、邊境、邊疆等詞有近似的含意,然而英文 frontier 和 border 是 來自不同的字源依據。frontier 一字暗示統治能力結束的邊緣位置,是一個模糊 的前緣與周邊地帶。border 是指國界或邊界,boundary 則指政治管轄和社會組織 所及的地帶,用以劃分自身領土與管轄範圍內與之外他者的區隔。由 boundary 衍生的 borderlands 亦具有政治地理的限制意涵。1因此為釐清概念,本文統一將 frontier 譯為「邊疆」、border 譯為「邊界」、borderland 譯為「邊境」。. 1. Andrzej Janeczek, Paul Barford translated, "Frontiers and Borderlands, "Quaestiones Medii Aevi Novae, Vol. 16 (2011), pp. 5-14. 1.

(12) 第一章、導論. 美國東部白人往西部印第安人所處邊疆地區(frontier)拓荒遷移的過程, 為邊界研究開啟了序幕。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提出「邊疆學說」(Frontier Thesis) ,定義邊疆為「野蠻和文明的交會點」 。他反對以歐洲源生論(Germ Theory) 來解釋美國的制度和文化起源,認為美國史可被理解為大西部的拓殖史,並呼籲 將視線從大西洋沿岸轉向美國大西部,重視邊疆在經濟學和歷史學的重要性。2 其後學者陸續為邊疆做出定義,並應用到不同的研究主題上。Leonard Thompson 和 Howard Lamar將邊疆定義為兩個有區別性的社群互相穿透的區域, 呈現社群之間互動過程的情況(Intergroup Situation) 。3 C. Patterson Giersch 認為. 政 治 大 (borderlands)上爭奪資源或與土著結盟。多元社會文化和混雜的經濟政治體制 立. 邊疆是一塊有入侵者和當地土著等多元人群相遇的地區,各方勢力在「邊境」. ‧ 國. 學. 在「中間地帶」 (Middle Groups)上應運而生。4 Herbert Eugene Bolton 以西班牙 教士 Eusebio Francisco Kino 大量未發表的手稿作為研究資料,指出新西班牙地區. ‧. 的西班牙裔因為地理、傳教和文化的因素深受美國的影響,經濟生活依賴美國,. sit. y. Nat. 遂變成一個種族歧視與經濟邊緣化的場所。5 Walter Prescott Webb 以核心—邊緣. al. er. io. 模式來分析歐洲(都市)與世界其它地區(邊疆)的關係,指出歐洲人在北美殖. v. n. 民地建立了牢不可破的貿易關係,歐洲人幫助這些地區發展並建立起西方文明的 社會與政治制度。6. Ch. engchi. i n U. 有別於邊疆代表的模糊前緣位置,邊界(border)與邊境(borderland)的 確立則與國家的形成息息相關。在邊界構成現代國家之前,世界是由各別獨特的 文化所組成的。William Cronon、 George Miles 和 Jay Gitlin 三位學者探討歷史上 美國西部和西南部地區由邊疆(frontier)變成美國行政區域(region)過程,是 2.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 Holt, 1947). Howard Lamar and Leonard Thompson eds., The Frontier in History: North America and Southern Africa Compared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6. 4 C. Patterson Giersch, Asian Borderl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ng Yunnan Fronti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3-4. 5 Herbert Eugene Bolton, Rim of Christendom: A Biography of Eusebio Francisco Kino, Pacific Coast Pione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27). 6 Walter Prescott Webb, The Great Frontier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52). 2 3.

(13)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由一群入侵者建立新的社群和經濟政治社會體系,國家的建立和認同的塑造息息 相關。7 Gloria E. Anzaldúa 的《邊界》一書開啟當代文化邊界研究先河,她從美 國掠奪墨西哥土地為起點,揉合族群歷史與地理政治,闡述邊境女性勞工在性別、 種族、階級意識等各種界線之間互相辯證的關係。8 Charles S. Maier 認為 1860 到 1970 年代之間的特色為「領土性」 ,由控制疆域明確的政治空間產生國家界線 與種族認同的架構,同時激發出各種社會封閉的觀念,例如分隔了國與國、城與 鄉、教會與國家、公與私、男與女等。1970 年代後領土逐漸喪失政治經濟資源 的重要性,領土性日趨式微,舊式地緣政治的思考逐漸失去意義,繼之而起的是. 政 治 大 「邊境」的概念複雜,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民族等多項議。Remigio Ratti 立. 網路互動而不再是空間。9. ‧ 國. 學. 表示國界充滿矛盾性:既是要素進入的通道又是要素進入的障礙;既有與外部世 界交往的機會又面臨風險;既是不同經濟、政治、制度的接觸面又經常是容易引. ‧. 發衝突的地方;既有合作的本質又有競爭的特徵。10至於邊境的種類為何?薛鳳. sit. y. Nat. 旋根據國界兩側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地理狀況對跨境合作的影響,把國界分為. al. er. io. 三種類型。一、封閉的「對抗—分隔型」:邊界兩邊呈軍事政治對壘,邊界地區. v. n. 的主要功能是軍事防衛,形成缺少發展甚至無人居住的軍事隔離區。另外有些自. Ch. engchi. i n U. 然條件惡劣的邊界兩側也會形成自然分隔的無人區。二、開放的「自由型」:邊 界兩邊政治及經濟相似,兩邊政府對關稅、邊檢的限制較少,交通設施優良可以 自由流動人口、貨物、資金。這種邊界一般存在於區域性貿易組織內。三、半封 閉型:其一為「邊貿型」,指兩邊政治經濟存在明確的關稅及進出口限制,貿易 集中在兩國交通線等有利的地理點或邊貿點上;其二是「發展型」,邊界一邊的 7. William Cronon, George Miles and Jay Gitlin, “Becoming West: Toward a New Meaning for Western History,” in William Cronon, George Miles, and Jay Gitlin eds., Under an Open Sky: Re-thinking America’s Western Past (New York: W. W. Norton, 1992), pp. 3-27. 8 Gloria E. Anzaldúa, Borderlands/La Frontera: The New Mestiza (Aunt Lute Books, 1999). 9 Charles S. Maier, "Consign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 History: Alternative Narratives for the Modern Era,"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05, No.3 (2000), pp. 807-831. 10 Remigio Ratti, “Spat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Frontiers: Overview of Traditional and New Approaches and Theories of Border Area Development,” in Remigio Ratti and Shalom Reichman ed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border Cooperation (Basel: Helbing & Lichtenhahn, 1993), p. 42. 3.

(14) 第一章、導論. 經濟發展明顯落後,兩邊的政治制度也不一致,有人員、貨物進出、技術傳播、 進出口配額等限制,但兩邊資源互補性強,有經濟合作的條件,落後方在邊界設 立開發區,以吸引發達方其他外資進行投資,。11 國界除了是國家主權的界線以外,還建構出人們的認同。Henk Van Houtum 指出邊界是自然形成的、也是人為塑造的;是封閉向心的、也是朝世界開放的; 既具有國家的制度化功能,同時又帶有民族主義的情感。行為者不斷想像和解釋 邊界的社會化過程,會產生民族同化與對比,形成「我們」(us)與「他們」(them)、 「這裡」(here)與「那裡」(there)的區別。12Hastings Donnan 和 Thomas M. Wilson. 政 治 大 區隔。在跨國與全球力量交互作用下出現「跨界」現象,同時削弱又強化了國家 立. 指出國界同時也是定義人們如何思考的無形界線,用以分析身份上自我與他者的. ‧ 國. 學. 安全、民族認同、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定義。13 Mary Louise Pratt 認為國界是「接 觸區」,各方在這個社會空間中互相遭遇、衝突與搏鬥,不同文化通常處於高度. ‧. 不對稱的主從關係與權力不平等。14 Emily S. Rosenber 指邊境是不同意義與組織. sit. y. Nat. 體系交會的地區,可能製造衝突、恐懼及壓迫,也產生混血、創造性及自由。15. n. al. er. io. 邊境的概念後來被擴大到包括所有精神上與地理上的空間,應用到人類學、. i n U. v. 社會學、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歐洲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後殖民主義、. Ch. engchi. 民族主義、文化多元主義以及種族與族群等相關理論。16例如 Ruth Behar 以人類 學的觀點描述墨西哥裔女性的生活,反覆解析對象與作者自身各種複雜的界線問 題,包括性別、種族、階層、社會等,發現群體之間有緊密的接觸和文化交換, 11. 薛鳳旋,「港粵跨境發展的理論與政策」,收錄於葉舜贊編,一國兩制模式的區域一體化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年) ,頁 19 -31。 12 Henk Van Houtum,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nomic Relations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ThelaThesis Publishers, 1998), pp. 15-49. 13 Hastings Donnan and Thomas M. Wilson, "Ethnography, Security and the 'Frontier effect' in Borderlands," in Hastings Donnan and Thomas M. Wilson eds., Borderlands: Ethnographic Approaches to Security, Power, and Identit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April 2010), pp. 1-20. 14 Mary Louise Pratt, "Arts of the Contact Zone," Profession (1991), p. 34. 15 Emily S. Rosenberg, "Considering Borders," in Michael J. Hogan and Thomas G. Paterson eds., Explaining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04), pp.176-193. 16 Scott Michaelsen and David E. Johnson, eds., Border Theory: The Limits of Cultural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4.

(15)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同時社會也構造出強烈的種族認同。17 Ibn Khaldûn 從殖民邊境的歷史探討帝國 興衰的輪迴,歐洲宗教復興運動統一了遊牧族群,從而向外殖民建立王朝。但是 歷經數個世代後王朝便失去軍事能力與熱情,被邊界的遊牧部族所攻擊,跌進衰 亡的輪迴之中。18Edward W. Said 以「東方主義」探討歐洲人與近代美國人對中 東的表述, 「他者性」的概念被廣泛運用到分析不同地域與關係的文化邊界。19 D. Emily Hicks 以拉丁美洲為例提出邊界書寫(Border Writing)難以歸類的複雜性, 她認為採取地理、語言、文化的「去領土化」 (deterritorialization)方式,可以提 昇對邊境的複雜文化意義的掌握,並增加對政治社會壓迫狀態的理解。20. 政 治 大 各自存在差異,並且涉及了廣泛的地理、歷史、種族、經濟、社會認同等議題。 立 從上述各項定義可知,邊疆、邊界、邊境的概念除了有彼此重疊之處,又. ‧ 國. 學. 正如 David Newman 和 Anssi Paasi 所言,邊境的研究不只是傳統上政治地理學的 重要議題,在當代更延伸到社會認同、地理空間配置等領域,可說是跨學科的研. ‧. 究範疇。21 Alejandro Lugo 甚至作出想像,將所有的學科重新融合在邊界的標題. sit. y. Nat. 之下展開研究。22受到這些學者的啟發,本文對邊境研究的多元複雜性產生興趣,. n. al. er. io. 嘗試展開與此相關的研究課題。. Ch. 二、中國和越南邊境貿易的法律規定與形式. engchi. i n U. v. 國際上對邊境貿易(Border Trade)的界定主要是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關於最惠國待遇的例外中的規定為依據。根據 WTO 17. Ruth Behar, Translated Woman: Crossing the Border with Esperanza's Story (Boston: Beacon Press, 1993). 18 Ibn Khaldūn, translated by Franz Rosenthal, The Muqaddimah: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1967). 19 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 (Vintage Books edition: October 1979). 20 D. Emily Hicks, Border Writ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Tex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1). 21 David Newman and Anssi Paasi, "Fences and Neighbours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Boundary Narratives in Political Geograph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 22, No. 2 (April 1998), pp. 186-207. 22 Alejandro Lugo, "Reflections on Border Theory, Culture, and The National," in Scott Michaelsen and David E. Johnson, eds., Border Theory: The Limits of Cultural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pp. 43-67. 5.

(16) 第一章、導論. 的規定,邊境貿易是指毗鄰兩國邊境地區的居民和企業,在距邊境線兩邊各 15 公里以內地帶從事的貿易活動,目的是方便邊境線兩邊的居民互通有無。23以下 說明中國和越南各自對於邊境貿易的定義與規範。 (一)中國邊境貿易的規範 中國規範邊境貿易的基本法律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八十 六條: 「國家對邊境貿易地區與接壤國家邊境地區之間的貿易以及邊民互市貿易, 採取靈活措施,給予優惠和便利,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24國務院根據邊境 貿易發展情況制定具體法規,25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國性邊境貿易和經濟. 政 治 大. 合作政策,26商檢部門、海關部門、出入境管理部門、外匯管理部門等各部委進. 立. 一步制定配套管理辦法。27各個主管邊境地區的省(區)在這些國家層次的法規. ‧ 國. 學. 基礎上,進一步制定適應於當地邊境貿易發展的地方層級政策。28. ‧. 中國實施邊境貿易的省、自治區包括廣西、雲南、西藏、新疆、內蒙古、黑. y. Nat. 龍江、吉林,分別與越南、老撾(寮國)、緬甸、印度、尼伯爾、巴基斯坦、哈. er. io. sit. 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羅斯、朝鮮、蒙古等國邊境地區開展 貿易活動。根據 1996 年《國務院關於邊境貿易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邊境貿. n. al. 23. Ch. engchi. i n U. v. 「規範並促進中俄邊境貿易的發展」 ,2004 年 2 月 2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s/200402/20040200176117.shtml 24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 年 4 月 6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zt_dwmyf/subjecta/200612/20061204078143.shtml 25 如《國務院關於邊境貿易有關問題的通知》 (1996 年 1 月 3 日國發〔1996〕2 號) 。 《國務院關 於促進邊境地區經濟貿易發展問題的批覆》 (2008 年 10 月 18 日國函[2008]92 號) 、 《國務院關 於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的通知》 (國發[2000]33 號)等。 26 如《邊境小額貿易和邊境地區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管理辦法》 (外經貿政策發[1996]222 號) 、 《邊民互市貿易管理辦法》(外經貿政策發[1996]242 號) 、《關於進一步發展邊境貿易的補充 規定通知》 (外經貿政策發[1998]844 號)等。 27 如《邊境貿易進出口商品檢驗管理辦法》 (國檢檢[1993]134 號) 、 《邊境貿易外匯管理辦法》 、 《關於加強對外貿易代理業務報關管理的通知(署監[1998]611 號) 、 (匯發〔2003〕113 號) 《規範進出口代理業務的若干規定》的通知(外經貿政策發[1998]725 號) 、 《邊境地區專項轉 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09]31 號)等。 28 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邊民互市貿易管理辦法》 (新政辦發〔2013〕23 號) 、 《內蒙古自治區邊 境小額貿易和邊境地區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實施辦法》 (內政傳發〔1996〕9 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 《自治區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邊境貿易有關問題的通知》(桂政發[1996]39 號))等。 6.

(17)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易的形式主要有「邊民互市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同時還涵蓋「與邊境地 區毗鄰國家經濟技術合作」等三種: 第一、邊民互市貿易:邊民在邊境線 20 公里以內、經政府批准的開放點或 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過規定的金額或數量範圍內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 第二、邊境小額貿易:沿陸地邊境線經國家批准對外開放的邊境縣(旗)、 邊境城市轄區內經批准有邊境小額貿易經營權的企業,通過國家指定的陸地邊境 口岸,與毗鄰國家邊境地區的企業或其他貿易機構之間進行的貿易活動。. 政 治 大 術合作經營權的企業,通過與毗鄰國家邊境地區經濟合作進口的商品,執行邊境 立. 第三、與毗鄰國家經濟技術合作:邊境地區經外經貿部批准有對外經濟技. 小額貿易的進口稅收政策。其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項目下換回的物資可隨專案入. ‧ 國. 學. 境,不受經營分工的限制。邊境地區外經企業與毗鄰國家勞務合作及工程承包項. ‧. 下帶出的設備材料和勞務人員自用的生活用品,在合理範圍內,不受出口配額和. sit. y. Nat. 經營分工的限制,並免領出口許可證。. al. er. io. 2008 年《國務院關於促進邊境地區經濟貿易發展問題的批覆》進一步公告. v. n. 六項中國邊境貿易的政策:一、取消邊境小額貿易進口稅收減半,加大對邊境貿. Ch. engchi. i n U. 易發展的財政支持力度;二、邊民互市貿易的免稅額度提高 8,000 人民幣;三、 擴大以人民幣結算出口退稅的試點;四、比照中西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 惠政策,由全國海關統籌規劃在邊境設立具有保稅功能、貨物從境內區外入區享 受退稅的國家級跨境經濟合作區;五、清理邊境貿易企業的費用;六、支持邊境 口岸建設,發改委每年安排專項資金補助邊境一類口岸查驗設施。29 檢視中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可以得知,中國邊境貿易的行為者涵蓋了邊民互 市貿易中所規定的「個人」 (邊民在規定的地點進行規定金額以下的商品買賣)、. 29. 《國務院關於促進邊境地區經濟貿易發展問題的批覆》 (2008 年 10 月 18 日國函〔2008〕92 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b/g/200812/20081205973610.html 7.

(18) 第一章、導論. 邊境小額貿易中所規定的「小額貿易企業」(符合規定的企業與外國商號進行貿 易) ,以及經濟技術合作規定中的「外經企業」 (有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經營權的企 業與外國進行合作)。 (二)越南邊境貿易的規範 越南的邊境貿易和現行經貿法規息息相關,2005 年越南國會通過《越南投 資法》為國家經濟生活的基本法律,規範從事越南國內外投資的本地與外國個人 與組織相關之權利義務(第三章) 、越南國內外投資管理辦法(第六章、第八章)、 投資優惠政策(第五章)等。302006 年越南政府公告《越南投資法部份條文施行. 政 治 大. 細則》 ,調整投資優惠政策與限制禁止外商投資項目(第四章、附錄 ABCD) ,規. 立. 範國內外企業投資越南國內的管理程序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職權內容(第五、六、. ‧ 國. 學. 七章)。31同年越南政府公告《有關越南貿易法國際貨品買賣、代理外國買賣及 加工貨品,以及貨品過境活動之施行細則》規範了貨物進出口的手續與項目(第. ‧. Nat. y. 二章) ,代理外國廠商買賣商品的資格與程序(第五章) ,外國貨品的加工(第六. er. io. sit. 章),貨品過境(第七章)等,可視為管理邊境貿易的基本法。32. a lTi n S m)指出目前越南和中國邊境貿易主要有三種 v i n 形式,一、正額貿易:工商部(昔貿易部)批准經由國際和國家級邊境口岸進出 Ch engchi U n. 越南學者杜進森(. 口,按照國際貿易慣例辦理進出口手續的商品。二、小額貿易:各邊境省政府批. 30. Qu c h i i t Nam, t t (S : 59/2005/QH11), 29/11/2005. Cổng thông tin đi n tử B Tư pháp. http://www.moj.gov.vn/vbpq/Lists/ n%20bn%20php%20lut/ iew_Detail.aspx?ItemID=16736 [中譯:越南國會, 《越南投資法》 ,第 59/2005/QH11 號,2005 年 11 月 29 日。越南司法部電子通 信網。] 31 Chính phủ Vi t Nam, Q y ịnh chi tiết và h ớng dẫn thi hành một số iều của Lu t Đ t , 22/09/2006. Cổng Thông tin đi n tử Chính phủ. http://www.chinhphu.vn/portal/page/portal/chinhphu/hethongvanban?class_id=1&mode=detail&docum ent_id=16135 [中譯:越南政府, 《越南投資法部份條文施行細則》 ,2006 年 9 月 22 日,越南政 府網站。] 32 Chính phủ i t Nam, Q y ịnh chi tiết thi hành t Th ơng mại về hoạt ộng m a bán hàng hoá quốc tế và các hoạt ộng ại lý m a, bán, gia công và q á cảnh hàng hóa với n ớc ngoài (S : 12/2006/N -CP), 23/01/2006. Cổng thông tin đi n tử B Tư pháp. http://www.moj.gov.vn/vbpq/Lists/Vn%20bn%20php%20lut/View_Detail.aspx?ItemID=16803 [中譯: 越南政府, 《有關越南貿易法國際貨品買賣、代理外國買賣及加工貨品,以及貨品過境活動之施 行細則》 ,第 12/2006/N -CP 號,2006 年 1 月 23 日。越南司法部電子通信網。] 8.

(19)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准經國際和國家級口岸以及各地方邊境口岸進出的貿易。三、邊民互市貿易:服 務於邊民生活的小額貿易。33為了檢視上述說法,本文查詢越南法規,將越南邊 境貿易的主要形式依據法律基礎分為三類:國際邊境口岸進出口商品貿易、口岸 經濟區進出口商品貿易、邊民互市貿易,依序說明如下: 首先,在國際邊境口岸方面,2005 年 3 月越南政府《關於陸地邊境口岸規 定的決定》第二條定義「陸地邊境口岸」包括國際口岸、主要口岸和附屬口岸。 根據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與鄰國政府簽訂之邊界協定在邊境地區開放內地陸路、 鐵路、水路出入和來往國家邊界。第三條進一步區分, 「國際口岸」開放給越南、. 政 治 大 和鄰國的人員、交通工具、貨物進出國家邊界; 「附屬口岸」開放給越南和鄰國 立 鄰國和第三國的人員、交通工具、貨物進出國家邊界;「主要口岸」開放給越南. ‧ 國. 學. 邊境地區的人員、交通工具、貨物國家邊界。34. 越南第二種邊境貿易的形式為口岸經濟區進出口商品貿易,邊境經濟區的. ‧. 相關法規包括 2001 年 4 月越南政府總理簽發《關於邊境口岸經濟區政策的決定》. y. Nat. sit. 正式頒行邊境口岸經濟區政策,第一條開宗明義指出「在各口岸經濟區得行使進. n. al. er. io. 出口、暫進再出、過境運輸貨物、關外倉庫、免稅商店、展覽會、商品介紹、生. i n U. v. 產加工進出口商品、國內外公司的分支機搆、口岸市場、投資基礎設施、服務、. Ch. engchi. 旅遊等。允許在口岸經濟區成立保稅區,但需與口岸經濟區內的其它區域隔開」。 35. 2005 年 10 月越南政府總理 頒佈《關於 2001 年 4 月 19 日政府總理第. 53/2001/QD-TTg 號邊境口岸經濟區政策部份條款的修改與補充》 ,第一條第 2 款. 33. (越)杜進森, 「90 年代以來的越中邊貿及其展望」 ,東南亞縱橫,增刋(2000 年) ,頁 81-85。 Chính phủ i t Nam, Nghị ịnh về quy chế cửa khẩ biên giới ất liền (S 32/2005/N -CP), 14/03/2005. Cổng Thông tin đi n tử Chính phủ. http://chinhphu.vn/portal/page/portal/chinhphu/hethongvanban?class_id=1&_page=400&mode=detail &document_id=14691 [中譯:越南政府, 《關於陸地邊境口岸規定的決定》 ,第 32/2005/N -CP 號, 2005 年 3 月 14 日。越南政府網站。] 35 Thủ tướng Chính phủ, Về chính sách ối với Khu kinh tế cửa khẩ biên giới (S :53/2001/QD-TTg)。 19/04/2001, Cổng thông tin đi n tử B Tư pháp. http://moj.gov.vn/vbpq/Lists/Vn%20bn%20php%20lut/View_Detail.aspx?ItemID=23483 [中譯:越南 政府總理, 《關於邊境口岸經濟區政策的決定》,第 53/2001/QD-TTg 號,2001 年 4 月 19 日,越 南司法部電子通信網。] 9 34.

(20) 第一章、導論. 明確允許在口岸經濟區成立保稅區。指出保稅區是區隔保稅區及口岸經濟區中活 動與越南內地的堅固圍牆,設有海關檢查監督貨物進出。保稅區內的經營活動包 括:物流服務、生產和加工商品、國際貿易、商品展覽介紹。保稅區的設立由有 經濟區的省人委會主席決定之。36 2008 年 3 月越南政府《關於工業區、出口加工區及經濟區的規定》 ,對於成 立工業區、出口加工區、經濟區、口岸經濟區的程式和手續(第二章)、政策機 制(第三章)、國家管理(第四章)以及管理委員會的職能、任務、許可權和組 織機構(第五章)等作出規定。372013 年越南政府發布《修訂政府 2008 年 3 月. 政 治 大 第二條第 4 款對於經濟區的規定,指明經濟區包括「沿海經濟區」和「口岸經濟 立. 14 日第 29/2008/ND-CP 號關於工業區、加工出口區及經濟區規定的公告》 ,修改. ‧ 國. 學. 區」,沿海經濟區是指在海域邊境地區及毗鄰海域邊境的範圍內,根據第 29/2008/N -CP 號決議所規定之條件、程序、手續所成立的經濟區;口岸經濟區. ‧. 則是指在陸地邊境地區及毗鄰邊境地區的範圍內,根據第 29/2008/N -CP 號決議. sit. y. Nat. 所規定之條件、程序、手續所成立具有國際口岸或主要口岸的經濟區。38. n. al. er. io. 越南第三種邊境貿易的形式為邊民互市貿易,從越南與中國的雙邊協定中. i n U. v. 可以清楚看出。1991 年中、越兩國恢復關係正常化,11 月簽訂《越南社會主義. Ch. engchi. 共和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處理兩國邊境事務的臨時協定》,開放兩 36. Thủ tướng Chính phủ, Về việc sửa ổi, bổ sung một số iều của Quyết ịnh Số 53/2001/QĐ-TTg ngày 19 tháng 4 năm 001 của Thủ t ớng Chính phủ về chính sách ối với Khu kinh tế cửa khẩ biên giới (S : 273/2005/Q -TTg). ngày 31 tháng 10 năm 2005. Cổng thông tin đi n tử B Tư pháp. http://www.moj.gov.vn/vbpq/Lists/Vn%20bn%20php%20lut/View_Detail.aspx?ItemID=17247 [中譯: 越南政府總理, 《關於 2001 年 4 月 19 日政府總理第 53/2001/QD-TTg 號邊境口岸經濟區政策部份 條款的修改與補充》,第 53/2001/Q -TTg 號,2005 年 10 月 31 日,越南司法部電子通信網。] 37 Chính phủ i t Nam, Quy định về khu công nghi p, khu ch xuất và khu kinh t (S : 29 /2008/N -CP). 14/03/2008. Cổng Thông tin đi n tử Chính phủ. http://www.chinhphu.vn/portal/page/portal/chinhphu/hethongvanban?class_id=1&mode=detail&docum ent_id=60656 [中譯:越南政府, 《關於工業區、出口加工區及經濟區的規定》 ,第 29 /2008/N -CP 號,2008 年 3 月 14 日。越南政府網站。] 38 Chính phủ i t Nam, Sửa ổi, bổ sung một số iều của Nghị ịnh Số 29/2008/NĐ-CP ngày 14 tháng 3 năm 2008 của Chính phủ quy ịnh về kh công nghiệp, khu chế xuất và kh kinh tế (S : 164/2013/ND-CP), 12/11/2013. Cổng Thông tin đi n tử Chính phủ. http://vanban.chinhphu.vn/portal/page/portal/chinhphu/hethongvanban?class_id=1&mode=detail&docu ment_id=170981 [越南政府, 《修訂政府 2008 年 3 月 14 日第 29/2008/ND-CP 號關於工業區、加工 出口區及經濟區規定的公告》 ,第 164/2013/ND-CP 號,2013 年 11 月 12 日。越南政府網站。] 10.

(21)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國邊境地區人員往來(第六條) ,決定逐步開放 21 對邊境口岸,並儘早開放其中 7 對口岸(第七條) 。39第九條兩國同意在邊境地區進行邊境貿易(M u Dịch Bi n Giới)和地方貿易(M u Dịch ịa hư ng)。在邊境線的鄉(鎮)開設邊境互市 點( i m Ch Qua L i Bi n Giới)和邊境市場(Ch Bi n Giới)。雙方進出口貿 易中的商品和運輸工具應具有許可證。第十三條定義「邊民」係指兩國各自邊界 線一側鄉(鎮)的居民;「邊境地區」係指兩國各自邊界線一側的縣(市)。40為 雙方人員和物資的流動提供了法律依據。 1998 年 10 月《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邊境貿易協. 政 治 大 的居民,經雙方協商一致開放越南廣寧(Qu ng Ninh) 、諒山(L ng S n) 、高平 立 定》第一條定義「邊境貿易」為在兩國邊境地區從事邊境貿易的企業和邊境地區. ‧ 國. 學. (Cao B ng)、河江(Hà Giang)、老街(Lào Cai)、萊州(Lai Châu)等省份, 以及中國廣西、雲南兩省的兩國陸地邊境口岸和邊民互市點進行的貿易活動。41. ‧. n. er. io. sit. y. Nat. al. 39. Ch. engchi. i n U. v. 這 21 個口岸為:東興—芒街(M ng Cái) 、峒中—橫模(Hoàng Mô) 、愛店—峙馬(Chi Ma) 、 友誼關—友誼關(H u Nghị) 、憑祥(鐵路)—同登( ng ăng) 、平而—平而(B nh Nghi) 、 、科甲—河諒(H La) 、碩龍—裡板(L n) 、嶽圩—坡標( h heo) 、 水口—馱隆(Tà L ng) 龍邦—茶嶺(Trà L nh) 、平孟—朔江(S c Giang) 、田蓬—上蓬(Săm hun) 、董幹—普棒( h Bàng) 、天保—清水河(Thanh thủy) 、都龍—箐門( ín M n) 、橋頭—猛康(Mư ng Khư ng) 、 河口—老街(Lào Cai) 、金水河—馬鹿塘(Ba N m Cúm) 、坪河—烏馬都洪( Ma Tu Kh ng) 、 龍富—阿巴寨(A Ba Ch i) 。其中劃底線為儘早開放的 7 對口岸。 40 Hiệp ịnh tạm thời về việc giải quyết công việc trên vùng biên giới hai n ớc gi a chính phủ Cộng hoà hội chủ ngh a iệt Nam và chính phủ Nh n n Tr ng oa. 07/11/1991. Thư vi n pháp lu t. http://thuvienphapluat.vn/archive/Dieu-uoc-quoc-te/Hiep-dinh-tam-thoi-giai-quyet-cong-viec-vung-bie n-gioi-giua-Viet-Nam-Cong-hoa-nhan-dan-Trung-Hoa-1991-vb49905t31.aspx [中譯: 《越南社會主義 共和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處理兩國邊境事務的臨時協定》 ,1991 年 11 月 7 日。越 南司法圖書館網站。] 41 Hiệp ịnh về m a bán hàng hoá vùng biên giới gi a chính phủ Cộng hoà hội chủ ngh a iệt Nam và chính phủ Nh n n Tr ng oa. 19/10/1998. Thư vi n pháp lu t. http://thuvienphapluat.vn/archive/Hiep-dinh-mua-ban-hang-hoa-bien-gioi-giua-Viet-Nam-Cong-hoa-nh an-dan-Trung-Hoa-1998-vb85961.aspx [中譯: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邊 境貿易協定》,1998 年 10 月 19 日。越南司法圖書館網站。] 11.

(22) 第一章、導論.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重要性. 前一節解釋了國界、邊境等概念,並介紹中國和越南邊境貿易的法律規定 與形式,本論文預計回答兩個問題:第一,中國與越南邊境的特殊性,如何影響 邊境貿易和邊境地區的發展?第二, 「邊境效應」 (Border Effects)理論如何應用 到中越邊境的個案?以下分別闡述之:. 一、中越邊境的特殊性,如何影響邊境貿易和邊境地區的發展?. 政 治 大 現今的中越陸地邊界從中、越、寮三國交界點起至北侖河口止,全長 1,347 立. 公里。42越南與中國廣西、雲南兩省接壤,中國境內的陸地邊界共計 15 個縣市;. ‧ 國. 學. 越南一側的邊境線則有廣寧、諒山等 7 個省份,43有十幾個少數民族橫跨中、越. ‧. 邊境而居。44 吳本立(Brantly Womack)認為中國和越南交界地區的互動頻率和. y. Nat. 影響力在亞洲國家之中是最高的,這項特徵讓中、越邊境成為研究邊境領域的「最. er. io. al. sit. 佳個案」(The Best Case)。45. v. n. 中國和越南邊境地區的歷史淵源、經濟水準和制度環境等方面皆具有特殊. Ch. engchi. i n U. 性。首先,現代地理疆界不同於古代歷史設置,越南北部地區,漢代稱為交趾, 唐代稱為「安南」,以後在中國官方文獻上是交趾和安南混用。自秦代至宋初, 42. 「綜述:中越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工作圓滿結束」 ,2009 年 2 月 23 日,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2/23/content_10877291.ht m 43 中國境內的 15 個陸地邊界縣市,從東至西分別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防城港、東興、寧明、 憑祥、龍州、大新、靖西、那坡;雲南省的富甯、麻栗坡、馬關、河口、屏邊、金平、綠春、江 城。越南一側的邊境 7 個省份分別是廣寧、諒山、高平、河江、老街、萊州、奠邊。谷家榮, 「地 域、身份與認同—雲南金水河村傣族跨國婚姻調查」 ,青海民族研究,第 20 卷第 4 期(2009 年 10 月) ,頁 6。 44 中、越兩國劃分民族的標準不同,兩國跨國境而居的民族數量相差了 14 個之多。中國劃分為 12 個民族:壯、傣、布依、苗、瑤、漢、彝、哈尼、拉祜、仡佬、京、回。克木人和莽人民族 成分未定。越南劃分為 26 個民族:京(越) 、岱、儂、泰、布依、熱依、山齋、泐、赫蒙(苗)、 瑤、巴天、拉基、布標、哈尼、拉祜、倮倮、普拉、華(漢) 、艾、仡佬、莽、貢、西拉、克木、 占、山由。范宏貴,「中越兩國的跨境民族概述」 ,民族研究,1999 年第 6 期。頁 14。 45 Brantly Womack,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at the Border of China and Vietnam: An Introduction," Asian Survey, Vol. 40, No. 6 (Nov.-Dec. 2000), pp. 981-986. 12.

(23)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中國在今日的越南北部和中部設郡縣長達 1,182 年,為「交趾郡」 、 「安南都護府」。 46. 唐朝末年局勢動盪,安南爭取獨立,西元 968 年丁部領( inh B L nh)擊敗. 交趾境內的割據勢力,47建立越南第一個獨立的封建王朝「丁朝」(Nhà inh), 國號大瞿越(. i C Vi t),越南不再屬於中國本土。西元 973 年丁朝遣使請封. 於宋,成為自治的藩屬國,定期遣使到中國朝貢,揭開中越宗藩關係的帷幕。48 一直到中法戰爭結束後,清光緒十一年(1885 年)中國和法國簽署《中法會訂 越南條約》,清政府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正式結束兩國的宗藩關係;同時承認 法國為越南的保護國,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政 治 大 民的原因長期受到中國王朝體制與儒家社會的影響, 還仿照中國修築宮殿、制 立 中、越在漫長歲月裡積累出既友好又戒備的複雜情結。越南因為地緣和殖 49. ‧ 國. 學. 定朝儀、設置百官、立社稷、設六軍,無論是年號、尊號、廟號、諡號等都與中 國高度相仿。50兩國上千年的交往歷史中發生多次戰爭,51在這些戰役中,只有. ‧. 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消滅胡朝(Nhà H )再次短暫統治越南 20 年;其餘戰. sit. y. Nat. 役中國都沒有戰勝越南,陳朝(Nhà Tr n)甚至三度擊退元朝。52. n. al. er. io. 第二,進入現代以後中、越兩國的互動依然曲折,長期以來的政治衝突讓. i n U. v. 雙方充滿戒心。1950 至 1960 年代中、越先後建立共黨國家,在國際上互相支援。. Ch. engchi. 但是 1970 年代兩國裂痕擴大,1979 年爆發邊境戰爭,關係降至冰點中斷所有交. 46. 從西元前 111 年到西元 931 年,這段被中國統治逾千年的時期稱之為「北屬時期」 (Th i Bắc thu c) 。(越)陳重金,戴可來譯,越南通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年) ,頁 28。 47 丁部領後追崇諡號為丁先皇( inh Ti n Hoàng)。 48 Qu c Sử Quán Triều Nguyễn, Kh m Định Việt Sử Thông Giám C ơng Mục - Chính Bi n - Quy n I (Giáo Dục - Hà N i, 2001), pp.81-88. [中譯:阮朝國史館,欽訂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 1(河內 教育出版社,2001 年) ,頁 81-88。] 49 陳鴻瑜,越南近現代史(台北:鼎文書局,2009 年) ,頁 415。 50 于向東, 「淺談越南封建帝王的年號、尊號、廟號和謚號」 ,東南亞縱橫(南寧) ,1995 年第 2 期,頁 11。 51 越南史學家歸納幾次重大的抗中國戰爭包括:981 年第一次抗宋、1075-1077 年第二次抗宋、 1258 年第一次抗元、1285 年第二次抗元、1287-1288 年第三次抗元、1406-1407 年抗明。(越) 潘輝黎等著,戴可來譯,呂瑞頤校,越南民族歷史上的幾次戰略決戰(北京:新華書店,1980 年) ,頁 5-6。 52 即便是 1407 年被明朝統治,安南也持續抗明 20 年左右,最後黎利(L L i)在 1427 年擊退 明軍建立後黎朝(Nhà H u L ) 。 13.

(24) 第一章、導論. 往。舉例來說,廣西與越南雙方邊民互市貿易已久,但是因為國家戰略考量以及 中、越關係惡化的影響,邊貿一度中斷。地理位置隔絕加上長期戰爭的影響,邊 境一帶遂成為國家經濟落後的地區。至 1991 年兩國恢復外交關係後雙方邊貿才 重新發展,1992 年中國實施沿邊開放和邊貿優惠政策,同時越南也開始實行對 外開放政策,進而提昇了邊境地區的成長。 2014 年 5 月 13 日越南發生排華暴動事件,這起衝突反映出中國和越南長期 以來難以排解的歷史心結。事件的起因為該年 5 月 2 日中國在西沙群島(越南稱 黃沙群島)附近島嶼進行海洋石油 981 鑽井平臺作業,越南認為該海域屬於其專. 政 治 大 攻擊,14 日擴及中部和北部地區,平陽省、胡志明市、同奈、隆安、巴地—頭 立 屬經濟海域,兩國船艇發生衝撞。13 日越南南部開始爆發大規模的反華示威和. ‧ 國. 學. 頓、河靜、太平等省市皆發生暴亂份子打砸搶燒中資和台資企業,造成嚴重的傷 亡和財物損失。中國和越南對於暴動的責任歸屬各執一詞,雙方都堅稱擁有衝突. ‧. 海域的主權,並指控衝突是由對方所引起。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鑽井作業從. sit. y. Nat. 10 年前就已啟動,越方派出大批船隻干擾衝撞的舉動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和管轄. al. er. io. 權,違反了有關維護海上安全的國際協定;53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春平(L H i. v. n. B nh)則指責中國的鑽井作業侵犯了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及越南主權, 執意擴大非法活動。54. Ch. engchi. i n U. 第三,近年來區域經濟整合已然成為趨勢,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緊密 的經貿合作以及貿易自由化,東南亞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為中、越兩國的邊境貿 易增添許多變數。1991 年中越兩國恢復外交關係後,積極推動雙邊交流,參與 區域多邊合作和全球性組織,包括東南亞國協(ASEAN)加中國自由貿易區的 運行、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等,中、越邊境貿 53. 「2014 年 5 月 14 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http://www.mfa.gov.cn/mfa_chn/fyrbt_602243/t1155978.shtml 54 "Ngư i hát ngôn B Ngo i giao Vi t Nam L H i B nh tr l i câu hỏi của các ph ng vi n ngày 15/5/2014," B Ngo i giao. http://123.30.50.199/sites/vi/nguoiphatngonbongoaigiao-gid-deabd569-nd-00c9eda2.aspx [中譯:越南 2014 年 5 月 15 日外交部發言人黎海平回應記者,越南外交部網站。] 14.

(25)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易是否能夠融入周邊鄰國區域經濟的架構中,連結與東協國家的經貿合作關係擴 大對外貿易的格局,抑或在區域整合的零關稅時代中喪失原本邊境貿易的優勢而 轉向一般貿易?中、越邊境貿易的轉化與演變值得進一步關注。. 二、 「邊境效應」理論如何應用到中越邊境的個案?. 國家邊界是指國家領土相接觸的線,作為特殊的區位,此主題受到政治地 理學者的重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國家邊界的內涵及對經濟的影響逐漸發 生變化,擴展了其研究範疇。1980 年代開始,西方主流經濟地理學朝「空間經. 政 治 大. 濟學」和「地理學的文化和制度」轉向,興起了「新經濟地理學」 (New Economic. 立. Geography)的研究趨勢,55提供分析邊境地區經濟表現的分析框架。. ‧ 國. 學. 「邊界效應」 (Border Effects)是探討國界在國家權力的作用下,對跨邊界. ‧. 經濟行為所產生的正面與負面影響。釐清邊界效應在區域合作與全球化趨勢中的. y. Nat. 轉變,提供了分析中、越邊境的極佳切入點。Remigio Ratti 總和邊界同時存在三. er. io. sit. 種矛盾的效應:一、阻礙效應(Border as Barriers) :邊界將不同政治、經濟、制 度系統區分開來,是不同政治、制度系統的分割線。二、接觸效應(Border as. al. n. v i n Contact):資源的稀少性迫使經濟行為者傾向利用外部資源,跨邊界交往可以拓 Ch engchi U. 展行為空間獲得生產要素、商品、技術和資訊,滿足生存發展的利益以及與其他 群體交往的心理,因此邊界具有開放性,成為不同政治、制度系統的接觸面。三、 過濾效應(Border as Filter) :由於同時呈現開放性和封閉性,因此邊界具有將外 界輸入物分類、鑒別和過濾的功能,把關篩選輸入物。56 Annekatrin Niebuhr 和 Silvia Stiller 指出邊界效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阻礙的強度(Intensity. 55. 「空間經濟學」是指運用數學模型進行經濟問題的空間研究,學者利用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 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的數據研究邊界效應。另一方面,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提昇 了文化和制度在經濟地理學中的重要性。梁雙陸,「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邊界效應研究 綜述」,思想戰線,第 32 卷第 2 期(2008 年) ,頁 109-114。 56 Remigio Ratti, Ibid. (Basel: 1993), p. 42. 15.

(26) 第一章、導論. of Border Impediments);二是市場潛能(Market Potential)。57 邊界效應的強度是邊界效應實證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其中「貿易引力模 型」 (Gravity Model of Trade,或譯作貿易重力模型)是統計分析國內和國際貿易 量中常用的公式,基本假設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與經濟規模成正比,與距離成反 比。58為計算邊界效應的阻礙強度,學者比較國內貿易量與國際貿易量的差異程 度。Johannes Bröcker 用貿易引力模型測算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 國家間的邊界效應,將貿易障礙分為由地理距離造成的摩擦成本和跨邊界交往的 交易成本兩類,發現邊界對貿易具有明顯的壁壘效應,跨邊界交易成本相當於 375 公里的地理距離。59. 立. 政 治 大. John McCallum 以引力模型測算邊界效應,得出加拿大各省之間的貿易平均. ‧ 國. 學. 是各省與相同規模和距離的美國各州貿易量的 22 倍。60John F. Helliwell 針對 John McCallum 的結論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論證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 FTA)建立之後,雖然邊界效應快速下降,但仍然很顯著。61他評估不同產業、. y. Nat. n. al. er. Carolyn L. Evans 發現國家內區域間的貿易量高於跨國間的貿易量,除了是因為. io. 62. sit. 進出口、服務業的邊界效應,指出服務業的邊界效應比貨物的邊界效應更顯著。. i n U. v. 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具有可替代性之外,國內外的交易成本還可以解釋 46%的邊. Ch. engchi. 境阻礙效應,其中環境不確定性和交易頻率是交易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同時國. 57. Annekatrin Niebuhr and Silvia Stiller, "Integration Effects in Border Regions-A Surve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Empirical Studies," Hamburgisches Welt-Wirtschafts-Archiv (HWWA) Discussion Paper, No. 179 (2002). http://ageconsearch.umn.edu/bitstream/26340/1/dp020179.pdf 58 Jeffrey H. Bergstrand, "The Gravity Equ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Some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67, No. 3 (August 1985), pp. 474-481. 59 Johannes Bröcker, "How Do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 Affect Interregional Trade?" in Ake E. Andersson ed., Region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ories, Model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Studies i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84), pp. 219-239. 60 John McCallum, "National Borders Matter: Canada-U.S. Regional Trade Pattern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5, No. 3 (Jun., 1995), pp. 615-623. 61 John F. Helliwell, "Do National Border Matter for Quebec’s Trad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9, No.3 (1996), pp. 507-522. 62 John F. Helliwell, How Much Do National Borders Matter?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al Press, 1998). 16.

(27)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家政策的影響也可以解釋 34%的邊界阻礙效應。63Shang-Jin Wei 研究 1982 至 1994 年間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邊境效益,計算出在同樣條件下國內貿易量約為國際貿 易量的 2.5 倍,顯示邊境的阻礙效應存在。但是長期來看有緩慢下降的趨勢。 64. Volker Nitsch 發現雖然 1980 年代以來歐洲的邊界阻礙效應顯著下降,但是所有. 歐盟成員國的國內貿易仍然是跨國貿易的 7 倍至 10 倍。這說明了即使歐盟是世 界上整合程度最高的組織,但是國界依然發揮阻隔作用。65 然而,隨著區域整合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的界線逐漸模糊。國家為. 政 治 大 的國界逐漸擺脫分隔對抗的功能,國界由阻礙效應逐漸轉化為接觸效應,跨國物 立 增強合作網絡重新組織政經管制結構,降低貿易壁壘,允許國界開放。原來封閉. ‧ 國. 學. 資及資訊的交流日益密切,國際產品進行分工,跨國生產、貿易、消費等活動與 日俱增。Peter Dicken 指出在全球化進程中國界較容易被滲透,國家地位被重新. ‧. 定義,國家和跨國企業為尋求全球市場而展開複雜互動,例如政府減稅增加投資. sit. y. Nat. 誘因、企業利用不同國家的性質擬定投資策略等。66 Cletus C. Coughlin 和 Dennis. al. er. io. Novy 認為過往研究較強調國界所造成的貿易壁壘,但忽略了一國之中不同區域. v. n. 的阻隔。他們發現美國各州間所存在的阻礙效應大於國境的邊界效應。67. Ch. engchi. i n U. 不過,當邊界的接觸效應不斷被論證的同時,也出現大量實證研究強調即 使全球化和區域整合減弱了邊界對貿易的干擾,但是阻礙效應仍然顯著地存在。 Annekatrin Niebuhr 和 Silvia Stiller 發現雖然新經濟地理學提出邊境地區在區域整. 63. Carolyn L. Evans,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Border Effec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3, No. 4 (Sep. 2003), p.1308. 64 Shang-Jin Wei, "Intra-national versus International Trade: How Stubborn are Nations in Global Integration?"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 Working Paper, No. 5531 (April 1996). http://www.nber.org/papers/w5531 65 olker Nitsch, “National Borde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vidence from the European nion,”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 Vol. 33, Issue 4 (2000), pp. 1091-1105. 66 Peter Dicken, Global Shift: Mapping the Changing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5th edition, 2007), pp. 232-246. 67 Cletus C. Coughlin and Dennis Novy, "Is the International Border Effect Larger than the Domestic Border Effect? Evidence from US Trade,"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Vol. 59, Issue 2 (January 2012), pp. 249-276. 17.

(28) 第一章、導論. 合的趨勢中利用跨國接觸來擴大市場、吸引消費者和企業向邊境流動,形成新的 聚集中心。但是實證研究的結果卻顯示邊境地區並沒有發展出明顯的整合作用。 68. Natalie Chen 指出雖然 1992 年以來歐盟國家取消許多了許多跨國的限制,也制. 定出共同標準,但是國家的貿易壁壘、技術障礙、獲取生產資訊的成本等,皆使 邊界的阻礙效應增加。69 換言之,正如 Alexander C. Diener 和 Joshua Hagen 的觀察,現今國界的矛 盾性和多面性已經提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使當代學者經常把「跨越」 (trans) 一詞放在許多研究議題上,例如跨民族主義(trans-nationalism)、跨境. 政 治 大 和環境問題上發揮著強大的作用。 Henry Wai-chung Yeung 認為經濟全球化和 立. (trans-border),跨國家(trans-state)等,但國界依然在全球政治、經濟、文化 70. ‧ 國. 學. 跨國公司的出現並非意味著「無國界」(borderless)的到來,國家邊界在決策過 程和全球資本配置中依然非常重要。71 Michael Storper 也提出全球化過程中的. ‧. 「去領土化」 (deterritorialized)和「領土化」 (territorialized)是同時並進的,一. sit. y. Nat. 方面國家、地方地府不再擁有強勢的主導力,但同時在許多經濟產業尤其是發展. n. al. er. io. 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方面仍然具有自主性。72. i n U. v. 從上述邊界效應的相關研究,可以得知國界的概念複雜,其所承載的地理、. Ch. engchi. 政治、社會、經濟意涵在時空中不斷演進,且國界對於邊境地區的發展同時具有 各項阻礙與促進的功能。全球化引發國家邊界是否消失的爭論,也帶來邊界效應 是否發生轉化、如何轉化的探討。正如 James Anderson 和 Liam O’Dowd 指出的, 國界具有矛盾的意義並呈現多樣性的關係,交織各種政治、文化、經濟等物質與. 68. Annekatrin Niebuhr and Silvia Stiller, Ibid., http://ageconsearch.umn.edu/bitstream/26340/1/dp020179.pdf 69 Natalie Chen, "Intra-national versu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European Union: Why Do National Borders Matt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63 (2004), pp. 93-118. 70 Alexander C. Diener and Joshua Hagen, "Theorizing Borders in a ‘Borderless World’: Globalization, Territory and Identity," Geography Compass, Vol. 3, Issue 3 (May 2009), pp. 1196-1216. 71 Henry Wai-chung Yeung, "Capital, State and Space: Contesting the Borderless World,"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Vol. 23, Issue 3 (September 1998), pp. 291-309. 72 Michael Storper, "Territories Flows and Hierarchi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 Kevin R. Cox ed., Spaces of Globalization: Reasserting the Power of the Local (Guilford Press, 1997), pp. 19-44. 18.

(29)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之研究:兼論與中俄邊貿的比較. 象徵性內涵,國界的意義和邊區的地理位置也會隨著時間和空間不斷轉移。在全 球化和跨國依存關係提昇的現代,國界、領土、邊境地區的可滲透性(permeability) 不斷提高其複雜脈絡。73 因此,由於學界對於國界的作用為何、國界對邊境地區發展所發揮正面或 負面的效果尚未產生共識,這啟發了後續研究者在面對國界與邊境的多樣性特質 時,必須深入每個不同個案的特殊背景方能探查實際情況。David Newman 強調 對國界的觀察應該放在一個動態長期的視野,不同邊境有著不同的政治歷史背景, 影響了當地現在與未來的發展。全球化浪潮下國家邊界確實發生變化,但當今世. 政 治 大 中國和越南邊境地區的歷史淵源、經濟水準和制度環境,皆不 立. 界依然存在國界秩序的區隔。國界有時候是封閉的,但有時候又會開放成為跨邊 境的接觸地區。74. ‧ 國. 學. 同於目前學界主流的美加、美墨、歐盟等地的邊界研究個案,這些理由都說明了 研究中越邊境將有助於邊界效應理論的擴展。. y. ‧. Nat. n. er. io. al. sit. 第三節 文獻回顧. i n U. v. 中國與越南邊境貿易的發展已經受到學界的廣泛重視,本文回顧有關中越邊. Ch. engchi. 境貿易的歷史脈絡、現狀發展、隱憂與未來走向等方面的研究文獻如下,並在最 後作出文獻評析。. 一、中越邊貿的歷史脈絡與發展現狀. 學者從中國和越南漫長的歷史互動中抽絲剝繭出牽動兩國互動的深刻軌跡。 Brantly Womack 回顧中國和越南過去一千年的全面互動,兩國是處於「不對稱」 73. James Anderson and Liam O'Dowd, "Borders, Border Regions and Territoriality: Contradictory Meanings, Changing Significance," Regional Studies, Vol. 33, Issue 7 (1999), pp. 593-604. 74 David Newman, "The Line that Continue to Separate US: Borders in our 'Borderless' World,"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 30, No. 2 (April 2006), p. 156. 19.

(30) 第一章、導論. (Asymmetry)的外交關係,在外界看來似乎認為中國是處於強勢的一方,而越 南是較弱小的一方;但實際上中國從未能完全控制越南。75陳鴻瑜深度解析越南 的近現代史,說明越南因為地緣和殖民的原因長期受到中國王朝體制與儒家社會 的影響,即使在 939 年脫離直接統治後仍需定期向中國朝貢,領導人登基亦需獲 得中國冊封方具合法性。76于向東指出,兩國古代史的互動中並沒有南海主權爭 議問題,要到 1970 年代以後南海爭端才成為惡化兩國關係的關鍵因素。77他精 闢剖析越南對中國存在六大矛盾:一、越南民族自尊與自卑交織的矛盾;二、友 好互信與外侮敵國意識的矛盾,;三、互諒互讓與爭取領土主權的矛盾;四、經. 政 治 大 動中越友好關係與阻礙中、越發展之間的矛盾。越南經常因為中、越雙方領土主 立 貿合作與經濟競爭的矛盾;五、一個中國政策和提升與臺灣關係的矛盾;六、推. 權發生爭端或企圖爭取優勢利益時,進行與中國經貿政策的微調,對中、越邊境. ‧ 國. 學. 貿易造成限制。78. ‧. C. Patterson Giersch 挑戰過往「漢文化中心」的一元化論述,採取比較邊疆. sit. y. Nat. 歷史(Comparative Frontier History)方法探討 18 至 19 世紀在中國與東南亞邊境. al. er. io. 地區的多元族群特性與模糊的政治文化界線。發現清朝、緬甸和暹羅王朝皆宣稱. v. n. 擁有「新月地區」(現今中國雲南、中緬泰邊境一帶)的主權。各方外來者和土. Ch. engchi. i n U. 著傣族人互相操弄利用,呈現出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多元互動,共同形塑出中國邊 境史。79 Sarah Turner 持續關注中越邊貿的歷史與發展現狀。她延續 James C. Scott 把現今印度以北、越南北部、中國雲貴高原和廣西四川一地的東南亞高地民族命 名為「佐米亞」(zomia)的概念,80指出中國和越南的國界線公民(Borderline. 75. Brantly Womack, China and Vietnam: The Politics of Asymmet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76 陳鴻瑜,前揭書,頁 415。 77 于向東,「中越關系歷史演變與南海爭端」 ,新東方,2011 年第 6 期,頁 16-17。 78 于向東, 「正常化以來中越關係的全面發展及其展望」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 41 卷第 6 期(2008 年 11 月) ,頁 81-86。 79 C. Patterson Giersch, Asian Borderl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ng Yunnan Fronti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3-4. 80 James C. Scott,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運用「新南向政策」,並透過雙邊、多邊(WTO)及 APEC場域建立與RCEP成員緊密夥伴關係,掌握協

中文稱「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簡稱「華盛頓公約 」 英文稱「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近年來,隨著全球政經環境快速改變,尤以東協經濟整 合在 1999 年形成自由貿易區後,更積極以東協+N 模式進 行整合,東協加中國大陸、東協加日本與東協加韓國等東協

觀察我國主要貿易夥伴(表4),2020年第3季我國主要貿易往來對象為中國大陸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貿易服務組

長期以來白俄羅斯之政治、經濟文化深受主要貿易夥伴俄羅斯影 響。2017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本案件為乳癌標準化化學藥物治療與個人化化學治 療處方手術前化學治療療效比較之國內多中心研 究,於 2008 年 8 月 1 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