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導論

第四節 理論運用與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第四節 理論運用與研究方法

本節提出如何將邊界效應理論用於檢驗中越邊境的個案,以及研究方法與 限制,最後說明本論文後續的章節安排。

一、邊界效應理論的運用

本章第二節提出本論文關注兩個主要議題,分別是:

其一,中國與越南邊境的特殊性,如何影響邊境貿易和邊境地區的發展?

其二,「邊境效應」理論如何應用到中越邊境的個案?

為解答上述問題,本文梳理過去學者有關邊界效應理論的研究,歸納出下 列三項國界之所以「阻礙」或「促進」邊境地區發展的因素:

(一)國界的地理與政治隔絕

國界劃分的方式包括自然的與人為的。如果是以天然的河流、湖泊、山脈 等作為劃界依據,那麼國界坐落的地理位置往往地處偏遠、地勢崎嶇。以目前中 國的陸地邊界線來看,東起遼寧省丹東市與北韓接壤的鴨綠江口,經過黑龍江、

阿爾泰山、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高黎貢山,西至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與 越南交界的北部灣北侖河口,總長度約 22,000 公里。地勢多為高原、山脈、丘 陵、盆地、沙漠、森林等自然環境。103這些地形並不利於邊境地區經濟的發展,

Walter Christaller 以「中心地理論」(Central Place Theory)說明邊境地區的城市 因為不具備良好的區位且受到社會政治分隔的影響,發展受到限制;相對的,位 於中心的城市可以透過提供周邊地區商品和服務來集結市場。104

103 「中國地勢分區及地形剖面圖」,中國地理圖說。http://www.tlsh.tp.edu.tw/~t127/trim/ch14.htm

(2015 年 5 月 7 日瀏覽)。

104 Walter Christaller, translated by C. W. Baskin, 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另一種國界劃分的方式是人為的,例如現今歐洲的國界是 19 世紀末期由政 治軍事力量切割而成,尤其在波羅的海國家和巴爾幹地區強制劃分同一民族生活 在不同的國家中。105無論國界是透過自然或人為的劃分方式,都代表主權國家領 土的分界線,國家在管轄範圍內享有排他性權威。基於政治、軍事考量,國家擔 心邊境地區的安全會波及國內的安定,於是將經濟中心的設置遠離國界,邊境地 區遂成為人煙稀少的空間。國界不但是遠離本國中心的邊緣地帶,不能有效接受 國家中心的經濟擴散,國家甚至基於保護民族工業和國內市場的原則擬定對外經 濟貿易政策,在邊境地區設置關稅或非關稅壁壘的障礙,限制與鄰國跨邊界的資 源交換。Niles Hansen 從區位理論(Location Theory)和成長極理論(Growth Pole Theory)認為邊境地區的政治問題比經濟問題更顯著,政治因素導致了國界兩側 經濟的差距。106

此外,由於國界兩側的國家在海關制度、基礎建設等各方面的差異,提高 了資訊、資金、商品、服務、人員等流動的成本,侷限了與鄰國的資源交換。

August Lösch 指國界切割了當地的政經制度和市場,企業出於政治顧慮,傾向與 國內中心建立網絡,避免在國界附近投資。107 Natalie Chen 指出歐盟國家間的貿 易壁壘、技術障礙、資訊成本等皆使邊界的阻礙效應增加。108Edgar M. Hoover 認為行為者從成本考量選擇投資地點,國界等同於貿易障礙,提高了運輸與協調 的成本,傾向選擇靠近國內市場的區域。109國界的地理與政治隔絕使得一國的經 濟發展以中心區域最發達,越靠近國界線則越落後。

105 European Commission, Practical Guide to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Border Regions, AEBR, Third Edition 2000), p. 5.

106 Niles Hansen, “Border Regions: A Critique of Spatial Theory and a European Case Study,”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Vol. 11, Issue 1 (Mar. 1977), pp. 11-12.

107 Rolf H. Funck and J. B. Parr eds.,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Structure: Essays in Honour of August ösch (London: Pion, 1978).

108 Natalie Chen, Ibid., pp. 93-118.

109 Edgar M. Hoover,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New York: McGraw-Hill, 1948), pp.

215-2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二)國界兩側的人文差異

國界除了會形成地理與政治的客觀屏障之外,兩側人民在主觀認知上也容 易產生隔閡。Remigio Ratti 指出國界兩側的人文是突變的,相鄰國家的社會、經 濟、文化等反差十分明顯,110加上中央政府在邊境地區實施排外的政策,加強塑 造當地居民的國家和政治認同。因此國界除了是地理空間的界線,也包括社會學 上的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距離」不僅指地理空間的差距,更包括「社 會」與「心理」上的接近程度。111

然而,由於國界兩側的地質條件具有自然連續性,地形特徵大致相同,同 一民族可能沿著國境集中居住於邊界兩側,跨居兩國、三國或更多國家交界的地 帶。如果國界兩側具有民族近似性的話,雙方社會、語言、文化的隔閡會較小,

容易突破國界的藩籬,增加跨國接觸與交往的機會。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指出跨國界民族共享的歷史和文化是當今歐洲整合的重要背景與動 機。112 Michelle A. Saint Germain 研究美、墨邊境地方官員的互動,表示語言文 化和管理制度的差異會直接影響雙方跨界合作的成效。113John P. Tuman 和 Grant W. Neeley 分析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的民族淵源、語言文化的相近性、人際互動頻 率、組織的跨國互動等因素,強化了人民對於兩國合作的正面態度。114

消費者偏好與習慣也會影響國界的阻礙作用。Matthias Helble 發現人民對母 國產品的消費偏好和文化差異,造成法國內部貿易量大約是與其他歐盟國家貿易

110 Remigio Ratti "How Can Existing Barriers and Border Effects be Overcome? A Theoretical Approach," in R. Cappellin and P. W. J. Batey eds., Regional Networks, Border Region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London: Pion Limited, 1993), pp. 66-69.

111 陳端容、陳東升,「跨族群的社會連結:工具理性行動邏輯與社會結構的辯證」,台灣社會學 刊(台北),第 25 期(2001 年 6 月),頁 25。

112 European Commission, Ibid., p. 5.

113 Michelle A. Saint-Germain,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ooperation among Public Managers on the U.S.-Mexico Border,"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25, No.2 (1995), pp.93-117.

114 John P. Tuman and Grant W. Neeley, "Explaining Attitudes toward Binational Cooperation among Texas Municipal Managers in the U.S.-Mexico Border Area,"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Vol. 27, No. 1 (Sep., 2003), pp. 88-97.

Maurice Obstfeld 和 Kenneth Rogoff 說明區域整合後的國內貿易之所以高於國際 貿易,除了來自運輸、關稅、貿易壁壘等成本以外,還包括對本國的偏好。116 Keith Head 和 John Ries 用「報酬遞增模型」(Increasing Returns Model)解釋由於企業 較能夠掌握本國市場的偏好,使國內商品生產銷售的數量高於出口。117 Keith Head 和 Thierry Mayer 發現雖然歐盟國家的邊界阻礙效應小於美加,但是消費者 仍然比較偏好本國,對國外進口商品的接受度較低。118

「無國界世界」(The Borderless World)和「區域經濟區」(Regional Economies)

的出現。120

原來封閉的國界擺脫分隔對抗的限制,成為國家經濟交往的第一線。Paul Krugman 說明國界的開放影響了要素流動的運輸成本,使製造業願意在一些偏遠 的區位設廠。121 Alessandro Olper 和 Valentina Raimondi 研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

115 Matthias Helble, "Border Effect Estimates for France and Germany Combi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ra-national Transport Flows," HEI Working Paper, No. 13 (January 2006).

http://repec.graduateinstitute.ch/pdfs/Working_papers/HEIWP13-2006.pdf

116 Maurice Obstfeld and Kenneth Rogoff, "The Six Major Puzzles in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

Is There a Common Caus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 Working Paper, No. 7777 (July 2000). http://www.nber.org/papers/w7777

117 Keith Head and John Ries, "Increasing Returns versus Nation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Pattern of U.S.-Canada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1, No. 4 (September 2001), pp.858-876.

118 Keith Head and Thierry Mayer, "Non-Europe: The Magnitude and Causes of Market Fragmentation in the EU,"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Vol. 136, Issue 2 (June 2000), pp. 284-314.

119 European Commission, Ibid., pp. 2-8.

120 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Inc., 1995).

121 Paul 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9, No. 3 (1991), pp. 495-498.

結果也出現在 Paul Krugman 和 Raul Livas Elizondo 以墨西哥的製造業說明貿易政 策對都市位置的影響,區域整合將國界兩側合併為一個擴大化的市場,企業與消 費者傾向遷移到容易進入外國市場的區域。當國內外進一步垂直整合,國界附近 的吸引力會更加強化,國內中心市場的吸引力則逐漸下降。125

學者亦將眼光轉向一般認為整合程度較低的亞洲國家。Chung-Tong Wu 分 析影響亞洲國家跨邊界經濟整合程度的因素包括政治合作意願、經濟互補性、地 理位置、非正式部門利益、制度架構的適切性、文化差異等,他指出中越邊境城 市東興和芒街的發展最初來自於非正式部門的推動,後來才進入政府層級的合作 規劃。126Toshihiro Okubo 指出日本經常被外界視作封閉的市場體系,但其實國界 的阻礙效應低於美加。由於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的降低、外國直接投資的大量湧入,

以及日圓增值等原因,其阻礙效應在 1960 至 1990 年間逐漸下降。127 Fukao Kyoji 等三位學者指出雖然東亞整合的程度低於歐盟,但也在快速發展當中,尤其外國

122 Alessandro Olper and Valentina Raimondi,"Access to OECD Agricultural Market: A Gravity Border Effect Approach," 11th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 (EAAE) Congress Paper (2005). http://ageconsearch.umn.edu/bitstream/24543/1/cp05ol03.pdf

123 Gordon H. Hanson, "Regional Adjustment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 Working Paper, No. 4713 (April 1994). http://www.nber.org/papers/w4713

124 Gordon H. Hanson, "U.S.-Mexico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es: Evidence from Border-city Pair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 Working Paper, No.5425 (January1996).

http://www.nber.org/papers/w5425

125 Paul Krugman and Raul Livas Elizondo, "Trade Policy and the Third World Metropoli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49 (1996), pp. 137-150.

126 Chung-Tong Wu, "Developing Transborder Regions: Planning or Spontaneous? Cases from Asia,"

in Paul Ganster ed., Cooperation,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in Border Region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2002), pp. 389-404.

127 Toshihiro Okubo, "The Border Effect in the Japanese Market: A Gravity Model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Vol. 18, No.1 (2004), pp. 1-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投資對東亞電機產業的垂直整合發揮顯著影響力,消弭了國界的阻隔。128

二、研究方法

本文嘗試延伸中越邊境個案的理論性的對話,把歸納自邊界效應理論中闡 述國界促進或者阻礙邊境發展的三項因素:「國界的地理與政治隔絕」、「國界兩 側的人文差異」、「區域整合對國界的衝擊」,用以檢驗中越邊境的個案。在論文 後續的章節中,本文將使用中國和越南的歷史文獻、官方統計數據、西方調查研 究報告、田野資料等,檢視兩國邊境貿易的互動情況,以及邊境地區的實際發展 狀況。最後納入中、俄邊貿作為比較個案,以達到更全面深入的掌握。採取的研 究方法包括:

(一)歷史研究法

使用縱向的歷史研究法(Historical Research)探討中國和越南兩國的互動,

透過嚴謹有系統地蒐集歷史文獻及法規檔案,追溯中、越兩國的民族文化淵源,

以及自明、清時期以來雙方在邊境的設置與管理,力求對兩國歷史文化、政治變 遷作出客觀的描述與解釋。歷史研究法的優點在於考核個案的歷史後可以得知較 為深入的因果關係,掌握整個體系結構的發展,進而有助於解釋現況以及預測未 來的趨勢。

(二)文件分析法

採取文件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來瞭解越、中兩國邊境貿易的中

採取文件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來瞭解越、中兩國邊境貿易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