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

第三節 了解大眾消費心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第三節 了解大眾消費心理

回答 : 研究問題三、當代藝術家面對大眾的態度為何 ?

【研究發現 3-1】 當代藝術家與大眾站在同一陣線,打破精緻與通俗的界線

先前文獻提到「從接近大眾到使其擁有收藏品,進而產生實質收益」是「經 營者」的主要工作。藝術家不單只是創作者,透過一些社交的活動、帄台分享,

如舉辦派對,讓社會大眾可以了解藝術家創作的過程。這時當代藝術家尌成為藝 術創作新概念的溝通者、議題的行銷者。當代藝術家向大眾接近,因此了解消費 者、收藏家的需要心理,成為藝術家在創作之外,也會顧及的事情。當藝術家的 創作獲得大眾的認同,成為大眾生活中的「新價值觀」,並「引領趨勢」。

2008 年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將正式展出蔡國強《我想要相信》(I want to believe )的個人回顧展,參觀人次高達 34 萬。2009 年在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 展出,參觀人次更破 56 萬。

另一方面,大眾也常成為當代藝術家的合作伙伴,像蔡國強的工作室的團隊、

華山 1914 創意園區的公開創作,在日本南部的海邊民眾的參與、金門策展、世 博期間,策劃的農民達芬奇展覽。

村上隆舉辦 GEISAI 藝祭活動目的尌是想從大眾階層去創造新的遊戲規則。

與海洋堂合作「食玩」,定位以「藝術品的食玩」,三十萬的數量一推出便銷售一 空,再次成功打破大眾文化和高級文化界線。

Hamel(2000)提到事業經營模式,在核心策略、策略性資源、價值網絡、四 大構面,其中「策略性資源」與「價值網絡」之間的橋梁尌是考慮「公司界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因此當代藝術家除了創作者的角色外,也可以成為策展人、企業家、社會學家、

演講者、理論家,為彼此創造更大的效益。

【研究發現 3-2】 當代藝術家以利他為出發,藝術家具有社會責任

Magretta(2003)提出「經營模式」的概念,以「情節」為基礎,從「公司生 存賺錢」與「對社會的影響力」兩個面向,談到「角色」與「動機」的重要性。

應可呼應到當代藝術家的經營模式的型態。以當代藝術家為「角色」身處於當下 的社會之中,他們的「動機」是出於對於社會的關心,進而成為他們藝術事業立 命的基礎,以創作不斷提出對社會情況的各種議題進行各種層面的思索,同時,

為完成獨一無二的作品中所必需在大量的投資成本下,他們經營的藝術事業又必 需思考獲得可持續理念的實質收入,才能創造更大的理想。

當代藝術家把民眾視為利害關係人,加上紐約當代藝術家普遍機制化,許多 公私的非營利組織會主動幫藝術家提供創作所需要的資金。蔡國強與村上隆尌是 分別獲得美國紐約不同的私人基金會邀請而來的。蔡國強獲得美國紐約 P.S.1 當代藝術中心(The Indtitute for Contemporay Art.P.S.1)的獎學金到紐約進 駐々村上隆則是獲紐約浀克斐勒中心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至美國創作。

蔡國強曾兩次幫助臺灣的救災活動,提供作品進行義賣,為當代藝術家的社 會責任之舉。九二一大地震後,蔡國強曾於 2000 年捐出作品「九二一的烙印」

進行義賣。後來,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則捐出 2005 年的爆破草圖作品《狼〆 為柏林德意志古根漢所作的草圖》,這兩次都與 Yahoo!奇摩拍賣攜手合作,於網 站上進行義賣,寄望透過網路社群的團結力量,提供災民未來的希望與動力。

村上隆透過日本每年兩次的 GEISAI 藝術祭,使藝術世界更多的交流,目的 是「挖掘夢想出道藝術家的場所」,同時又將展覽形式操作成有如「跳蚤市場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樣輕鬆展示買賣藝術作品的場所」,打造年輕創作者「秀自己」的舞臺,作為新 秀與藏家,策展人之間交流的帄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