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從文獻探討的第三節中,這兩位學者所提的「經營模式」與「事業經營模式」, 研究者進行重新思索與對照當代藝術家的經營模式之間的關係。並且整合先前文 獻「第一節 現在藝術與當代藝術」與「第二節 紐約當代藝術與孜迪沃荷經濟學」

之綜合分析,推理出「紐約當代藝術家經營模式的架構」:

「關心社會中的議題」是當代藝術家在後現代主義時期的一大特色,不管是 達達主義、普普藝術歷史脈絡傳承中,「從社會中出發」去了解自身與社會的關 係「脈絡」,提出相關「議題」。當代藝術家檢視自身於歷史中的定位,從「循環 使用」(王受之,2001)的觀點來看,當代藝術家試圖從「藝術史」的脈絡中開創 一條的新路。因此,整理出如下圖 2 的對應關係:

「創作」是當代藝術家創造價值的活動構造,但身為藝術家其創作最重要的 原點尌是其是否具有原創性,也尌是藝術家腦中所產生的「新概念」。創作實驗 的過程中,藝術家產生許多成熟與不成熟的新概念,但最後只能選擇具有「獨特 性」的新概念,成為藝術家產出的結果,研究者視為其「創作觀」。圖 3 如下:

從社會出發 藝術史 ↑↓

脈絡 ↓↑

議題

圖 2 從社會出發

文化生產者」(Elizabeth Gurrid,2008)認同與在藝術市場機制中公認,既開始

創作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創造價值」。身為藝術家能否從藝術史的脈絡中開創新路是藝術家的使命與願 景。一旦成功開路,便是「引領趨勢」的領導者,對社會大眾產生「新價值觀」,

一如普普藝術打破了藝術中長久以來的「高」和「低」的區別」(王受之,2001)。

最後的結果,藝術家的作品尌成為有價值的「收藏品」,不管是「美學價值」或

「經濟價值」(Hans Abbing,2008)。圖 5 如下:

如果說「所謂的當代藝術在很大程度上是普普藝術當代發展和延伸」(王受 之,2001)。則當代藝術家還有一個特色尌是接近「大眾」,一如「普普藝術對通 俗文化的同體同步」(王蓉之,2002)。Dominic Strinati(2005)則提到「後現代 藝術主義將藝術融入廣告來鼓勵大眾消費」,都再次反應藝術與大眾貼近的趨向。

研究者稱為當代藝術家的「市場觀」。

普普藝術力圖打破精緻(fine art)與通俗藝術(low art)的界線,因此當代 藝術家常會與大眾站在同一陣線,取得大眾的「認同」,亦可謂為後現代精神的 表現。從市場觀來看,當代藝術家獲得大眾認同,大眾認同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 符號,透過媒體的宣傳,如廣告,並進行不同可能產品或服務型態的價值轉換,

將產生更多可能的消費機會,圖 6 如下〆 創造價值 引領趨勢 ↑↓

新價值觀 ↓↑

收藏品

圖 5 創造價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當代藝術家經常不只是處理創作的事情,非創作的事情也是其工作的一環,

如紐約當代藝術家的「社交圈」(Elizabeth Gurrid,2008)。但是一位當代藝術 家如何兼顧「創作者」與「經營者」兩個角色?這個角色轉換過程,主要的概念 為何? 《創意紐約》(2005)的報告書中尌指出「創意經濟尌是社交經濟」,研究 者從紐約的創意經濟運作中發現,當代藝術家在紐約的環境中透過「社交」活動 來進行,它會有一個帄台,帄台可能來自各種型態,如展覽開幕、派對活動,或 是一如藝術家的「工廠」之中,主要的用意是媒介的過程〃透過這樣的媒介,將 產生更多跨領域合作的可能,如同 Elizabeth Gurrid(2008)寫到「異質混合是 文化經濟的運作基礎」。在社交場合中,藝術家可以跟社會大眾進行「溝通」,如 同 Elizabeth Gurrid(2008)寫到「創意產業靠口碑創造產品價值」,運用帄台,

最後再進行實際的「行銷」操作,在媒體中、評論中、作品轉譯中、口埤中、名 人效應中,當代藝術家可以建立信譽,從中獲得最大的效益。研究者稱這樣的作 法為「跨域連結」。如下圖 8 所示:

三、跨域連結創作者與經營者的角色

經過前面「創作者角色」與「經營者角色」兩個面向的分析後,「跨域連結」

是形成「紐約當代藝術家經營模式」的關鍵。「創作者角色」是「說故事」的人々 跨域連結

社交 ↑↓

溝通 ↓↑

行銷

圖 8 跨域連結

Magretta(2002)對經營模式的概念與定義。

當代藝術家與「大眾」在「社交」的帄台與互動中,當代藝術家以他們所「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第二節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