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乘通達法無我也是入行論宗

靜天菩薩亦許此義,《入行論》云:「由見諦解脫,何用見空性。」外人 意謂由見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已能解脫煩惱。故為盡斷煩惱,不須見 無自性之空性也。答曰:「經說無此道,不能證菩提。」意謂:若無見自 性空之道,則不能得三乘菩提352。此如《入行論大疏》引《般若經》說:

「有實想353者則無解脫」及「預流乃至獨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道 果。」有但354釋為無上菩提者,非也。355

寂天論師對於之前《釋論》的內涵,他也完全認同,這一點在《入行論》

當中有提到由見諦解脫,何用見空性這兩句話。他宗解釋為:透由了解無常等 十六行相的內涵,而生起見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就能夠獲得解脫、就能夠斷 除煩惱;所以為了要完全斷除煩惱,根本不需要了解無自性的道理。對於這一 點自宗回答:在《入行論》裡面有提到:在《般若經》裡面說到,如果沒有證 得無自性的空性之道,根本無法證得三乘的菩提。這就像《入行論大疏》引《般 若經》所說,如果執著諸法是有諦實的話,有這樣的執著是無法獲得解脫的,

所以從聲聞直到獨覺都必須依靠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現證空性的智慧,才能 夠得到自己所追求的菩提。有人在解釋「經說無此道,不能證菩提」的「菩提」

這兩個字的時候,將它解釋為是無上菩提,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在《般若

352 三乘菩提:分別是聲聞的菩提、獨覺的菩提以及大乘的菩薩。

353 實想:執著諸法是有諦實,指實執。

354 但:只,僅,只是。

355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藏漢對照),頁 61。

170

經》裡面很清楚的就有提到,即便是聲聞以及獨覺,都必須透由證得空性才能 夠證得菩提。所以這當中的「菩提」,是包含三乘的菩提,而不是只強調無上的 菩提。

次說:「苾芻是教本356」等四句357,亦明心有實執所緣之道,不能得於涅 槃。次云:「若斷惑解脫,彼無間應爾。」若斷惑解脫,是明敵者之宗。

此與前說「由見諦解脫」義同。358

在《入行論》接著又提到:「苾芻是教本,苾芻亦難住,心有所緣者,亦 難住涅槃。」這四句話。佛入涅槃後,因為透由這些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難 尊者等),結集了佛所說的經典之後,直到現今我們才有機會聞思這些經典,所 以教法之所以能夠住世到現今,他們是功不可沒的,所以說這些阿羅漢是聖教 的根本。如果這些尊者他們的心中有實執所緣之道,也就是有諦實的這一分的 話,表示這些尊者並沒有獲得小乘的涅槃。這也顯示出這些阿羅漢,要斷除心 中的實執,才能夠獲得究竟的涅槃。

「若斷惑解脫,彼無間應爾」這兩句話,在說明他宗的看法。這跟之前在

《入行論》裡面所提到的「由見諦解脫,何用見空性」的這個道理是相同的。

如果這兩個內涵是相同的話,他宗是如何解釋「若斷惑解脫」的這個內涵呢?

意謂:若如汝說,由修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便斷煩惱而得解脫。此中 所諍在唯修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能否解脫煩惱。此即從「由見諦解脫」

等諍論演繹而來,極為明顯。359以是有人許「唯修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

能斷盡煩惱。」又說由彼不能解脫一切苦果,全非論義。

356 苾芻是教本:這當中的「苾芻」指的是勝義的比丘,也就是阿羅漢,「教」指的是聖教,「本」

指的是根本。這當中的阿羅漢,指的是佛在世的時候,佛身邊的大弟子,大迦葉尊者、阿 難尊者、或者是舍利弗尊者等,這些都是勝義比丘,他們都是阿羅漢。

357 指「苾芻是教本,苾芻亦難住,心有所緣者,亦難住涅槃。」此四句。

358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藏漢對照),頁 62。

359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62。

171

他宗所提出的看法,一再的強調透由修學無常等十六行相的道,就能夠斷 除煩惱而獲得解脫。自宗跟他宗在諍論的點是,自宗認為光透由修學無常等十 六行相的道,沒有辦法斷除煩惱、也沒有辦法獲得解脫;但是他宗認為,光修 這樣的道,就能夠斷除煩惱獲得解脫。其實這個部份的諍論,從一開始「由見 諦解脫,何用見空性」這兩句話,就可以推斷這裡面「若斷惑解脫」是指,透 由修學無常等十六行相的道,就能夠斷除煩惱而獲得解脫,這一點非常清楚。

因此,有人提出了看法,認為所謂的「若斷惑解脫」,應該將它解釋為,

透由修學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的確它能夠斷除煩惱,但不代表它能夠解除一 切的痛苦,有些人是用這樣的方式在解釋這句話,但是這樣的解釋方式,並不 是《入行論》原文的意思。

此中破他意云:若由相續生起十六行相之道,其共聲聞兩宗所立煩惱暫 不現行,便立彼為煩惱已盡而得解脫者;則暫斷除煩惱現行之際,無間 當得諸漏永盡之解脫。然「彼等雖無惑,猶見業功能。」雖暫無煩惱現 行,猶見業力能引後有,故不應許爾。有釋論及藏人釋此論意,如目犍 連及指鬘等,雖無煩惱,由昔異生位所造之業,猶受苦果,非無間而得 解脫,不應如此釋。360

從自宗的角度,在破除他宗的時候是有提到,所謂的「若斷惑解脫,彼無 間應爾」,是指在相續當中或是在心續當中,透由生起十六行相之道,它能夠使 得自他兩宗所共同承許由「獨立自主實有執」所引生的煩惱,暫時不要顯現出 來。如果認為暫時不現起,就表示煩惱已經完全斷除,甚至認為這樣的行者,

他已經獲得解脫的話,那麼也應該承許在暫時斷除煩惱現行的當下,那一瞬間 就應該斷除所有的煩惱、而得到解脫;但是以自宗的角度,對於這一點完全無 法認同。

所以,自宗認為「彼等雖無惑,猶見業功能。」是說雖然透由修學無常等 十六行相的道,能夠使得心中粗分的煩惱暫時不要顯現,也就是暫時調伏心中 粗分的煩惱,但不代表他的煩惱已經完全斷除,他的煩惱沒有完全斷除,因為 透由業的力量,在愛取的滋潤之下,這樣的行者,他還是會因為業和煩惱的力

360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62­63。

172

量而投生在來生。這代表心中的煩惱並沒有完全斷除,只是暫時的調伏,所以 對於他宗所提出的那個論點,自宗是無法接受的。

「彼等雖無惑,猶見業功能」,有些人在解釋的時候,他舉了一個例子,

就像目犍連或是指鬘這兩位尊者,透由修道在那一生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所 以他們的心中沒有任何的煩惱,但因為過去所造的業,他即便斷除了煩惱,但 是還是要受苦。所以,有人在解釋的時候,解釋為就像目犍連尊者以及指鬘尊 者,雖然斷除心中的煩惱,但是因為往昔的惡業,還是必須感得苦果,所以這 樣的人是沒有獲得解脫的。所以有一類人這樣認為,斷除煩惱不代表就獲得了 解脫,因為這些尊者都還是有承受苦果的,所以他們並沒有辦法獲得解脫。以 自宗的角度認為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來作解釋。

此中非說引生現法苦果之功能,乃說惑未永滅,由業功能引生後有,故 不得解脫。如云:「由遠離空性,心滅當復生,如無想等至。」此說若離 通達空性之智,雖修餘道亦能暫滅煩惱心現行,然非畢竟滅,當復生起 煩惱現行,故由業增上流轉生死永無止息也。361

所謂的「猶見業功能」,這個「業功能」並不是說,行者他在斷除煩惱之 後,往昔所造的業,會感得今生什麼樣的果,他並不是要作這樣的解釋。所謂 的「業功能」是指,有些人他提出了只要修學某種道,即便沒有證得空性,都 能夠斷除煩惱;但自宗在破除的時候,是在破除他是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因 為在業和愛取的配合之下,這樣的人還是會因為業和煩惱而繼續投生。所以這 當中的「業」是指,從今生他會感得來生的果,而不是指過去所造的業,他在 今生會感得什麼樣的果。如云:「由遠離空性,心滅當復生,如無想等至。」

這三句話在說明如果遠離了通達空性的智慧,也就是行者他並不了解空性的道 理,即便修學再多的道,能夠暫時調伏心中的煩惱,但都不是連根去除,之後 在因緣聚合之下,煩惱還是會再次的產生,所以,透由業力還是會不斷的流轉 生死,永無止息。

361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63。

173

敵者於「猶見業功能」,作如此答:「謂無盡取愛,故定無後有。」謂由 彼道斷盡受後有之愛,故決定不由業力更受後有。答曰:「此非染污愛,

如癡云何無?」此謂敵者既許愚癡無明,有染污不染污之二, 何不許此 愛,亦有對法所說之染污愛及非彼所說二種。 然此乃說應有非大小乘共 許之染污愛,非謂自宗許彼愛為不染污也。362

他宗對於自宗所提出的「猶見業功能」,作了以下的回答:能夠流轉生死 的愛已經去除了,所以即便行者的心中有業,但也不會再次的流轉生死。宗喀 巴在解釋的時候有提到,所以以他宗的角度,透由了解「無常等十六行相」的 道理之後,它能夠斷盡結生後有的愛,所以一定不會再透由業力而結生相續。

因為結生相續的近取因–愛,已經透由修某一種的道,將它完全的斷除,這個 是他宗的回答。所以他宗認為:即便行者的心中還是有業,但是因為已經沒有 愛,所以他不會再次的結生相續。

對於他宗的回答,自宗答曰:自續派為主的宗義師,他們認為愚癡無明,

對於他宗的回答,自宗答曰:自續派為主的宗義師,他們認為愚癡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