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顯句論》引《增上意樂請問經》

《顯句論》引《增上意樂請問經》云:「如有人聞幻師奏樂,由見幻師所 幻之女,起貪心而為貪所縛。惟恐眾知,深生羞恥,從座起去。到靜處 已,即緣彼女作意不淨,作意無常苦空無我。善男子!於意云何?當言 是人為正行耶?為邪行耶?白言:世尊!女尚非有,況緣彼女作意不淨,

作意無常苦空無我,當言彼人是為邪行。世尊告曰:善男子!若有苾芻、

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緣於不生不起諸法,作意不淨,作意無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66。

179

常苦空無我,當知與彼無異。我終不說彼愚癡人是修正道,當說彼等是 行邪行。」369

在月稱論師所造的《顯句論》當中,引述《增上意樂請問經》的原文提到:

當有人跑去看魔術師變魔術,而當魔術師在開始奏樂,並且透由幻術變化出幻 化的女子,這時,看的人將幻化的女子誤以為是真正的女子,而對於這個境生 起了貪念,而被貪所束縛。生起了貪念之後的這個人,害怕大家知道,內心感 到相當的羞恥,馬上從座位上離開,到靜處了以後,對著之前生貪的對境作意 不淨觀,並且進一步的思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

這時世尊問身邊的弟子說: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你認為這個人,他修行 的方式是屬於正行、還是邪行呢?身邊的弟子回答說:世尊﹗幻化的女子,並 不是真正的女子,所以緣著這個對境,而作意不淨相,或是進一步的思惟無常、

苦、空、無我,這樣的修行方式並不正確。這時世尊告訴身邊的弟子說:如果 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面對無自性的生、無自性的起的這些對境,

執為有自性,並且作意不淨觀,作意無常、苦、空、無我的話,應該知道這與 前面所舉的那個例子是完全相同的,這樣的修行是邪行、而不是正行。我絕對 不會說這樣的人,以這種方式所作的修行是在修學正道,應當說以這種方式所 作的修行是修學邪行。

接下來宗喀巴對於以上的這段經文,作了以下的解釋。

此謂若緣幻女以為實女,即緣彼女作意無常等五相,與執五蘊實有即緣 五蘊作意無常等五相相同。其執五蘊實有修無常等,乃於所著境錯亂之 邪執,非量所能成。若未破實執境未得正見者,不分別為實為妄,但總 緣五蘊修無常等,其所修義由名言量可容成立,修習此義亦能生起如上 所說之道。370

在經文當中提到,如果將自己所看到的幻化女子,誤以為她是真正的女人,

並且緣著這個境去作意不淨觀,以及無常、苦、空、無我的這五相,這一點就

369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66-67。

370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67。

180

像五蘊它的本質,不是實有的、諦實的,但行者在修行的時候,執著五蘊是實 有的,並且進一步的,對於五蘊作意無常等五相的話,這種修行方式是有問題 的。並且更一步的來分析,如果行者執著五蘊是實有的,來修無常等五相的話,

也就是所耽著的對境產生了錯亂。因為五蘊是實有的這一點是不存在的,所以 如果行者在修行的時候,是緣著五蘊實有,認為五蘊實有本身是無常的、是苦 的、是空的、是無我的話,這種執著它並不正確。

因為這種執著是對於自己所耽著的境、所執著的境產生了錯亂。因為五蘊 實有的這一點,它並不是無常、苦、空、無我。所以這樣執著是邪執。所執的 對境,並不是正量所能成立的。因為執著五蘊是實有的,而修無常的這種執著,

它的所緣境是不存在的,所以並沒有辦法透由正量來證成。

以另外一種角度來分析的話,雖然有些行者,他並沒有破除實執的對境,

也就是他並不了解諸法無諦實的道理、他也沒有獲得中觀的正見,但是他在面 對五蘊的時候,他並沒有刻意的去分別五蘊到底是諦實的、還是非諦實的,他 只是緣著五蘊的總相,也就是不作有無諦實的區分來修無常等,所以,這時他 所觀修的內涵,也就是五蘊本身它是無常、苦、空、無我的這個道理,透由名 言量是能夠安立的。因為它是存在的,五蘊本身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空的、

也是無我的。

所以,所謂不存在是指五蘊是實有的這一點它是無常、苦、空、無我是不 存在,但是如果沒有刻意去區分有諦實或是無諦實,只是緣著五蘊的總相來修 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的話,他所觀修的內涵透由名言量可以成立。所以,

行者如果只是緣著五蘊的總相,而修學無常、苦、空、無我的話,他是能夠生 起之前所提到的,行者透由思惟無常等十六行相的內涵,能夠證得補特伽羅是 獨立自主實有空的這一點。

二、《顯句論》引《靜慮慳悋經》

《顯句論》引《靜慮慳悋經》說:「曼殊室利!諸有情類由不如實見諸聖 諦,以四顛倒顛倒其心,不能出離虛妄生死。」曼殊室利問佛云:「世尊!

惟願為說諸有情由緣何事不出生死。」佛說由不如實了知四諦,故不能 解脫生死。曼殊室利又問於何境,如何執,故不能解脫生死。佛答:「若

181

作是念:我當出離生死,我當得般涅槃。以實執心修無常等,謂我已知 苦、斷集、證滅、修道,我已獲得阿羅漢果。」由暫離煩惱現行,即自 謂諸漏永盡。又經中云:「臨命終時見生相現,遂於佛所而生疑謗,由此 罪業墮大地獄。」此約一類住此道者,有如是過,非一切皆爾。371 在《靜慮慳悋經》當中,佛對文殊菩薩教誡:有情之所以會流轉生死、無 法跳脫,是因為有情無法如實看見四聖諦的內涵,因為不解四聖諦,所以生起 四種的顛倒,而使得心產生錯亂以及顛倒的見解,因此不能出離虛妄生死。當 佛教誡完之後,文殊菩薩就問世尊說:我希望祈請您能夠告訴我,眾生到底是 緣著什麼對境、是如何執著對境,才沒有辦法跳脫生死?

這時世尊回答說:如果修行人他的心中這樣想,我想要跳脫生死、想要獲 得解脫涅槃的果位,但是在修行的時候,認為諸法都是有諦實的,而在實執的 攝持下來修學無常等道理,並且告訴自己:「我已經了解痛苦,我已經斷除集諦,

我已經證得滅諦,我已經如實的修學道諦,最終我已獲得阿羅漢果」,他的起心 動念都是被實執所攝持的。宗喀巴解釋為這就像是透由了解無常等十六行相的 道理之後,能夠暫時調伏粗分的煩惱。

而下部的宗義師認為,行者只要證得無常等十六行相的道理之後,最終他 的心中就會現起,我已經斷除所有煩惱的念頭;但是以中觀應成的角度來說,

它只是暫時調伏粗分的煩惱罷了!

接下來,宗喀巴在引述經裡面一段話,但不是引述原文。這段話提到有些 行者,他一生所修持的就是修學無常等十六行相的道理,最終他也證得了「補 特伽羅獨立自主實有空」的這一點;但是在臨終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心中的「愛 取」還是沒有斷除,發現自己將要再一次的投生,這時他對於佛所宣說的正法 產生懷疑、並且加以毀謗。因為他認為既然佛在佛經裡面有提到,透由修學無 常等十六行相最終可以斷除煩惱、獲得解脫。佛既然這樣說,我也以這樣的方 式來修行,為什麼到了臨終的時候,我的心裡還是會有愛取產生呢?因此他認 為,佛所說的正法是錯的,所以他進而毀謗佛。因為這樣的緣故,他毀謗佛所 造的惡業,使得這樣的行者在死後會墮入地獄。

371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68。

182

以上所說的是在佛經裡面所提到的某些例子,並不是所有修學無常等十六 行相的行者,在臨終的時候,都一定會對佛所說的法產生懷疑、並且加以毀謗。

前說要如實了知四諦方能解脫生死,故曼殊室利復問云:「如何乃能通達 四聖諦?」答曰:「曼殊室利!若見一切諸行無生,彼即知苦。若見一切 諸行無起,彼即斷集 。若見一切諸法畢竟涅槃,彼即證滅。若見一切諸 法究竟不生,彼即修道。」又說:「彼道能無所取而般涅槃」。此說要見 四諦皆無自性,乃能解脫生死。則未離實執之道,決定不能出離生死,

亦極明顯。故亦是說唯修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不能斷煩惱種子。

斷彼種子,必須通達真實義而修習。372

在經文的一開始有提到:「諸有情類由不如實見諸聖諦,以四顛倒顛倒其 心,不能出離虛妄生死」,所以要如實的了解四諦,才能夠解脫生死。所以,文 殊菩薩又再次的提問:要如何才能夠徹底了解四聖諦的道理?佛回答說:曼殊 室利!如果行者能夠了解一切諸行「無自性生」,這時他就能夠了解「苦諦」(知 苦)。如果行者能夠知道一切諸行「無自性起」,他就能夠斷除「集諦」(斷集)。

在業和煩惱配合之後,它會感得苦果;但是這樣的因果關係,它沒有任何的自 性。所以無論從果的角度-苦諦而言,或是因的角度-集諦而言,都沒有任何 自性。

相同的道理,一切的諸法都無自性,而且它無自性的方式,並不是一開始 是有自性的,然後到了某一個時間點,它變成無自性,而是法在形成的當下,

從一開始到最終,它都是無自性的。如果能夠見到諸法都不是「自性生」的,

這時就表示他也了解四聖諦當中道諦的內涵(修道)。再接著說:透由了解無自 性的正道,能夠使得行者不會再次結生後有,而獲得究竟的涅槃,就表示他證

這時就表示他也了解四聖諦當中道諦的內涵(修道)。再接著說:透由了解無自 性的正道,能夠使得行者不會再次結生後有,而獲得究竟的涅槃,就表示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