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入中論》的不共特色與目的

第一節 《入中論》字面意義與目的

二、 造《入中論》之不共目的

自宗謂由甚深、廣大二門能入《根本慧論》。初、如自釋云:「智者當知 此宗是不共法。」又云:「不通達真實義故,謗此深法,今欲無倒顯示論 真義故,造此入論,入中觀論。」74

接下來是從自宗的角度來說,所謂的進入、趣入《根本慧論》的意思,可 以從甚深、廣大兩種角度來作解釋。

第一個部分是提到,由「甚深門」進入《根本慧論》的道理。從「甚深」

的角度進入、趣入《根本慧論》的內涵是什麼呢?這一點在還未解釋之前,先 引了《入中論自釋》裡面的兩段話。第一段話如自釋云:「智者當知此宗是不 共法。」,這當中的「此宗」指的是《入中論》解釋《根本慧論》的方式,不同 於中觀應成派以外的自續派,《入中論》解釋《根本慧論》的方式是與眾不同的。

第二段又云:「不通達真實義故,謗此深法,今欲無倒顯示論真義故,造此入 論,入中觀論。」唯識派的宗義師們,由於沒有辦法很清楚的了解真實義的內 涵,所以毀謗無自性的這種甚深法義。而月稱論師之所以要造《入中論》,是希

74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堂 有限公司,2016 年),頁 3。

34

望能夠透由這部論,能夠完全沒有顛倒地、清楚地顯示、解釋《根本慧論》裡 面所提到的真實義-也就是空性的道理。

而在解釋的時候,宗喀巴是怎麼解釋的呢?

此說為顯自宗所抉擇之中觀義,不共餘中觀師;及顯《中論》不可順唯 識釋,故造《入中論》。75

宗喀巴在解釋的時候,是為了很清楚地闡釋出月稱論師的自宗所抉擇中觀 的道理,與中觀自續派解釋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第一句話此說為顯自宗所抉 擇之中觀義,不共餘中觀師,最主要解釋如自釋云:「智者當知此宗是不共法」

而第二句及顯《中論》不可順唯識釋,故造《入中論》是要解釋「不通達真實 義故」的這段話。月稱論師之所以要造《入中論》,其中的目的是為了要顯示、

解釋《中論》的內涵,是不可以順著唯識派的觀點來作解釋,所以造了《入中 論》。

《顯句論》說:「依緣假立之理,應從《入中論》中了知」,又《根本慧 論》與《顯句論》,皆未廣破唯識宗,惟此中廣破。76

宗喀巴又進一步的來作解釋:在月稱論師所造的《顯句論》裡面有提到「依 緣假立」的道理,也就是破除了自性之後,一切的法是依他假立、依緣假立的。

這個道理在《根本慧論》裡面,並沒有清楚的闡釋,所以如果想要了解這個道 理,必須要從《入中論》裡面才能夠了知。所以從這一點,它要證成的就是,《入 中論》裡面有清楚地解釋了《根本慧論》所提到的無自性的內涵,並且在破除 自性之後,諸法還是能夠依著他者、依著因緣假立而成,而不會成為「破除了 自性,一切法都完全不存在」。

在《根本慧論》與《顯句論》這兩部論裡面,都沒有廣泛地、清楚地去破 斥唯識宗所提出來的觀點,只有《入中論》裡面有特別強調這個部分的內涵。

75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堂 有限公司,2016 年),頁 4。

76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堂 有限公司,2016 年),頁 4。

35

在科判裡,《入中論》有談到了「別破唯識宗」,也就是在破除了某一宗的觀點 之後,進一步的去破除了唯識所提出來的一些錯誤的見解,而這種破斥方式,

在《根本慧論》以及《顯句論》裡面都沒有提到,只有《入中論》裡有清楚地 提到。

故依此論二種所為77,乃能善解《根本慧論》之義,是為此論入中觀之第 一理門。78

月稱論師造《入中論》有兩個目的,依著《入中論》的這兩個目的,才能 夠很清楚的理解《根本慧論》的道理,所以在解釋「入中」的時候,這個「入」, 如果從甚深的角度來解釋的話,要以這樣的方式來作解釋。

二、由廣大門入中觀者:聖者宗79,不以有無通達甚深真實義慧而判大小 乘。《根本慧論》除甚深品外,雖未別說有廣大大乘法,然此論以無邊理 門,廣說法無我義,故於大小兩乘中,唯為大乘所化而造。80

第二個部分是提到,由「廣大門」進入《根本慧論》的道理。在中觀應成 派的宗義裡面,它並不以有沒有通達甚深真實義慧,來判別這位行者是大乘的 行者、還是小乘的行者。簡單來說,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無論小乘的行者、

大乘的行者,都必須通達空性的道理,而生起通達甚深真實義慧。在四部宗義 裡面,唯識宗所提出的見解並不是如此。唯識的宗義師他們認為,只有大乘的 行者才需要通達真實義-也就是通達空性,小乘的行者不需要通達空性也能夠 獲得解脫,而自續派也有相似的見解。但是以龍樹的自宗而言,它並不以這樣 的方式來判別對方是大乘還是小乘,因為無論大乘還是小乘,都必須通達空性 的內涵。

77 「所為」指的是目的。

78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堂 有限公司,2016 年),頁 4。

79 「聖者宗」,指的是聖者龍樹的自宗,也就是中觀應成派的宗義。

80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堂 有限公司,2016 年),頁 4–5。

36

龍樹論師所造的《根本慧論》,除了空性的道理之外,雖然沒有詳細說明 屬於廣大行的大乘法,也就是它沒有詳細地說明菩提心、慈悲心、五道十地的 內涵,雖然《根本慧論》裡面,它最主要詮釋的是空性的道理,並沒有詳細說 明屬於廣大行的大乘法,但是我們不會說《根本慧論》是一部小乘的論典,雖 然它裡面沒有清楚地說明廣大行的部分,但由於它在解釋空性的時候,以無邊 的正理來證成空性的內涵,以非常廣泛清楚地方式來解釋法無我的道理,所以 這部論還是屬於大乘的論典。

為什麼在《根本慧論》裡面,透由無邊的正理來證成空性的道理,我們 就能夠知道這部論,它是屬於大乘的論典?因為在大小二乘當中,只有大乘的 論典需要在它的內容裡面,以非常清楚的正理、以無邊的正理,來不斷地證成 無自性的內涵,所以這部論是為大乘的所化機而造的。

如《自釋》云:「有為光顯法無我故,宣說大乘亦應正理,欲廣說故。聲 聞乘中,則唯略說。」此說最顯,後當廣釋。是故若於彼81論所說道中,

別以聖者所說大乘廣大道而補充,極為善哉。82

在《入中論自釋》當中有提到,為了清楚說明法無我的緣故,《根本慧論》

這部論列入大乘論典中是合理的,因為這部論裡面,想要廣泛的宣說法無我的 緣故。而在聲聞乘的論典裡面,雖然也有解釋法無我的內涵,但是解釋的方式 非常簡略。從《自釋》當中的這段話,清楚說明上述所提到的內涵。所以,如 果能夠在《根本慧論》當中所提到的甚深道理,再補充其他的內涵進去,也就 是在《入中論》當中,它將《根本慧論》裡面,沒有清楚提到的廣大行的內涵 補充進去,在《寶鬘論》裡面也有提到這些內涵,而《入中論》裡面就將龍樹 論師之前所提到的這些內涵,在《入中論》裡面將它完全的闡釋出來。宗喀巴 論師認為這樣是極為善哉。是非常合理的。

81 「彼」指的就是《根本慧論》。

82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堂 有限公司,2016 年),頁 5。

37

為滿足彼故,宣說異生地三法,聖位有學十地及果地;又於五地六地,

依次宣說依止靜慮自性,修奢摩他,以觀察二無我真實義之妙慧,修毗 缽舍那。83

要補充的內涵有哪些呢?在《入中論》裡面,首先是提到了凡夫地的三法,

凡夫地的三法分別是:造作的菩提心、大悲心以及無二慧。《入中論》總共有十 品,十品是配合有學十地來介紹的,並在第十品最後有提到果地的內涵;並且 在第五地以及第六地依次的講述透由依止靜慮的自性-奢摩他,再依著奢摩他 之後,能夠生起觀察二無我真實義的妙慧,而修毗缽舍那。

故於思惟《根本慧論》義時,若不憶及此論所說諸法,而思惟甚深廣大 和合之道次者,則於彼人失於造《入中論》之二種所為。故依此論由廣 大門入《根本慧論》之道,即是入中觀之第二理門。84

所以我們在思惟《根本慧論》的內涵時,雖然它的字面只有提到空性的道 理,我們應該要想到《入中論》裡面所提到的這些屬於廣大行的大乘法。並且 在思惟的時候我們要了解,其實《根本慧論》裡面的內涵,是結合了甚深、廣 大這兩種道次的,而不是只有甚深的道次。所以,我們在思惟《根本慧論》的 意思時,要將《入中論》裡面所補充的廣大行的內涵統攝,而將甚深、廣大兩 種道次結合起來作思惟,如果不這樣思惟的話,那就失去了造《入中論》不共 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