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說明菩薩之三種正因(大悲心、無二慧、菩提心)

第三章 《入中論》的不共特色與目的

第二節 《入中論》的不共特色-總禮大悲

三、 說明菩薩之三種正因(大悲心、無二慧、菩提心)

若聲聞獨覺從諸佛生,諸佛復從菩薩生者,是諸菩薩之因復云何?謂大 悲心、與通達遠離有事無事130等二邊之慧、及菩提心。此三即是諸菩薩 佛子之正因。131

如果聲聞、獨覺是從佛而產生的,而佛又是從菩薩而生的話,那菩薩的 因又有哪些呢?成為菩薩最主要的因有三個:第一個是大悲心,第二個是無二

130 「有事」指的是常邊,「無事」指的是斷邊。

131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16。

56

慧,遠離常斷二邊通達空性的智慧。第三個是菩提心。這三個就是成辦諸菩薩 佛子的主因。

菩提心者,《釋論》引經云:「如自所達法性,願諸有情皆能了達,此所 發心,名菩提心。」此僅緣菩提心所為之一分,未緣其相。《釋論》又云:

「應發如此心,願我拔濟一切世間132皆令出苦,令成佛道。」此亦未緣 所得菩提,亦僅是相之一分。133

對於菩提心的內涵,在《入中論自釋》當中引了佛經的一段話。在佛經裡 面提到了:「就如同我自己所能夠通達的法性,也希望其他的有情能夠通達這樣 的法性,而發起了這顆心,名菩提心。」對於這段文,宗喀巴作了更清楚的分 析,這種發心是僅緣菩提心之目的,也就是生起菩提心是為了成辦什麼事情?

是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希望一切的有情都能離苦得樂。它只緣著菩提心的目 的,而並沒有緣著正等菩提。也就是只為了「利他」,並沒有緣著正等菩提的緣 故,因此提到「未緣其相」,所以在佛經裡面提到的那一種發心,並不是真正的 菩提心,因為它只具備了菩提心的某一個條件,並沒有圓滿菩提心的定義。

在《釋論》裡面又提到了另外一段文,這段文表達我們要發以下的這種心

「願我拔濟一切世間」,希望我有能力能夠救度世間的一切有情,將他們救拔出 生死輪迴的苦海,而讓他們成就佛道。這樣的發心也不是真正的菩提心。因為

「未緣所得菩提」,也沒有提到自身要追求無上菩提的這一點,只有提到「利他」, 我希望利益他人、讓他人脫離苦海,並且希望他人能夠成就正等菩提。所以第 二種發心,它只具備了發心的兩個條件當中的其中一者。

132 「世間」指的是情世間,也就是世間的一切有情。

133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17。

57

當如《釋論》於說依大悲心生菩提心處所說:「正法甘露妙味之因,永離 一切顛倒分別為相,一切眾生親友體性,正欲求得如是佛果。」此文顯 說緣所得之菩提。故應許為利一切有情,欲得無上正等菩提,乃為圓滿 發心之相。本論疏134亦作此說。《現觀莊嚴論》所說亦同。135

所謂的「發心」或者是「發起菩提心」,到底是什麼內涵呢?這一點在《釋 論》裡面有提到。依大悲心而生菩提心的這一點時,有提到以下的內涵:「我們 要追求的是佛果,佛果的內涵具備了以上的三個特點,也就是成佛之後,佛能 夠為眾生宣說正法甘露,所以它是正法甘露妙味的因,並且它具備了永離一切 顛倒分別的功德,而且它的本質是一切眾生的親友,佛果具備以上三個特點,

我們應該對於佛果生起強大的希求。」

在這段文裡面很清楚的說明,我們所要緣的是我們所追求的正等菩提。所 以當我們提到菩提心或是大乘的發心時,它們的定義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為利 一切有情」,這是他的目的。為了利益一切有情,他想要追求的果位是「欲得 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菩提心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他的所緣是緣著正等菩 提。總之真正的菩提心、或是大乘的發心,必須具備這兩種條件。在札雅安涅 達這位論師所造的《釋論》裡面,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作說明。在彌勒菩薩所 造的《現觀莊嚴論》第一品裡面,有提到「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這兩句 話也清楚的說明了菩提心的定義。所謂的菩提心或是大乘的發心,是提到了「發 心為利他」,它是為了利益遍虛空的一切有情,「欲正等菩提」,我希望追求無上 的正等菩提,此時此刻他的心是緣著正等菩提的,所以真正的發心必須具備這 兩種條件。

134 札雅安涅達這位論師所造的《釋論》。

135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17。

58

安立此三為菩薩正因,是《寶鬘論》意。彼云:「若自與世間136,欲得大 菩提,本137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智138。」此但 說為菩提之根本139,未直說為菩薩之根本,然根本即最初義,又此為顯 彼140之三種正因,故知即是菩薩之正因。141

我們將大悲心、無二慧以及菩提心這三者,安立為是菩薩的主因。這一點 也是龍樹論師的《寶鬘論》所提出的論點,《寶鬘論》中提到無論是誰,如果想 要證得圓滿的大菩提,它的根本是菩提心。所以「堅固如山王」我們要修學堅 固如山王的菩提心。除了菩提心之外,還有「大悲遍十方」,這當中的「大悲」,

並不是指緣著少部分的有情,而是在不分親敵的情況下,緣著一切的有情。「不 依二邊智」,我們要修學的智慧是遠離諦實有的常邊、以及非名言有的斷邊,遠 離了常、斷二邊的無二慧,在《寶鬘論》裡面有提到這個內涵。

對於這一點宗喀巴作了更進一步的解釋。在《寶鬘論》的原文裡面,只有 提到菩提的根本、也就是大菩提的根本,並沒有直接說明這三者是菩薩的根本。

如果想要證得圓滿的大菩提,最初要修學的是菩提心、大悲心以及無二慧。

在這個地方月稱論師,之所以要引《寶鬘論》的原文,最主要是要告訴我 們如何成辦菩薩?成為菩薩需要具備哪三種條件?在《寶鬘論》的原文裡面,

它所提到的根本是大菩提的根本。所以雖然在《寶鬘論》的原文當中,並沒有 提到菩薩的根本為何?但由於月稱論師在成辦「菩薩三因」的這個部分,他特 別引了《寶鬘論》的原文來作為引證。他要告訴我們的是真正的菩提心、大悲 心、無二慧這三者,是成辦圓滿菩提的根本,也就是最初的因。所以對一個菩

136 這當中的「自」是自己,「世間」是自己以外的其他有情。也就是自他二者。

137 「本」是指根本的意思。

138 「不依」指的就是遠離,「二邊」指的是常、斷二邊。

139 「根本」就是最初的意思。

140 「彼」指的就是菩薩。

141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17–18。

59

薩而言,如果他的心中想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大悲心、無二慧的話,在這之 前(也就是聞思的階段),他要先生起造作的菩提心。所以大悲心、無二慧以及 菩提心,這三者是菩薩的因。這當中的菩提心指的是造作的菩提心。

又說三法為菩薩因者,在觀察聲聞獨覺既從佛生,諸佛從菩薩生,則菩 薩復從何生之處;故知非是能建立因,乃明菩薩之能生因也。142

並且進一步的又提到了,以上所說的三法是菩薩的因的這一點,在提到凡 夫地的三法-也就是大悲心、無二慧以及菩提心,是菩薩的因。在探討聲聞、

獨覺既然是從佛而產生的,而佛又是從菩薩而生的話,則菩薩是從而生呢?在 探討這一點的時候,它所強調的菩提心是什麼內涵呢?「故知非是能建立之因」, 這當中的因並不是能建立的因。舉一個例子,我們說某某人他是菩薩,為什麼 他是菩薩?因為他的心續中有菩提心。這個時候菩提心是證成這個人是菩薩的

「能建立因」,但不是它的「能生因」,因為發起菩提心、跟這個人成為菩薩的 這一點,是同一個時間形成的,它並沒有前後的因果關係。但在這個地方談到 了,二乘是從佛而產生的,而佛又是從菩薩而生的,而菩薩是從何而生的這一 點,他所探討的是有前後的因果關係,所以並不是以「能建立因」的角度來作 說明,而是以「能生因」,也就是彼此之間有因果關係的角度來說明是菩薩的因。

如果是從「能生因」的角度來說明的話,

如是立此三法為菩薩因,其最初得名菩薩者,是否指最初入道者而言?

若謂是,則不應安立大乘發心為彼143之因,以初發彼心者,即立彼為菩 薩數故。144

142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18。

143 「彼」是指最初入道的菩薩。

144 月稱造,宗喀巴疏,法尊譯,法鏡編譯組 編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香港:心一 堂有限公司,2016 年),頁 18。

60

在這個地方有提到,安立三法為菩薩的因,這當中的「菩薩」是什麼樣的 菩薩?他是登地的菩薩呢?還是指一開始發起菩提心,最初進入資糧道的菩薩 呢?如果這裡所謂的三法是菩薩的因,這當中的「菩薩」指的是最初入道的菩 薩的話,會有什麼問題?這時不應該安立大乘的發心為最初入道的這位菩薩的 因,因為當我們在安立入道菩薩的時候,是指這位行者他的心中是否已發起真 實的大乘發心?如果他發起了大乘的發心,在發心的那一瞬間他就成為菩薩,

也就是最初入大乘道的行者,他進入了菩薩的行列。既然是如此的話,就表示 大乘的發心、以及最初入道的這位菩薩,這兩者是同時產生的;既然是同時產 生的話,怎麼會說大乘的發心(或是菩提心),是最初入道菩薩的能生因呢?有 人提出了這樣的質疑。

亦不應安立不依二邊智為彼之因,以諸菩薩要先發世俗菩提心,而後乃 學菩薩六度行,要學般若波羅蜜時,乃學不依二邊之智故。若謂否,則

亦不應安立不依二邊智為彼之因,以諸菩薩要先發世俗菩提心,而後乃 學菩薩六度行,要學般若波羅蜜時,乃學不依二邊之智故。若謂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