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一一一))))專書專書專書專書

余世謙、余娟編著,《中華節日風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頁 18。

宋兆麟,《生育神與性巫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杜芳琴、王向賢主編,《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1987-2003)》,天津:天津 人民出版社,2003。

常建華,《歲時節日裡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程歗,《晚清鄉土意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薛公忱主編,《中醫文化溯源》,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2。

陶思炎,《祈禳:求福、除殃》,台北:台灣珠海出版,1993。

喬繼堂、瑞平編,《中國歲時節令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年。

夏忠憲,《巴赫金狂歡化詩學研究——俄國形式主義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出版社,2000。

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評述》,台北:麥田出版,1995。

徵引書目 ■ 129

山田慶兒,〈中醫藥的歷史與理論〉,收入氏著《古代東亞哲學與科技文化》(瀋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1989。

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譯,《金枝:巫術與 宗教之研究》,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 書公司,2001。

雷立伯編,《基督宗教知識辭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靄理士(Havelock Ellis)著,潘光旦譯注,《性心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二二二二))))期刊論文期刊論文期刊論文期刊論文

刁統菊,〈白綾衫照月光殊〉,《棗庄學院學報》(棗庄:棗庄學院,2002),第 19 卷,第 6 期,頁 15-17。

王三慶,〈試論元宵到燃燈節俗的演化與文化融合〉,《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

(台北:華梵大學,2000)。刊登於網路學報:http://www.hfu.edu.tw/~lbc/BC/

4TH/BC0423.HTM

向柏松,〈元宵燈節的起源與文化內涵新論〉,《中南民族學院學報》(湖北:中南 民族大學,2000),第 20 卷,第 2 期,頁 32-35。

呂廷文,〈轉九曲與燎百病的文化內涵〉,《延安教育學院學報》(延安:延安教育 學院,1991),第 1 期,頁 15。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台北:中外文 學月刊社,1993),第 22 卷,第 3 期,頁 116-150。

李傳軍,〈論元宵觀燈起源於西域佛教社會〉,《西域研究》(烏魯木齊:新疆社會 科學院,2007),第 4 期,頁 108-114。

宋鎮豪,〈殷墟甲骨占卜程式的追索〉,《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第 4

130 明清節慶中的女性節俗與性別文化——以元宵節為中心

期,頁 40。

洪淑苓,〈女性節日文化初探:以近代地方志中的「元宵走橋」等習俗為例〉,《台 大文史哲學報》(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2003),第 59 期,頁 297-336。

涂元濟、涂石,〈燈節的起源與發展〉,《民間文學論壇》(北京:民間文學論壇雜 誌社,1985),第 12 期,頁 92-96。

俞秀紅,〈西域文化對元宵燈俗的影響〉,《新疆大學學報》(烏魯木齊:新疆大學,

2007),第 35 卷,第 2 期,頁 65-68。

陳熙遠,〈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 語言所集刊》75:2(台北:中硏院史語所,2004),頁 283-329。

張澤洪,〈道教齋醮科儀與民俗信仰〉,《宗教學研究》(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 教文化研究所),1999,第 43 期。

張乃格,〈元宵張燈風俗探源――以蘇北地方史志資料為例〉,《中國地方誌》(北 京:中國地方志發行部,2007),第 12 期,頁 49-53。

閻真,《文化史的虛構:巴赫金「狂歡」理論的七大缺失》,《文藝研究》,第 12 期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頁 52-60。

詹丹、張瑞,〈城市狂歡的傳統表現和《紅樓夢》的元宵節慶〉,《紅樓夢學刊》(北 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第 3 輯,頁 105-118。

魏月萍,〈原始的反叛:精神領域的無秩序狀態? ――評趙世瑜《狂歡與日常―

―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明代研究》(台北:中國明代研究協會,

2004),第 7 期,頁 75-94。

魏遠征,〈歲時節日在《金瓶梅》中的敘事意義〉(安慶: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4), 第 23 卷,第 6 期,頁 86-90。

龍彼得(Piet Van der Loon),〈中國戲劇源於宗教儀典考〉,《中國文學論著譯業》

(台北:學生書局,1985),下冊,頁 523-548。

徵引書目 ■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