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元宵女性節俗的文化意義元宵女性節俗的文化意義

第二節 醫療與信仰

古代社會巫術與醫術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早期的巫師亦擔任治疾的工作,

診斷病因並找出致祟的鬼神,採取歌舞、占卜、祭祀、祈禱、祝由、咒禁等不同 方法,來感應或降伏鬼神,達到去病消災的目的。251「醫」或從「酉」部(醫),

或從「巫」部(毉),顯示中國上古時代的醫亦是巫的一種。從巫醫同源的角度 來審視地方民俗節慶,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印證。

許多明清地方志都特別提到,婦女十六夜「走百病」可免除腰、腿方面的疾 病。走百病與治療腰腿諸疾有何干係?從巫術的角度來看,走百病是透過實際上

250 清.林豪,《澎湖廳志》,卷 9,頁 316。

251 薛公忱主編,《中醫文化溯源》(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頁 127。

81 ■ 未知嬌女心中事——元宵女性節俗的文化意義

的「走動」儀式,如到廟裡上香、郊外踏青、或至城中街陌遊觀等形式,來祈求 未來一年健康無病。從醫療的角度來看,因為婦女平日的生活空間多侷限在閨閣 之中,趁著佳節的特殊時空出外活動,多少可避免因狹促的空間所造成的腰腿宿 疾與心病。至於婦女走百病「必歷三橋」、「行走百步」才能治疾的說法,這種以 不能治疾的負面角度來告誡婦女不走動的後果,實是正向鼓勵平日無法出門的大 家閨秀或老婦多加活動。

走動可以去病,但為何南方會不成文規定要走「橋」?過橋與上古水祓巫術 可能有所關聯,從上巳節的節俗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線索。古代的上巳節多 在春季舉行,透過祭高禖、祓禊和會男女等活動,來達到除災避邪、祈求生育等 目的。漢代以後,上巳仍是民間求子的民俗節日,但也逐漸變成貴族之間炫耀財 富、遊春娛樂的盛會。直到魏晉時期,上巳節明才訂於三月三日,主要的活動是 踏青、遊春、划龍舟、打鞦韆等娛樂性質的活動,祓禊去疾的觀念在此時已退居 次要地位,會男女的求子巫儀行為則消失無蹤。252到了宋代以後,隨著禮教的森 嚴,上巳節俗在漢人文化中已經衰微,「上巳」甚至被解釋為「上冢」253,也就 是祭祖掃墓之意,除少數民族保留遺風外254,漢人女子在三月三日進行祓禊的活 動已少有記載,不過在初春的走橋節俗中,我們仍可以看到這觀念的遺留與殘影。

古人認為水、火都可以除災疾,宋人葛立方(?-1165)《韻語陽秋》有云:「上 巳於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故謂之祓禊。禊者,潔也。」255「去宿垢」就是

252 宋兆麟,《生育神與性巫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頁 28。

253 《廣東歸善縣志》:「東坡謂南海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日,上冢也。」據清乾隆 48 年刻本,

收入丁世良、趙放主編,《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中南卷》,下冊,頁 731。

254 三月三日至今仍是中國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如壯族、侗族、苗族的「歌唱節」,雲南大理地 區的「潑水節」。明清漢人則偶有士大夫追尋古代遺風,攜酒遨遊山水,謂「蘭亭修禊事也。」

頗有上巳遺意。

255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收入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書局,1986),第 43 編,第 3 冊,

卷 19,頁 2,總頁 859。

明清節慶中的女性節俗與性別文化――以元宵節為中心 ■ 82

除宿疾。不過學者陶思炎認為:「用水洗身以除災祛病,它作為古代婦女的信仰 活動,其主要功能是祈嗣,即用水洗去不孕不育之病,求得多生多育之福。」256 所以祓禊除了去疾亦與祈子功能結合(見圖十九)。《北齊書.竇泰傳》便可作為 證明:「泰母夢風雷暴起,若有雨狀,出庭觀之,見電光奪目,駛雨霑灑,寤而 驚汗,遂有娠。期而不產,大懼。有巫曰:『渡河湔裙,產子必易』便向水所,

256 陶思炎,《祈禳:求福、除殃》(台北:台灣珠海出版,1993),頁 89。

 圖十九:投江產子。文中說明一婦女即將臨盆卻言行異常,一日突然投江,並產子於河中,

漂流十餘里,後被救起,丈夫認為是江水濯去不潔,母子才得以均安。(資料來源:《點石齋畫 報》,第二輯,第 7 冊,樂集,頁 88-89。)

83 ■ 未知嬌女心中事——元宵女性節俗的文化意義

忽見一人,曰:『當生貴子,可徙而南。』泰母從之。俄而生泰。」257不過在禮 教制度完整之後,要婦女在河邊洗身是有爭議的(見圖二十),第一,會被抨擊 違背良善風俗,第二,多數婦女亦不敢為。也因此祓禊儀式才會逐漸轉化成「走 橋跨水」的象徵形式。

257 唐.李百藥,《北齊書》,卷 15,〈列傳.竇泰傳〉頁 193。

▲ 圖二十:洗腳大會。雲南通海縣城西一寺廟前有一「洗腳塘」的池子,每年三月初三婦女 都會前來洗腳、謁廟,俗稱洗腳大會,問為何敢在眾目睽睽之下裸腿洗腳,她們表示,祈求來 生之福不知今生之辱。(資料來源:吳友如等繪,《清末浮世繪――點石齋畫報精選》,台北:

遠流出版社,2005,頁 34。)

明清節慶中的女性節俗與性別文化――以元宵節為中心 ■ 84

若說走橋跨水是巫術中一種「水療法」,那燃艾炙柏或炙石的觀念則是巫術 中的「火療法」。在中國藥學的記載裡,艾與柏皆具有祛病驅邪的功能,《本草綱 目》記載艾草乃「醫家用灸病,故曰灸草」258、柏樹則是「不畏霜雪,得木之正 氣,他木不及」259。元宵節俗中「艾炙(灸)獨柏」、「樹木燃艾炷」、「炙(灸)

石人」的儀式,是將艾草集結成柱狀燃之,再放到石頭或樹木上,這個動作乃是 將木石隱喻成自己身體,在艾草炙灸之後,來年便能百病消除。清人郭麐(1767- 1831)〈濰縣竹枝詞〉便提到炙燒石人的盛況:

新正節始過元宵,結隊城頭跑老貓;

為丐一年無百病,艾香爭把石人燒。260

浙江朱維魚(乾隆時人)〈渭城竹枝詞〉則提到以艾灸柏的方式,詞末註有:「俗 以元夕次日,婦女群往碑洞,撫古松柏樹身灼艾,謂可療疾。」261這些文獻皆明 白點出艾草具有祛病驅邪的特色。

日本學者山田慶兒曾對中國灸法的起源做出考證,他認為灸法應是源於燻燃 艾草以禳除體內疫鬼的咒術療法,262和原始巫術與巫覡有很大的關聯。而引入天 火點燃艾草的器具「陽燧」263又多掌握在巫覡手中,巫者往往以天火所帶來的熱

258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卷 15,頁 935。

259 同上,卷 34,頁 1913。

260 王利器、王愼之、王子今輯,《歷代竹枝詞》,第 3 冊,頁 1907。「跑」音ㄆㄠˊ。

261 同上,第 2 冊,頁 1591。

262 山田慶兒,〈中醫藥的歷史與理論〉,收入氏著《古代東亞哲學與科技文化》(瀋陽:遼寧教育 出版社,1996),頁 260-261。

263 西漢.劉安,《淮南子.天文》「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漢人高誘注解:「陽燧,金也,取 金杯無緣者,熱摩令熱,日中時,以當日下,以艾承之,則燃得火也。」收入《四部備要.子部》

(台北:中華書局,1965),No.418,卷 3,〈天文訓〉,頁 11。

85 ■ 未知嬌女心中事——元宵女性節俗的文化意義

力與氣味來進行巫儀,以達到驅除陰邪疫鬼的目的,可見得灸法與占卜系出同 門。唐代孫思邈曾將中醫裡的診氣色法與甲骨占卜做出類比,他說:「夫五藏(臟)

應五行,若有病,則因其時色見於面目,亦猶灼龜於裡,吉凶之兆形於表也。」

264學者宋鎮豪也曾如此描述「灼骨」的過程:「卜者用艾絨或乾火草捻成圓柱狀 或豆粒狀成椎形,置於羊胛骨的無脊面,持火繩繞骨數圈,點燃骨上的艾絨或火 草,一般是從骨扇寬薄一端開始燃起,一排排地也依次燒向骨臼一端,直至骨面 布滿灼痕為止,每骨可燒八、九次至十餘次。卜者開始唸唸有詞,並不時吹火助 燃,有時還要在卜骨的正面用火迅速點一下,務使骨面出現輕微裂紋。」265在在 顯示艾草灸療與巫術的密切關係。由於古代中醫的灸法多承襲自甲骨占卜,因此 容易灼傷人體,如漢代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中有關艾草灸療的記載:「取 粗麻的碎末裹在乾燥的艾葉裡,在(疒頹)疝患者的頭頂正中部灸治,要把局部 皮膚燒潰爛為止。」266正因如此,明清時期的走百病儀才會以燃艾灸石木的方式,

模擬中醫灸療的療程來「感應神靈」達成祛病的願望。

燃艾炙石後來還衍生出更多不同的形式,如「打火燎身」,是指在庭院燃燒 柏枝,身體過火以「燎」百病、「烤」雜病,燎與烤字皆有「了」之意;「陶灸」

則是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烤火燎身,這也是火燎巫儀的一種變化;還有一種「頭 戴柏枝」的元宵節俗,推測這應是意喻著將柏枝的正氣引入體內來護佑自身健 康,這與接觸巫術觀念相符,所謂的接觸巫術是指舉凡曾經接觸過的兩種東西,

以後即使分開了,也能夠互相感應,因此,頭戴柏枝也可說是祛病巫儀的轉化。

在走百病的形式中,比較特別的是「歸寧」,這純粹是屬於精神層面治療的 功能,和原始巫術較無關聯。《紅樓夢》裡第十八回、五十三、五十四章回亦大 篇幅描述賈妃歸省慶元宵的熱鬧場景,這正好是明清元宵歸寧節俗的一個鮮明寫

264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台北:中國醫藥研究所,1974),卷 25,〈色脈〉,頁 298-1。

265 宋鎮豪,〈殷墟甲骨占卜程式的追索〉《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第 4 期,頁 40。

266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頁 482-483。

明清節慶中的女性節俗與性別文化――以元宵節為中心 ■ 86

照。厲秀芳〈真州竹枝詞.接女〉裡也曾如此描述:

正月歸來興不賒,今番姊妹笑言嘩;

未知嬌女心中事,是愛夫家愛母家。267

上述詩中的娘家父母仍舊關心出嫁的女兒,甚至還擔心女兒是否忘記母家,展現 了血濃於水的親情,女兒亦藉由歸寧一解相思之苦。

整體而言,占卜、摸釘、送燈與走橋等元宵節俗,都和原始巫術脫離不了關 係,或者正確的說,是原始巫術經過了重重的轉化、改變了形式才得以傳承下來,

除了歸寧是較偏向精神層次的「治療」,走橋、戴柏枝與火燎等做法,其實也頗 具有醫療保健的意識,因為實際的走動的確可能為足不出戶的婦女帶來去病的效

除了歸寧是較偏向精神層次的「治療」,走橋、戴柏枝與火燎等做法,其實也頗 具有醫療保健的意識,因為實際的走動的確可能為足不出戶的婦女帶來去病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