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個人職責

1.領導者的自我覺察和以身作責,將有助於教師知識分享意願的提昇

在此所謂的領導者,除了校長之外,還包括學校的處室主任,甚至是各種會 議的會議主持人。因為從研究發現可知,領導者的能力和素養悠關教師知識分享 意願的高低與否,領導者除了要僅守權力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外,還必須站在客觀 公正的立場,扮演好傾聽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學習者的角色,重視來自不同管 道的聲音並強調專業對話的意義,才能讓知識分享的正向價值獲得突顯。而此一 現象,首重領導者對個人價值觀和行為的自我省察,以及以身作責的實踐力,才 能為學校知識分享機制的建立,具備持續且有力的促動要素。

2.教師若能省察個人在校園中的角色功能,對環境氣氛的形塑將是一股助力 從理論和實務研究可知,人是賦予組織生命力的靈魂,知識分享的成功與 否,也關涉個人對此事以及對組織內部的看法。因此,回歸到教育人員應有的價 值定位來看,每一個人在組織中都扮演了某個角色,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倘若 在這所學校之中,每個人都能以學校的整體利益和教育專業發展為第一優先任 務,自許是一位願意嘗試創新面對變革的知識工作者,並願意建立一個屬於彼此

2010「教育行政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共享的支持性文化,對這所學校來說,永無止靜的動態歷程會帶給所有成員更大 的能量。

3.所有成員應學習及善用資訊通信科技的功能,讓知識分享的能量持續精進 資訊通信科技被視為是創造知識和分享知識的最佳媒介。新經濟學認為它不 是變革的驅策者,但它卻是具體表現在人們身上釋放創造潛能和知識的工具。整 體而言,資訊通信科技部門是所有經濟活動和產業中,具有強而有力的增值效能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isory Group,1999)。另一方面,也由於資訊通 信科技能夠引發人們的創意思考、縮短人際之間的距離、促進彼此間的溝通、協 助個人拓展視野、滿足個人學習需求、強化學習效果等功能,因此所有成員應當 要學會和善用資訊通信科技。

4.所有成員應加強個人的後設認知,促進自我導向能力的養成

如果學校成員能夠同時具有獲取、評價和選擇知識的能力,或擁有統整的能 力、多元智慧的能力、與別人共事的能力等,將可促使其具有克服環境變遷的策 略與專業素養,而此等能力之養成,係關涉成人的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能力。所謂後設認知能力,係指個人對其認知歷程和認知結果的自我覺知、自我 監控以及自我調整等之知識與能力(陳蜜桃,1990)。據此可知,後設認知應為 教職員必須具備的能力,因為教職員能夠得以對認知過程有所瞭解、監控、調整 和評鑑,進而促使教職員更能自我覺知及更主動的學習。

參考文獻

王文彥(2002)。知識分享內外在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以 A 公司為例。中 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明烈(2001)。學習社會中的知識管理。成人教育學刊,5,頁 85-118。

汪金城(2000)。研發機構分享機制之研究---以工研院光電所研發團隊為例。政 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玲(2002)。組織內部知識分享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涼(2003)。虛擬社群之知識分享與知識管理過程之研究-以網路讀書會為 探 討對象。私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于荻(2001)。組織文化如何影響知識分享之探索性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 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行為之紮根理論研究

金承慧(2003)。研發機構組織成員知識分享行為意圖研究-以工研院研發人員為 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鉦棽、王政智(2005)。從社會交換理論與交易成本理論分析組織內之知識分 享行為。人力資源管理學報,5,2,95-119。

侯望倫(2002)。組織知識管理整合架構設計與探討-資訊軟體業為例。政治大 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 1990 年)

郝溪明(1999)。都市家庭中失能老人與主要照顧者調整生活方式之研究。私立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蜜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琇玲(譯)(2001)。知識管理。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 1999 年)

梁桂錦(2002)。組織成員知識分享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資訊產品製造業研 發 人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遠見雜誌廣告部(2005)。創造利潤與價值的起點-運用知識管理啟動成長引擎。

遠見雜誌,231,102-104。

黎士群(2000)。組織公平、信任與知識分享行為之關係性研究-以 Unix 系統管 理人員為例。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京偉(譯)(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台北:商周。(原著出版年 1998 年)

鄭瑞隆(譯)(2001)。實地工作。輯於黃光雄主譯/校閱,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 方法。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 1998 年)

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化研究法。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13-32。

簡吟芳(2003)。終身學習機構的知識分享策略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 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Amabile,T.M. Hill,K.G. Hennessey,B.A. & Tight,E.M. ( 1994 ) .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6(5), 950-967.

Bostrom,R.P.(1989).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systems development proces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16(5), 279-295.

Davenport, T.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2010「教育行政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e Long,D.W.& Fahey, L.(2000).Diagnosing cultural barrier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4(4), 113-127.

Glaser, B.G.(1992). 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Mill Valley, CA : Sociology Press.

Hendriks, P. ( 1999 )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6(3), 91-100.

Hidding,G. & Shireen,M.C.(1998). Anatomy of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 Turning knowledge into capital at andersen consult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5(1), 3-13.

Holtshouse, D.(1998).Knowledge research issu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3(3), 277-28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sory Group(1999).The Knowledge Economy.Wellington:ITAG.

McDermott, R. and O’Dell, C. (2001).Overcoming Culture Barriers to Sharing Knowledg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5(1), 76-85.

Nancy, M.D. (2000).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 Boston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Nonak, I.(1994).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15(1), 14-37.

Nonak, I. & Takeuchi, H.(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NY.

OECD(1998). Measuring Intangible Investment : Intangible Investment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Quinn,R.E. & McGrath,M.R. (1985).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 A competing value perapective. Beverly Hills, CA:Sage.

Quinn, J., Anderson, P., Finkelstein, S. (1996). Managing professional intellect : making the most of the be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obert,B. (2000).Pick employees brains. HR Magazine,45(2), 115-120.

Schatzman,L. (1991). Dimensional analysis : Notes on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grounding of the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R.Maines(Ed.),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process,pp.303-313.

New York : Water de Gruyter, Inc.

Senge, P. (1998). Sharing knowledge. Executive Excellence,15(6), 11-12.

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行為之紮根理論研究

Sethia, N. K. & Glinow, M. A.(1985).Arriving at Four Cultures by Managing the Reward System. In R. H. Kilman, M. J. Saxton, R. Serpa, et al.

(1985).Gaining Control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pp.400-420.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Stern,P.N. (1980).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 Its uses and processes.

Image,12(1), 20-23.

Strauss, A. & Co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 Sage.

Tan, M.(1994).Establish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in systems design :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10(4), 159-182.

2010「教育行政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