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實施歷程

第三節 第二次主題課程教學之實施

第二次主題授課時間為第五課結束後立即開始,由於此時剛好是十二月底,

如照正常的進度上課,B 班第一次課上完後,下次上課剛好碰到元旦假期,如 再隔一週上課,等於間隔半個月才再上課,因此研究者事先與該班國文老師借 了兩堂課,剛好與A 班同一天,即在上午上完 B 班的課,緊接著下午換 A 班上 課。但也因此上午上完B 班後可做立即的修正,這也考驗著研究者的緊急應變 能力。

壹、 第一節課

一、 引起動機

B 班為第一個授課班級,課程一開始研究者先以第六章「政治參與與選舉」

中選舉的概念切入,讓學生有具體的概念,連結學生的背景知識,並反問學生 投票權要設定在二十歲的原因,學生的反應踴躍:「此次主題具體且明確學生接 受度高,而投票權設定的年齡雖是法律規定,但反問學生為什麼時,學生的反 應出奇的踴躍,果然如理論說的與學生越貼近的主題,越能引起討論(思-1124)」,

有了這個成功經驗後,在A 班授課時,研究者採取更積極的態度引導學生思考,

以未看過文本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十八歲適不適合投票的問題,結果反應更 加熱烈:「學生看起來反應不錯,與老師一起思考問題,符合閱讀策略中預想作 者想要表達的內容。看起來是成功的(思-1124)」。接下來進到合作學習原則的 回顧與練習,同樣以上一堂課學生的反應為例子,並帶入本次可能會運用到的 技巧,在老師講解例子的同時,一起練習該要怎麼說及該要怎麼做。此部份延

續前一主題的經驗,學生同樣反應良好。協同研究者同意這樣的看法:「學生在 合作學習教學部份能夠投入並回應老師(教-­‐1224-T)」

二、 進行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

到了閱讀理解策略教學階段,先讓學生瞭解閱讀理解的層次,一起討論「怎 麼樣才叫讀懂一篇文章」,內容含括從基礎的讀者到熟練的讀者應該做到的事情,

研究者以學生生活情境當中具體的生活實例,來說明句子之間的關係及示範不 同層次閱讀結果的差別。此部份在B 班時 T2 教師觀察:「教師的舉例能夠吸引 學生的注意(教-1224-T)」,但研究者急於將所知的概念傳達給學生,因此停頓 或給予學生思考及回應的機會相對減少,因此T2 教師就直言:「似乎可以試著 讓學生回應,以區辨學生的理解狀態(教-1224-T)」,因此在下一堂課,研究者 馬上調整教學的節奏,以稍微停頓,留待思考的方式,等待學生回應,聽聽學 生的答案,果然學生反應更好,T2 教師觀察到:「學生看起來能理解並思考回 應(教-1224-T)」,教學時間適度的留白,收到不錯的成果。另外 T1 教師也肯 定此部份的教學成效,更直接建議:「使用帥哥的實例很清楚易懂,但這個實例 只是一句話,建議能以短篇文字呈現在投影片上,能將概念更清楚的呈現(觀 2-1224)」,做為未來修正的參考。

接下來研究者引導學生再次走過閱讀理解策略的三個步驟,並從第一個步 驟概覽整篇文章開始,思考文章的立場及主要論點等問題。一開始請學生快速 瀏覽時,學生都能按照研究者的指示快速瀏覽文本,並回答研究者提出的問題 如果用一句話說明這篇文章在說些什麼,結果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快速回應,B 班時學生能夠即使回應:「十八歲應該可以投票(觀1-1224-T)」,但A 班學生可 以認真參與課程,卻無法表達:「在請學生以一句話說明文章大意時,學生可以

投入閱讀和操作,但在提出一句話部份無法立刻回應老師(教-1224-T)」。雖然 回答不出來,但可以肯定學生表情是專注的。

進入閱讀策略的第二步驟找出各段落重點,透過研究者示範文章的第一段,

從句子與句子中告訴學生,作者在段落中表達的問題是什麼,用什麼樣的理由 證明自己的想法。並請學生以第二段做練習,找出其中的問題與理由。此時,

學生開始遇到問題,雖然願意低下頭試圖畫重點,但研究者觀察到:「對於如何 找出文章中的問題與理由似乎並不能理解與做到(教-1224-T)」,研究者因此思 考:

學生只有經過一次的教學,就要學生找出質疑的問題與理由,加上老師未 曾要求他們這樣子去思考,似乎強人所難(思-1224)。

因此,研究者在B 班授課時,緊急調整教學方式,在第一段全班教學示範 完畢後,緊接著全班大團體討論,帶著學生一起討論第二段,並找出問題及理 由,最後才進行分組小團體討論。此時學生在研究者的引導下,少數學生開始 有回應,且在實際操作上,學生開始能找出重點,但協同研究者觀察到:「在畫 出文章重點部份,學生可以畫出文章重點,但較無法闡釋觀點與證明」。研究者 認為主要原因是:

學生對於觀點、證明、問題、理由等字詞不夠瞭解,影響他們在文章當中 運用其概念找出對應的段落,或許得在教學後,透過多看、多分析來了解

(思-1224)。

研究者將在下兩次課程時,再次說明與練習。

每個人自己畫完重點後,進入分組討論階段,以各小組為單位,在同一段 落下,每個人分享自己畫的重點及理由,並記錄在學習單上。此時研究者不斷

地請學生記錄下同學說的內容,做為學習及參考的依據。看似簡單的指令對於 學生來說,卻是從沒經歷過的體驗,因此在實踐上遇到了困難:

小組討論過程也可以看出有ㄧ些學生不太能理解老師的指令,可能需要步 驟細部拆解加強重點(教-1224-T)

學生也問老師說:

師:每個人的理由不是都一樣嗎?

生:當然都一樣因為看同一段落,所以,如果找到一樣的理由,很有可能 是他的觀點所在,亦即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大家看起來是一致的(觀 -1224)。

可見少數學生尚未看出研究者設計此問題的用意,顯示少數學生後設能力 不足。在A 班授課時,研究者針對問題與流程部分,特別再次說明,學生都能 認真施作,但協同研究者觀察到:「在分組討論時實作時,同學都很認真討論,

但對於問題和理由為何可能仍不太確定(教-1224-T)」。研究者省思:「問題、

理由、主張這些名詞對於學生還是陌生,除了課程說明外,應可在學習單上加 以說明。(思-1224)」。

最後一步進行論證式構圖的教學,從證據、主張及推論三個名詞開始說起,

並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例如主張今天天氣很冷需要哪些證據。從真實生活當中 舉例,及運用主題文章的一段來示範畫摘要,最後呈現出整個論證式構圖的結 構。在實際教學時,卻遇到一些困難,不管A 班或 B 班學生的接受度看來不高,

T2 教師觀察到:

論證式三角形的教學與實作,學生似乎有點難以理解,會變成是試著提出 自己的看法,沒辦法跟隨老師的指令(教-1224-T)。

T1 教師也提出了觀察:「證據、推問與主張三角形的呈現方式,讓學生對 此架構圖的繪製產生混淆(觀2-1224)」。研究者省思:

原本三角形的呈現方式,因為證據、推論與主張共三個,成為版面配置的 方式,結果卻造成學生誤解,應該修正;另外學生看起來問題、主張、證 據等這些名詞混淆,由於這些名詞不是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甚至對學生來 說根本沒機會運用到,應再加強說明(思-1224)。

因此研究者計畫在下一堂課,加強說明之間的關係,並再舉其他例子加以 說明。

三、 交代功課

介紹完畢後,請同學回佳練習繪製自己的論證式概念構圖。第一到三組的 學生畫的是反對的立場,四到六組學生繪製支持的立場,在下次上課時帶至課 堂上一起討論。在第一次主題課程時,研究者特別預先提前請學生繳交功課,

因此上次在教室討論時比較能夠快速討論與上手,小組發展的歷程較少被觀察 到;而本次研究者並沒有提前要求繳交學習單,或可更直接近距離觀察學生現 場整合的歷程,觀察學生在這樣過程中,將會遇到的事情。

貳、 第二節課

一、 引起動機

作者以「如何讀懂一篇文章」做為本次課程的引言,讓學生檢視自己在這 篇文章裡瞭解到達什麼樣的層次。課堂上老師以口頭詢問學生屬於基本型讀者 或熟練型的讀者,B 班學生表現的較為自信,認為自己屬於熟練型的較多人舉 手,約略有十來個:「B 班學生出乎意料的多人舉手,對於自己的閱讀理解狀況,

有感覺良好的現象,但和過去的表現來看卻不盡相符,值得讓人多加觀察,過 度的自信可能成為阻礙學習新知的殺手(思-1231)」。在詢問 A 班時,學生反應

反而保守:「只有一個同學舉手,而原本認為學習狀況較為突出的幾位同學,都 沒有舉手,與B 班相較,呈現兩種極端,真是奇怪(思-1231)」。出現這樣的狀 況,對於研究者來說是始料未及的。接下來仍是提醒學生合作學習的原則,請 同學跟隨研究者再次複誦一遍。

二、 進行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

進行到閱讀理解教學部分,因為上一堂課研究者認為學生對於論證式的概 念較為陌生,因此本次上課再次說明一次,並具體舉出「台灣冬天適合吃冰」

為例。請學生換位思考,假設今天自己是作者,內心有個核心想法是「台灣冬 天適合吃冰」,該要如何提出證據、推論與主張。在B 班授課時,學生熱切的回 應想法,但研究者偏向以原本的例子說明,但協同研究者認為:

在論證式教學部份,學生對例子部份的理解度似乎較高,因此也許可以試 著討論學生所提推論和證據,以更澄清學生想法(教-1231-T)。

研究者思考:「以學生的例子為出發,通常較為有趣,且符合學生的邏輯,

較能引起共鳴(思-1231)」。因此在 A 班時,研究者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一問

較能引起共鳴(思-1231)」。因此在 A 班時,研究者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