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閱讀理解在公民科的重要性

閱讀理解在過往的公民科教學中沒有被重視過,因為他並非公民科的教學 目標。但如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公民認知的學習、公民資格的養成及社會 參與的能力息息相關,閱讀理解教學也非少數科目的專利,分述如下;

壹、 學習公民科的知識結構

公民教育的內容相當廣泛,包含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心理、

道德、倫理、教育等學術領域,可見社會科學的知識為公民知識的主要來源(張 秀雄, 1998),這些學術領域目前在我國通通含括在社會領域公民科中。因此,

從社會科知識結構的探討,可以窺見公民科知識結構的樣貌。以下先從學科知 識結構本身探討起。

學科知識是人類的文化遺產,學校的目的即是在傳承此種文化遺產。自從 Bruner 提出「認知發展」的教學主張,課程的觀點開始隱含提供學生一套適用 於各種情境的基本的認知技能。這樣的課程重點擺在學生要學習學科的知識結 構,也就是說,學會知識結構本身的邏輯秩序與構成各學習領域特徵的概念架 構上(Bruner, 1966)。可知這些知識結構是由事實組織與集合概念組合而成。

Schwab(1964)進一步指出所有的學科可以呈現出三種結構:一、組織結構:

將知識領域相關的部份,有秩序地統整在一起產生整體性的意義,並能區隔與 其他學科間的差異性;二、概念結構:概念是包含重要屬性或特徵的同類事物 之總稱(鄭麗玉,1993),故概念結構是指將學科知識系統地整理出具類別、範 疇與層次性的概念體系,藉由此學科知識將可被簡化,有利於推理、決策或問 題解決等思考活動;三、語法結構:採用語言或其他符號進行意見的對話與溝

通,也就是說應用這些具有邏輯關連的概念群加以辯證、演繹來傳遞經驗並推 廣其成果。從上述知識建構的歷程可知事實、概念是構成知識的基本單位,也 是教材組織的核心。因此教師的教學是在協助學生能夠瞭解概念的意義以及概 念間的關係,進而連結原理原則,最後建構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社會科的知識結構也是由「事實、概念、通則」三個主要元素組合而成。

黃炳煌(1991)認為社會科是一門整合有關人際關係的經驗知識的統合科目,

其目的則在教導學生熟諳社會科學的知識結構(包括概念和原則)和探究方法,

藉以澄清價值,做理性之決定,並據以採取行動。不只如此,國外學者Woolever 和Scott(1988)提出社會科依照其內在階層性,可以分為事實、概念、原則和 理論等四個要素。其中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人、地、事、物與事件;概念是經過 感覺、歸納與抽象化的過程,把同類型的事物中共同屬性抽離出來,以符號(如 文字)表示;原則是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概念結合而成的通則;至於理論,則 是以前二者為基礎,將人類某一部門的經驗與知識綜合成有系統的集中表現,

為最高層次。可見社會科知識結構由概念貫穿整個知識形成的歷程,概念的學 習是學生學習的重點(Ellis, 1981)。

公民科與社會科在學術領域高度相似性的狀況下,社會科的知識結構如此,

公民科也是一樣。換句話說,公民科的知識結構也是在一個核心主旨下,貫穿 所有的概念和主題。因此在教學上強調要學生學習公民科的基本結構,即各種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邏輯關係,強調使學生參與知識的建 構、結構的學習過程,以掌握知識的整體性以及事物之間的關聯性,而不是掌 握零星的記憶或是最後的結論(彭如婉,2004)。因此,不管是社會科或公民科 學習的步驟,首先,透過對事實的認識從中歸納共同的屬性,以發展社會學科

的概念;再者,找出概念間的關係,並透過概念與事實的結合,建構社會科的 原理原則;此外,從現實社會的具體事實,驗證已知的概念、原則或理論。最 後,經由前三步驟,把社會學科的重要知識,透過歸納與演繹的學習過程,內 化為學習經驗並改變行為(陳國川,1995)。

綜上所述,不管是社會科或公民科的知識結構都是由事實、概念與通則垂 直性結構組成。學生要學習掌握整體性的知識結構,而非零碎重要資訊,而如 此概念性知識的形成與學生本身的背景知識相關。因此,在教學主題選擇上,

要從學生背景知識出發,有助於新舊知識的連結。再者,概念構圖可幫助學生 瞭解事實間的關係,找出彼此間的層次形成概念與通則,建構整體性的知識結 構。

貳、培養民主社會的公民資格

廿一世紀以後,公民社會意識普遍抬頭,民主洪流推波助瀾下,擴張了 人民的角色,如近年來的苗栗竹南大埔都更事件、洪仲丘受虐事件引發的公民 行動,都是人民主動發起,透過網路、社群網站的串連所引發的公民運動,可 見在民主深化(democratic deepening)的今天,我國的學校公民教育漸漸地轉 型到當前以「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社會多元化、文 化本土化(在地化),以及公民意識主體化」為價值取向的公民社會體制(莊富 源,2007),在這樣的公民社會體制底下,對於公民教育的目標導向的觀點與過 去相比產生差異,也引發對於公民資格觀的討論。對於此的討論主要從自由主 義(liberalism)、多元主義(multiculturalism)、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

及公民共和主義(civic republicanism)等四種不同理論模式來探討。這四種主 要的「公民資格」教育觀,主要在探討公民與國家或社群間的關係、公民的主

體價值、及公民德性等方面的論述。它們在某些觀點上意見相左,譬如自由主 義與社群主義對於公民與國家或社群的關係之主張;但也有某些觀點卻是相通 的,如強調公民的主體價值,同時也提出公民德性的目標與方法。

而我國的民主發展進入鞏固階段,公民資格的論述應該朝向一種符合社會 正義思潮所需的公民教育「基本架構」(basic structure)為其主軸核心所在,也 就是能夠整合及實踐自由主義的重視「個人權利」(personal rights),多元主義 的發揮「肯認差異」(recognize difference),社群主義的凝聚「社群認同」

(communities identification),乃至於公民共和主義的闡揚「國家共善」(state’s common good)等有關的行動主張。藉以形塑具備一定良好素質、態度和認同的 公民,建構一個理想而現代化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張秀雄、李琪明,

2002)。

而這樣的的公民社會如果要運行不墜,除了建構在一套思想和價值體系上,

更重要的是制度內的成員需要具備某些習性、態度或信念。也就是說單靠制度 的建立,不足以支持民主政治的維持與發展,一套制度的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

學生公民教育的養成過程。只要社會大多數成員的思考方式,生活習慣、價值 取捨與行為模式,符合公民社會的精神,就越能達到現代化的民主國家的理想。

而民主國家需要的公民具備怎麼樣的習性、態度或能力呢?內涵至少包含 三個面向:

一、知識層面:

此一面向主要透過社會科教育提供公民生活所需的知識:如人類學、政治、

經濟、地理、歷史、政治知識、心理學及社會學等學問的基礎認知(Wangen,

1987)。以這些科目使公民具備基本的公民知識,從而成為一個知識豐富、見聞

廣博的公民(informed citizen)。Wangen(1987)認為瞭解社會科觀念和原則將 給予學生力量,讓他們有能力去解釋和幫助他們發展事實,這些觀念、認知和 分析的問題時常改變,就像新的知識和思考方法會不斷發展一般。這些觀念包 含人類學中的文化、語言、價值及制度。經濟部分包含稀少性、機會成本、消 費及生產。政治科學方面的公民資質教育、制度、領導、意識型態及公共政策、

社會學則有文化、制度文化、制度、規範、團體及改變。Engle-Ochoa(引自王 錦雀,1998)則認為除了有關政府的知識、結構、組織及程序外,應包含一些 強化公民知識的素養,如1.環境研究(包含環境問題、地球、地理、人與環境 關係等);2.制度研究(包含法律、政治;政治、社會、及國際關係等方面的制 度);3.文化研究(包括文化的差異性、相似性、普遍性、文化的消長及尊重不 同尊重不同文化);4.社會問題;5.做決定的問題(包括知識的取得、包括知識 的取得、溝通、價值等);以及6.公民實習等。具備上述知識後能成為有活力的 思考者、有能力做決定者及對人群提供公平條件的主動參與者。綜上所述,公 民社會所培育的公民在知識內涵上除了社會科知識之外,尚包括對於環境、文 化及社會認知的素養,及自我個性與群性間的發展,並強調學習內容與與生活 經驗相互連結。

二、技能層面:

在民主社會中,公民的角色不只是成為擁有權利的接受者,而是具有知識 和能力的參與者,Gutmann(1993)認為自由社會的公民教育的教育目標就是達 到「有意識的社會再製」(conscious social reproduction)的理想,也就是要培養 社會成員有能力參與和創造彼此共享的社會,姑且不論對教育的社會再製功能 抱持支持或反對立場的態度,但在這樣一個社會中,每個成年人可以因為充分

準備而達到共治的理想,而社會應該教導所有的兒童,具備參與的能力,並共 同形塑社會。因此對於公民所要求的是培育民主社會所需要的能力,而非強制 的告訴公民什麼才是正確的意見,也不是告訴公民什麼才是最佳的選擇。相對 的,學校教育應該培養的是邏輯思考、批判反省、公平論證等等的相關能力,

準備而達到共治的理想,而社會應該教導所有的兒童,具備參與的能力,並共 同形塑社會。因此對於公民所要求的是培育民主社會所需要的能力,而非強制 的告訴公民什麼才是正確的意見,也不是告訴公民什麼才是最佳的選擇。相對 的,學校教育應該培養的是邏輯思考、批判反省、公平論證等等的相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