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實施歷程

第一節 課程開始前之設計與準備

壹、 主題的決定

一、 第一次課程主題決定的歷程

第一次課程設計的原則在考量學生的興趣及閱讀的社會目的後,決定融入 八年級的第四章「政府的經濟功能」。在主題選擇上,為了提昇學生的閱讀參與,

研究者省思學生感興趣、有疑問、願意花時間討論的主題且必須引起學生情境 興趣。因為根據研究指出,情境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及使用閱讀策略 的動力,而情境興趣的引起,來自任務的教學及能引起學生參與的文本,包含

三種方法:提供學生有意義的選擇、能促進興趣結構完整的文本及充足的背景 知識(Schraw et al., 2001),揭示了學生的參與及文本設計的重要性。另外,研 究也同意:學生參與閱讀歷程的重要性,高於教師的教學(Wigfield et al., 2008),

因此研究者從學生生活經驗取材。而且學生生活經驗單純,資訊及觀點的來源 大部分來自爸媽、同儕及教師,少部分來自大眾傳播媒體。其家庭及學校生活 較少有公共性,欠缺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最後可能淪為個人經驗的抒發,因此,

若從報章新聞中的社會議題出發,找出能被觀察、深入討論、或有趣甚至是具 有衝突的議題,將其改寫成適合閱讀的文本結構,將會更有助於教學。

在課程設計階段,當時正好爆發重大食安事件,不管是報紙或電視新聞媒 體,幾乎每天都報導知名食品業者,使用黑心食用油,或具有國家認證的知名 產商,卻成為製造、使用或販售黑心油的上游廠商,為此遭到全民抵制,並拒 絕使用該集團生產的任何產品。研究者認為,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已經具有 共同被討論的「公共性」。再者,既然是全民抵制,而研究參與的學生可能也成 為抵制的人,但是未必每個學生都瞭解抵制的理由,可能成為媒體的盲目跟隨 者,恰巧與社會領域所要培養公民的目標即打破意識型態框架相牴觸。此外,

Selvester 與 Summers(2012)也認為:要使學生成為具有認知涵養的公民,而 不是容易被說服的民眾;且在這食安事件當中,政府除了保有事件發生的犯罪 追訴權外,在平時也有應盡的權責,此部份是媒體較少探討,但卻是民主國家 公民應該要知道的基本知識內涵。具備瞭解政治制度的涵養,才能成為思考者、

有能力做決定者及主動參與者(Ochoa-Becker, 2007)。經過研究者向指導教授 說明與討論後,決定將主題設定在食油風暴中政府的經濟功能。其次,指導教 授特別提醒,好的文章未必適合閱讀策略的教學;適合閱讀策略教學未必適合

自己的教學。因此,要成為推動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的教師,需具備文章改寫的 能力,並在設計完成後要實行過。

二、 第二次課程主題

第二次融入的課程章節為八年級第六章「政治參與與選舉」。原本計畫融入 的單元為第五課「政黨與利益團體」,但研究者在經過幾番思考後,認為在民主 國家當中,學生可以不加入政黨,但不能離開政治參與,因此對於政治參與的 瞭解是有必要的。再者,政治參與的方式,如投票、選舉等,都是最具體、最 常見且最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概念,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綜上所述,最後決 定調整融入的章節為第六章「政治參與與選舉」。

另外,主題的選定也經過一番波折,原本預計從支持與反對核能出發,讓 學生透過閱讀策略的學習,比較正反觀點間的差異。但與指導教授討論後認為,

核能議題牽涉到的背景知識,如核能科學、地質科學等,超出學生的認知程度,

非現階段可快速瞭解。此外,不只對於核能的瞭解,問題另外還包含對於國家 整體經濟的影響,其牽涉的範圍太過廣泛,是國中生閱讀能力所不能及的,不 適合做為國中階段學生學習閱讀理解策略的主題。

最後,協同研究者提出,選舉此課程主題之原因,當時公民團體「十八歲 公民權推動聯盟」推動台灣史上首度大規模青少年模擬投票活動「全國青少年 投票日」,促使社會開始討論政府是否應該下修投票年齡至十八歲。研究者考量 投票、選舉是學生熟悉且具體的概念,更是社會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政治參與 方式,具有極佳探討與設想的概念。再者,支持與反對的立場正好可呈現觀點 的衝突性,符合Swan(2003)概念導向閱讀教學的原則,即透過一個特定且篇 幅短的主題,加上看似衝突的觀點,能吸引讀者深入閱讀的可能。最後,研究

者蒐集充足資料並改寫文章,著重於文章的結構組織。文章敘寫要明確,減少 讀者過度推論;文章內容要與讀者相關;語氣撰寫要帶有吸引人的氣氛。Schraw、

Flowerday 與 Lehman(2001)聲稱在文本當中,文本的連貫性、相關性與趣味 性,將直接影響閱讀者情境興趣,進而提昇學習成就,因此最後決定探討主題 為十八歲投票權。

此外,識讀能力是培養學生社會參與的基礎,也就是讓學生有批判能力,

能看透事件背後權力運作關係,即能透過批判思考的角度看出立場與偏見

(Selvester et al., 2012),據此主題文章經過研究者改寫後,即使正反觀點並陳,

但仍刻意保持著作者的立場與看法,讓學生透過練習,來看出其中隱藏的端倪,

培養批判能力。

貳、 課程時間的規劃

整體而言,研究場域課程規畫公民科教學,其八年級每週有一節公民課時 間,融入的教學單元為第四課與第六課,分屬兩個段考範圍。換句話說第二次、

第三次段考範圍區間中,原則上各有五堂課可以適度調整教學進度,以期在影 響最小的狀況下,實施閱讀教學,並避免造成學生過多的額外壓力。因為相關 研究中也提到,過度的課業壓力對學生的閱讀動機及閱讀成效有負面的影響(蔡 慈清,2003;簡妙娟,1999)。

另外,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在國外已進行過許多的研究,課程進行方式,建 議在一個主題底下規畫12 週課程,並依循「觀察和個人化」、「搜尋和檢索」、「理 解和統整」、「溝通與分享」,在每個階段安排兩週時間讓學生熟悉。原本研究者 為了配合此進程,預計向A、B 班的其他任課教師,每週商借一堂課程,但此 過度的外加式教學,不僅過度加重學生學習的負擔,影響其他科目教師教學權

益,更無法成為未來長期推動的教學方式。因此,研究者相當苦惱著如何將理 論基礎與國內教學現況做適當的搭配。研究者將此問題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得 到新的體悟,既然這四個階段無法截然畫分開來,何不讓一個教學活動同時涵 蓋不同階段的學習呢?因此我們可以彈性看待此四個階段。參考指導教授所領 導之國中教師教學團隊所研發的教學範後例,發現其教學規畫皆為兩小時,教 學對象皆為台北市的國中,而概念導向閱讀教學重視的四個階段皆隱含其中。

在時間規劃的角度來看,此教學範例能符合教學現場的需求,但因研究對象不 同,研究者對於細部規畫提出些許修正(在下一段落詳細說明)。

一、 第一次主題課程時間安排

研究者在2014 年 11 月中旬,開始進行第一次概念導向閱讀理解教學課程,

在這段期間,A 班公民課有五次上課時間,B 班則有六次。段考公民科預定進 度的段考需上完兩個章節「地方政府」、「政府的經濟功能」。研究者規畫先用四 次上課的時間,將兩個章節課程背景知識介紹完畢後,才進行概念導向閱讀理 解教學;但在這樣的計畫下,A 班面臨授課時間不足,無法完全執行整個教學 計畫。因此,研究者與A 班導師說明與進度及時間不足的困境。A 班導師為國 文科教師,學生閱讀策略頗有心得,同時也肯定閱讀策略教學的重要性,因此 非常慷慨地提供授課時數。

但實際執行後,兩個章節在四次的授課時間明顯不足,需要第五次上課的 時間,與A 班導師協調後獲得了兩次上課時間。同樣的 B 班亦少了一次上課時 間。經過討論後,最後決定運用其自修課,彌補尚欠缺的一次上課時間。

二、 第二次主題課程時間安排

第二次主題課程融入的單元為第六章「政治參與與選舉」,屬於第三次段考 的範圍。經過了第二次段考後,學生課業壓力稍歇,課程時間規畫又可重新開 始。本次教學進度範圍為「政黨與利益團體」與「政治參與與選舉」等兩個章 節,有了上次課程時間規畫的經驗後,研究者規畫五次上課時間來教授課程背 景知識,經細數後A 班與 B 班皆有七次上課時間,融入兩次閱讀理解教學課程 剛好。

這次課程的規畫將閱讀理解教學安排在兩個章節課程中間,即先介紹第五 章「政黨與利益團體」,簡單介紹選舉的概念後,進行閱讀理解教學課程,最後 才又回到第六章「政治參與與選舉」。如此安排是為了讓主題更加融入課程,再 者可以減緩越接近段考所帶來的課業壓力,另外,避免四天元旦連續假期,以 免造成課程概念遺忘及學習單缺交現象。

參、 小隊分組方式及分工

概念導向教學的特色之一就是在社會互動中學習(CORI, n.d.b),不同的社 會互動情境會影響學習的成效;根據研究顯示,若閱讀經驗是合作的、同儕互 動且參與在學習當中,則學習將有所成長(Swan, 2003)。因此,研究者認為塑 造良好的社會互動情境從班級分組開始,從營造小團體討論文化進而影響全班 氛圍。不過,考量分組方式時,必須考慮是學生可以接受的,且能夠互相討論 並能夠有所學習與成長的團體,最後研究者參考高雄市英明國中郭進成老師的

「大聯盟選秀分組法」進行分組(郭英明,2014)。

「大聯盟選秀分組法」進行分組(郭英明,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