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語朗讀時停頓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二語朗讀時停頓相關研究

本節內容包括二語朗讀時停頓研究方向、停頓與流利度研究、停頓之 分析工具。

一、 二語朗讀時停頓研究方向

停頓研究源自於對心理學家對停頓此現象的好奇,他們認為觀察停頓 能探求人類語言產製時的心理活動,當時的研究圍繞在對母語者的研究中。

而 Goldman-Eisler(1972)是研究停頓的始祖,其研究方法與分析方式也為後 來的研究建立了基礎。她的研究比較了英語母語者口語與朗讀時不同的停頓 現象,分析方式是將停頓以時長與位置做為區分,停頓時長分成 0.25 秒以 下、0.25~0.5 秒、0.5~0.75 秒等組別(以 0.25 秒為間距1);位置則分成句間、

子句間、子句內三種;研究發現,跟口語停頓相比,朗讀中子句內的停頓沒 有超過 0.75 秒。雖然該研究並非二語學習者,但其分析方式,對於二語領 域仍具有參考價值。 像沈君怡(1999)以 Goldman-Eisler 的分析方式,比 較台灣學生朗讀華語與英語時在停頓上的差異,結果顯示華語朗讀最常見的 停頓出現在 0.25~0.5 秒之間,比 Goldman-Eisler 所做的英語朗讀短了一點;

此外還得知使用二語時的停頓長於母語。

除此之外,也有針對母語者、高成就與低成就學習者的比較,並量化 方式說明語言水平高的組別與母語者的停頓情形類似,認為程度高,其停頓 少,出現於文法單位間的情況也少(Anderson-Hsieh, Janet & Venkatagiri, H.

1而之所以用 0.25 秒做為標準界線,這是由於她的研究中發現,說話時為了喘息銜接的停頓大都在

1994; Johnson & Moore, 1997)。但其關注的方向大致為停頓的頻率、停頓位 置、停頓時長、發音速度。

當中 Anderson-Hsieh, Janet & Venkatagiri, H. (1994)以英語為二語學習 者的中國學生為研究對象,對照高成就、低成就與母語者三組在停頓上的表 現,以平均停頓比例、平均停頓時長、平均發聲比例做為比較的變項,位置 部分則分為字、詞、子句間、句子間來觀察,結果發現高成就者與母語者表 現接近,而低成就者表現明顯與這兩組不同。

另外 Johnson & Moore(1997)的方式是先將原始受試語料分成幾處母語 者預設的停頓(native-like pause),蒐集不同程度學習者語音之後,將學生的 停頓與這個母語者預設的停頓做比較,若是落在這個停頓則視為文法單位間 的停頓,反之則為文法單位內,並以此來計算錯誤率;其結果可看出語言水 平高的組別錯誤率較低,顯示與母語式的停頓較為一致。

關於朗讀時停頓的研究也有縱斷性的研究,鍾佳榮(2013)針對台灣人用 日語朗讀文章的語音做為研究對象,紀錄並分析其句末、助詞前、文中停頓 的現象,觀察出學習者隨著朗讀能力之進步,停頓之時長、次數特徵的變化,

質化的研究方面,陳靜(2013)通過對比英語母語者和 EFL 學習者朗 讀同一篇英語故事的語料,並以語音軟體 Praat 找出停頓位置,據此對學習 者的偏誤進行質化分析。分析結果發現,朗讀時的停頓偏誤集中於從屬子句、

and 和 but 連接詞,也有與語義有關的偏誤和出於呼吸換氣的偏誤。

綜述前論,可歸納出幾個研究停頓的分析方式,第一最主要觀察的特 徵為停頓位置,語言水平越高,位置則與母語者越接近者;同時也可以藉由 母語者與學習者在位置上的對比,從而掌握學習者的偏誤;第二則是時長部 分,除了停頓本身的長度之外,還涉及發音速度。而這些都可成為華語停頓 分析可參考的要點。

二、 二語朗讀時停頓之判定方式

承上所述,回溯過往二語停頓研究,討論位置、時長是主要的分析方 向,但有個核心的問題在於:「我們怎麼判定停頓?」以下針對停頓判定的 方式說明之。

在測量儀器尚未普遍的年代,大多以研究者或聽者的判斷做為停頓的 依歸。但之後隨著技術的進步,研究者也多依賴聲學儀器,可以自由選擇多 長停頓,卻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怎麼界定也隨每位專家不同,關於二語領域 研究中常用的分界,多以 Griffiths (1991)所定的 0.1 秒為界線,做為機器判 讀的基準。

另有一些研究是討論人耳判斷與機器判別何者更為準確;一般來說,

人耳感知一直都被視為太過主觀,其缺點是不夠精確,容易受到干擾,楊懿 麗(1999)提到有的研究發現受試者會因為某個音節特別長而判定其後有停 頓的出現;但有的研究卻發現人耳與機器判斷有 90%的一致,楊引述了 Heike, Kowal & O’Connell (1983)的說法,他們認為除了儀器之外,也不能忽略人 為的判斷,畢竟語言是發生在與人溝通之中,最終也是由人做出評斷。 研 究者認同這樣的論點,而且站在語言教學的立場,認為人耳感知更有其必要 性,因為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與母語者面對面交流,當然也是由母語者來做為 判斷的基準才合理。

更進一步來說,本研究旨在分析停頓偏誤,針對的範圍是二語領域,

目標是要了解學習者的偏誤,因此他已經會的,且能適當表現出的停頓,代 表目前沒有問題,不是本文的主軸。在這樣的考量下,機器判斷出的停頓就 不合乎論文的需求,因為停頓的感知涉及到複雜的因素,學生的停頓表現很 難單靠機器量測。也因此研究者採取感知的判定方式,並請母語者針對學習 者語音聽其不流利之處,如此發想設計,是想知道哪些是可能阻礙溝通的停 頓,藉由分析這些偏誤,來了解哪些聲音特徵影響了感知,也產生了聽者認 知上的障礙,從而歸納出學習者的問題所在。

三、 二語停頓與流利度研究

流利度是二語學習中相當受到重視的議題,而停頓是做為判斷的要素 之一,因為若一個學習者在句中設置了太多停頓,聽起來斷斷續續,語言教 師都會給這個學習者在流利度上較低的評價。關於二語流利度研究許多都與 自然口語產出相關,其量化方面的研究結果發現,隨著流利度提高,停頓次 數減少,話語長度增加;其質化方面研究也顯示,口語流利並不單指語速快,

而是指停頓的次數或時間更少,並且在適當的位置停頓,而不流利的外語學

習者的停頓大多出現在句內,甚至在動詞短語內部(Chambers,1997; Wood, 2001)。儘管這些研究多以說故事、即席演講等口說材料為主,但仍可發現 停頓的次數與位置都是評量流利度的基準。

口說與朗讀儘管是兩種不同的形式,但是同為語音上的表現,只是過 程不同:一個需要思考想說什麼;一個已有所本,故只需將文字化為語音。

也因此,朗讀時的流利度也與停頓相關,根據美國的國家教育進展評測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描述朗讀流利為2:「適當的組詞、

組句,並由正確的語調、重音、停頓來分類」,其中組詞、組句的能力可視 為正確的斷句,而停頓則為其表現於外的語音形式之一。這也顯示影響朗讀 時流利度的原因有一大部分來自於停頓的位置正確與否。

Zetell & Rasinski ( 1991 )的文章旨在提供教師指導學生如何達到朗讀 時的流利,更清楚羅列出評量朗讀流利的三個向度是斷句(phrasing)、流暢 (smoothness)、速度(pace),即使沒直接提到停頓,但是由評量的細項可看出,

例如:過長的停頓就會造成「流暢性」這個部分的分數較低。從這個評量中 可知停頓的位置、長度都是影響朗讀流利的關鍵。

由以上關於流利度的討論,發現停頓與語法的斷句、節奏的速度相關,

涉及到的層面很廣;研究上若以停頓次數、位置、長度來觀察應較為具體,

因此研究者認為這是本研究觀察的關鍵。

小結

就二語朗讀時停頓的相關研究可知,二語學習者的停頓與其語言水平

-尤其是與閱讀能力相關;同時,從停頓表現也可評估學習者的流利度情況。

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研究判定停頓的標準並未統一,有的完全以無聲段 作為停頓的標準,有的則以感知為主,涉及到範疇的不同,但是研究者認為 在二語教學的領域中,感知停頓應為重要依據,因為實際判斷學習者朗讀或 口說的優劣,都是必須通過教師或母語者的審核,而就感知方面的研究指出 人們並不會將所有語音的空白視為停頓,聲音的延長也可能造成停頓的感知,

2 資料來源:http://nces.ed.gov/nationsreportcard/studies/ors/components.asp

因此在本文中,將以華語母語者的感知作為判斷偏誤的依據,較為符合實際 溝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