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文所用的研究工具依序流程分別為:受試語料、母語者感知測試、

停頓分析軟體為 praat 5.2.33 版、停頓原因探討之訪談和個案背景資料之調 查。以下分述之:

一、 受試語料

實驗語音工具分析的是母語者與個案朗讀時的錄音,以下筆者針對受 試語料之內容、選用原則以及呈現方式加以說明:

由於本研究要探討的是朗讀時停頓的偏誤,但初步了解其偏誤原因有 一部分來自漢字的認讀,為了避免此變因,因此選材原則都以學生學過的詞 彙與文本為基礎,並選擇與其水平等同的內容。第一部分為單句,採用朱川

(2013)的五個測試句;第二部分為段落,採用《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第 一課<短文>中的一段。其內容分述如下:

(一)第一部分-單句:

1. 姐姐,你去哪裡啊?

2. 上街買東西。

3. 給我買一把雨傘吧!

4. 好,我一定給你買來。

5. 你真是我的好姐姐。

研究者選用這五個單句的原因在於,這五個測試句是朱川(2013)針 對測試句子韻律所設計的,用以觀察出學習者在語調、句調、重音與停頓等 的表現,因此研究者認為這是一個具有研究價值的材料;另一個原因是該文 本為一段短對話,一般來說,對學習者來說有情境的句子朗讀起來比較容易 進入情況。

(二)第二部分-段落:

林建國瘦瘦的,不怎麼高,很像他爸爸。他看起來人很好,我們大概 過不了多久,就可以是好朋友了。他住校,他媽媽好像比他還緊張,總是想 幫他做這個、做那個。他爸爸很少說話,可是對我很客氣。記得去年爸媽送 我來的時候,也告訴我要好好地照顧自己,可是不像林建國的父母那樣──

什麼都不放心。

如上所述,這個段落選自個案所用的教材,以確保個案對內容都相當 熟悉;選用教材的另一個原因在於,研究者可以同時透過本文的研究,確實 了解目前教學上的不足之處。

相較於單句,段落則能看出個案朗讀長語段時可能發生哪些問題。從 內容來看,該段落為陳述性的內容,當中包含九個逗號、五個句號(包括最 後一個)、一個頓號、一個破折號,共有十六個句子5,當中最長的有十八個 音節,最短的有三個,總計 119 個音節;結構則包括了停頓研究中所關注的 主謂、動賓、狀中三者。

準備好以上的受試語料後,研究者分別請個案與華語母語者看著文本 朗讀並錄音,呈現內容包括標點符號,詳見附錄一與二。

二、 華語母語者感知測試

本文停頓的判定方式於第二章時已有探討,以下針對華語母語者感知 測試之設計過程與執行細節再加以說明:

由於考量到無法以機器判斷出哪些停頓為偏誤,本文採取以人耳審聽 的方式。因為語音研究中,有許多是以母語者聽感做為偏誤與否的標準,據 此,研究者依據母語者聽感做為本文的停頓偏誤。但人耳審聽這部分有許多 變數,不同的審聽人和不同的方式都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這部分的設計有 許多變因需要控制,例如:給誰聽?給幾位聽?怎麼聽?聽幾遍?如何確保 準確度?也因此,在正式測驗開始前,本研究藉由兩次試測來提高母語者審 聽的準確度。以下說明這兩次的試測:第一次由五位具有華語教學背景的母 語者審聽,第二次由兩位沒有華語教學背景的母語者審聽。

首次試測是由五位未參與策略教學的學習者錄音,錄音材料為一個段 落,當中的生詞皆已學過,但是學習者並未接觸過的文本。

再請五位具有華語教學背景的母語者審聽,審聽劃記方式是請針對聽 到的停頓畫下長停與短停的標記,試測中發現多數母語者無法即刻劃出長停 與短停的分別,而且容易受到其他發音要素影響判斷,對於第一次的試測,

關於華語教學背景母語者的回饋有如下建議:

1. 每個人發音速度不同,所以無法有一定的標準,建議先放一段該受測者 其他的語音,再進行測試,或是在限定學習者在幾分鐘內說完該段。

2. 有的審聽者認為只聽一次來不及反應,是否能播放兩次,或一句一句播 放。

3. 材料應選課本裡的句子,確保學生都學習過這些生詞。

經由這個試測,研究者再將測試過程做一修正,修正內容包括審聽人 的選擇、朗讀材料、進行方式、標記內容這四部分。而修正之後再進行第二 次的試測,該次試測都沒問題後,便確定以此測試方式蒐集本研究的停頓偏 誤。以下介紹本研究的母語者感知測試:

審聽人選擇方面,由於考量到在目的語環境中學習的學生最常接觸的 就是當地人,因此研究認為這些人應當做為審聽人,而且避免找的是華語教 學背景的母語者,因為他們對語音的敏感性,可能會影響停頓的判斷。此外,

審聽者的年紀也是與學習者相仿,都在 20~30 歲之間;同時研究者為了提 升準確度,找了 7 位母語者當審聽人。

朗讀材料方面,為了避免學習者因漢字的干擾、文意不理解而影響朗 讀表現,正式測試時不選學生未學過的段落,而主要選擇學生所用的教材,

如上一段受試語料所提及。

進行方式方面,為了讓母語者進行感知測試前能夠熟悉受試語料,研 究者請其先默讀同一篇語料,呈現內容包括標點符號,詳見附錄三,並請他 們在默讀時的停頓處劃記「|」符號。研究者認為這樣有助於母語者劃記不 流利的停頓時,能有心理準備的時間,也使結果更準確;再者還能藉此了解 母語者是如何切分該語料,據此比較與個案停頓表現的異同。

劃記之後再進入感知不流利停頓測試,該測試分為兩部分(具體內容 詳見附錄四):第一部分是先聽一段個案朗讀其他文本的聲音檔,其目的是 讓審聽人有更多時間熟悉該發音人的發音方式,並且熟悉劃記不流利停頓;

關於這部分的修正是參考自鄭秋豫(2001)分析母語者語音資料庫時的方法,

其人工標記停頓進行方式是讓標音人先對同一個發音人的語段標記一段時 間,再標記其他語段,這樣才能維持標音人本身的一致性;而本研究在這部 分的文本,則為個案的自我介紹。

第二部分,為了避免重複聆聽導致感知上的誤差,依舊維持播放一次 的原則,播放完個案自我介紹的聲音檔後,再播放朗讀受試語料的部分,並 請其劃記不流利停頓。以上這些進行方式都在測試前向審聽人說明,並強調 只聽一次。

標記內容方面,研究者認為感知研究的目的是要知道母語者聽感中的 不流利現象,並從中探討哪些因素使母語者產生不流利的判斷,因此只請母 語者記錄下他感知到的停頓偏誤,不需要分長停與短停,原因在於語音播放 相當迅速,且無法重聽,因此要能在這樣的感知測驗中分出長、短停頓,需 要極為敏銳的聽感與反應,考量到一般人的能力與實驗的準確度,就以不流 利的停頓做為劃記的依據。藉由母語者感知測試的結果,了解個案停頓偏誤 的所在。

三、 停頓原因探討之訪談

將蒐集到的停頓偏誤依序列出之後,研究者以個別訪談方式請個案回 答,問題採開放性的問題,問學生為何在此停頓,再記錄下來每個偏誤位置 的原因,再經學生核對每個紀錄的內容,確認所寫的敘述皆為正確。

四、 個案背景調查之訪談

進行策略教學前,研究者針對五名個案進行訪問,訪問方式以團體方 式進行。訪問時請其針對基本資料包括國籍、年齡、語言背景(母語、第二 外語及其他)、平常使用華語的情況(頻率、用途)、學習華語的情況(學習 歷程、教師、教材、學習難點、學習策略)以及學習動機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