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亞洲主義背景下的潘佩珠

第六章 越南愛國志士潘佩珠兄弟型中華觀

第一節 亞洲主義背景下的潘佩珠

潘佩珠的中華觀是處在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亞洲主義的脈絡下進行思考 的,因此探討這個時期東亞各國的亞洲主義就格外重要了。特別是中國與日本 的亞洲主義觀點。在中國與日本意識到自身是亞洲成員之前,歐洲人將歐亞大 陸東部之非基督教徒居住地區劃定為亞洲,從近東到遠東層層施加壓迫;受歐 洲侵略而被迫意識到自我存在,從而誕生了近代的「亞洲」概念。結果「歐洲 主義」的內容乏人問津,反而形成了主張與歐洲抗衡、強調自我存在的「亞洲 主義」,對日本和中國來說,亞洲主義的基礎是在世界史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 形成的。既然亞洲主義與歐洲對亞洲的侵略相關聯,那其根本上包含著與歐洲 相對抗的思想構造,且與亞洲地緣、文化具同質性連動。為了避免被侵略及敗 亡,亞洲必須引進歐洲的先進科技與文明,即亞洲一方必須在與歐洲形成地理 和空間性的對抗關係基礎上,走歐洲式富強的路線。因而亞洲主義必須在這種 錯綜複雜的二重關係中形成。461

日本亞洲主義的歷史階段劃分在思想史的演進上,日本學者狹間直樹(1937-) 以 1880 年(明治 13 年)興亞會(以亞洲合作振興為目的的團體)的成立為起始點,

460 〔越〕潘佩珠:《潘佩珠年表》(抄本),編號 VHv. 2138。

461 〔日〕狹間直樹著,張雯譯:《日本早期的亞洲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年),

3。

以 1945 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為終結點,中間區分為三個時期:

1.早期(1880-1900):基本對等的國家關係。

2.中期(1900-1928):在列強國際協調框架下,以日本的優勢為軸心。自 1900 年 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攻入大清開始,至 1928 年濟南事件為止。

3.晚期(1928-1945):自 1928 年濟南事件始,日本不再與列強合作,放棄國際協 調框架,只顧追求本國的利益。462

考察潘佩珠的活動年代,年輕時他在越南從事抗法活動及致力於科舉,1900 年是一個分水嶺,這一年他參加鄉試考取解元,獲得功名。1905 年 6 月為了獲 得援助而經香港抵達日本,他旅居日本近 4 年,1909 年 2 月被日本政府要求離 境。潘佩珠旅日的期間正處於日本的亞洲主義的中期階段,日本政府重視與列強 之間的協調,以日本自身的優勢為軸心,來處理亞洲各國事務。這時期日本視日 本與亞洲各國為不對等的關係。潘佩珠感受到日本對越南不願伸出援手的態度。

顯然地,潘佩珠期待的是日本能落實其亞洲主義早期的主張。

在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方面,本文以曾根俊虎(1847-1910)與孫中山為例加 以說明。曾根俊虎,號嘯雲,是儒學者曾根敬一郎之子,為明治維新後著名的亞 洲主義者,也是孫中山和宮崎滔天的介紹人,1877 年創立振亞社。振亞社的宗旨 是諸國合作振興衰敗的亞洲。他在 1874 年 12 月著《興亞管見》一文,當中吐露 了對亞洲各國受西方壓迫的痛心之情,並思考挽救之策。463他說:

近擬倡開興亞一會,須在中東兩國464,先為同心協力,興亡相輔。然後 推及亞洲諸邦,共相奮勉,俾能自強獨立,庶可終雪會稽。〔…〕敢呈

462 〔日〕狹間直樹著,張雯譯:《日本早期的亞洲主義》,頁 4-5。

463 〔日〕狹間直樹著,張雯譯:《日本早期的亞洲主義》,頁 15-23。

464 謂清、日兩國。

興亞管見一冊,敬表衷情。465

曾根的觀點注重中日兩國之合作,進而聯合亞洲各國共同合作。這樣的亞 洲主義尊重亞洲各國的獨立性、主體性,此種觀點也是潘佩珠所希望的。1874 年 12 月,曾根在西湖旅遊寫下了《清國漫遊志》,寫下了同文同種之詞,這也 代表了亞洲主義中,中日兩國同屬黃種人、同屬漢字文化圈,應團結一致,協 力復興。他說:

方今亞洲中,其得獨立者,僅有日清二國而已。況同文同種,唇齒之 誼,當視為一家。而我兩國,向來不重主權,受歐美之凌辱,尤當協力 恢復,何不忍一家庭之小嫌隙,以亂大謀焉。《詩》曰:「兄弟鬩牆,

外禦其侮。」466豈非徒言哉。是我欲洗耳,竟江湖行。467

曾根認為亞洲國家中僅日中兩國獨立,因此尤其期盼中日兩國團結合作,

恢復主權,當時日本的明治維新才剛開始,日本與中國一樣接受西方列強不平 等條約束縛,尚未恢復主權。曾根在此提出日中及亞洲各國共同合作,站在平 等的立場上,共同振興亞洲。曾根認為不僅對中國,對朝鮮也應該持有對等關 係。468由此判斷,曾根採取的是亞洲各國平等交往的亞洲主義政策。這也是潘 佩珠所期盼的亞洲主義政策。

465 〔日〕曾根嘯雲:《清國漫遊誌之續》,收入《興亜会報告》,第 22 集,1881 年 11 月 30 日,頁 40-41。參見〔日〕黑木彬文,〔日〕鱒澤彰夫解説:《興亜会報告.亜細亜協会報 告》(東京:不二出版,1993 年)。

466 出自《詩經.小雅.常棣》。原文曰:「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見〔漢〕毛亨傳,〔漢〕

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 書館,1960 年),卷 9,〈小雅.常棣〉,頁 318。

467 〔日〕曾根嘯雲:《清國漫遊誌》第 1 編,收入《興亜会報告》,第 20 集,1881 年 9 月 20 日,頁 9-10。

468 〔日〕狹間直樹著,張雯譯:《日本早期的亞洲主義》,頁 27。

1905 年日本在日俄戰爭的勝利是歷史的重大轉捩點。日本的亞洲主義精神 在這年發生重大轉折。孫中山對此評論道:

就大亞細亞主義精神言:實以真正平等友善為原則。日俄戰前,中國同 情於日本;日俄戰後,中國反不表同情。其原因:在日本乘戰勝之勢,

舉朝鮮而有之。朝鮮果何補於日本?然由日本之占領朝鮮,影響於今後 之一切者,不可以估量。此種措施,為明智者所不肯為!469

在 1905 年日本戰勝俄國之前,亞洲各國對日本抱著期待學習的心情,也盼 望日本的援助。潘佩珠也是帶著這樣的心情於 1905 年前往日本。但事與願違,

日本在戰勝俄國之後的發展卻是走向侵略擴張的道路,併吞朝鮮即是日本的第一 步,潘佩珠也看出了日本有侵略亞洲的意圖,日本不但未能在軍事及外交上給予 越南協助,1909 年為了重視與法國的關係,甚至驅逐越南留學生離開日本。1905 年也是中日關係的重大轉折點,1905 年日俄戰前,中國同情於日本,以日本之勝 俄國為喜。日俄戰後,因為日本加速併吞朝鮮的步伐,中日關係也隨之緊張,兩 國漸行漸遠。孫中山認為日本這樣的措施是非常不明智的,顯示他贊同平等友善 的亞洲主義精神。

關於潘佩珠的亞洲主義,潘佩珠在寫給日本前首相大隈重信的書信〈上大 隈重信伯爵書〉中說:

知伯爵有哀惘同種之仁,有保全東亞之義。470

469 胡漢民:〈大亞細亞主義與抗日〉,《胡漢民先生文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黨史委員會,1978 年),第 2 冊,頁 539。

470 Phan Bôi Châu, “Thướng Đại Ôi Trọng Tín Bá tước thư,” in Phan Bôi Châu; Chương Thâu ed., Phan Bôi Châu Toàn Tập, Tập 2 (Huế: Nhà Xuất Bản Thuận Hóa, 2001; Hà Hội: Trung Tâm Văn

Hóa Ngôn Ngữ Đông Tây, 2001), p.494. (〔越〕潘佩珠:〈上大隈重信伯爵書〉,《潘佩珠全

潘佩珠一方面讚揚大隈重信之仁義,一方面也表現出潘佩珠和大隈重信皆 有東亞一體的胸懷,也認為越南、日本等東亞各國皆有同種之誼。潘佩珠又 說:

夫豈亞洲中無文明之國乎?夫豈亞洲中無雄伯之國乎。越南非歐洲之越 南,乃亞洲之越南也。越南既為帝國同種之國,越南又為帝國同文同洲 之國,〔…〕。夫日本帝國之威行於西北矣,行於清俄矣。豈恐使同種 同文同洲之越南國,為法人所蹂躪而不之救乎。471

潘佩珠認為越南與日本同屬漢字文化圈、同屬東亞黃種人,他希望亞洲文 明強國的日本基於同文同種同洲之關係能援助越南以抗法。對此,潘佩珠進一 步做出總結,他說:

夫主義理而說,則同種之越南國,帝國所當憐恤而保全之。主利害而 說,則同洲之越南國,帝國所當而援救之。472

潘佩珠從義理與利害兩個角度來論述日本必須援助越南抗法之原因,從義 理來看,日本帝國應當憐恤保全同屬東亞黃種之越南國;從利害來看,在地緣 政治上,同屬亞洲的越南國,日本應當援救之,以確保日本的國家利益。潘佩 珠以「同文同種同洲」的觀點來寫信給大隈重信,其目的在於希望以情理與利 害來說服他,使越南能獲得日本有力之支援以對抗法國。

集》 (順化:順化出版社;河內:東西語言文化中心,2001 年),第 2 冊,頁 494。)

471 同前註,頁 494-495。

472 同前註,頁 495。

潘佩珠在 1905 年旅日後,所面臨的日本亞洲主義的氛圍,是在列強協調框 架下,以日本的優勢為軸心來實行的亞洲主義,此一做法違背潘佩珠之願望。辛 亥革命成功後,1912 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滿清被推翻,這件事情是重大的歷史 轉捩點,震驚了潘佩珠,這是他所料想不到的,這一消息令他非常振奮,他認為 革命成功之後,中國必繼日本而強盛。若中日二國能同心協力以抗衡歐洲,則越 南、印度、菲律賓等國家皆有望獨立。473因此,他欲合縱日中兩國,寫了一冊萬 言書《聯亞蒭言》,其內容強調「極言中日同心之利益,與不同心之損害」。474 潘佩珠強調,為了解放亞洲國家的自由,日中友好協力合作共同復興亞洲是絕對 必要的。475潘佩珠在《聯亞蒭言》一文中指出了亞洲對全世界負有重大責任,他 說:

位亞洲於六大洲而其土地較他諸洲為廣,而其人民較他諸洲為夥,而其 出產較他諸洲為富,而其開化較他諸洲為早。此非造物者之獨厚於亞洲 也,亞洲固有絕大之責任在也。所謂絕大之責任者,驅全世界而登之於 人道和平自由幸福之天是也。476

潘佩珠認為亞洲在全世界六大洲之中具有土地、人口、物產、開化時間等 優勢,因此亞洲負有導引全世界趨向人道和平自由幸福的重責大任。依潘佩珠 視點,亞洲才是全世界的重心,故其主張聯亞洲為一群,進而推廣之,以達致 世界一家之境地。他說:

是必有一物焉,其勢力足以進退全世界,而有餘其氣力,足以吞吐全世界

是必有一物焉,其勢力足以進退全世界,而有餘其氣力,足以吞吐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