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八至二十世紀越南文人中華觀之流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十八至二十世紀越南文人中華觀之流變"

Copied!
2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博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十八至二十世紀越南文人中華觀之流變

The Evolution of the Views on Chunghua of the Vietnamese Literati from the 18th to the 20th Century

張哲挺 Che-Ting Chang

指導教授:張崑將博士 張志銘博士

Advisor: Kun-Chiang Chang, Ph.D.

Chih-Ming Chang, Ph.D.

中華民國 109 年 7 月

July, 2020

(2)
(3)

誌謝

在學術浩瀚的大海中,我的閱歷尚為有限,在這條學術大道上,要感謝的 人很多。感恩在母校台灣大學政治系、哲學所碩士班、國發所博士班共十餘年 求學生涯中,師長對我的諄諄教誨、提攜與鼓勵,同學們給我的鼓勵與協助,

令我深刻感念在心,難以用言語形容。首先,進入國發所博士班就讀是來自恩 師黃俊傑老師的引領、推薦與指導,東亞研究這塊領域開闊了我的格局與視 野。在黃俊傑老師擔任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期間,亦蒙恩師黃老 師的引薦,可以參加他所主持的高研院各項國際學術研討會,讓我能有機會與 各國頂尖的學者交流,讓我產生很大的啟發,也擴大了我的研究視野,也讓我 了解到在學術研究的領域上,跨學科合作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讓我的視野不 會侷限在單一學科上。在我撰寫博士論文的期間,很多問題意識與論點都是由 於參加了這些國際學術會議而啟發出來的。而在博士班就讀期間,有幸擔任恩 師黃俊傑老師的研究助理,在老師的書房工作期間,學習到很多學術研究的細 節與關鍵之訣竅,而老師書房中浩瀚的經典書籍也讓我升起了對學術與知識的 肅然起敬之心。在恩師黃俊傑老師的辛勤嚴格的指導下,我學術研究能力持續 不斷進步。透過黃師對我在中國思想史專題的教導,讓我打下對東亞思想史乃 至越南思想史的深厚基礎。

在黃俊傑老師退休後,在他的推薦下,把指導我的棒子交給我的另兩位恩 師張崑將老師、張志銘老師聯合指導。張崑將老師是黃俊傑老師的得意門生,

吸收了黃俊傑老師學術研究的精華並有所發揮,在東亞研究上有著極為深厚的 底蘊與洞見。由於東亞研究牽涉到跨國研究,恩師黃俊傑老師與張崑將老師一 致強烈建議我必須出國駐點研究方能收集更多關鍵的資料以及和當地的學者進 行密切的學術交流,如此才能加深博士論文的深度與內涵。因此,我於2016 年

(4)

12 月至 2017 年 1 月到越南進行駐點研究。在越南漢喃研究院短期研究期間,

蒙院長、副院長及諸位研究先進的幫助下,完成了越南諸多寶貴文獻的蒐集與 研究。感謝漢喃院阮蘇蘭老師的細心安排,幫我預定了漢喃院附近步行只要一 分鐘的距離的旅館,讓我每天能就近方便做研究。恩師張崑將老師帶領我深入 東亞儒學研究的方方面面,並時時叮囑我越南文學習的重要性。令我極為感 恩,刻骨銘心的是,恩師張崑將老師為了我的越南文學習,以及知道作為學生 的我,經濟並不寬裕,自掏腰包,為我支付了越南文學習的家教費用,老師對 我的付出與恩德令我終生難忘。恩師對我的付出都是為了建立我日後研究越南 學的基礎。張崑將老師對於我的論文指導,更可顯現提攜我的深厚情意。對於 我每次論文的進度,恩師必定詳細批改指正,即使是在細微的用詞上有所不妥 之處,恩師都必定提點出來讓我加以改正。而我每篇投稿的文章,張師都加以 詳細批改指正,修改之處多如牛毛,鉅細靡遺,更給學生諸多精闢的建議。由 於恩師嚴格的指導,我才能在博士班期間獲得兩篇THCI Core 的一流期刊之刊 登,分別是〈越南燕行使李文馥文化中華觀之特色〉一文,刊登於《臺灣東亞 文明研究學刊》,第14 卷第 1 期 (總第 27 期)(2017 年 6 月);以及〈越南愛國志 士潘佩珠之雙元性中華觀〉一文,刊登於《漢學研究》,第38 卷第 3 期(2020 年 9 月)。老師對於我的博士論文更是重視與費心,為了改我的論文,老師花費諸 多寶貴的時間與精神,時時刻刻給予學生指導與鞭策。我能在越南研究上有諸 多的體悟,都是因為恩師提策而有的收穫。另一方面,恩師張志銘老師對我的 指導在於研究方法方面,恩師一直對我強調做學術研究,方法論非常重要。在 老師文化理論專題上,讓我打下了東亞文化研究的基礎,讓我更熟悉傳統文化 進行跨文化對話,提昇批判思考能力。探討文明發展的歷史軌跡,引發我對東 亞文明發展史乃至越南文明發展的思考。張志銘老師與陳顯武老師合開的社會 科學方法論專題研究的課程充實了我在方法論上面的知識,讓我可以游刃有餘 地將方法論應用在博士論文的撰寫上,由於對這門課程用心的修習,我也有幸

(5)

獲得了A+的高分。張志銘老師對我的論文相當關心,時時詢問論文的寫作進 度,對學生的關懷溢於言表。感恩恩師林義正老師對我碩士論文的指導,讓我 打下哲學研究的基礎。老師的公羊學研究也對我博士論文有關正統論的部份幫 助很大,產生很大的啟發。感恩郭文夫老師從我就讀碩士以來對我在生活上學 習上的關心與鼓勵。感恩師大英語系王慧華老師對我的幫助與鼓勵。另外,感 恩吳庭葳老師、阮蓮香老師對我在越南文學習上的教導與鼓勵,讓我打下越南 研究的語言基礎。

再來我要衷心感恩口試委員陳益源老師、姜智恩老師、林維杰老師、鍾雲 鶯老師在口試期間的指導與匡正,令本博士論文更臻於完美,感謝老師辛勞地 指導我的論文。另外也感恩所上周海蕙助教與其他成員們對我在學期間的協 助。

能完成這本博士論文,我還必須感謝背後支持我的父母。因為有父母在經 濟上的大力支援與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才能使我無後顧之憂,專心完成這本 博士論文。我很珍惜我所獲得的師恩與親情,感恩他們對我的支持與愛護,讓 我能克服各種困難而順利完成學業。

(6)

摘要

本論文以歷史演義小說與歷史兩大方面作研究分析以探討越南文人之中華 觀。在歷史演義小說的部分,由於越南歷史演義小說的作者在撰寫時是秉持著一 種與修史同樣的心態,因此本論文採取《皇越春秋》、《越南開國志傳》、《皇 黎一統志》和《皇越龍興志》等四部歷史演義小說以研究其在不同時期之中華觀 及其流變,以補越南正史之不足。在歷史的部分,選擇越南在此時期之三位重要 代表人物黎貴惇、李文馥和潘佩珠,其中前兩位黎貴惇、李文馥為燕行使,黎貴 惇為越南著名的政治家與哲學家,李文馥為曾周遊列國的華裔文人。第三位潘佩 珠為 19 世紀末 20 世紀前葉的越南愛國志士。經過本論文採取呂格爾的詮釋學方 法研究分析後,得出研究結果並作中華觀類型傾向之歸類,可分為南北朝型、二 重朝貢型、地理型、文化型與兄弟型等五種。其中《皇越春秋》之描述屬於南北 朝型;《越南開國志傳》、《皇黎一統志》和《皇越龍興志》皆為二重朝貢型;

黎貴惇的觀點傾向地理型;李文馥為文化型;潘佩珠則偏重於兄弟型之觀點。這 五種類型的關係多多少少都是互相含攝的,並不是非此即彼的截然二分,只是每 個越南文人皆偏重於某個中華觀而已。例如:地理型中華觀與其他型的中華觀息 息相關,筆者根據考察的結果,選其側重面來呈現,以凸顯其中華觀之特色。以 趨勢來觀察,越接近現代,越南文人雖仍然認同漢文化,但已經漸漸沒有南北朝 分立的觀點。由於在此時期越南已是世界之成員,國際間交流日漸頻繁,因而李 文馥與潘佩珠都擁有國際視野,將過去中越南北朝分立的觀點逐漸轉為全球視角。

總之,越南文人中華觀之流變由最初的南北朝型,發展深化到二重朝貢型及地理 型,再來發展至重視價值的文化型,最後發展到受傳統越南神話與亞洲主義影響 下,強調中越合作的兄弟型中華觀。

(7)

關鍵詞:越南、中華觀、東亞、國際關係、歷史小說、黎貴惇、李文馥、

潘佩珠

(8)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views on Chunghua of the Vietnamese literati from the 18th to the 20th centu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omanticized historical novels and true history. Vietnamese authors wrote romanticized historical novels with the same seriousness of historians recording history. Therefore, four romanticized historical novels, Hoàng Việt Xuân Thu (Spring and Autumn in Imperial Vietnam ), Việt Nam Khai Quốc Chí Truyện (The Story of the Founding of Vietnam ), Hoàng Lê nhất thống chí (Unification Records of the Imperial Lê ), and Hoàng Việt Long Hưng Chí (Dragon Rising Records of the Imperial Việt), were selected to examine how Chunghua was viewed and the changes of such views at the time they were written to supplement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Vietnam.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Vietnam was examin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historical figures: Lê Quý Đôn, a famous statesman and philosopher in Vietnam; Lý Văn Phức, a Chinese Vietnamese literato who traveled around nations; and Phan Bội Châu, a Vietnamese patriot during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Particularly, Lê Quý Đôn and Lý Văn Phức worked as tributary envoys to China. The analysis was complet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Ricœur’s hermeneutics, and the results we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five types of views on Chunghua, namely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type, double tribute type, geographic type, cultural type, and fraternal type. Hoàng Việt Xuân Thu belongs 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type; Việt Nam Khai Quốc Chí Truyện, Hoàng Lê nhất thống chí, and Hoàng Việt Long Hưng Chí belong to the double tribute type; the perspective of Lê Quý Đôn was of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that of Lý Văn Phức was of a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that of Phan Bội Châu was of a fraternal perspective.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se five types of views on Chunghua are mutually inclusive, but each Vietnamese literati has a different focus. Regarding the temporal sequence of the tributary envoys to China, Lê Quý Đôn focu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geographic significance of the views on Chunghua, whereas Lý Văn Phức focused on that of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Phan Bội Châu considered China and Vietnam as brotherly states.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the views on Chunghua, although all the Vietnamese literati identified with the Han culture, those active in the periods closer to the modern era showed less traces of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Because Vietnam had become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th increasingly preval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 by the time of Lý Văn Phức and Phan Bội Châu, the two mentioned figures were notable for thei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that is, rather than viewing China and Vietnam as respectively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Lý Văn Phức and Phan Bội Châu adopted the global

(9)

perspective.

Keywords: Vietnam, Views on Chunghua, East Asia,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istorical Novels, Lê Quý Đôn, Lý Văn Phức, Phan Bội Châu

(10)

Trích yếu

Bài luận án này nghiên cứu và phân tích hai khía cạnh chính về tiểu thuyết lịch sử và lịch sử, để thảo luận về quan điểm của các văn nhân Việt Nam đối với Trung Hoa.

Trong phần tiểu thuyết lịch sử, bởi tác giả tiểu thuyết lịch sử Việt Nam đã giữ một tâm thái giống như nghiên cứu và viết sử khi biên soạn, do đó luận án này đã trích trong bốn bộ lịch sử tiểu thuyết "Hoàng Việt Xuân Thu", " Việt Nam Khai Quốc Chí Truyện",

"Hoàng Lê Nhất Thống Chí" và "Hoàng Việt Long Hưng Chí" để nghiên cứu về quan điểm Trung Hoa và sự giao lưu tiếp biến văn hóa trong các thời kỳ khác nhau, hầu bù

đắp những thiếu sót trong chính sử Việt Nam. Về phần lịch sử, thì ông Lê Quý Đôn, Lý văn Phức và Phan Bội Châu là ba nhân vật đại diện quan trọng được cử chọn của Việt Nam vào thời kỳ này, trong đó, Lê Quý Đôn và Lý văn Phức là hai vị sứ thần được phái đi sứ Yên Kinh (Trung Quốc), Lê Quý Đôn là một nhà chính trị và nhà triết học nổi tiếng của Việt Nam, còn Lý văn Phức là một nhà văn học người gốc Hoa từng đi chu du khắp các nước. Phan Bội Châu là vị thứ ba, là một nhà chí sĩ cách mạng yêu nước Việt Nam vào cuối thế kỷ 19 và đầu thế kỷ 20.

Sau khi thông qua luận án đã áp dụng phương pháp thông diễn học của Paul Ricoeur để nghiên cứu và phân tích, kết quả nghiên cứu được thu thập và được phân loại thành loại hình xu hướng về quan điểm Trung Hoa, có thể được chia làm năm loại : loại hình Nam-Bắc triều, triều cống hai mặt, địa lý, văn hóa và loại hình huynh đệ.

Trong đó, những mô tả về "Hoàng Việt Xuân Thu" thuộc loại hình Nam-Bắc triều; "Việt Nam Khai Quốc Chí Truyện", " Hoàng Lê Nhất Thống Chí" và "Hoàng Việt Long Hưng Chí" đều thuộc loại hình triều cống hai mặt; quan điểm của Lê Quý Đôn thiên về địa lý;

Lý Văn Phức thuộc loại hình văn hóa; và quan điểm của Phan Bội Châu thì lại thiên trọng về huynh đệ. Mối quan hệ của năm loại hình này ít nhiều cũng đều hàm chứa và cai quản lẫn nhau, chứ không phải là sự phân tách của cái này hay cái kia, chỉ là mỗi văn nhân Việt Nam đều thiên trọng hơn về một quan điểm nào đó đối với Trung Hoa mà thôi. Ví dụ như: loại hình địa lý, có mối liên quan chặt chẽ với các loại hình khác của quan điểm về Trung Hoa. Căn cứ vào kết quả khảo sát, tác giả đã chọn trọng tâm trình bày nhằm thể hiện làm nổi bật những đặc sắc của quan điểm đối với Trung Hoa.

Xét qua xu hướng cho thấy, tuy giới văn nhân Việt Nam vẫn tán đồng với văn hóa Hán, nhưng càng gần với thời kỳ hiện đại, thì họ đã dần mất đi quan điểm về sự tách biệt của Nam-Bắc triều.

Bởi Việt Nam đã là một thành viên của thế giới trong thời kỳ này và sự giao lưu quốc tế ngày càng trở nên thường xuyên hơn, nên cả Lý Văn Phức và Phan Bội Châu

(11)

cũng đều có tầm nhìn quốc tế, dần dần chuyển biến quan điểm về sự tách biệt Nam-Bắc triều của Trung Quốc- Việt Nam trong quá khứ, thành một gốc nhìn viễn cảnh toàn cầu.

Tóm lại là sự giao lưu và tiếp biến văn hóa về quan điểm của các văn nhân Việt Nam đối với Trung Hoa, ban đầu từ loại hình Nam-Bắc triều dần phát triển sâu sắc hơn đến loại hình “triều cống hai mặt” và “địa lý”; chuyển sang phát triển loại hình coi trọng về

giá trị “văn hóa”; cuối cùng, dưới sự ảnh hưởng của thần thoại truyền thống Việt Nam và chủ nghĩa Á Đông, đã phát triển quan điểm nhấn mạnh về loại hình “huynh đệ” dựa trên quan hệ hợp tác Trung - Việt.

Từ cần thiết: Việt Nam, Quan Điểm về Trung Hoa, Đông Á, Quan Hệ Quốc Tế, Tiểu Thuyết Lịch Sử, Lê Quý Đôn, Lý Văn Phức, Phan Bội Châu.

(12)

目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v

Abstract………vii

Trích yếu...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文獻材料說明與介紹………...16

第四節 中華觀之關鍵詞………...21

一、政治意義的關鍵詞(皇帝、天子、朝貢)………...21

二、文化意義的關鍵詞(華夷、兄弟)………..23

三、地理意義的關鍵詞(天下、九州、四海)……...25

第五節 研究方法………...27

第二章 越南歷史演義小說之中華觀(一)——以《皇越春 秋》的南北朝型為中心……….……….37

第一節 小說的成書背景………..41

第二節 《皇越春秋》的南國意識………...42

(13)

第三節 中華認同之張力………..50

一、同一歷史事件不同的解讀及描述………..50

二、外交折衝的張力………..56

第四節 中華儒家倫理情節………..60

一、用夏變夷與尊師重道………..61

二、《皇越春秋》裡之倫理衝突抉擇………...66

三、東亞儒家倫理衝突之抉擇………...68

第五節 結語………...72

第三章 越南歷史演義小說之中華觀(二)——以《越南開國 志傳》、《皇黎一統志》、《皇越龍興志》的二重朝貢型為 中心………76

第一節 小說的成書背景………..77

第二節 《越南開國志傳》的中華觀………..79

第三節 《皇黎一統志》的中華觀………..87

第四節 《皇越龍興志》的中華觀………100

第五節 結語………107

第四章 越南燕行使黎貴惇地理型中華觀之特色………109

第一節 黎貴惇的生平、著作與思想………...109

第二節 越南燕行使黎貴惇中華觀之特色………...110

(14)

第三節 結語………...123

第五章 越南燕行使李文馥文化型中華觀之特色………125

第一節 李文馥的生平、著作與思想………...126

第二節 東亞傳統的正統論與中華觀………...129

第三節 李文馥〈夷辨〉中的文化中華觀………..137

第四節 結語………..157

第六章 越南愛國志士潘佩珠兄弟型中華觀………160

第一節 亞洲主義背景下的潘佩珠………...162

第二節 中越同祖觀………...177

第三節 中越兄弟觀………...187

第四節 獨立於中華的越南政治主體意識………...193

第五節 結語………...202

第七章 結論………204

參考文獻………217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越南是東亞國家中,歷史上受到中華文化深刻影響長達千年之久的國家,而 且也是受到儒家思想浸潤的國家。例如越南長期實施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吏(直到 1919 年才廢除,為最晚廢除科舉制度的國家)、衣冠制度參考中國傳統制度、傳 統上採用漢字為官方文字等。惟在東亞文化交流圈中,各國國情和民情皆不同,

因此越南文人的中華觀就成為很有趣且值得研究的一個議題。本論文從小說與歷 史的角度來研究越南文人的中華觀,歷史的部分又分成古代燕行使的中華觀與近 代越南著名文人潘佩珠來加以研究其中華觀,又以歷史演義小說與史書各方面來 研究越南文人的中華觀各面向更能全方位地探索與思考其特色。

關於本論文將小說作為研究內容面向之一的緣起,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E)曾說:「詩比歷史更具哲學性,因為詩傾向於表達普遍性的事,而 歷史卻傾向於具體的事件。」1小說與詩有類似之處,小說雖然無法完全反映歷史 事實,但卻表達了普遍的價值。根據美國歷史學家達恩頓(Robert Darnton,1939-) 的觀點,無論故事的敘述是否完全真實,它仍然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作者期待他的 同時代人能夠閱讀和理解的故事。文獻可以向我們展現超出「實際發生之事」以

1 Aristotle, “Poetry is a more philosophical and a higher thing than history: for poetry tends to express the universal, history the particular.” See Aristotle, Poetics, trans. by S. H. Butcher (Blacksburg, VA:

Virginia Tech., 2001), p. 8.

(16)

外的「真相」,它們可以說明人們如何思考,表達他們在其文化中能利用的形象、

語言和聯想。2余英時認為,歷史的影響,未必直接來自史書本身,也可來自如

《三國演義》等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既是小說也是歷史,是用小說的形式寫 歷史。3本論文大量引用歷史演義小說,因為歷史演義小說的內容雖非完全真實,

但是卻可以表現出作者希望當時的越南人民能理解到什麼,能向越南人民傳遞哪 些價值,從這裡面也可以自然流露出當時越南文人的中華觀。鄭阿財在〈越南漢 文小說中的歷史演義及其特色〉一文中提出,越南歷史演義小說的特色在於,在 作者的身分與著作心態上,與中國歷史演義小說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歷史演義小 說通常為失意文人或下層知識分子所著,而越南歷史演義小說的作者卻皆是上層 的知識分子,並且是中上位階的官吏,兩者有顯著的差別。尤其是《皇黎一統志》

與《皇越龍興志》之作者都來自於越南著名的吳家文士集團。越南歷史演義小說 所敘述之事,皆見於正史中,且敘述比正史更加精詳。再者,小說作者、編輯者 竟參與書中之歷史事件,且為書中主要人物,所取材為其所見所聞,比一般史書 的資料更為直接,非一般的歷史演義小說所能比擬。越南歷史演義小說的作者期 望以小說之形式來反映正確而詳盡之歷史,換言之,作者是以撰寫歷史之慎重態 度來創作演義小說。4因此《皇越春秋》及其他三部歷史演義小說《越南開國志 傳》、《皇黎一統志》、《皇越龍興志》等都值得加以研究,以補正史之不足。

燕行使的部分,本論文選擇黎貴惇(Lê Quý Đôn, 1726-1784)、李文馥(Lý Văn Phức, 1785-1849)進行研究,緣起於黎貴惇為越南著名的思想家,李文馥則是具有 華裔後代之特殊身份,且曾經周遊列國。黎貴惇也代表 18 世紀越南文人的中華 觀,李文馥則代表 19 世紀上半葉越南文人的中華觀。其中也可以探究兩者之間

2 John H. Arnold, Hist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96.

3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年),頁 268。

4 鄭阿財:〈越南漢文小說中的歷史演義及其特色〉,收入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編:《文學絲路——

中華文化與世界漢文學論文集》(臺北:世界華文作家協會,1998 年),頁 172-175。

(17)

中華觀及其演變。

進入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葉,越南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上,為去殖民化而 抗法奮鬥的潘佩珠之中華觀極有代表性,甚至與近代越南的中華觀也有著千絲萬 縷的密切關係。因此本論文以歷史演義小說及 18 世紀至 20 世紀上半葉越南的三 位著名文人作為代表人物,放入時間軸中來探討中華觀在越南歷史長河中的演變 與發展脈動,因而提出三個問題加以研究分析:一、四部越南歷史演義小說之作 者在小說中所體現出的中華觀為何?所重視的儒家思想之要素為何?側重何種 意義的中華觀?二、越南兩位燕行使的中華觀為何?所重視的儒家思想之要素有 那些?偏重何種意義的中華觀?三、近代越南愛國志士潘佩珠的中華觀為何?側 重何種意義的中華觀?最後,再總結各類中華觀的特色,在結論中做綜合性討論,

對中華觀的流變做綜合性的評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本論文旨在研究越南文人中華觀之流變。為了研究分析解決上一節問題意識 中所提出之三個問題,將先對涉及此三個問題的現有文獻作回顧,主要是跟四部 演義小說、兩位燕行使及潘佩珠等之相關文獻回顧。經查相關文獻,燕行使方面,

黎貴惇之研究較多;李文馥較少,四部演義小說方面,《皇越春秋》的研究也很 少;其他三部小說則更是缺乏。因此本論文主要以越南歷史演義小說、史籍及文 人其他著作等文本作研究分析。

首先,歷史演義小說的研究,在歷史上,中、越、日、韓諸國有過一個相當 長共用漢字的時期,形成一個「漢字文化圈」。5陳益源、龔敏撰寫之〈稀見中國

5 參見陳慶浩:〈古本漢學小說辨識初探〉,收入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語言文學研究中心主

(18)

古代小說書目十種綜論〉文章中指出從漢字文化圈的角度以審視諸國的文化、教 育、文學、思想與宗教等,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與共同性,因此中國小說對越南、

日本與韓國等國家的漢文小說產生影響。6

鄭阿財在〈越南漢文小說中的歷史演義及其特色〉一文中提出,越南歷史演 義小說的特色在於,作者在著作時是秉持撰寫歷史之心態,與中國歷史演義小說 有很大的差別,已如前述。7李時人在〈中國古代小說與越南小說的淵源發展〉一 文中指出古代越南就屬於東亞漢字文化圈,其小說劇情也深受中國小說之影響。

8《皇越春秋》、《越南開國志傳》、《皇黎一統志》與《皇越龍興志》等四部歷 史演義小說皆以越南歷史為題材,採取小說的方式全面地描寫了 15 世紀至 19 世 紀的歷史,呈現出生動和富有立體感的畫卷。而這些作品全採用了中國古代小說 的形式。關於《越南開國志傳》、《皇黎一統志》與《皇越龍興志》三部小說之 描述側重二重朝貢體制,濱下武志相關之研究指出,朝貢體制雖是以中國為核心 之體制。但是,中國周邊也有衛星朝貢體系,例如琉球對中國與日本。還有,越 南要求南掌對其派出貢使之例。9從總體上而言,這四部小說表現出對中國歷史 演義小說的因襲與模仿。這四部小說的作者,除了佚名者外,其他均為上層知識 份子,有些甚至參與歷史事件的撰寫,而且他們在創作小說時是秉持著一種與修 史同樣的心態,希望能達到補史或代史之作用。由於以這樣的一種心態來撰寫歷 史小說,使這些小說所述的史實被正史引用,如後來的史書《欽定越史通鑒綱目》

竟引《皇黎一統志》作為註腳。這與中國《三國演義》歷史小說的創作有很大的

編:《外遇中國─「中國域外漢文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2010 年),頁 1。

6 陳益源、龔敏:〈稀見中國古代小說書目十種綜論〉,《成大中文學報》,第 25 期 (2009 年 7 月),頁 104-105。

7 鄭阿財:〈越南漢文小說中的歷史演義及其特色〉,頁 172-175。

8 李時人:〈中國古代小說與越南小說的淵源發展〉,《復旦學報》,第 2 期(2014 年),頁 133。

9 〔日〕濱下武志著,朱陰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 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頁 36。

(19)

差異。10因此本論文參照此四部越南歷史演義小說為研究材料以彌補正史之所不 足之外,並對照相關中、越歷史文獻,探究越南中華觀之流變。

其次,在《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11(以下簡稱《集成》)尚未出版發行前,

很少有關越南燕行文獻方面之研究。以前越南燕行方面之研究,可以分成二類,

第一類是文學交流類,第二類是文化意識類。第一類的部分,陳益源在〈越南漢 文學中的東南亞新世界-以 1830 年代初期為考察對象〉文章中敘及 1830 年代初 期越南使節李文馥、何宗權、鄧文啟、潘清簡及其與南洋相關的漢文學著作,為 後人認識其何以被奉派到南洋及他們當年筆下所記載的東南亞新世界之生動史 料。12又於〈在閩南與越南之間─以越南使節李文馥家族為例〉一文中曾討論李 文馥本人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 年)從閩南到越南之特別行程,並經由其所編撰的

《閩行詩話》和《李氏家譜》,可了解「越南」與「閩南」之間彼此交流之情形。

13王偉勇在〈中越文人「意外」交流之成果-《中外群英會錄》述評〉一文中針 對記錄中越文人詩文交流之成果集:《中外群英會錄》,加以述評。先以「高會 惜因緣」、「海外存知己」和「傷別喜重逢」三節,歸納其最顯著之內容。而後 針對李文馥、繆艮、黃文炯、阮文章、黎文謙、汝伯仕等六人的詩文,予以評論;

可見當時中越文人,雖然語言不通,但仍可透由所熟悉的漢文相互交流。14李惠 玲、陳奕奕在〈相逢筆墨便相親——越南使臣李文馥在閩地的交遊與唱和〉文中 敘及《閩行雜詠》大部分創作是李文馥與中國士大夫交遊酬唱之作。這些作品牽 涉到兩方面之內容:一是表達了李文馥與許少鄂、王香雪、來子庚、黃心齋等人

10 李時人:〈中國古代小說與越南小說的淵源發展〉,頁 139-140。

11 中國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越南漢喃研究院(合編):《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上海:復 旦大學出版社,2010 年)。

12 陳益源:〈越南漢文學中的東南亞新世界-以 1830 年代初期為考察對象〉,《深圳大學學 報》,27 卷第 1 期 (2010 年 1 月),頁 119。

13 陳益源:〈在閩南與越南之間─以越南使節李文馥家族為例〉,《應華學報》,總第 17 期 (2016 6 月),頁 1。

14 王偉勇:〈中越文人「意外」交流之成果-《中外群英會錄》述評〉,《成大中文學報》,第 17 期 (2007 年 7 月),頁 117。

(20)

深厚的情誼,同時也表達了中越兩國之友好關係。二是體現了李文馥強調中越兩 國文化同源和對文化相似性之重視。15劉玉珺在所撰之〈越南使臣與中越文學交 流〉一文中提出越南使臣創造了北使詩文這一特殊的文學品種,從使節文獻中越 南使臣與中國文士所進行的贈答唱和、書信筆談、鑑賞評點與請序題詞等文學活 動,是中越漢文學交匯、碰撞、合流的主要途徑。16從其研究內容可知,該研究 焦點僅限於北使文獻裡所記載的文學交流之四種形式。夫馬進著《朝鮮燕行使與 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一書指出清朝的汪喜孫是考證學家(主 張對漢學及宋學都不應該排斥)及東亞國際名人,《越南燕行文獻》及《朝鮮燕行 錄》都對其有所記載。該書亦作了下列之判定:(一)《郿川使程詩集》是越使范 芝香作品。(二) 越使范芝香與汪喜孫之交往是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 三月。接 著,該書探討了范芝香與汪喜孫唱和的詩作所傳遞的那些訊息。17就此書研究內 容而言,其僅研究歷朝越使之一的范芝香與汪喜孫唱和的詩作。張京華的〈從越 南看湖南——《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湖南詩提要〉一文指出《集成》收錄了 14 世紀至 19 世紀越南使者 53 人共計 79 部著作,是近年難得的完整文獻,提供 了「從周邊看中國」一個佳集。《集成》中有關文學的酬唱詩作及紀詠非常多,

其中以湖南、瀟湘之詩作總量就多達 700 多首,如黎貴惇在《桂堂詩匯選》中作

《瀟湘百詠》組詩即有七言絕句 100 首,阮思《燕軺詩文集》所存湖南詩即有 86 首,就整體而言,已構成「從越南看湖南」的專題研究系統。18張京華所撰寫的

〈“北南還是一家親”——湖南永州浯溪所見越南朝貢使節詩刻述考〉一文中指出 最近兩年新出《湖湘碑刻一浯溪卷》及《集成》二書,皆記載有清代越南使者於 湖南永州浯溪的紀詠詩。燕行文獻中保留有關永州、浯溪、瀟湘等紀詠詩極多,

15 李惠玲、陳奕奕:〈相逢筆墨便相親——越南使臣李文馥在閩地的交遊與唱和〉,《百色學 院學報》,第 2 期 (2017 年 7 月),頁 122。

16 劉玉珺:〈越南使臣與中越文學交流〉,《學術研究》,第 1 期 (2007 年),頁 141。

17 〔日〕夫馬進:《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0 年初版),頁 322-343。

18 張京華:〈從越南看湖南——《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湖南詩提要〉,《湖南科技學院學 報》,第 1 期 (2011 年),頁 5。

(21)

對於永州本地學者近年所作專題詩之整理有非常好的補充作用。在永州、浯溪所 見之越南使者詩刻共有五首,其中三首可與燕行文獻相對應。誠然燕行文獻之刻 本、稿本就已相當珍貴,而詩刻的真蹟存留則更具有極突出之史物及文化價值。

19彭丹華在〈越南使者詠屈原詩三十首校讀〉一文中提到《集成》收錄了現存於 越南的 79 種獨立成書的燕行文獻,全書掃描,完整地保留了文獻原貌。其中越 南使者詠屈原詩的首次公開出版,有其研究價值與貢獻。20彭丹華在〈越南使者 詠柳宗元〉一文中提到《集成》中有關詠柳宗元詩十首,均為清朝年間越南使者 所作。詩作多吟詠永州山水之美,感懷柳宗元身世遭遇,贊其才情與文名。越南 使者詠柳宗元詩,從異國眼光看柳宗元,是柳宗元研究資料的重要補充。21上述 兩篇初步研究,主要針對越南使者對中國著名詩人屈原與柳宗元的詩詠,體現出 越南使者對中國詩人的了解及讚嘆。在張京華〈黎貴惇《瀟湘百詠》校讀〉一文 中指出《集成》收錄有 18 世紀越南使者黎貴惇所作詠《瀟湘百詠》絕句一百首,

其中,長沙 36 首,永州 23 首,衡陽 14 首,湘潭 13 首,岳陽 8 首,株洲 6 首。

追憶賢哲人物,吟詠山水景觀,以詩歌的方式對瀟湘文化予以整體描述,為湖南 文學史上難得的創作。22這篇文章僅對黎貴惇對湖南之自然風光及人文給予歌詠 的初步研究。彭敏於〈元結紀詠詩文研究——以湖南浯溪碑林與越南燕行文獻為 中心〉一文中認為《集成》是記錄了大量越南使者出使清朝時所留詩文之手抄本。

而浯溪作為越南使者北上入京之必經地,吸引了許多越南使者前來吟詠。這些詩 文記載於浯溪碑林及《集成》者多達 63 首,為中越文化交流的重要歷史見證,

也是對元結文學成就之繼承和延續。23這篇初步研究是關於湖南浯溪碑林與越南

19 張京華:〈“北南還是一家親”——湖南永州浯溪所見越南朝貢使節詩刻述考〉,《中南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第5 期 (2011 年),頁 5。

20 彭丹華:〈越南使者詠屈原詩三十首校讀〉,《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 10 期 (2011 年),頁 6。

21 彭丹華:〈越南使者詠柳宗元〉,《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 3 期 (2011 年),頁 3。

22 張京華:〈黎貴惇《瀟湘百詠》校讀〉,《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 10 期 (2011 年),頁 8。

23 彭敏:〈元結紀詠詩文研究——以湖南浯溪碑林與越南燕行文獻為中心〉,《湖南科技學院學 報》,第 3 期 (2011 年),頁 9。

(22)

燕行文獻的比較,顯露出越南與湖南兩地的文化交流。由上可知,以往與《集成》

有關之研究,大都屬於文學方面,中華觀之相關研究較少。

接著,第二類有關燕行使文化意識之研究的黎貴惇研究方面,鍾彩鈞撰寫〈黎 貴惇《大越通史》的文化意識〉文章中提出黎貴惇所著的《大越通史》所表達的 文化意識,可以三個主要方面來瞭解,首先是天命意識。天命意識是指越南以天 命作為君位的保證的意識,此與中國約略相似,但天命意識更常以神話來呈現。

其次是歷史意識。《大越通史》中所載之詔書、奏疏等,不僅用極典雅的漢文撰 寫,而且其中典故皆中國傳統著作所習於採用者。24再其次為主體意識,彰顯的 是自我獨力與特性。《大越通史》中稱中國為明朝或北朝,這個詞反映了兩國是 對等的。25越南認為自己是南朝。就歷史意識而言,越中兩國間難找到差異;惟 在天命意識而言,越南較中國強,表達方式也更為具體;至於就主體意識而言,

越南一點也不含糊籠統,明確指出區別。26林維杰在〈越儒黎貴惇的中國想像〉

一文以三個角度處理黎貴惇之中國圖像,這些角度都帶有「氣化」內容,第一個 角度是從宋儒朱熹理氣架構之角度,提出風土地氣對人物的人文影響。第二個角 度是從西方知識,以解構與再理解中國在地理上的中心觀與世界觀。第三個角度 則是經由黎貴惇作為燕行使的交流經驗,對照出中國的國家氣量、物產與民情。

在文中也指出閱讀黎貴惇與秦朝釪的六次筆談中的內容,便可知其不僅充滿了主 體意識與民族情操,還展現了代表國家的尊嚴,甚至在相關的典籍爭辯中略勝一 籌。27黎貴惇除了具有中越兩國對等之主體意識外,也相當重視天命意識與風土 地理。

24 鍾彩鈞:〈黎貴惇《大越通史》的文化意識〉《黎貴惇的學術與思想》,收入中央研究院中國 文哲研究所鍾彩鈞主編:《東亞文哲研究叢刊 1》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12 年 12 月),頁 81。

25 鍾彩鈞:〈黎貴惇《大越通史》的文化意識〉,頁 82。

26 鍾彩鈞:〈黎貴惇《大越通史》的文化意識〉,頁 82。

27 林維杰:〈越儒黎貴惇的中國想像〉,《當代儒學研究》,第 19 期 (2015 年 12 月),頁 157。

(23)

林維杰在〈黎貴惇的朱子學及其仙佛思想〉一文指出黎貴惇學問的安南特色 是融合了多重思維,政制、文學、文藝、宗教與博物都可充分交流却不妨礙彼此。

28另外,林維杰於〈越儒黎貴惇的感應思想及其三教交涉〉一文處理黎貴惇之感 應思想,試圖提出感應的模式以呈現儒釋道的交涉情形。29于向東所撰〈黎貴惇 的生平及其哲學思想〉之文中曾提及黎貴惇的哲學著作和思想,深受以儒、道學 說為中心的中華文化影響。其有關史學與哲學方面的著述,其寫作或是對於經、

史等典籍的摘錄,或是附加按語,略述評論等,雖少有個人創見,但却能反映出 其儒、道之學的深厚功底,也凸顯他在傳播中華文化方面佔有重要地位。30林維 杰在〈越儒黎貴惇的宗教思想〉文中指出越南雖處於中華文化氛圍中的「邊陲」,

惟黎貴惇曾在出使清朝時短暫停留此氛圍之「中心」,難免受其影響,這也是「東 亞文化圈」之特色。31阮才東之研究提出中國儒家思想剛傳入越南時,「忠」只 有忠君的意義,指的是全國所有臣民向一位君主無條件地服從。後來越南文人認 為「忠」是天經地義的道德標準。32黎貴惇更進一步認為忠就是孝,意味著將君 王視為自己的父母,他認為忠不只是任意服從君王的命令,而且要讓君王與自己 都能有仁有義。黎貴惇更從《左傳》中得出忠更寬廣的、更深刻的道理:忠就是 要為國家人民帶來利益,這也是真正忠臣的表現。33換言之,他認為君王如一家 之主──家長,為了整個家庭(國家)的利益與發展,一方面對父母(君王)要和顏勸 告(進諫),另一方面自己(臣民)也需要反省、修養自己。另外,黎貴惇認為「地

28 林維杰:〈黎貴惇的朱子學及其仙佛思想〉,《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 10 卷第 2 期(總第 20 期) (2013 年 12 月),頁 184。

29 林維杰:〈越儒黎貴惇的感應思想及其三教交涉〉,《思與言》,56 卷第 1 期 (2018 年 3 月),頁 259。

30 于向東:〈黎貴惇的生平及其哲學思想〉,《許昌師專學報》,第 12 卷第 1 期 (1993 年),頁 54。

31 林維杰:〈越儒黎貴惇的宗教思想〉,《當代儒學研究》,第 12 期 (2012 年 6 月),頁 21。

32 阮才東:〈黎貴惇關於忠的觀念〉《黎貴惇的學術與思想》,收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鍾彩鈞主編:《東亞文哲研究叢刊 1》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 年 12 月),頁 334。

33 阮才東:〈黎貴惇關於忠的觀念〉,頁 334-335。

(24)

氣」之性格決定了人氣與德性的格局,因而影響國運與王業。他曾舉陝西一帶的

「地氣」對秦、漢兩代為例加以說明,並指出天運、人事與地氣三者中,關鍵在 於地氣。34越南獨立之後,政治上當然已設立制度為首要工作,黎貴惇對各朝代 的制度都有記載,而其結論均為模仿同時期的中國制度。35就黎貴惇的政治觀點 而言,「理」是國家興衰的基本規律,此規律不因時空而有所改變,而「勢」是 在一個時間內的國家動態。如果我們能認知此「理」,並按其規律、原理以改變 國勢,自然就能開太平盛世。黎貴惇於論及治國之道時,他把「理是治國的原理」

之論點具體化,包含有皇帝和人民的關係、王道精神與從君主至臣子的人格基礎 及行為準則等。36其堅持於儒家「仁政」的基礎上建立法家的「法治」制度。37曹 美秀在〈黎貴惇與蔡沈對《尚書》聖人的詮釋〉一文中指出黎貴惇認為聖人必善 用刑罰,甚至主張應將執法的能力與效果納入教與德之範圍,並提出效法舜帝親 裁斷刑罰,以為不兼備刑罰,無法達到為治之效果。38黎貴惇對「忠」的看法相 當寬廣與深刻,他認為忠不只要讓君主與自己都能有仁、義,真正忠的表現是為 國為民,而非「愚忠」。黎貴惇重視「理」與「氣」對國運、國勢之影響,他認 為治理國家應施行仁政與法治,方能產生效果,其兼採了儒家與法家之思想。

林維杰撰寫的〈《芸臺類語.文藝》的詮釋學意涵〉一文從文本之「形式」

和「內容」兩大方面對黎貴惇的《芸臺類語》作詮釋學的分析。經由對「形式」

之分析,他指出了原作者、編者與評論者三者之意志問題,以及選集和評論在理 解事件時所具有的詮釋學一存有論之身分。經由「內容」的分析,以說明修養態

34 林維杰:〈越儒黎貴惇的中國想像〉,《當代儒學研究》,第 19 期 (2015 年 12 月),頁 151- 152。

35 鍾彩鈞:〈黎貴惇有關中越文化交流的論述:以《芸臺類語》與《見聞小錄》為範圍〉,《中 正漢學研究》,第 1 期(總第 29 期) (2017 年 6 月),頁 155。

36 阮才東,「黎貴惇的儒學研究」(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年 7 月),頁 144。

37 阮才東,「黎貴惇的儒學研究」,頁 145。

38 曹美秀:〈黎貴惇與蔡沈對《尚書》聖人的詮釋〉,《台大中文學報》,第 66 期 (2019 年 9 月),頁 134。

(25)

度和理解方法間之關聯,並強調文本之意之重要與不可涉入自身的判斷與私欲。

39因此研究者在作研究分析時,應放下自我主觀的判斷與自私的心理,才能對原 來文本作客觀的詮釋與解讀。

接著,關於燕行使文化意識之研究的李文馥研究方面。陳益源在〈在閩南與 越南之間─以越南使節李文馥家族為例〉一文中述及李文馥的儒家思想,在《閩 行詩話》書中記錄其曾拒絕進入「粵南夷使公館」,特撰〈夷辯〉乙文論述越南 是「華」非「夷」,以表達抗議。又有另一篇〈御名不肯抄錄問答〉記載了他堅 持不肯敘寫皇帝御名。此兩篇文章,充分體現出他的「華」「夷」之辯的正統論 及其忠君思想。40張京華在〈三“夷”相會——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為中心》一 文中指出越南及朝鮮使臣在一系列酬唱、拜謁、筆談之中,不但表現出深切認同 東亞文明,甚至隱含綱常正統自任之意識。在 18、19 世紀的「天下觀」、「華 夷觀」遭廢止之際,一度有「華夷觀」之新發展。41李文馥的《夷辨》與阮思僴 的《辨夷說》皆是反問辯難,此二文可綜合歸納如下:不以地域、種族、古今、

強弱分華夷,而應以禮樂文教分華夷,越南是文教之國,故越南是華非夷,另有 夷狄之國。42張哲挺在〈越南燕行使李文馥文化中華觀之特色〉一文中分析針對 中國、朝鮮、越南的傳統中華觀及中越韓日各國人物的中華觀進行研究,以分析 李文馥中華觀之特色,並歸納中華觀為「地理中華觀」、「文化中華觀」、「無 中心的中華觀」三大類型,而李文馥屬於「文化中華觀」,他以「聖人教化」、

「綱常道義」、「文章禮義」之有無作為中華與否之判準。李文馥出使福建時寫 下〈夷辨〉一文,解構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觀,進而建立起越南的文化主體

39 林維杰:〈《芸臺類語.文藝》的詮釋學意涵〉,收入鍾彩鈞主編:《黎貴惇的學術與思 想》(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 年),頁 353。

40 陳益源:〈在閩南與越南之間─以越南使節李文馥家族為例〉,《應華學報》,總第 17 期 (2016 年 6 月),頁 7。

41 張京華:〈三“夷”相會——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為中心》,《外國文學評論》,第 1 期 (2012 年),頁 5。

42 張京華:〈三“夷”相會——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為中心》,頁 39-41。

(26)

性,廣受中國士大夫之好評與讚賞。他強調聖人教化的重要性,原本是民頑俗悍 的地區,經過聖教化育之後,在文化上可由夷變華。在他的認知下,中華世界的 成員不僅只有中國,還包括越南、朝鮮、日本、琉球,這個範圍符合當代東亞文 化交流圈的概念,具有高度的時代意義與前瞻性。43阮黃燕在所著《1849-1877 年 間越南燕行錄之研究》之論文中述及在認同中國文化、中國儒教之同時,越南文 人也明確表示清政府與滿族都不能代表中國,把他們視作「夷」,而越南由於歷 來皆受孔孟之學問,所以是「華」而非「夷」,並且同時建構以越南作為中心之 與周邊國家之朝貢體系,來強調與肯定自己的民族與自主意識。44中越兩國都是 他的故鄉,越南如其他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一樣,均為「同文之國」,擁有相同 的文化,他頗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但這非表示他就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以現 在用語而言,他更認同的身份是「越南華人」。45李文馥與黎貴惇都曾出使中國,

雖然李文馥是華裔;黎貴惇非華裔,但是兩位都深受中華文化之影響,具有忠的 儒家思想,但也都有國家主體意識。

最後,有關潘佩珠的文獻回顧的研究部分,越南學者章收、陳義及台灣學者 羅景文等研究者曾針對潘佩珠的研究概況進行回顧,陳義有〈回顧潘佩珠的研究 情形〉一文46,章收則有〈從過去到現在關於潘佩珠的研究情形〉、〈一些關於 潘佩珠必須繼續研究的問題〉、〈近年來關於國外研究潘佩珠的情形〉三篇文章

43 張哲挺:〈越南燕行使李文馥文化中華觀之特色〉,《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4 卷第 1 期(總第 27 期)(2017 年 6 月),頁 47-82。

44 阮黃燕:《1849-1877 年間越南燕行錄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2015 年),頁 123。

45 莊秋君:〈十九世紀越南華裔使節對中國的書寫─以越南燕行錄為主要考察對象〉,《漢學研究 集刊》,第 20 期 (2015 年 6 月),頁 129。

46 〔越〕陳義(Trần Nghĩa):〈回顧潘佩珠的研究情形〉(“Nhìn Lại Tình Hình Nghiên Cứu về Phan Bội Châu ”),收入(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文學研究所(ViệnVănHọc)編:《愛國者與作家 潘佩珠──潘佩珠百歲誕辰紀念論文集》(Nhà Yêu Nước và Nhà Văn Phan Bội Châu:Kỷ Niệm 100 Năm Ngày Sinh Phan Bội Châu)(河內:社會科學出版社,1970 年),頁 321-352。轉引羅 景文的博士論文《潘佩珠及漢文小說之研究》的文獻回顧研究。羅景文:「潘佩珠及漢文小說 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年),頁 5。該博士論文已經出 版成書,見羅景文:《憂國之嘆與興國之想——越南近代知識人潘佩珠及其漢文小說研究》(臺 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20 年)。

(27)

47,羅景文曾經在其博士論文《潘佩珠及漢文小說之研究》48及〈潘佩珠研究述評 (1950-2010)及其漢文小說研究之意義〉49之文中進行詳細精闢地文獻回顧,說明 了自 1950 年至 2010 年這六十年來越南學界研究潘佩珠的概況。羅景文從歷時角 度將這六十年越南學界對於潘佩珠的研究成果分為第一階段(1950 年至 1970 年)、

第二階段(1970 年到 1990 年)及第三階段(1991 年至 2010 年)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著重作者生平與文獻的考訂整理;第二階段潘佩珠的研究熱度有降溫的趨勢,

1990 年整理出版的《潘佩珠全集》十冊50,為日後研究潘佩珠者須參考的重要著 作。第三階段是越南學界研究潘佩珠邁向多元視野、互動交流的時代。依據羅景 文的研究發現,越南與西文學界較著重在越南反殖民運動脈絡裡,潘佩珠與同世 代的民族運動者的歷史定位與意義。而日本與中文學界的研究傾向都是從自身出 發,思考自身對潘佩珠及越南民族運動的影響,或是強調彼此之間的關係。51

在 2018 年 6 月羅景文最新的研究〈對 2010 年後中文學界研究潘佩珠之成果 的觀察--兼論與潘佩珠相關之組織和人物在華活動情形〉(刊登於韓國《漢文 學報》第 38 輯)52中有重大發現。在過去,潘佩珠的研究者們皆認為潘佩珠所著

47 〔越〕章收(ChươngThâu):〈從過去到現在關於潘佩珠的研究情形〉(“Tình Hình Nghiên Cứu Phan Bội Châu từ Trước đến Nay”),《歷史研究》(Nghiên Cứu Lịch Sử)104(1967.11):

6-16;〔越〕章收:〈一些關於潘佩珠必須繼續研究的問題〉(“Mốt Số Vấn Đề Cần Tiếp Tục Nghiên Cứu về Phan Bội Châu ”),《社會科學通訊》(Thông Tin Khoa Học Xã H ội)1993.1: 56- 62。此文亦載於〔越〕章收:《潘佩珠研究》(Nghiên Cứu Phan Bội Châu)(河內:國家政治 出版社,2004 年),頁 747-755;〔越〕章收:〈近年來關於國外研究潘佩珠的情形〉(“Về Tình Hình Nghiên Cứu Phan Bội Châu ở Nước Ngo ài Những Năm Gần Đây”),《文學研究》

(Nghiên Cứu Văn Học)2008.4: 3-14。轉引羅景文的博士論文「潘佩珠及漢文小說之研究」

的文獻回顧研究。羅景文:「潘佩珠及漢文小說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12 年),頁 5。

48 羅景文:「潘佩珠及漢文小說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年),頁 5-14。

49 羅景文:〈潘佩珠研究述評(1950-2010)及其漢文小說研究之意義〉,《國家圖書館館刊》,

第 101 卷第 1 期(2012 年 6 月),頁 165-194。

50 Phan Bôi Châu; Chương Thâu ed., Phan Bôi Châu Toàn Tập, (Huế: Nhà Xuất BảnThuận Hóa, 1990 ). (〔越〕潘佩珠著,〔越〕章收編:《潘佩珠全集》(順化:順化出版社,1990 年)。)

51 羅景文:「潘佩珠及漢文小說之研究」,頁 5-14。

52 羅景文:〈對 2010 年後中文學界研究潘佩珠之成果的觀察——兼論與潘佩珠相關之組織和人 物 在 華 活 動 情 形 〉)(〈2 01 0 년이 후 中 文 學 界 潘 佩珠 연구 성과 에 대한 고 찰 — —潘 佩 珠 관련조직과인물의재중국활동양상과더불어〉),韓國《漢文學報》38(2018.6): 257-356。

(28)

的《聯亞蒭言》已經佚失,而羅景文於 2016 年 7 月在檢索報刊資料庫中越南人 在華活動之相關資料時,找到由牟樹滋(生卒年不詳)所撰之〈讀《聯亞蒭言》有 感〉一文,刊載於北京《順天時報》第 3189-3193 號(1912 年 9 月 24-29 日,共 分五期刊載,因為 9 月 25 日為中秋節,故於 26 日停刊一天),第 2 版所引述。

根據羅景文的統計,牟氏之文全文七千七百字左右,引錄《聯亞蒭言》之處有四 千一百字,佔全文二分之一強,這樣的篇幅雖然與潘佩珠所說《聯亞蒭言》有「數 萬言」的量有一段距離,但這些內容應該是《聯亞蒭言》中較重要的文字。53而 根據羅景文觀察 2010-2017 年中文學界研究潘佩珠的概況,發現有兩項學術趨勢:

1. 從原本較多關注潘佩珠在政治及革命運動的層面,擴大到潘佩珠對中越日等 國在社會、思想、文化層面之交流及互動上的作用。2. 關注到潘佩珠所創作的漢 文小說,這是過去在進行潘佩珠研究時較少觸及的議題。探討潘佩珠的漢文小說,

不僅有助於理解作家之生命歷程與精神樣貌,也能進一步思考近現代東亞歷史發 展、文學、文化與社會等多層面的交流與對話。54

筆者在章收、陳義、羅景文等研究者之大量文獻探討所奠定的基礎上,進一 步考察近年來(2011 年至 2018 年)學界研究潘佩珠的概況。近年來潘佩珠的相關

53 羅景文:〈對 2010 年後中文學界研究潘佩珠之成果的觀察——兼論與潘佩珠相關之組織和人 物 在 華 活 動 情 形 〉)(〈2 01 0 년이 후 中 文 學 界 潘 佩珠 연구 성과 에 대한 고 찰 — —潘 佩 珠 관련조직과인물의재중국활동양상과더불어〉),韓國《漢文學報》38(2018.6): 327-329。

及牟樹滋:〈讀《聯亞蒭言》有感〉《順天時報》,第3189-3193 號(1912.9.24-25、1912.9.27-29),

2 版。

54 羅景文:〈對 2010 年後中文學界研究潘佩珠之成果的觀察——兼論與潘佩珠相關之組織和人 物 在 華 活 動 情 形 〉)(〈2 01 0 년이 후 中 文 學 界 潘 佩珠 연구 성과 에 대한 고 찰 — —潘 佩 珠 관련조직과인물의재중국활동양상과더불어 〉),韓國《漢文學報》38(2018.6): 354。

(29)

研究主要有漢文小說55、東亞漢字文化知識圈56、國史論述57、越南觀58、日本觀

59、潘佩珠與台灣60、潘佩珠的儒教思想61、潘佩珠對王陽明思想的研究62、潘佩 珠的民族主義63等。文獻回顧考察結果發現,雖有潘佩珠對越南「獨立於中華的 越南政治主體意識」方面之研究,64但以目前東亞學界的研究來看,台灣與越南 皆受主體意識與脫華化的影響,而中國方面之研究又比較傾向於自國中心主義,

故尚缺乏潘佩珠中華觀之相關研究。但其實應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及脈絡來探究 潘佩珠自身的觀點,而不宜僅以現代人的角度來審視。又由於越南與中國同屬漢 字文化圈,潘佩珠在吸收新學、新知之時,大量閱讀梁啟超等中國學者的書籍資 料,又曾東遊日本,一方面浸潤於中國學者的觀點中,一方面又具東亞視角,故 其中華觀深具特色。潘佩珠曾在其自傳裡說明其性格:「畢生所營謀,專問目的,

55 羅景文:「潘佩珠及漢文小說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年);

羅景文:〈潘佩珠研究述評(1950-2010)及其漢文小說研究之意義〉,《國家圖書館館刊》

101.1(2012.6): 165-194;呂小蓬:〈潘佩珠漢文小說評述〉,《人文叢刊》,第 8 期(2013 年),頁 285-290。

56 陳益源、羅景文:〈 越南潘佩珠與日本、中國之深厚關係──以潘佩珠對於西方建國英雄事蹟 的吸收與轉化為例〉《漢學研究學刊》(2011 年 1 月),頁 119-141;羅景文:〈東亞漢文化知識 圈的流動與互動——以梁啟超與潘佩珠對西方思想家與日本維新人物的書寫為例〉,《臺大歷 史學報》,第48 期(2011 年 12 月),頁 51-96;王志松:〈漢字與東亞近代的啟蒙思潮——梁啟 超與潘佩珠的《越南亡國史》〉,《漢字研究》,第14 期(2016 年 4 月),頁 103-121。

57 羅景文:〈召喚與凝聚——越南潘佩珠建構的英雄系譜與國族論述〉,《成大中文學報》,第 37 期 (2012 年 6 月),頁 159-186。

58 張政偉:〈新民自尊:由梁啟超越南觀談起〉,《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 21 期(2018 年 10 月),頁 2-20。

59 劉先飛:〈東遊運動與潘佩珠日本認識的轉變〉,《東南亞研究》(2011 年 5 月),頁 69-73。

60 何純慎:〈越南潘佩珠與臺灣林獻堂民族思想之比較——以兩人與中國、日本的關係為中心 的觀察〉,《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 14 期(2012 年 12 月),頁 27-43;蔣為文:〈越 南民族獨立運動對臺灣的啟發〉,《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13 卷第 4 期(2017 年 12 月),頁 75-92。

61 Nguyên Thọ Đức, “Tìm Hiểu Xu Hướng Hiện Đại Hóa Tư Tưởng Nho Giáo Trong Khổng Học Đăng Của Phan Bội Châu.” Tạp Chí Hán Nôm 109 (2011): 37-57. ((越) 阮壽德:〈潘佩珠《孔學 燈》中儒教思想的現代化趨向探討〉,《漢喃雜誌》,第 109 期(2011 年 12 月),頁 37-57。)

62 〔越〕黃文草:〈20 世紀初的越南學者對王陽明思想的研究〉,《王學研究》,第 8 期(2018 年 11 月),頁 144-148。

63 楊貞德:〈擘畫新國家——試析潘佩珠漢文政論裡的民族主義〉,收入鍾彩鈞主編:《東亞視 域中的越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 年),頁 125-178。

64 例如羅景文的〈召喚與凝聚——越南潘佩珠建構的英雄系譜與國族論述〉一文是關於潘佩珠 對越南「獨立於中華的越南政治主體意識」方面之研究。參見羅景文:〈召喚與凝聚——越 南潘佩珠建構的英雄系譜與國族論述〉,《成大中文學報》,第37 期(2012 年 6 月),頁 159- 186。

(30)

期取勝於最後之五分鐘,65至於手段方針,雖更改而不恤也。」66因此其思維常變 遷流轉,其中華觀有著多樣複雜的面貌,本論文將結合潘佩珠之生平、性格,以 及文本創作的時空環境、書寫策略及目的,進行更深入的分析。本論文從亞洲主 義背景下的潘佩珠、中越同祖觀、中越兄弟觀、獨立於中華的越南政治主體意識 等部分來探究潘佩珠之中華觀。67

第三節 研究文獻材料說明與介紹

本論文旨在研究18 世紀至 20 世紀越南文人的中華觀。因此本論文針對

《皇越春秋》、《越南開國志傳》、《皇黎一統志》及《皇越龍興志》等四部越南 歷史演義小說(成書於 18 世紀至 20 世紀之間),以及黎貴惇(18 世紀)、李文馥 (19 世紀)兩位燕行使,加上一位近代 20 世紀越南愛國志士潘佩珠等以探究越南 文人的中華觀。

本論文以歷史演義小說與歷史兩大面向來分析。歷史演義小說的部分,本論 文以四部越南歷史演義小說參照史書以探究越南的中華觀。透過本論文的比較與 分析,可窺見「中華觀」在四部歷史演義小說之間的差異性。歷史的部分,選擇 三位越南歷史重要人物黎貴惇、李文馥、潘佩珠為代表,其中黎貴惇、李文馥為 燕行使,黎貴惇為越南著名的政治家與哲學家,李文馥為曾周遊列國的華裔文人。

65「取勝於最後之五分鐘」為潘佩珠獨特之用法,表示用盡各種手段與方法堅持到底以達成功 的目的之意。此亦見於其自傳中評論日俄戰爭日本戰勝的原因之處,他說:「此次日本勝俄,

原因頗多,而日人能耐勞忍苦,其最大原因也。君等曾讀日本報紙,當能知之。征俄凱旋各報 紙多歸功於大根,即蘿蔔根。日本醃此根為最普通之食品,當非戲言。夫以我國地瘠民貧,供 應極苦,浩大之戰費,至於二年。使日軍人亦嗜牛肉酪醬如俄人,其何以堪?惟飽茹大根,與 黑蕎麥,所以能收最後五分鐘之勝利也。」見〔越〕潘佩珠:《潘佩珠年表》(抄本),編號 VHv.

2138。

66 〔越〕潘佩珠:《潘佩珠年表》(抄本),編號 VHv. 2138。

67 相關內容之拙著〈越南愛國志士潘佩珠之雙元性中華觀〉一文,預計刊登於《漢學研究》 第 38 卷第 3 期(2020 年 9 月)。

(31)

潘佩珠為 19 世紀末 20 世紀前葉的越南愛國志士。

越南燕行使黎貴惇中華觀的部分,旨在透過黎貴惇所撰寫之文章,以深入詳 細分析其中華觀之類型與特色。並分析黎貴惇在出使中國時,面對中國官員,是 如何處理彼此之間中華觀之差異,以凸顯自身的觀點的。在研究越南燕行使李文 馥中華觀的部分時,主要在探究其中華觀之特色,並針對中國、越南、朝鮮的傳 統中華觀及中越韓日各國人物的中華觀進行研究,以分析其中華觀的特色,並歸 納其中華觀之類型。

在研究越南愛國志士潘佩珠的中華觀時,由於潘佩珠所處的時代正處於越南 歷史的轉折點上,在法國殖民與亞洲主義的背景下,於是他產生了強烈的抗法意 識與行動。因而本論文旨在研究分析在當時這樣的背景下,潘佩珠為順應時勢而 產生的特殊中華觀為何?並進一步瞭解其漢文化的意識。

因此本論文為了針對上述兩大面向加以研究分析,所採用之主要文獻材料,

分為三大類:1.歷史演義小說。2.燕行使著作。3.史書及其他,茲分別扼要說明如 下:

一、 歷史演義小說

《皇越春秋》是一部長篇歷史演義小說,敘述了天聖元年(1400 年)至順天元 年(1428 年)越南史事及其反抗明朝的故事。全書分初、中、下三集,每集 20 回,

共 60 回。回有回目,回前回末均有套語及回末聯,諸多詩讚評論,又有雙行批

(32)

註,評論史事、人物。68全書強調德治主義、忠義愛國的精神,統治正當性來源 於天,由天賜與其統治權與國祚。69

《越南開國志傳》這部歷史演義小說主要描述了黎英宗正治 11 年(1568 年) 至黎熙宗正和 10 年(1689 年)間南朝阮主政權之崛起,以及與北朝鄭主政權之間 的對抗過程。全書共分為八卷不分回,以編年體書寫。後阮氏終建立阮朝,至 1802 年改國號為越南,故稱《越南開國志傳》。70

《皇黎一統志》,原名《安南一統志》,全書十七回。敘述鄭主森寵妃,廢 長立幼,致驕兵為變,卒致西山之亂,滅鄭扶黎,以成一統。後言西山據國,黎 朝滅亡之事。最後以西山之主就擒,阮氏稱帝,黎帝歸葬為結。本書為越南歷史 演義小說中,最重要且最具特色之一。本書之故事,均見於正史記載,而鋪敘更 加精詳。71

《皇越龍興志》是一部成書於 1899 年至 1904 年之間的歷史演義小說,共有 6 卷 34 回。其書所敘之故事,起自景興 34 年(1773 年)西山阮岳起兵,至明命 元年(1820 年)明命帝即位止。72本書為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回目主要為七言 聯語,間有八言、九言。作者吳甲豆為續修先祖《皇黎一統志》之業,遂有本書 之作。未達此目的,吳甲豆費盡心血去研讀相關史籍,如《大南實錄》(前編、正 編)、《大南列傳》等,希望以章回小說的形式來反映詳盡的歷史。73

68 〔越〕佚名:《皇越春秋》,收入陳慶浩、王三慶主編:《越南漢文小說叢刊》(臺北:臺灣學 生書局,1987 年),第 3 冊,頁 3。

69 〔越〕佚名:《皇越春秋》,頁 9。

70 〔越〕阮榜中:《越南開國志傳》,收入陳慶浩、王三慶主編:《越南漢文小說叢刊》(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1987 年),第 4 冊,頁 3。

71 〔越〕吳俧著,吳悠續,吳任輯編:《皇黎一統志》,收入陳慶浩、王三慶主編:《越南漢文 小說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年),第 5 冊,頁 3-4。

72 李時人:〈中國古代小說與越南小說的淵源發展〉,《復旦學報》,2009 年第 2 期,頁 139。

73 陳慶浩:〈《皇越龍興志》提要〉,收入孫遜、鄭克孟、陳益源主編:《越南漢文小說集成》(上

數據

表 1:《皇越春秋》作者、黎利、黃福之中華觀對照表  人物  國家  中華觀特色  身分  說明  《皇越春秋》 作者  越南  具高度同華意識  越南文人  與中國比較,彰顯自己比中國更 具華之特性。  黎利  越南  文化上越南是中華成 員,而政治上則是南 北朝的中華觀。  越南君主  黎利認為越南在文化上屬於中華世界的成員,但 在政治上中越兩 國是對等而各自 不相隸屬的國 家。與中國的朝 貢關係只是一種 表面關係。  黃福  中國  自華他夷  明朝大臣  黃福用夏變夷。 興辦教育與提倡 中華禮義以教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ắt buộc phải điền số điện thoại di động của người nước ngoài, và không được giống với số điện thoại của chủ sử dụng lao động hoặc cơ sở dịch vụ việc làm tư nhân đã

Để giảm thiểu giấy tờ cần kèm theo khi chủ sử dụng lao động xin tuyển dụng lao động, Bộ lao động sẽ căn cứ vào số chứng minh thư và mối quan hệ trên đơn xin và thông

Bắt buộc phải điền số điện thoại di động của người nước ngoài, và không được giống với số điện thoại của chủ sử dụng lao động hoặc cơ sở dịch vụ việc làm tư nhân đã

Để giảm thiểu giấy tờ cần kèm theo khi chủ sử dụng lao động xin tuyển dụng lao động, Bộ lao động sẽ căn cứ vào số chứng minh thư và mối quan hệ trên đơn xin

Để giảm thiểu giấy tờ cần kèm theo khi chủ sử dụng lao động xin tuyển dụng lao động, Bộ lao động sẽ căn cứ vào số chứng minh thư và mối quan hệ trên đơn xin và thông qua

年齡滿七十五歲至未滿七十六歲 一點 年齡滿七十六歲至未滿七十七歲 二點 年齡滿七十七歲至未滿七十八歲 三點 年齡滿七十八歲至未滿七十九歲 四點

擔任職務資格 具有企業所需該職務特殊專長能力者 二十 華語語文能力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流利」等級以上 三十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高階」等級 二十五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進階」等級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勞特字第 1063001251 號函訂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月二十三日發特字第 1083001675 號函修正第六點附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