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四節 交易成本理論

一、交易成本理論的源起

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TCT)源自諾貝爾經濟學獎 得主寇斯 Coase(1937)的一篇文章,名為廠商的本質(The Nature of the Firm),

解釋經濟個體(individuals)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為什麼寧可選擇合夥關係 (partnerships)、公司組織(companies)或其他商業實體( business entities)而願 不透過契約方式(contracts)去完成呢?

Coase 認為在一個專業分工與市場機能的經濟體制下,價格運作會產生 事前成本(如搜尋資訊、契約協商和簽訂之成本)和事後成本(監督契約執行 之成本),這些統稱為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理論屬於新制度經濟學(組織經濟學),該理論認為廠商與市場 是兩種不同的治理方式,選擇廠商治理或者市場治理的原則是取交易成本 孰低;廠商存在的理由是因為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導致價格機能無法 有效運作。市場失靈是因為交易行為假設與交易資產特性所造成,它通常 表現在公共財、外部性、獨占或寡占、資訊不對稱等現象。廠商的存在可 以解決市場失靈(不具效率市場)的問題,廠商透過內部化交易(組織內部的 交易活動),減少外部性問題(不確定性風險)。

Williamson(1975,1979,1981)擴大 Coase 的理論架構,提出交易成本包括 管理關係的直接成本和治理決策(策略決策)的機會成本,選擇何種治理模式 視交易特性和模式效率而定。當交易成本(委外成本)不存在或很低時,經濟 個體偏好市場治理;當交易成本高於營運成本(自製成本)時,廠商會選擇運 用內部組織自行生產。

邱志聖(2014)將交易成本理論應用於策略行銷分析 4C 觀念架構,認為 交換雙方各自期待交換行為對自己有利,所謂的有利就是得到的利益大於

28

付出的成本,由於交換雙方各自擁有不同資訊,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會影響雙方的交換意願,從而阻礙經濟活動效率(市場失靈), 與取拾,交易成本是指「一項交易」的外包成本。市場治理的力量(market

29

power)來自廠商(buyer)買或不買的行為,而廠商治理的力量(organization power)則取決於廠商(buyer)外包或自製(outsourcing or self-production)的行 為。

Williamson(1985)提出六項交易成本產生的原因,可分為人性因素、環 境因素以及交易特性等因素,人性因素包含有限理性和投機主義,環境因 素包括有不確定性、少數交易、資訊不對稱和氣氛,而交易特性因素則包 括資產專屬性、交易不確定性和交易頻率等。

(一)人性因素

1.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係指交易行為人所擁有的資訊、知識與 能力皆有限,無法追求最大效用的決策,而只能作出局部滿意的決策,

因而阻礙市場機能。

2.投機主義(Opportunism):係指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交易行為人基於 自利動機而採取欺詐手法,從事損人利己的投機行者,因而破壞市場機 能。

(二)環境因素

1.不確定性與複雜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由於外部環境充滿不可 預期的變化,交易雙方均將未來的不確定性及複雜性納入契約中,使得 交易過程增加不少訂定契約時的議價成本,並使交易難度提高。

2.少數交易(Small Numbers):由於某一項交易具有專屬性(Proprietary),或 因為異質性(Idiosyncratic)資訊與資源無法流通,使得交易對象減少而形 成市場被少數人把持或壟斷,使得市場運作失靈。

3.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係指交易雙方各自擁有足以影響交 易價格的不同資訊,而彼此都有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通常,賣方比買方 擁有更多關於交易資產的資訊。由於資訊不對稱,交易進行前可能出現

30

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交易完成後可能出現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因而產生交易成本。

4.氣氛(Atmosphere):係指交易雙方的互動情境。若交易雙方既無互信基礎,

亦無共同目標,勢難孕育有利的互動情境,將徒增交易成本。

三、影響交易成本的三個特性

1.資產的專屬性(asset specificity):係指交易資產僅適用特定對象(因量身訂 做而具有排他性),市場流通性低(例如醫療設備),契約一旦終止,則投 資成本難以回收變現或轉換使用。通常,資產專屬性越高,交易成本越 高,組織也越傾向交易內部化(垂直整合),以降低交易成本。

2.交易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係指交易過程中存在各種不可預期的風險。

由於有限理性及資訊不對稱的限制,使交易雙方都會增加交易成本。

3.交易的頻率(frequency of transaction):交易的頻率(次數)越高,管理、協 商及議價的成本也越高,組織也越傾向交易內部化(垂直整合),以降低 交易成本。

基於交易成本產生的原因,可歸納出上述影響交易成本的三個特性。

其中,不確定性和資產專屬性有關。Shelanski, Howard A. and Peter G. Klein (1999)認為,不確定性隱身在資產的專屬性上,彼此會互相影響,當不具資 產專屬性的投資發生時,即使有不確定性,市場價格機能仍可以發揮作用,

利用市場競價的方式來達成交易,此時從市場上購買會比自製便宜。此外,

高的頻率交易也可能造成市場失靈,因為重複性的交易使廠商易被綑鄉,

必須經常協商及議價,因次會有一體化垂直整合的需求。

四、影響交易成本高低的四個因素

1.交易資產獨特程度: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若交易資產獨特程度越高,則交 易成本越高;反之,若交易資產獨特程度越低,則交易成本越低。

31

2.交易雙方額外投入程度︰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若額外投入程度越高,則交 易成本越高;反之,若額外投入程度越低,則交易成本越低。

3.交易頻率(次數):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若交易頻率(次數)越高,則交易成 本越高低;反之,若交易頻率(次數)越低,則交易成本越低。

4.交易資產品質的可辨識程度: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若交易資產品質的可辨 識程度越高,則交易成本越低;反之,則交易成本越高。例如政府的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招標承攬工程,因施工品質不易辨識,且政府 坐收權利金,經營期滿後,民營業者必須依約將該 BOT 資產之所有及使用 權返還政府,其交易成本必然較高。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