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遠東音樂社的歷史評價

第二節 交棒新象

1983 年張繼高決定結束遠東音樂社。透過當時許多的報導得知張繼高下定決 心的原因─後繼有人。報導中曾提及:

社會各界對辦音樂會的人鼓勵增多,阻力減少,甚至政府也注意到推廣文化 藝術的重要。因此,我的辛苦沒有白費、219遠東音樂社很高興後繼有人,因 此經過二十五個年頭的苦力,該社準備交出棒子,結束業務、220

「我們能走的路已走完,沒能走到的地方,深信繼起的新一代人物一定會走 得到。」他祝福未來的音樂推廣者,並希望他們參考遠東音樂社以往的經歷:

要想為音樂做一點事情,必須有發自心底的熱忱,而且得任勞任怨。…「既 然有這麼多熱心音樂活動的人,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和人競爭,何況辦音樂活 動並不是我的事業,只是行有餘力服務大眾而已。」…「我獨自擔了十八年 的十字架,一切量力而為。近五年來我觀察研究下發現有許多人熱心辦音樂 活動,所以這五年來我不再加油而只放在空檔上,然後慢慢地踩剎車,到今 天晚上才煞住了。」221

1977 年新象成立,恰與張繼高在報導中提到的「近五年」時間重疊。許博允也曾 在張繼高的追思會中表示:

218 侯惠芳,〈記一段二十年的友情〉,《音樂與音響》No. 255(七月號,1995):

50-51。

219 蔡文怡 1983,77。

220 中華日報,〈遠東音樂社揮別藝壇 張繼高功成身退〉,《音樂與音響》No. 120

(六月號,1983):80。

221 中央日報,〈推動國內音樂欣賞風氣 張繼高辛勤廿五載 任勞任怨功不可沒 今 日退休後將專心寫作辦雜誌〉,《音樂與音響》No. 120(六月號,1983):81。

如果沒有張繼高等人的遠東音樂社,現在就沒有兩廳院,也沒有新象,

當初創辦新象也是由於遠東音樂社所留下的聯絡管道和資訊,新象才走得下 去,踏入藝術經紀的圈子。張先生是個停不下來的人,雖然退居第二線,但 新象的許多工作實際上是他精神的延續,他經常在背後指導我。萊比錫來 臺,他在幕後策劃,居功甚大,連標題都是他想的…還有廣場前的小凳子他 也關心…他的點子很多,我所做的工作,實際上就是延續了他的精神。222 雖然遠東音樂社與新象在出現時間上有重疊,但實際上他們的精神是互相傳承的。

新象首先於 1977 年成立「環境音樂製作所」,223成立目標是為了創造新的音 樂環境。1978 年,針對表演藝術的「新象」成立,迄今三十多年。新象的成立初 期與遠東音樂社的晚期有所重疊,新象成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許博允與媒體工 作者邱復生都覺得,臺灣的藝文環境僅有遠東音樂社引進外國的音樂節目,稍嫌 不足。224另一方面許博允也想為臺灣觀眾帶來「有意思」的活動─一種單純美好 的感受、意義、生活。225

我們這群「文藝青年」又見識到了當時張繼高先生遠東音樂社應美國新 聞處邀請合辦的一些藝文活動;當時與美尚有邦交,美國國務院常會派出一 些好的節目,來亞洲巡演,甚至開設大師指導班,我就是受益人!那時波士 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葛倫米勒(Glenn Miller)的大樂隊等 演出,都是我們在乾涸的年代中偶遇的甘霖!另外保羅泰勒(Paul Taylor)、艾 雯尼可萊斯(Alwin Nikolais)來時,我們都已是藝文工作者,還曾受邀參加過 當時美國大使館(今「臺北光點」現址)為他們舉辦的派對!這些近距接觸 都是大家成長過程中累積的經驗。

新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樊曼儂曾言:

226

早年曾經受到的滋養,其後轉變為巨大的能量,開啟臺灣音樂經紀的新一階

222 陳志銘,〈張繼高先生追思會紀聞〉,《音樂與音響》No. 255(七月號,1995):

57-58。

223 樊曼儂,《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臺北:遠流出版,2008),8。

224 潘罡、林英喆,《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149。

225 許博允,《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12。

226 樊曼儂 2008,6-7。

段。新象自我期許為創作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橋樑,227透過經紀的行為從事穿針引 線的工作。為了支持新象成立,新象籌備期間尚未上線營運時,許博允的父親許 伯埏為了新象賣出三塊位於臺北精華地段的土地。228正式開始營運後,也常常要 趕在銀行下班的三點半前絞盡腦汁想辦法籌措資金。229

新象不只純為音樂經紀,同時也辦理舞蹈、戲劇的演出,甚至觸及靜態的畫 展、攝影展,可以說是全方位的藝術經紀公司。不只辦理國外藝術家來臺演出事 宜,也將國內的表演藝術團體推向國際舞臺,此外更製作多場表演藝術活動。新 象不管在音樂、舞蹈、戲劇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以下分別從音樂、舞蹈、戲劇、

其他藝術四方面列舉新象曾主辦的重要藝術活動。

一、音樂方面

已故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奇(M. Rostropovich, 1927-2007)曾多次應新象之邀 來臺演出。2301983 年羅斯托波維奇指揮美國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U.S.A)在國父紀念館演出,231

227 許博允 2008,14。

這場音樂會讓馬水龍的《梆笛協奏曲》揚

228 沈依婷,《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188。

229 柯錫杰,《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90。

230 1983、1984、1990、1992、1994、1996、1998、2002、2003。趙靜瑜,《繁花綻 ─新象傳奇 30 年》 2008,92。

231 羅斯托波維奇(M. Rospropovich),俄國大提琴家。其父 L. Rospropovich 也是一 位傑出的大提琴家,1942 年 4 月生涯最後一次的舞台演出便是演奏羅斯托波維奇的作 品。羅斯托波維奇 1927 年出生於亞塞拜然的巴庫,四歲時跟隨母親學習鋼琴,並開始 作曲。八\歲時第一次登台與姐姐共同在音樂會上演出二重奏。1943-1948 年間在莫斯科 音樂院師事科索留波夫習大提琴,這段經驗在日後讓羅斯托波維奇成為一個教學靈活的 教師,他不要求學生拉琴的姿勢要循一定的模式,在弓與琴橋平行的前提之下,學生可

名國際。時任新聞局長宋楚瑜找來張繼高與許博允,本來只打算做臺灣的電視現 場轉播,但因張繼高提出何不現場衛星直播華盛頓?232

早在羅斯托波維奇抵臺前,就與美國交響樂團練好《梆笛協奏曲》,等候到臺 灣與獨奏家陳中申排演。由於從沒有見過「梆笛」這樣樂器,於是羅斯托波維奇 提出在彩排前先看看樂器與獨奏家的要求。當他看見陳中申從口袋拿出梆笛、黏 貼笛膜就開始演奏,覺得十分不可思議,當下懷疑只有六孔的「小」樂器能夠與 整個交響樂團抗衡嗎?但陳中申立刻以梆笛清亮的笛音證明,梆笛是有能耐與交 響樂團相抗的。

,這場音樂會後來同步以 衛星實況轉播的方式在美國PBS公共電視網播出。因此讓美國的聽眾有機會認識

「梆笛」,進而讓《梆笛協奏曲》傳到美國人民的電視機中。張繼高製作了一段十 分鐘關於臺灣的紀錄片在音樂會前播放,並請胡茵夢用英文主持。讓這場音樂會 不只是音樂的中西交流,甚至帶有音樂外交的意涵。

233

以依自己舒服的姿勢演奏。1956 年起羅斯托波維奇任教於莫斯科音樂院。1970 年羅斯 托波維奇與蘇聯官方的關係變得緊張,最後羅斯托波維奇與家人被除去俄國的國籍,取 得瑞士的臨時國籍。在大提琴的演奏之外,羅斯托波維奇也常首演交響樂作品。

Margaret Campbell 著,張世祥譯。《不朽的大提琴家》(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6),

333-342。

《梆笛協奏曲》作曲家馬水龍使用很多西方古典音樂的語法,

與傳統中國音樂不一樣,對演奏者來說是技術的挑戰。這首曲子也因為悅耳及令 人印象深刻的旋律性成為中國廣播公司的臺呼。這場音樂會成功地把臺灣音樂作

232 張照堂,《追求完美─張繼高》 1996,75。

233 趙靜瑜,《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93-94。

品推向國際,234

圖 12 羅斯托波維奇指揮美國國家交響樂團 也是一次成功的中西樂合璧的音樂會。

235

新象邀請的演奏家從不侷限在古典音樂。1979、1980 年曾經邀請印度西塔琴 演奏家拉維香卡(Ravi Shankar)來臺演出。這次的音樂會有觀眾專程自香港來臺參 與,只為了欣賞來自印度的西塔琴音樂。2362008 年邀請拉維香卡之女安諾舒卡 (Anoushka Shankar)來臺演出。237

234 趙靜瑜 2008,95。

這幾場音樂會讓臺灣的觀眾增加對西塔琴的認 識。

235 引自《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97。

236 亮軒,《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269。

237 奚淞,《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38。

1984 年,新象邀請日本岡田知之打擊樂團來臺演出,在當時給現臺北藝術大 學校長朱宗慶很大的震撼。238在當時的臺灣,打擊樂還不是十分受到重視的音樂 類別,這場音樂會無疑為觀眾增強對打擊樂的認識與視野。除了西洋打擊樂,新 象也引進日本鬼太鼓(Ondekoza),239

經紀公司除了辦理音樂家來臺演出的相關事宜,也要照料音樂家在臺灣停留 期間的生活起居。2001 年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a Argerich, 1941- )來臺演奏,音樂 會後的聚餐讓阿格麗希十分滿意,因此決定多停留一天參觀故宮博物院。這次在 臺灣停留演出期間,阿格麗希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促成日後阿格麗希再度來臺演 奏的美好因緣。

演奏者的精神、充沛的視覺及聽覺衝擊,不 論或站或躺,都給予觀眾強烈的刺激,彷彿被包圍在氣場裡。這樣的體驗對觀眾 來說前所未有。

240

新象承辦藝文活動過程中,最大手筆但也造成鉅額虧損的便是 1997 年的「跨 世紀之音」音樂會。這場演出新象請到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哥(Placido Domingo, 1941- )、卡列拉斯(José Carreras, 1946- ),及流行音樂歌手黛安娜羅絲(Diana Ross, 1944- )於中正紀念堂廣場(今自由廣場)同臺演出。原本新象屬意以中正紀念堂

238 朱宗慶,《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102。

239 日本鬼太鼓曾於 1996、1998、1999、2002 來臺演出。劉紹爐,《繁花綻放─新 象傳奇 30 年》 2008,116。

240 嚴長壽,《繁花綻放─新象傳奇 30 年》 2008,53。

為背景,但因技術考量最後以「大中至正」牌樓為舞臺背景。241由於舞臺背景沒 有支點,最後由兩臺大型吊車懸吊整個舞臺。242

這場音樂會讓新象的虧損達到上億,也是新象成立二十年來的重大危機。與 新象交好的知名雕刻家朱銘,義不容辭雕刻以本場音樂會三位主演者為題的銅雕

這場音樂會讓新象的虧損達到上億,也是新象成立二十年來的重大危機。與 新象交好的知名雕刻家朱銘,義不容辭雕刻以本場音樂會三位主演者為題的銅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