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音樂與音響》

第三章 遠東音樂社與張繼高

第三節 《音樂與音響》

音樂與音響是臺灣第一本兼論音樂與音響的雜誌。1972 年張繼高在中廣主持

《音樂與音響》節目,累積大批忠實聽眾。雖然節目在 1973 年停播,但憑藉《音 樂與音響》廣播時期累積與聽眾交流的經驗,決定沿用節目名稱,於 1973 年 7 月 1 日以五萬元的資本額,在信義路旁的辦公室創辦《音樂與音響》雜誌,169

166 黃秀慧 2003,87。

委 請當時任職於遠東音樂社的經理錢翊平擔任雜誌社社長,張繼高自己擔任雜誌發 行人與主編。第一期雜誌甫發行便被搶購一空,增印到第三版,原本張繼高除了 創業的五萬元以外還要再增加資本額,沒想到第一版的成功就為後續的經營打下

167 黃秀慧 2003,15。

168 黃秀慧 2003,116。

169 位於今日國家音樂廳對面。蒲鴻慶 1996,195。

穩固的基礎。170

在《音樂與音響》的發刊詞〈想法與做法〉中,張繼高引用了德國哲學家尼 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一句話: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種錯誤。171

在同一篇文章中張繼高也說了一句影響音響界很深遠的話:音響是手段,音 樂才是目的。闡明音響設備僅是做為欣賞音樂的媒介,盲目追求高等級的音響設 備只為了其發出悅耳的聲音,而忽略其聆賞音樂的本質,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張繼高除了為音響本質找到定義外,也為音響命名。早期臺灣尚未有「音響」的 稱呼,只能以「Hi-Fi」來稱呼,有了張繼高命名後,大家沿用「音響」的名稱,

直至今日。

從這句話可 以看出為何不以音樂工作為正職的張繼高,會對音樂投入這麼多的心血。從早期 他任職高雄時借來音樂字典自學、到結識同樣不以音樂為主業的江良規,進而建 議其開設遠東音樂社,並擔任音樂會節目單的曲目解說撰寫人。在廣播主持數個 與音樂有關的節目,每每分享他個人對音樂的看法,到後來投稿在報紙專欄的文 章集結成《樂府春秋》,在在看出張繼高雖不以音樂為主業,但投注的心力可並不 比音樂專業者少!

172

170 錢翊平 1996,295。

171 編輯部,〈想法和作法〉,《音樂與音響》No. 1(八月號,1973):7。

172 彭康德,《追求完美─張繼高》 1996,166。

圖 7 音樂與音響創刊號173

《音樂與音響》開辦兩年後,1975 年 1 月張繼高策畫主辦了第一屆臺北音響 大展,是第一次把音響器材集體性的向社會展示。174入場參觀者超過十萬人。這 場音響大展相當的成功,奠定今日臺灣音響市場的基礎。現在的音響大展已經是 音響界重要的活動,每年都吸引為數眾多的音響愛好者前往參觀。張繼高也鼓勵 音響業者常常舉辦音樂欣賞會,175

173 引自黃秀慧 2003,55。

透過與群眾接觸讓更多的人認識音響。昔日音 響常被政府冠以「奢侈品」的名號而課徵高額關稅,有鑑於此,張繼高時常發表 文章呼籲政府不應隨意地將音響扣上「奢侈」的帽子,而應該了解奢侈的意義,

174 編輯部,〈知音人語〉,《音樂與音響》No. 25(七月號,1975):13。

175 李友德,《追求完美─張繼高》 1996,189。

及音響之於音樂及人類的重要性。176

圖 8 第一屆臺北音響大展,副總統嚴家淦蒞臨會場

張繼高對於音響的支持也落實在生活之中,

凡是音響業界舉辦活動,張繼高必定親自到場。種種對於音響的推動及支持,贏 得音響業者們的一致認同與尊敬。

177

《音樂與音響》開辦後,除了音響相關的知識,張繼高也常以筆名「吳心柳」

在雜誌專欄「知音人語」發表對於音樂以及相關政策的看法,如:〈關係音樂生根 的幾件事〉文中提到國立藝術學院的規劃,17898 期〈知音人語〉提到對於文建會 的關注…等等。179

176 張繼高,《樂府春秋》 1995,180-184。

由於張繼高長久以來對於音樂文化的熱心,雜誌在邀稿時總是 相當順利。優質的文稿加上固定讀者的支持,《音樂與音響》成為很多人每個月必

177 引自黃秀慧 2003,58。

178 吳心柳,〈關係音樂生根的幾件事〉,《音樂與音響》No. 83(五月號,1980):

24-25。

179 吳心柳,〈知音人語〉,《音樂與音響》No. 98(八月號,1981):26-28。

定引頸企盼的刊物,張繼高的友人曹永坤曾回憶:當時每當雜誌的出版日期接近,

我由公司下班時總是向傭人問「這期的《音樂與音響》來了沒啊?」180

有廣大讀者群的《音樂與音響》自然也是遠東音樂社良好的宣傳管道。有時 候《音樂與音響》會以遠東音樂社主辦的音樂家作為雜誌封面,或者刊登跨頁廣 告在雜誌中。此外張繼高或《音樂與音響》的記者也會撰寫文章在音樂會前介紹 音樂家,或是引介表演者來臺的因由,如〈遠東音樂社為什麼介紹艾文‧艾利和 他的舞團〉。

每個月《音 樂與音響》的出刊已經成為忠實讀者最盼望的事情了。

181

本章小結

文中不僅介紹了艾文‧艾利的本人的經歷及他成立的舞團,甚至 表明遠東音樂社就算賠錢也要邀請這個舞團來臺演出。如果讓艾文‧艾利及其舞 團結束亞洲的巡迴演出而不經過臺灣,不僅是國內藝文愛好者的損失,遠東音樂 社也會覺得遺憾。因為許多曾來臺演出的音樂家或舞蹈家,不是肩負文化交流任 務來臺,或是透過主辦單位邀請在因緣成熟下來到臺灣。音樂會結束後可能因為 種種因素導致無法或是不願意再來到臺灣,因此遠東音樂社把握每個機會為國內 的愛樂者爭取機會,邀請音樂家或舞蹈家來臺演出。遠東音樂社在經營上的用心 由此可見一斑。

遠東音樂社的成立與美國推動文化交流節目有很大的關聯,可在 1960 年之前

180 曹永坤,《追求完美─張繼高》 1996,159。

181 本刊記者,〈遠東音樂社為什麼介紹艾文‧艾利和他的舞團〉《音樂與音響》No.

50(八月號,1977):50-56。

美籍演出者在遠東音樂社引介來臺的節目中佔有很高比例中發現。這段時間也是 遠東音樂社、臺灣音樂經紀生態的篳路藍縷草創期,全無經驗的江良規在摸索中 逐漸為臺灣的音樂經紀塑造出雛形。隨著江良規的身體日衰,最後將整個遠東音 樂社交給張繼高。在張繼高手中,遠東音樂社依然維持謹慎的經營步伐,儘管這 時期已從雛型而有更加成熟的發展。謹慎的經營策略讓遠東音樂社的音樂會場次 不求高量,而是質精。《音樂與音響》除了帶給愛樂者音樂、音響兩方面的知識或 訊息,也是中後期遠東音樂社的良好宣傳平臺,可以帶給愛樂者關於遠東音樂社 所舉辦的音樂會更加深入地探討與認識。

圖 9 作為《音樂與音響》封面的維也納少年合唱團 182

182 引自黃秀慧 2003,91。

第四章 遠東音樂社對臺灣藝文環境的影響

有句話說「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遠東音樂社扮演的正是臺灣音樂經紀拓 荒的先鋒角色,讓音樂經紀制度在臺灣從無到有。受限於早期臺灣的政經背景,

加上有關當局有時候並不了解「音樂會」,甚至產生「音樂會」等同「夜總會」的 誤解,創業的艱辛實在不足為外人道。每場為來自海外音樂家舉辦的音樂會,臺 灣的愛樂者都相當珍惜,對遠東音樂社來說,愛樂者的重視便是給予他們最大的 鼓勵,因此儘管經營上遭遇過困難,遠東音樂社仍然堅持下去。遠東音樂社的出 現至歇業恰與美國與臺灣的關係發展歷史相呼應。1950 年代為防堵共產主義,美 國提升對臺灣的重視,除了經濟援助也派遣文化大使蒞臺演出,1975 年後臺灣與 美國關係不若以往,終於在 1978 年斷交。從熱心的協助終至應國際情勢斷交,無 論有無實質的外交關係,音樂在外交關係中扮演很重要的調和腳色。

第一節 觀眾音樂教育的提升及演出場地的增設

1956 年 10 月 3 日,大提琴家帕蒂高斯基的音樂會結束之後,大提琴家說:

我總算在倉庫裡也開過音樂會了!183

183 計者,〈遠東音樂社始終〉,《音樂與音響》No. 120(六月號,1983):74。

雖然是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說出這番話,但是 可以想見在當時臺灣的音樂會硬體設備是多麼的缺乏。國際學舍根本就不是一個 舉辦音樂會的理想場地,但在當時是新落成的建築,加上是室內場地,可以容納 許多聽眾,才做為遠東音樂社許多音樂會的演出場地。中山堂因為不准做為營業

使用,直到 1957 年「基於國家的體面和事實上的需要」,由張繼高起草信件,希 望透過蔣宋美齡為溝通管道,請軍方准許中山堂作為音樂會的辦理場地。雖然蔣 夫人沒有回覆這封請求的信件,但在當時遠東音樂社負責人江良規去拜會軍方負 責人黃仁霖時,得到了請求允許的回覆。有了先例之後,中山堂才准予開放給舉 辦音樂會用,但是每次使用都得正式行文請求同意。184

這兩個場地已經是在當時臺灣所能提供最好的音樂會舉辦場地。國際學舍由 富曼馬丁(Martin J. Forman)與其夫人愛蓮(Elaine B. Forman)共同創辦,是一個國際 性的文教組織,為各國的學生及學者提供住宿的服務。

遠東音樂社自此以中山堂 和國際學舍兩個場地輪流承接主辦的音樂會。

1851956 年透過捐款以及教 育部、僑委會、美國安全分署及國內熱心人士共同協助下,在現址大安森林公園、

「金華女中對面的觀音像」處完工,186占地約 1000 多坪。完工的國際學舍的大 門上刻著一段話:「BROTHERHOOD MAY PREVAIL THROUGHT THE

WORLD」187

184 張繼高,《樂府春秋》 1995,320。

歡迎來自四海的人進住。音樂會主要在國際學舍的體育館舉行,可 以容納上千位觀眾,平時作為僑生舉行娛樂活動的場所。據席慕德老師回憶,國

185 張啟雄、潘光哲 2005,98。

186 國際學舍原本預定興建於現今信義路與新生南路交叉口,由時任臺北市長高玉 樹撥地以供興建。動工後發現預定地原本是一個池塘,無法承受興建建築物。於是再度 發動捐款購下原預定地旁的土地,國際學舍才得以順利施工。張啟雄、潘光哲 2005,

99

187 劉若熙,〈別開生面的國際學舍 富曼先生伉儷訪問記〉,《中國一周》No. 357

187 劉若熙,〈別開生面的國際學舍 富曼先生伉儷訪問記〉,《中國一周》No.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