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觀眾音樂教育的提升及演出場地的增設

第四章 遠東音樂社對臺灣藝文環境的影響

第一節 觀眾音樂教育的提升及演出場地的增設

遠東音樂社對臺灣藝文環境的影響

有句話說「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遠東音樂社扮演的正是臺灣音樂經紀拓 荒的先鋒角色,讓音樂經紀制度在臺灣從無到有。受限於早期臺灣的政經背景,

加上有關當局有時候並不了解「音樂會」,甚至產生「音樂會」等同「夜總會」的 誤解,創業的艱辛實在不足為外人道。每場為來自海外音樂家舉辦的音樂會,臺 灣的愛樂者都相當珍惜,對遠東音樂社來說,愛樂者的重視便是給予他們最大的 鼓勵,因此儘管經營上遭遇過困難,遠東音樂社仍然堅持下去。遠東音樂社的出 現至歇業恰與美國與臺灣的關係發展歷史相呼應。1950 年代為防堵共產主義,美 國提升對臺灣的重視,除了經濟援助也派遣文化大使蒞臺演出,1975 年後臺灣與 美國關係不若以往,終於在 1978 年斷交。從熱心的協助終至應國際情勢斷交,無 論有無實質的外交關係,音樂在外交關係中扮演很重要的調和腳色。

第一節 觀眾音樂教育的提升及演出場地的增設

1956 年 10 月 3 日,大提琴家帕蒂高斯基的音樂會結束之後,大提琴家說:

我總算在倉庫裡也開過音樂會了!183

183 計者,〈遠東音樂社始終〉,《音樂與音響》No. 120(六月號,1983):74。

雖然是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說出這番話,但是 可以想見在當時臺灣的音樂會硬體設備是多麼的缺乏。國際學舍根本就不是一個 舉辦音樂會的理想場地,但在當時是新落成的建築,加上是室內場地,可以容納 許多聽眾,才做為遠東音樂社許多音樂會的演出場地。中山堂因為不准做為營業

使用,直到 1957 年「基於國家的體面和事實上的需要」,由張繼高起草信件,希 望透過蔣宋美齡為溝通管道,請軍方准許中山堂作為音樂會的辦理場地。雖然蔣 夫人沒有回覆這封請求的信件,但在當時遠東音樂社負責人江良規去拜會軍方負 責人黃仁霖時,得到了請求允許的回覆。有了先例之後,中山堂才准予開放給舉 辦音樂會用,但是每次使用都得正式行文請求同意。184

這兩個場地已經是在當時臺灣所能提供最好的音樂會舉辦場地。國際學舍由 富曼馬丁(Martin J. Forman)與其夫人愛蓮(Elaine B. Forman)共同創辦,是一個國際 性的文教組織,為各國的學生及學者提供住宿的服務。

遠東音樂社自此以中山堂 和國際學舍兩個場地輪流承接主辦的音樂會。

1851956 年透過捐款以及教 育部、僑委會、美國安全分署及國內熱心人士共同協助下,在現址大安森林公園、

「金華女中對面的觀音像」處完工,186占地約 1000 多坪。完工的國際學舍的大 門上刻著一段話:「BROTHERHOOD MAY PREVAIL THROUGHT THE

WORLD」187

184 張繼高,《樂府春秋》 1995,320。

歡迎來自四海的人進住。音樂會主要在國際學舍的體育館舉行,可 以容納上千位觀眾,平時作為僑生舉行娛樂活動的場所。據席慕德老師回憶,國

185 張啟雄、潘光哲 2005,98。

186 國際學舍原本預定興建於現今信義路與新生南路交叉口,由時任臺北市長高玉 樹撥地以供興建。動工後發現預定地原本是一個池塘,無法承受興建建築物。於是再度 發動捐款購下原預定地旁的土地,國際學舍才得以順利施工。張啟雄、潘光哲 2005,

99

187 劉若熙,〈別開生面的國際學舍 富曼先生伉儷訪問記〉,《中國一周》No. 357

(二月二十五日,1957):8。

際學舍的體育館就跟籃球場一樣,觀眾是坐在可收納的椅子上聽音樂會的。188國 際學舍在 1991 年因臺北市政府計畫設置大安森林公園而遭拆除。在許多音樂愛好 者心中創造美好音樂會回憶的國際學舍因此走入歷史。

圖 10 國際學舍,左邊為音樂會演出場地189

中山堂在日治時期作為公會堂使用,1932 年為紀念裕仁天皇登基而興建,耗 費日幣 98 萬日圓,於 1936 年完工。建築物總坪數 3185 坪,公會堂部分 1237 坪。

完工後僅次於東京、大阪、名古屋之公會堂,名列日本第四名公會堂。光復後的 公會堂易名為中山堂,見證許多歷史性時刻,包含行政長官陳儀在中山堂接受日 本降書、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以及中華民國第二至四任的總統就職大典均 在此舉行,國民大會亦在此舉行固定會期。

190

拋去為政治服務外衣的中山堂,轉而提供臺灣藝文演出的場地,儘管不是為 無論是日治時期的公會堂或是光復 後的中山堂,存在的目的都不是為了舉辦音樂會,也因此不可能具備良善的音響 效果。

188 席慕德,黃亭瑋 採訪 (臺北,2010 年 4 月 28 日)。

189 引自張啟雄、潘光哲 2005,100-101。

190 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歷史沿革〉。

http://www.csh.taipei.gov.tw/ct.asp?xItem=1116472&ctNode=6613&mp=119061,摘錄於 19 May 2012。

了藝文演出而存在,中山堂還是成為了迎接許多音樂家的音樂會場地。1957 年 10 月 1 日,「世紀之音」黑人聲樂家瑪麗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來臺演出,音 樂會場地就在中山堂。當時安德森的伴奏面對的是一臺自日治時期就存在於公會 堂的山葉鋼琴,由於沒有妥善保養,有些琴鍵按下去以後起不來,對於演奏者造 成不便與困擾。面對這樣的情況,遠東音樂社只能告訴安德森的伴奏:它是不夠 好,但卻是我們所擁有最好的,希望你們能諒解。191遠東音樂社早期的音樂會,

便在體育館─國際學舍,缺憾的鋼琴─中山堂之中一次又一次地舉辦,儘管硬體條 件不佳,但愛樂者心中卻總是有滿滿的感動。只要得知音樂會要舉辦的消息,就 會趕快到遠東音樂社樓下排隊購票,對愛樂者來說,遠東音樂社舉辦的每一場音 樂會都是彌足珍貴,一旦錯過機會就不再,因此無論多困難都一定要想盡辦法購 票聽音樂會。

191 侯惠芳,〈廿五年來 多少艱辛已成笑談!張繼高談往事 究竟難忘情〉,《音樂 與音響》No. 120(六月號,1983):78。

圖 11 瑪麗安‧安德森來臺,江良規前往迎接192

近代臺灣的第一個理想的音樂會舉辦場地是臺中的中興堂。1972 年中興堂因 應音樂演藝需求興建完工,但令人意外的是並不是坐落在臺北市而是在臺中。理 想場地理應搭配理想 樂器,於是在時任美 國駐臺大使馬康衛(Walter Patrick.

McConaughy)的建議下,中興堂購進了史坦威(Grotrian-Steinweg)鋼琴。193此前臺 灣僅有國賓飯店擁有一臺小型的史坦威鋼琴,國賓視之如寶,捨不得使用更別說 商借演出。因為缺乏理想鋼琴,導致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 1887-1982)婉拒 在臺演出。儘管遠東音樂社提出改用山葉鋼琴的替代方案,但魯賓斯坦的經理人 回信說:大師從未聽說過這種牌子。194

1968 年 9 月 24 日小提琴家吉格蒙迪(Dense Zsigmondy)在中山堂舉行音樂 會,由他的夫人安妮莉尼森擔任伴奏。這場音樂會由愛樂公司出借史坦威鋼琴供 演奏家使用,也是中山堂舉辦的音樂會中第一次出現史坦威鋼琴。這場音樂會聯 合報有相關報導:因為他太太對伴奏用的世界名琴史坦威非常滿意,決定取消無 伴奏曲,改為有伴奏的布拉姆斯的「D小調奏鳴曲」。

因此臺灣的愛樂者便喪失親身聆聽魯賓斯 坦音樂會的機會。

195

192 引自《江良規博士紀念集》圖集。

好的樂器讓演奏家讚許,

也讓觀眾有不同的樂曲可以欣賞。對比今日許多音樂會場地皆備有史坦威鋼琴,

193 陳義雄,《人與琴─圖說史坦威鋼琴百年傳奇》(臺北:大雁出版,2008),

13-15。

194 聯合報,〈音樂界幾件小事值得研討求改進 市交響樂團窮得向外募樂器 全臺灣 只有一架史坦偉鋼琴〉,聯合報 八版,1966 年 6 月 29 日。

195 聯合報,〈吉格蒙迪獨奏獲得觀眾讚賞〉,聯合報,1968 年 9 月 25 日。

現代的觀眾真的幸福很多。幸好硬體不足的缺憾在 1972 年終於獲得解決。建設完 成中興堂配備好的樂器,也是當時最佳的音樂會演出場地,讓臺灣終於有硬體設 施提供給音樂家,讓他們能在專屬藝文展演場地的空間舉行音樂會。

除了對音樂會的硬體改善,遠東音樂社對於教育臺灣觀眾音樂會的素養也是 費煞苦心。張繼高曾經回憶早年遠東音樂社舉辦音樂會時的情景:

那時候的聽眾,不少人還不懂得去音樂會要遵守時間。因此,音樂一開始就 把門關起來,要等第一首曲子完了才放人進去之舉,引起了極大的麻煩。其 中有手持高價票的人大聲喧嘩;達官貴人們則不免恃權位而爭,甚至因不准 他進去而把票丟在地上,拂袖而去者,亦有人在。當時,負責把門,並婉言 相勸這些遲到的觀眾,告訴他們在音樂家演奏時在臺下走動,對音樂家是一 種不禮貌,不敬重;對其他聽眾也是一種打擾的,都是江先生的學生,師大 體育系的一批年輕教授…,都為此吃過不少苦頭,看過不少白眼。196

那時候的臺灣觀眾能接觸到外國演奏家的機會,大概只有在遠東音樂社所舉 辦的音樂會了,因此對於音樂會的欣賞品質尚未建立也是情有可原。許多的習慣 都是「約定成俗」的,來臺的音樂家常常都是巡迴各國,中途停靠臺灣。觀眾的 欣賞品質他們必定了然於心,為了不讓音樂家對臺灣留下「深刻」印象,也為了 與其他國家的欣賞品質並進,遠東音樂社對於「欣賞音樂會的素養」上真的很用 心。也幸虧當時江良規的一批年輕學生們肯協助老師,才有辦法建立音樂會的欣 賞秩序。

早期的音樂會觀眾除了時間觀念的建立外,有時候也會帶著孩子一起前來音 樂會。雖然音樂會的票券上很清楚的寫著不准兒童入場,以維護演出秩序,但是 觀眾常常無法理解小孩子入場與音樂會秩序的關係。此外也常有觀眾隨性地踩著

196 張繼高,《樂府春秋》 1995,321。

木屐來聽音樂會,雖然票券上沒有印著「不准穿木屐聽音樂會」的字樣,但是木 屐在走動時會發出很大的聲響,一樣影響音樂會的品質。為了解決這些困擾,江

木屐來聽音樂會,雖然票券上沒有印著「不准穿木屐聽音樂會」的字樣,但是木 屐在走動時會發出很大的聲響,一樣影響音樂會的品質。為了解決這些困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