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口組成的時空變遷

第三章 南投市的人口變遷

第三節 人口組成的時空變遷

要瞭解一地的人口現象,除了分析人口的數量與分佈外,還需分析人口的 性質,此種性質即人口組合。從人口學觀點來看,有年齡組和、性別組合、教 育組合、行(職)業組合、婚姻狀況組合……等(蔡宏進,2010)。由於國內 官方資料近年來才有族別之統計,其他組成亦乏貫時性的統計資料,另在民國 84年取消教育、職業別記載,故本節僅分析性別結構、年齡結構。

、性別結構

一個地區的性別比例是否均衡,可以凸顯該地區的發展是否已經趨於成 熟。換言之,一個新的開墾地區會比較容易顯示出男多女少的性別比例失衡現 象;反之,在沒有其他特殊的因素如天災、戰亂,一個地區長久的發展會逐漸 使該地區人口性別比例趨於均等(邱正略,2008)。欲瞭解一地人口的性別結 構,最簡單測量方式就是『性別比例』,即男女人數的比例。通常是指每一百 女性與男性人數之比,即以女性人數除男性人數,再乘以 100。建縣後本區各 觀察期性別比例之變動趨勢如表3-9。

表 3- 9:南投市各觀察期人口之男女性別結構

人 口 數 性別比例

項目

民國 共計 男 性 女 性

39 年 38360 19234 19126 100.56

49 年 59632 30332 29300 103.52

59 年 76243 39702 36541 108.65

69 年 83496 43114 40382 106.77

79 年 96904 49738 47166 105.45

89 年 104460 53304 51156 104.20

99 年 104083 52368 51715 101.26

資料來源:根據南投市戶政事務所提供資料整理計算而得

民國 39 年,適值光復初期,性比例呈低比例狀態。自民國 58 年起,因 戶籍登記納入現役軍人與在監人口,故民國 59 年驟升為 108.65,此為光復 以來之最高紀錄,之後緩趨下降。民國 69 年,略減為 106.77,民國 79 年 為 105.45,民國 89 年為 104.20,民國 99 年為 101.26。

整體而言,建縣之初,男性人數約等同女性人數;民國 50 年代後,男性 人數多於女性人數,惟性比例呈現「先增後減」之趨勢。(見圖3-31)

39年

49年

59年

69年

79年

89年

99年 100.0

102.0 104.0 106.0 108.0 110.0

觀 察 期

圖 3- 31:南投市各觀察期性別比例變化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3-9

二、年齡結構

社會學家認為社區內的社會相互關係,是來自不同年齡層的互動;對都市計 劃學者而言,都市內各種計劃如:運動場、公園、孩童遊樂場所等,以及各種公 共團體設施如學校、醫院、養育院、民眾活動中心等,都需要年齡組合的資料,

做為規劃的依據;對人口學者而言,研究出生、死亡、人口移動及分析勞力供需、

勞力潛能,以及經濟依賴問題時,年齡將是最重要的變數。故在人口結構的分析 中,年齡為一非常重要的變數。

(一) 年齡結構及依賴人口指數

將人口分為0~14歲(幼年人口)、15~64歲(壯年人口)、65歲以上(老 年人口)等三階段來做比較,可以由此看出人口屬於年輕化或高齡化,以及社會 經濟負擔之情形。

民國 39 年,幼年人口佔總人口的 38.43 %(表3-10);民國 49 年,受戰 後嬰兒潮影響,增加為 46.72 %;民國 50 年代起,因為政府實施家庭計畫生 育且加上生育觀念轉變,使得出生率逐年變低,因而幼年人口比例亦開始逐年降 低。民國 59 年下降為 38.37 %;民國 69 年 30.82 %;民國 79 年 29.47

%;民國 89 年為 21.05 %;到了民國 99 年更降為 15.82 %,為七個觀察期 中最低。

民國 39 年壯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為 59.69 %,民國 49 年減少為 51.11

%。此後,因為出生率的下降以及戰後嬰兒潮逐漸步入壯年,使得壯年人口相對 比例上升。民國 59 年壯年人口比例為 58.27 %;民國 69 年為 64.32 %;民 國 79 年為 64.77 %;民國 89 年為 66.74 %;到了民國 99 年更增加至 72.25 %。

老年人口情形與壯年人口相似,其比例亦是逐年上升。民國 39 年老年人口 比例為 1.88 %;民國 49 年占 2.17 %;民國 59 年為 3.36 %;民國 69 年

11.93%。由此顯示建縣後,本區生活水準提升、醫藥衛生進步,使得壽命延長,

依賴人口中幼年人口與老年人口之和與工作年齡的壯年人口的百分率即為 扶養率。比率越高表示每位壯年人口需扶養的人口數越多,因而負擔越重。從扶 養率中也可以進一步分辨出幼年人口指數扶養率及老年人口指數扶養率(蔡宏 進、廖正宏,1987)。

民國 39 年,本區每 100 位工作年齡人口的壯年人,需負擔扶養 67.53 個 依賴人口(幼年人口占 64.38 人,老年人口占 3.14 人)(見表3-10);民國 49 年增加為 95.66 人(幼年人口占 91.44 人,老年人口占 4.25 人)之後日趨下 降。民國 59 年降為 71.61 人(幼年人口占 65.85 人,老年人口占 5.77 人);

民國 69 年又降為 55.47 人(幼年人口占 47.92 人,老年人口占 7.56 人);

民國 79 年降為 54.39 人(幼年人口占 45.50 人,老年人口占 8.89 人);民 國 89 年繼續降為 49.84 人(幼年人口占 31.54 人,老年人口占 18.29 人);

民國 99 年降到 38.41 人(幼年人口占 21.90 人,老年人口占 16.51 人)。

綜合來看,民國 40 年代依賴人口指數增加,是因為出生率高,致使幼年人 口比例增加,導致壯年人口的負擔增加。民國 50 ~ 90 年代,依賴人口指數持 續下降,乃因民國 53 年起政府推行家庭計畫以及優生保育觀念,使得出生率降 低,壯年人口減輕負擔,意即目前仍以壯年人口所佔比率最高。

若繼續將依賴人口分出『幼年人口指數』及『老年人口指數』來觀察,兩者 變化方向恰好相反。民國 39 年,本區每 100 位生產能力人口對幼年人口的扶 養負擔,由 64.38 人降至民國99年的 21.90 人,減少了 42.49人。但是對於老 年人扶養負擔則由 3.15 人升為民國99年的 16.51 人,增加了 13.36人。表示 老年人口比例漸增,人口結構老化。雖然壯年依賴人口指數顯示負擔漸減,但是 由於幼年比例減少嚴重,更意味著老年人口增加所帶來的社會安養問題。

(二)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圖是以一地區中各年齡組男女兩性人口數或其佔全人口的百分 率,繪在座標上而成的金字塔狀圖形。0~14 歲為幼年人口;15~64 歲是壯年 人口;65 歲以上為老年人口。由人口金字塔的形狀可以一目了然經由時間遞嬗 而成的年齡組合情形。

由圖3-33~圖3-39可知,本市在民國 39~49 年間呈現『底部寬廣、頂部 狹窄』之狀,即低年齡層人口比例高於高年齡層人口比例。之後民國 59~79 年

(見圖3-35~圖3-37)人口金字塔形狀開始變化『底部漸窄、腰部及頂部漸寬』,

乃因出生率下降,使得幼年人口比例減少,造成人口金字塔底部逐漸變窄;且民 國 39~49 年的幼年人口成為圖 3-36~ 3-38(民國 69~89 年)的壯年人口,

使得當時戰後嬰兒潮的高出生率成為往後人口金字塔的腰部逐漸變寬,至於老年 人口的比例也逐漸增加。

到民國 89~99 年(圖3-38、圖3-39),明顯看出出生率降低、幼年人口 比例低,使得底部急遽縮減;老年人口比例高,進入高齡化社會,且已朝向『彈 頭型金字塔』變動。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三)桑巴格人口結構

根據人口學者桑巴格(G.Sundbarg)在 1900 年的分類,人口金字塔可分為『增 進型』、『穩定型』以及『減退型』三種類型(莊英章,1977)。

0%

20%

40%

60%

80%

100%

50歲以上 10% 23% 30%

15-49歲 50% 50.5% 50%

14歲以下 40% 26.5% 20%

增進型人口 穩定型人口 減退型人口

圖 3- 40:桑巴格分類法組成百分比

資料來源:引自莊英章(1977);圖形為研究者增繪

1. 增進型:族群中未達生殖期之幼年個體所佔比例較高,當這些幼年個體 成熟時,將生產更多幼年個體,因此族群的數量會迅速增加,但是當該族群的死 亡率亦高時,會影響其增長速度。增進型的金字塔成底部寬、頂部狹窄,顯示人 口快速成長,此類型的人口結構是由於死亡率快速衰減,而出生率未改變,或僅 緩慢降低的結果。

2. 穩定型:當出生率與死亡率相近時,族群中各個年齡層的個體比例適中,

這種族群密度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屬於穩定型年齡結構,各年組的比例相 對上較相似。

3. 減退型:族群中生殖前期個體較少,而生殖後期和生殖期的個體較多,

可預期此族群已經或即將面臨死亡率大於出生率,族群正處於衰退狀態,族群密 度會越來越小顯示一種負的人口成長結構,此現象通常發生在長期死亡率超過出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