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空間的地理現象具備普遍性及特殊性,而人口地理是對人口現象在『空間差 異』的研究。"以空間的觀點,對人口問題作有組織、有系統的研討,以分析解 釋人口現象之現況及其變遷趨勢"(陳震東,1986)。人口現象的空間分析不但 為學術研究所需要,更是訂定人口政策所不能缺少的。

台灣地區的人口數雖非世界前茅,但人口密度卻高居世界第二。然而,受 限於地形、經濟發展等因素,人口的空間分佈相當不均勻。二十世紀前半葉,

台灣地區之人口主要分佈於廣大的鄉村地區。施添福(1982)針對全台灣的都 市化作研究,發現台灣的都市化在 1930 年以前是相當緩慢的,屬於都市化初 期,而後隨著工業化的萌芽,則屬於都市化的加速期,而都市中非正式和正式 的服務部門能提供農村地區大量的就業機會,成為吸引鄉村人口向都市流動的 主因。這種經由經濟發展而引發的人口移動,不但促進台灣都市的快速成長,

更提高都市化水準。陳富美(1988)在二十世紀中後葉台灣人口成長情形的研 究中發現,實行工業化後,經濟繁榮致使台灣人口在民國 45 年到 75 年的三 十年間即增加了兩倍。至於要以多少人口訂為都市化人口臨界點,則有不同標 準。例如李棟明 (1970)訂 5000 人為標準;而劉克智(1975)建議聚居地 20,000 人為都市;陳正祥(1958)認為要有 25,000 人的地方為都市;林鈞祥(1966)

更提出以 50,000人為都市人口標準;而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於民國 59 年訂定 50,000 人口以上的市鎮為都市。若以行政院之標準,則民國 39 年 之都市人口占台灣總人口的 21 % ,民國 49 年占 37 % ,民國 59 年占 54

% ,民國 69 年占 66% , 民國 79 年佔 73 %,民國 89 年佔 77 %,而

然台灣人口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但自民國 69 年之後成長速度趨緩(見表 1-1)。再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資料顯示,其都市化程度曲線變化也支持此一 論點(見圖1-1)。

表 1- 1:台灣歷年來 50,000 人口以上的都市

人 口 190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8

> 1,000,000 - - - 1 2 2 2 3 500,001~1,000,000 - - - 1 1 1 2 3 3 2 250,001~500,000 - 1 1 1 3 3 5 7 10 10 100,001~250,000 - 1 2 5 5 9 13 17 23 26 50,000~100,000 1 2 3 3 21 41 50 56 55 53

佔台灣地區

人口之% - - - 21 37 54 66 73 77 79 資料來源:1.1900~1970:摘自陳富美(1988)

2.1980~:整理自歷年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

圖 1- 1:台灣都市化程度統計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在台灣,1956 年時居住在五萬人以上都市的人口佔總人口的 33 %,到了 2000 年普查時增加為 77 %。美國都市人口在 1900 年為 40%, 1990年達到 75%(劉克智、董安琪,2003)。由此觀之,美國經過了約一世紀完成的都市化 程度,在台灣只花四十多年就已經達到。在快速的都市化過程中,人口的移動 更為頻繁。而從鄉村到都市集中的過程,連帶也讓人口組成的部分經歷了較西 方國家更為快速的變化。根據陳紹馨(1979)研究指出 1926~1940 年間,台 灣人口自然增長率從前期(即1921~1925)的 5.5 ‰增長至 24 ‰,所以陳寬 政等(1986)認為台灣在 1930 年前後曾經歷人口快速成長的『人口轉型』現 象。因為台灣歷經經濟結構的轉變,由典型之傳統農業社會轉變為以工、商業 為主的社會,這種產業類型的改變增加了更多就業機會需求,於是以工商業為 主的都市地區有大量人口移入,改變了人口移動方向,也造成了人口分布的空 間差異。另外曾任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執行長薩拉斯( Rafael Salas )於 1983 年 指出城鄉之間人口成長的變化就是繼續不斷的都市化過程,將是未來人口的主 要特點(楊宗棋,2004)。為了明確反應城鄉關係及空間分佈性質,施添福(1981)

就曾採用六項變數(產業結構的雜異化程度、都市性人口百分比、人口密度、

區都市化水準的指數高低,並且依據此一指數值大小將各行政區的都市化水準 分為五個類型(高度都市性地區、中度都市性地區、城鄉過渡性地區、中度鄉 村性地區及高度鄉村性地區),而南投市(以下稱為本區)在民國 60 年及民 國 65 年期間是屬於中度都市性地區。另外周國屏(1996)研究台灣內部人口 移動的空間型態,發現台灣人口主要移入區多數聚集在台北、台中、台南、高 雄四大都市的周圍,它也是台灣人口成長最快速的地區。四大都市的核心及都 會區以外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人口淨遷出地區,且距離越遠,淨遷出率有越高 之勢。也就是說四大都市的都市中心是淨遷出區,自中心往外淨遷入率漸增,

至都市外圍達高峰後,又漸下降。南投縣在民國 75 – 80 年期中屬人口淨遷出 縣,但本區(南投市)卻屬於低度淨遷入地區。另外在民國 83 – 99 年期中(圖 1-2),南投縣平均淨遷移率 -6.16‰,而本區平均為 -2.53‰ ,表示本區人口 遷出的比率均較南投縣為低。

-15.00 -10.00 -5.00 0.00 5.00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南投縣 南投市

民 國 淨

移 率

‰

圖 1- 2:南投縣與南投市淨移率曲線圖 資料來源:1.83-98 年整理自南投縣歷年統計要覽

2.99 年整理自內政部統計處統計報告(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3.xls)-檢 索日期民國 100 年 4 月 22 日。

從人口數來討論,依據周國屏、范舜侑(2002)指出本區在日治期間的 1905 年至 1943 年,其人口成長 1.14 倍,低於全縣同期人口成長的 2.65 倍;而本 區當時年平均成長率為 20.33‰ ,又遠低於同期全縣人口成長率 35.99‰。

因此本區至少在日治時期其人口成長在本縣是屬相對遲緩的地區。

南投縣建縣(民國39年)之時,本區人口僅有 38,360 人,而後到民國 46 年 本區人口數量才達行政院的都市人口標準 50,000 人門檻。至 99 年為 104,083 人;其人口成長率於民國 81 年前除少數年份外,一般都在 10‰ 以上(甚至在 20‰以上) ,民國 81 年後雖低於 10‰,但總人口數仍維持小幅成長趨勢。直 至近年(即民國 94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才出現負成長 (-0.3 ~ - 5.61

‰)。從表1-2 、圖1-3 可知本區人口年平均成長率 (16.68‰) 較全縣同期年平 均成長率 (9.46 ‰) 為高。本區在日治時期屬於全縣之中人口成長相對緩慢之 區,何以在戰後轉變為人口成長相對快速之區?其中過程及原因頗值得探究;而 且人口成長具有空間的差異性,在各里的成長速度也不一致,究竟影響空間分佈的 因素為何也值得討論。

表 1- 2:南投市歷年人口數及成長率(民國 39 年至民國 99 年)

南投縣人口數 南投縣

人口成長率

‰) 南投市人口數 南投市 人口成長率(‰)

民國 39 年 298,165 -- 38,360 --民國 40 年 309,511 38.05 40,208 48.18 民國 41 年 320,644 35.97 41,117 22.61 民國 42 年 327,570 21.60 42,699 38.48 民國 43 年 339,500 36.42 44,214 35.48 民國 44 年 349,208 28.59 45,450 27.95 民國 45 年 361,010 33.80 46,392 20.73 民國 46 年 374,158 36.42 52,079 122.59 民國 47 年 387,613 35.96 54,608 48.56

民國 49 年 412,942 28.55 59,632 30.70

民國 88 年 544,038 -3.36 104,723 -0.52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1 戶政、2 民政)

(http://village.nantou.gov.tw/ntcg/population/index-5.asp?m=99&m1=7&m2=34)檢索日期民國 100 年 1 月 14 日。

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之上位計畫包括由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規劃 (民 國85年12月) 擬定之『國土綜合開發計畫』以及內政部規劃 (民國85年8月) 『中 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鄒克萬等(2001a)舉出在『南投縣綜合發展 計畫』的上位計畫—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其民國100年國土空間架構如表 1- 3。所以南投縣與鄰近彰化縣同屬一般生活圈。

表 1- 3:『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台灣地區空間架構表

空間架構 架構內容

國際階層 亞太營運中心

全國階層 西部成長管理軸、東部策略發展軸、

離島振興區

區域階層 北部、中部、南部都會帶

都會生活圈 臺北、桃園、新竹、臺中、臺南、高 雄

地方階層 二十生活圈 一般生活圈 宜蘭、基隆、苗栗、彰化、南投、雲 林、嘉義、新營、屏東、花蓮、臺東 離島生活圈 澎湖、馬祖、金門

資料來源:轉引自鄒克萬等(2001a),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總體發展計畫,p1-20。

另依照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2001)所列之中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見 表 1- 4 )可知南投縣南投市與彰化縣彰化市、台中縣豐原市,同屬於計畫中的 次都會中心。

表 1- 4:『中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台中都會區都市體系界定表

122.59 ‰(見表 1-2)。本區在行政上擁有極佳地位,在民國 87 年精省之前 除了為市級中心(南投市)、亦是縣治中心(南投縣政府所在地),更是省級中 心(中興新村),可謂擁有三級行政中心之所在地。省級單位的設置與精簡對 人口成長也有影響,中興新村所帶來的人口遷移效應,亦值得探究。

2.民國 50 年代政府開始獎勵投資、發展出口工業、拓展國外市場。南崗工業區 係政府為平衡本省各地區經濟與工業發展,由中華工程公司開發。民國 63 年 開始施工,因位置適中,促使興辦工業人士踴躍購地設廠。民國 68 年初繼續 規劃開發擴大工業區(第二期)合計總面積 412 公頃。南崗工業區的設置是否 使得本區遷入者增加,也值得觀察。

3.民國 88 年 921 集集大地震撼動中台灣,本區也滿目瘡痍。車籠埔斷層經 過本區東部,房屋全倒5213戶,半倒6145戶,全、半倒戶佔南投市受災比率 達39.2%(鄒克萬等,2001a)。震後的包括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產業及 相關旅遊服務設施……等,皆衝擊本區的發展。面對龐大復原、重建工作,

造成人口的變化也應加以討論。

4.根據石橋五郎(1967)"從地理學上來觀察,實業與人口密度的關係就可以知 道,實業的發達同時伴隨著人類依賴土地的程度逐步緊密。 " 所以經濟發展 與人口密度息息相關。民國 99 年,南投縣 13 鄉鎮市中,本區人口密度為最 高,每平方公里 1462 人。雖然本區在南投縣屬於行政中心地位,但是在人口 密度與商業發展上一直落後在同屬於次台中都會中心地位的鄉鎮(如豐原 4017 人/Km2、彰化 3600 人/Km2、大里 6847 人/Km2)(內政部統計處統計報告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7.xls 檢索日期:民國 100 年 4 月 17 日)。隨著福爾摩沙高速公路通車及南投—中興新村交流道設置 ( 91 年 6 月交流道開通),讓本區對外交通更形便利,影響本區發展,但在人口成長是 否能加速抑或造成人口的反吸與退化,值得探討。

5.依據 Gibbs(1963)人口空間集中演化五時期理論模式之第四時期,當大都市繼

地區的小城鎮至今人口成長趨勢有增有減,差異頗大。本區光復後,除少數幾年 外,其成長率皆較全縣同期為高,歷年人口數穩定增加。並非全如 Gibbs 所言,

其中之差異與原因,亦頗值得深究。

因此,本研究將以地理學的空間觀點,試圖找出本區人口變遷原因及分佈的

因此,本研究將以地理學的空間觀點,試圖找出本區人口變遷原因及分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