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口變遷相關理論

第二章 理論及文獻回顧

第一節 人口變遷相關理論

一、人口轉型理論(The 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本理論係導源於西方社會的歷史經驗模式,主要是描述一個以農業經濟為基 礎的傳統社會,演進到以工業化和都市化為主的社會時,其死亡率與出生率的變 遷(陳哲喜等,1990)。

人口學者常以人口轉型的理論來解釋人口變遷的現象,人口轉型理論主要用 來說明出生率與死亡率的變化對總人口成長的影響,並分析造成此種變化的因 素。根據西方國家的人口經驗,由於工業化及都市化,使得人口由高出生率、高 死亡率的均衡靜止狀態轉變為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均衡靜止狀態,這種現象稱 為人口轉型(陳寬政,1985)。而人口轉型理論即用來說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 化對總人口成長之影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轉變到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所 以分為四個階段,轉型的過程中因死亡率先於出生率下降而產生了人口成長。

另外英國人口學家 C.P.Blacker (1947) 把人口演變過程分為五個階段(見 圖 2-1):

1.靜止階段:此階段的人口特徵為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出生率被死亡率抵銷,

人口成長極緩。

2.早期擴張階段:此階段特徵仍為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不過死亡率已開始下 降,人口成長加速。

3.晚期擴張階段:死亡率繼續下降的同時,出生率也開始下降,人口成長趨緩。

4.低穩定階段:低出生率與死亡率乃是此期的特徵,人口出現零成長。

5.衰退階段: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很低,但死亡率因人口老化而回升,使出生率 低於死亡率,故人口出現負成長(蔡宏進、廖正宏,1987)。

圖 2-1:人口轉型模式圖

資料來源:轉繪自 Fellmann, J. D., Getis, A.& Getis, J. (2007:110)

大多數的西方社會在轉型過程中,經歷了人口增加、都市化、工業化、教育 普及和其他各方面的現代化發展,克爾 ( Coale and Hoover ) 從已開發國家的經驗 中發現,經濟發展與人口現象的關係從傳統的農業社會(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經歷現代化之後,逐漸變遷。從分工程度的精細、都市化、商業化、交通傳播的 改善,以及生產力的提高,皆有助於死亡率的降低。出生率則在稍後階段開始降 低,最後,死亡率降低到理論上的最低點,即一直維持穩定;出生率也會逐漸接 近死亡率,但稍有起伏變動(丁庭宇,1986)。

二、人口遷移

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在空間上做不同的移動距離及方向,並影響人口成長與分 佈及改變人口的密度與結構。遷移會發生的原因是由原居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 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交互作用而成。推拉概念可溯及拉文斯坦( E. G.

Ravenstein , 1881)。他的理論(The Laws of Migration)是根據 1881 年英 國人口普查有關出生地及居住地資料分析、 歸納而成。共有七條規律:

1、遷移與距離(migration and distance)人口遷移深受距離影響。一般傾向 圖 2- 1:人口轉型模式圖

於短距離的遷移,至於長距離的遷移則只是移往工商業都市中心,且離中心越 遠,遷移人數越少。

2、遷移成階段性(migration by stages)人口遷移常成階段性。人口遷移常 表現在較大的工商業中心吸引周圍鄉鎮人口遷入。此城市郊區出現空缺,再由 偏遠地區的鄉村遷往大商業中心城市的人口來填補,這是人口向心遷移的階段 性,離心遷移也有同樣的階段性。

3、流向與反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每一人口遷移均涉及流量較大 的主流向和流量較小的反流向,兩者同時存在。例如台灣地區的主流向為鄉鎮 人口流向都市,而都市人口流向鄉鎮則為反流向。

4、城鄉遷移傾向之差異(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opensity to migration)城鎮居民比鄉村居民較少遷移。

5、短距離的遷移以女性居多(predominance of females among short distance migrations)

6、遷移與技術(migration and technology) 運輸、交通工具改進克服遷 移的障礙,縮短距離的影響,而工商業的發展增加選擇的機會,也會促使遷 移量增加。

7、遷移以經濟動機為主(dominance of economic motive) 人口遷移原因 繁多,其中仍以經濟因素最重要,人們為了改善物質生活而遷移的情形占最 多數。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概括了遷移者的的某些特徵及遷移的流向,同時也對 遷移的成因與遷移的因素作了探討。林逸(1985)也認為人都有改善生活的願望,

因而會尋找或企圖遷往有較高收入,及較佳生活水準的城市地方去。

Everett S. Lee的遷移理論(Lee,1966)基於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

於 1966 年提出遷移理論,共分為四大部分,包括遷移的因素、遷移的數量、遷 移的流向、遷移者的特徵。

1、 遷移的因素(factors in the act of migration)如圖2 - 2所示,每

一個地方同時存在著吸引某些人的因素(用+號表示),以及排斥某些人的 因素(用 – 號表示),也有一些因素對某些人而言,並無關緊要(以 0表 示)。一個人是否會發生遷移行為,主要取決於個人對於原居地和遷入地的 評價及中間阻礙因素的考量。遷移數量會隨著區域發展的差異而變動當經濟 發展快速時,人口大量從發展緩慢地區往發展快速地區遷移;相反的,當經 濟不景氣時,就會減緩人口往該地的移入,甚至反向移回到原居地。中間阻 礙因素如兩地間的距離及遷移費用等均會影響人口對遷移之決定。個人因素 如個性、智慧、敏感程度、對其他地方認識的程度,與外界接觸的情形等,

都會影響他對原居地和遷入地的評斷。

+ - ++0

-+- - + (中間阻礙因素,如 0-+-+

-+- 0- 遷移距離、遷移費用、 +- 0 +-

-+- - 移民限制等) -0-+ +

0

原居地的社會經濟情況 遷入地的社會經濟情況

“+" 為正性心理評價(即拉的因素) “ 0 " 表示無所謂

“-" 為負性心理評價(即推的因素)

圖 2- 2:影響人口遷移之因素

資料來源:引自蔡宏進、廖正宏(1987)

2、遷移的數量(volume of migration)兩地之間遷移數量隨兩地之差異程度

(degree of diversity)而有所不同。兩地之間的機會差異大,則會促成較 大量的遷移(邊瑞芬,1991) 。但兩地之差異程度若大到無法克服時,遷移的 數量反而會減少。此外,遷移數量也與克服中間障礙的難易程度、經濟發展情 況有關。

3、遷移的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 人口遷移有幾個特定的方向,

是因為機會常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方,遷移者通常遵循別人走過的途徑,先前 的遷移者把遷入地的消息傳回原居地,或多或少已經克服了遷移的障礙,使後

伴隨著反流向,當遷入地吸引的因素消失,或原居地的吸引力增強,遷移者評 估判斷之後,可能重新回到原居地,造成遷移的回流現象。

4、遷移的特徵(characteristics of migrations) 遷移具有選擇性,乃因不 同的人對原居地與遷入地之間的正負因素所做出不同的反應,且有不同的能力 來克服遷移的障礙。因此遷移者並非原居地人口的隨機樣本,其性別、年齡、

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和宗教信仰等均與遷移行為有密切的關係。 此理論的缺點 是太過於一般性,並未具體列舉這些有關因素,但此理論對人口遷移的解釋較 有系統,分類較詳細。(蔡宏進、廖正宏,1987)

三、Gibbs 鄉村與都市人口之消長

Gibbs (1963) 認為鄉村與都市人口的集中過程包含五個連續時期:

1.在都市首次出現時,鄉村人口成長率等於或超過都市人口成長率。由於此 時正值人口大量增加之際,需要大量的食物生產,且運輸技術無法負荷都市 所需大量食物的補給,此因素有利於鄉村人口的定居,故鄉村人口成長率等 於或超過都市人口成長率。

2.都市人口成長率超過鄉村人口成長率,鄉村人口大量移往都市,是都市人 口成長的主因,並出現很明顯的大都市。此時由於交通革新,增加都市居民食 物的供給,且排除了鄉村-都市遷移的空間障礙,故鄉村人口大量移往都市。

並且因人口集中都市而產生大量勞工及新的工作機會、較高水平的生活。

3.鄉村移往都市的人口數超過鄉村漸減的自然增加人口數,使鄉村人口面臨 絕對減少(即人口的社會減少率超過人口的自然增加率),而都市人口繼 續成長,其人口比重較佔優勢。

4.鄉村移往都市的人口減少,大都市遂向小城鎮進行強大的吸引力(如都市 的工作機會較多)),小城鎮成為大都市移動人口的新供應地,使大都市繼續 成長,形成大都會區,而鄉村與小城鎮人口均面臨絕對減少。

5.交通改善促使人口由高密度區向外移動,大都市人口減少,而鄉村與小城鎮

人口再度增加,至此人口空間集中過程停止,且轉為分散過程,人口分佈逐 漸趨於平衡。

由於交通及通訊技術的不斷突破,使得巨大都市得以避免產生,運輸的進 步使人們工作、生活的領域得以擴展,使小鎮與鄉村恢復成長,人口成長漸趨 如第一階段的均衡狀態,所不同的是第五階段的均衡是互動、交流的動態均衡,

而第一階段則為封閉的、靜止的。

Gibbs 的著眼點雖然在人口集中及分散的演化過程 , 但其模式卻同時蘊含人 口增減的空間層面,即都市-鄉村人口消長的互賴性(施添福,1979)。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利用以上理論檢視研究區是否有類似狀況。藉以瞭解本 研究區人口變遷歷程、人口遷移以及都市鄉村人口消長歷程與 Gibbs發展理論相 符之處。

四、都市人口密度

都市內部的人口分佈會因距市中心的距離不同而產生空間變化的現象。1892 年Bleicher 發現每一個大都市都有一個人口中心點(何金銘,1991)。1951年Colin Clark 發現都市人口密度與距市中心距離密切相關,即人口密度隨著與市中心距離

b 表示密度斜率(density gradient)

d(r)=d(o)e-br

Clark 提出此模式後,引起學者廣泛重視而加以驗證,如Newling (1966)、

何金銘(1991)、張德偉(1991)、楊蕙菁(2009)。

何金銘(1991)、張德偉(1991)、楊蕙菁(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