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投市人口變遷之研究:民國39年~99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南投市人口變遷之研究:民國39年~99年"

Copied!
1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周 國 屏. 博士. 南 投 市 人 口 變 遷 之 研 究:民 國 39 年 ~ 99 年 A Study on the Population Change of Nantou City (1950~2010). 研究生: 林 曉 雯. 中華民國. 一百. 年. 七. 月.

(2) 摘. 要. 本研究以民國 39 年建縣至民國 99 年止,共六十年的時間,討論南投市人口 成長、人口分布及人口組成的變化,並分析影響人口變遷的因素。主要利用南投 市戶政事務所提供資料為依據,以每十年當作一時間斷限,並以里為最小分析單 位進行 SPSS 統計、GIS 繪圖。 研究發現:全南投市人口成長在前期大致維持正成長,但民國 90 年代漸轉 為負值。本區人口成長受社會增減的影響程度越來越大,民國 90 年代受社會增 減影響達 80%。各里的變化從『人口緩增型』變化為『人口減少型』 。南投市市 區七里的人口所佔百分比減少 (21.53%降至 7.06%) 。東山里、鳳山里、福山里 各時期皆呈現衰退現象,主因地形崎嶇、交通欠便,故人口成長及人口分布較弱。 研究『人口組成』結果顯示性比例表現漸趨平均。但受到出生率降低的影響, 本區已進入高齡化時代,人口金字塔已朝向『彈頭型金字塔』變動。 人口變遷的原因則受到『中興新村設置』、『南崗工業區設置』、『交通軸 線』、『主要商街』及『國中小學區位』等因素的影響。經由分析,國中小學區 限制對人口分佈影響不大,但中興新村及南崗工業區的設置均有助於人口成 長。從『交通軸線』分析,可得知南投市人口分布往北方向延伸;另外經由 SPSS 分析,南投市主要商街的人口分佈符合 Colin Clark 的負指數模型。. 關鍵詞:南投市、人口成長、人口變遷、空間差異. I.

(3)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opulation growth,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Nantou City during the past 60 years (1950 – 2010) . It also analyzes the essential factors which affacted the change of demography. Based on the data of Nantou City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ffice, the author conducts the research of the change of each village for ten yea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atistics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 Every village is used the smallest unit for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kept the positive growth in the early period, but it became negative growth during 2001~2010. The population growth was influenced gradually by the social factors and the effects even ascended to 80% during 2001~2010. The population growth changed from population sustained increase to population reduction in most villages. Futhermore,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descended from 21.53% to 7.06% in seven villages of Nantou City core. Because of bad landforms and inconvenient traffic,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reveals the recession in Dongshan village and Fengshan village as well as Fushan village.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se villages had less demographic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 In terms of statistic study. The demographic composition has shown the balance of sexual ratio. However,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reduction of the birth rate, this area has reached the time of aging. And the population pyramid has tended to be like the warhead-pyramid pattern. The factor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demographic change include the establishment of Zhongxing New Village, the set-up Nangang Industry Park, the. II.

(4) axis of traffic, the commercial area and the location of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s.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restriction of the school areas has had a little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But the establishment of Zhongxing New Village and Nangang Industry Park facilitates the population growt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raffic axis,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Nantou City extended to the Northern part of this city. While, with the process of statistics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commercial area of Nantou City is in accord with the negative exponential model by Colin Clark.. Keywords: Nantou City, population growth, population change, spatial difference. III.

(5) 目 錄 摘. 要....................................................................................................................................I. Abstract ................................................................................................................................... II 表 目 錄.................................................................................................................................. V 圖 目 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區域概況........................................................................................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構想........................................................................................ 21 第二章 理論及文獻回顧....................................................................................................... 24 第一節 人口變遷相關理論............................................................................................ 24 第二節 人口變遷相關文獻回顧.................................................................................... 32 第三章 南投市的人口變遷................................................................................................... 41 第一節 人口成長的時空變遷........................................................................................ 41 第二節 人口分布的時空變遷........................................................................................ 59 第三節 人口組成的時空變遷........................................................................................ 74 第四章 影響南投市人口變遷之因素................................................................................... 83 第一節 中興新村............................................................................................................ 83 第二節 南崗工業區發展................................................................................................ 87 第三節 交通軸線............................................................................................................ 91 第四節 南投市街............................................................................................................ 95 第五節 國中小學校...................................................................................................... 100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 104 第一節 結論.................................................................................................................. 104 第二節 後續研究及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09. IV.

(6) 表 目 錄 表 1- 2:南投市歷年人口數及成長率.................................................................................... 5 表 1- 3:『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台灣地區空間架構表.......................................................... 8 表 1- 4:『中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台中都會區都市體系界定表 .................. 9 表 1- 5:南投市溫度、雨量、降雨強度統計表.................................................................. 16 表 3- 1 : 歷年人口變動類型 ................................................................................................. 47 表 3- 2:南投市各里各期人口成長率變化.......................................................................... 51 表 3- 3 : 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類型 ..................................................................................... 55 表 3- 4 : 南投市各觀察期人口成長類型之里數統計 ......................................................... 56 表 3- 5:南投市各里各觀察期人口百分比變化.................................................................. 61 表 3- 6:南投市各觀察期人口吉馬指數表.......................................................................... 65 表 3- 7:南投市各里各觀察期人口密度變化...................................................................... 68 表 3- 8 : 南投市各里各觀察期人口密度增減之變化 ......................................................... 70 表 3- 9 : 南投市各觀察期人口之男女性別結構 ................................................................. 74 表 3- 10:南投市各觀察期人口年齡結構............................................................................ 77 表 3- 11:南投市人口組成變遷類型.................................................................................... 82 表 4- 1:中興新村所在里別及其相鄰各里與南投市人口成長率變化.............................. 85 表 4- 2:南崗工業區所在里別及其相鄰各里與本市人口成長率變化.............................. 90 表 4- 3:交通軸線分區里別.................................................................................................. 91 表 4- 4:軸線 1 的各觀察期之人口密度對數-負指數模型相關統計 ................................ 94 表 4- 5:軸線 2 的各觀察期之人口密度對數-負指數模型相關統計 ................................ 94 表 4- 6:軸線 3 的各觀察期之人口密度對數-負指數模型相關統計 ................................ 94 表 4- 7:南投市各觀察期之統計值...................................................................................... 98 表 4- 8 : 南投市中小設立里別及成立時間 ....................................................................... 100 表 4- 9:南投市國中小分布里別之人口成長率變化........................................................ 102 表 4- 10:南投市國中小分布里別之人口密度變化.......................................................... 103 表 4- 11:南投市國中小分布里別之人口百分比變化...................................................... 103. V.

(7) 圖 目 錄 圖 1- 1:台灣都市化程度統計圖............................................................................................ 3 圖 1- 2:南投縣與南投市淨移率曲線圖................................................................................ 4 圖 1- 3:南投縣及南投市歷年人口成長率曲線圖................................................................ 7 圖 1- 4:南投市行政區劃變遷圖.......................................................................................... 13 圖 1- 5:南投市位置圖.......................................................................................................... 14 圖 1- 6:『南投市人口變遷之研究』構想圖........................................................................ 22 圖 2- 2:影響人口遷移之因素.............................................................................................. 27 圖 2- 4 : 台灣人口轉型圖(民國前 6 年~民國 99 年) ................................................... 33 圖 2- 5 : 笛卡爾座標圖 ......................................................................................................... 37 圖 3- 1:南投市人口占全縣人口之比例圖.......................................................................... 41 圖 3- 2:台灣人口轉型(民國 42-99 年) .......................................................................... 43 圖 3- 3:南投市人口轉型(民國 42-99 年) ...................................................................... 43 圖 3- 4:南投市歷年人口成長率.......................................................................................... 49 圖 3- 5: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率圖(民國 39-49 年) ...................................................... 53 圖 3- 6: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率(民國 49-59 年) .......................................................... 53 圖 3- 7: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率圖(民國 59-69 年) ...................................................... 53 圖 3- 8: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率圖(民國 69-79 年) ...................................................... 53 圖 3- 9: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率圖(民國 79-89 年) ...................................................... 54 圖 3- 10: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率圖(民國 89-99 年) .................................................... 54 圖 3- 11: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類型圖(民國 39-49 年) ................................................ 57 圖 3- 12 : 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類型圖(民國 49-59 年) ................................................ 57 圖 3- 13 : 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類型圖(民國 59 -69 年) ............................................... 57 圖 3- 14 : 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類型圖(民國 69-79 年) ................................................ 57 圖 3- 15 : 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類型圖(民國 79-89 年) ................................................ 58 圖 3- 16 : 南投市各里人口成長類型圖(民國 89-99 年) ................................................ 58 圖 3- 17:南投市各里人口百分比分布圖(民國 39 年).................................................. 62 圖 3- 18:南投市各里人口百分比分布圖(民國 49 年).................................................. 62 圖 3- 19:南投市各里人口百分比分布圖(民國 59 年).................................................. 63 圖 3- 20:南投市各里人口百分比分布圖(民國 69 年).................................................. 63 圖 3- 21:南投市各里人口百分比分布圖(民國 79 年).................................................. 63 圖 3- 22:南投市各里人口百分比分布圖(民國 89 年).................................................. 63 圖 3- 23:南投市各里人口百分比分布圖(民國 99 年).................................................. 64 圖 3- 24 : 南投市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民國 39 年) ..................................................... 71 圖 3- 25 : 南投市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民國 49 年) ..................................................... 71 圖 3- 26 : 南投市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民國 59 年) ..................................................... 72 圖 3- 27 : 南投市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民國 69 年) ..................................................... 72 圖 3- 28 : 南投市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民國 79 年) ..................................................... 72 圖 3- 29 : 南投市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民國 89 年) ..................................................... 72. VI.

(8) 圖 3- 30 : 南投市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民國 99 年) ..................................................... 73 圖 3- 31 : 南投市各觀察期性別比例變化圖 ....................................................................... 75 圖 3- 32:歷年南投市三階段年齡百分比............................................................................ 77 圖 3- 33 : 南投市人口金字塔(民國 39 年) ..................................................................... 80 圖 3- 35 : 南投市人口金字塔(民國 59 年) ..................................................................... 80 圖 3- 36 : 南投市人口金字塔(民國 69 年) ..................................................................... 80 圖 3- 37 : 南投市人口金字塔(民國 79 年) ..................................................................... 80 圖 3- 38 : 南投市人口金字塔(民國 89 年) ..................................................................... 80 圖 3- 39:南投市人口金字塔(民國 99 年)...................................................................... 80 圖 3- 40:桑巴格分類法組成百分比.................................................................................... 81 圖 3- 41 : 南投市歷年桑巴格分類法組成百分比 ............................................................... 82 圖 4- 2 : 中興新村所在里別及其相鄰各里與本市人口成長率變化圖 ............................. 86 圖 4- 3:南投南崗工業區地理位置圖.................................................................................. 87 圖 4- 5:南崗工業區所在里別及其相鄰各里與本市人口成長率變化圖.......................... 90 圖 4- 7 : 民國 39 年各里距主要商街人口密度 ................................................................... 96 圖 4- 8:民國 49 年各里距主要商街人口密度.................................................................... 96 圖 4- 9:民國 59 年各里距主要商街人口密度.................................................................... 97 圖 4- 10:民國 69 年各里距主要商街人口密度.................................................................. 97 圖 4- 11:民國 79 年各里距主要商街人口密度.................................................................. 97 圖 4- 12:民國 89 年各里距主要商街人口密度.................................................................. 98 圖 4- 13:民國 99 年各里距主要商街人口密度.................................................................. 98. VII.

(9)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空間的地理現象具備普遍性及特殊性,而人口地理是對人口現象在『空間差 異』的研究。"以空間的觀點,對人口問題作有組織、有系統的研討,以分析解 釋人口現象之現況及其變遷趨勢"(陳震東,1986)。人口現象的空間分析不但 為學術研究所需要,更是訂定人口政策所不能缺少的。 台灣地區的人口數雖非世界前茅,但人口密度卻高居世界第二。然而,受 限於地形、經濟發展等因素,人口的空間分佈相當不均勻。二十世紀前半葉, 台灣地區之人口主要分佈於廣大的鄉村地區。施添福(1982)針對全台灣的都 市化作研究,發現台灣的都市化在 1930 年以前是相當緩慢的,屬於都市化初 期,而後隨著工業化的萌芽,則屬於都市化的加速期,而都市中非正式和正式 的服務部門能提供農村地區大量的就業機會,成為吸引鄉村人口向都市流動的 主因。這種經由經濟發展而引發的人口移動,不但促進台灣都市的快速成長, 更提高都市化水準。陳富美(1988)在二十世紀中後葉台灣人口成長情形的研 究中發現,實行工業化後,經濟繁榮致使台灣人口在民國 45 年到 75 年的三 十年間即增加了兩倍。至於要以多少人口訂為都市化人口臨界點,則有不同標 準。例如李棟明 (1970)訂 5000 人為標準;而劉克智(1975)建議聚居地 20,000 人為都市;陳正祥(1958)認為要有 25,000 人的地方為都市;林鈞祥(1966) 更提出以 50,000人為都市人口標準;而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於民國 59 年訂定 50,000 人口以上的市鎮為都市。若以行政院之標準,則民國 39 年 之都市人口占台灣總人口的 21 % ,民國 49 年占 37 % ,民國 59 年占 54 % ,民國 69 年占 66% , 民國 79 年佔 73 %,民國 89 年佔 77 %,而 至民國 97 年 50,000人以上的都市人口已占台灣地區總人口的 79% 以上,顯. 1.

(10) 然台灣人口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但自民國 69 年之後成長速度趨緩(見表 1-1)。再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資料顯示,其都市化程度曲線變化也支持此一 論點(見圖1-1)。 表 1- 1:台灣歷年來 50,000 人口以上的都市. 人 >. 口. 190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8. 1,000,000. -. -. -. -. -. 1. 2. 2. 2. 3. 500,001~1,000,000. -. -. -. 1. 1. 1. 2. 3. 3. 2. 250,001~500,000. -. 1. 1. 1. 3. 3. 5. 7. 10. 10. 100,001~250,000. -. 1. 2. 5. 5. 9. 13. 17. 23. 26. 50,000~100,000. 1. 2. 3. 3. 21. 41. 50. 56. 55. 53. -. -. -. 21. 37. 54. 66. 73. 77. 79. 佔台灣地區 人口之%. 資料來源:1.1900~1970:摘自陳富美(1988) 2.1980~:整理自歷年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 2.

(11) 圖 1- 1:台灣都市化程度統計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在台灣,1956 年時居住在五萬人以上都市的人口佔總人口的 33 %,到了 2000 年普查時增加為 77 %。美國都市人口在 1900 年為 40%, 1990年達到 75%(劉克智、董安琪,2003) 。由此觀之,美國經過了約一世紀完成的都市化 程度,在台灣只花四十多年就已經達到。在快速的都市化過程中,人口的移動 更為頻繁。而從鄉村到都市集中的過程,連帶也讓人口組成的部分經歷了較西 方國家更為快速的變化。根據陳紹馨(1979)研究指出 1926~1940 年間,台 灣人口自然增長率從前期(即1921~1925)的 5.5 ‰增長至 24 ‰,所以陳寬 政等(1986)認為台灣在 1930 年前後曾經歷人口快速成長的『人口轉型』現 象。因為台灣歷經經濟結構的轉變,由典型之傳統農業社會轉變為以工、商業 為主的社會,這種產業類型的改變增加了更多就業機會需求,於是以工商業為 主的都市地區有大量人口移入,改變了人口移動方向,也造成了人口分布的空 間差異。另外曾任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執行長薩拉斯( Rafael Salas )於 1983 年 指出城鄉之間人口成長的變化就是繼續不斷的都市化過程,將是未來人口的主 要特點(楊宗棋,2004) 。為了明確反應城鄉關係及空間分佈性質,施添福(1981) 就曾採用六項變數(產業結構的雜異化程度、都市性人口百分比、人口密度、 人口總移動量百分比、製造業就業人口百分比、人口成長率)來測度台灣各地. 3.

(12) 區都市化水準的指數高低,並且依據此一指數值大小將各行政區的都市化水準 分為五個類型(高度都市性地區、中度都市性地區、城鄉過渡性地區、中度鄉 村性地區及高度鄉村性地區),而南投市(以下稱為本區)在民國 60 年及民 國 65 年期間是屬於中度都市性地區。另外周國屏(1996)研究台灣內部人口 移動的空間型態,發現台灣人口主要移入區多數聚集在台北、台中、台南、高 雄四大都市的周圍,它也是台灣人口成長最快速的地區。四大都市的核心及都 會區以外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人口淨遷出地區,且距離越遠,淨遷出率有越高 之勢。也就是說四大都市的都市中心是淨遷出區,自中心往外淨遷入率漸增, 至都市外圍達高峰後,又漸下降。南投縣在民國 75 – 80 年期中屬人口淨遷出 縣,但本區(南投市)卻屬於低度淨遷入地區。另外在民國 83 – 99 年期中(圖 1-2),南投縣平均淨遷移率 -6.16‰,而本區平均為 -2.53‰ ,表示本區人口 遷出的比率均較南投縣為低。. 南投縣. 5.00. 南投市. 0.00 淨 移 率 -5.00. ‰ -10.00 -15.00 83. 85. 87. 89. 91. 民. 93. 95. 97. 99. 國. 圖 1- 2:南投縣與南投市淨移率曲線圖 資料來源:1.83-98 年整理自南投縣歷年統計要覽 2.99 年整理自內政部統計處統計報告(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3.xls)-檢 索日期民國 100 年 4 月 22 日。. 4.

(13) 從人口數來討論,依據周國屏、范舜侑(2002)指出本區在日治期間的 1905 年至 1943 年,其人口成長 1.14 倍,低於全縣同期人口成長的 2.65 倍;而本 區當時年平均成長率為 20.33‰ ,又遠低於同期全縣人口成長率 35.99‰。 因此本區至少在日治時期其人口成長在本縣是屬相對遲緩的地區。 南投縣建縣(民國39年)之時,本區人口僅有 38,360 人,而後到民國 46 年 本區人口數量才達行政院的都市人口標準 50,000 人門檻。至 99 年為 104,083 人;其人口成長率於民國 81 年前除少數年份外,一般都在 10‰ 以上(甚至在 20‰以上),民國 81 年後雖低於 10‰,但總人口數仍維持小幅成長趨勢。直 至近年(即民國 94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才出現負成長 (-0.3 ~ - 5.61 ‰)。從表1-2 、圖1-3 可知本區人口年平均成長率 (16.68‰) 較全縣同期年平 均成長率 (9.46 ‰) 為高。本區在日治時期屬於全縣之中人口成長相對緩慢之 區,何以在戰後轉變為人口成長相對快速之區?其中過程及原因頗值得探究;而 且人口成長具有空間的差異性,在各里的成長速度也不一致,究竟影響空間分佈的 因素為何也值得討論。. 表 1- 2:南投市歷年人口數及成長率(民國 39 年至民國 99 年). 南投縣人口數 民國 39 年 民國 40 年 民國 41 年 民國 42 年 民國 43 年 民國 44 年 民國 45 年 民國 46 年 民國 47 年 民國 48 年. 298,165 309,511 320,644 327,570 339,500 349,208 361,010 374,158 387,613 401,479. 南投縣 人口成長率(‰) -38.05 35.97 21.60 36.42 28.59 33.80 36.42 35.96 35.77. 5. 南投市人口數 38,360 40,208 41,117 42,699 44,214 45,450 46,392 52,079 54,608 57,856. 南投市 人口成長率(‰) -48.18 22.61 38.48 35.48 27.95 20.73 122.59 48.56 59.48.

(14) 民國 49 年 民國 50 年 民國 51 年 民國 52 年 民國 53 年 民國 54 年 民國 55 年 民國 56 年 民國 57 年 民國 58 年 民國 59 年 民國 60 年 民國 61 年 民國 62 年 民國 63 年 民國 64 年 民國 65 年 民國 66 年 民國 67 年 民國 68 年 民國 69 年 民國 70 年 民國 71 年 民國 72 年 民國 73 年 民國 74 年 民國 75 年 民國 76 年 民國 77 年 民國 78 年 民國 79 年 民國 80 年 民國 81 年 民國 82 年 民國 83 年 民國 84 年 民國 85 年 民國 86 年 民國 87 年. 412,942 424,031 435,191 446,421 457,049 467,526 475,315 483,384 491,560 506,081 511,040 515,218 516,820 515,762 516,866 517,927 518,627 519,506 520,411 521,962 524,245 527,538 530,001 532,750 534,818 535,572 534,920 533,601 533,763 534,265 536,479 539,211 542,396 544,610 546,091 546,517 545,667 546,707 545,874. 28.55 26.85 26.32 25.80 23.81 22.92 16.66 16.98 16.91 29.54 9.80 8.18 3.11 -2.05 2.14 2.05 1.35 1.69 1.74 2.98 4.37 6.28 4.67 5.19 3.88 1.41 -1.22 -2.47 0.30 0.94 4.14 5.09 5.91 4.08 2.72 0.78 -1.56 1.91 -1.52. 6. 59,632 61,017 63,021 64,465 66,193 68,205 69,878 71,388 72,352 75,306 76,243 77,302 77,669 77,304 77,626 77,379 77,803 78,532 79,590 81,474 83,496 85,273 86,919 88,491 90,501 91,376 92,231 92,950 94,241 95,403 96,904 98,634 100,015 101,015 102,051 102,990 103,326 104,152 104,777. 30.70 23.23 32.84 22.91 26.81 30.40 24.53 21.61 13.50 40.83 12.44 13.89 4.75 -4.70 4.17 -3.18 5.48 9.37 13.47 23.67 24.82 21.28 19.30 18.09 22.71 9.67 9.36 7.80 13.89 12.33 15.73 17.85 14.00 10.00 10.26 9.20 3.26 7.99 6.00.

(15) 民國 88 年 民國 89 年 民國 90 年 民國 91 年 民國 92 年 民國 93 年 民國 94 年 民國 95 年 民國 96 年 民國 97 年 民國 98 年 民國 99 年. 544,038 541,537 541,818 541,292 540397 538,413 537,168 535,205 533,717 531,753 530,824 526,491. -3.36 -4.60 0.52 -0.97 -1.65 -3.67 -2.31 -3.65 -2.78 -3.68 -1.75 -8.16. 年平均人口成長率. 104,723 104,460 104,563 105,061 105,257 105,356 105,322 105,506 105,671 105,143 104,670 104,083. -0.52 -2.51 0.99 4.76 1.87 0.94 -0.32 1.75 1.56 -5.00 -4.50 -5.6 1. 9.46. 16.68. 資料來源: 1.民國 39~98 年:整理自南投縣歷年統計要覽 2.民國 99 年:內政部統計處統計報告及南投市戶政事務所全球資訊網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1 戶政、2 民政) (http://village.nantou.gov.tw/ntcg/population/index-5.asp?m=99&m1=7&m2=34)檢索日期民國 100 年 1 月 14 日。. 120.00. 南投縣. 南投市. 100.00. 成 長 率. 80.00 60.00 40.00. (‰ ). 20.00 0.00 -20.00. 39. 44. 49. 54. 59. 64 民. 69. 國. 74. 79. 84. 圖 1- 3:南投縣及南投市歷年人口成長率曲線圖 資料來源:表 1-2. 7. 89. 94. 99.

(16) 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之上位計畫包括由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規劃 (民 國85年12月) 擬定之『國土綜合開發計畫』以及內政部規劃 (民國85年8月) 『中 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鄒克萬等(2001a)舉出在『南投縣綜合發展 計畫』的上位計畫—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其民國100年國土空間架構如表 13。 所以南投縣與鄰近彰化縣同屬一般生活圈。. 表 1- 3:『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台灣地區空間架構表 空間架構 國際階層 全國階層 區域階層 都會生活圈 地方階層. 二十生活圈. 一般生活圈 離島生活圈. 架構內容 亞太營運中心 西部成長管理軸、東部策略發展軸、 離島振興區 北部、中部、南部都會帶 臺北、桃園、新竹、臺中、臺南、高 雄 宜蘭、基隆、苗栗、彰化、南投、雲 林、嘉義、新營、屏東、花蓮、臺東 澎湖、馬祖、金門. 資料來源:轉引自鄒克萬等(2001a),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總體發展計畫,p1-20。. 另依照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2001)所列之中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見 表 1- 4 )可知南投縣南投市與彰化縣彰化市、台中縣豐原市,同屬於計畫中的 次都會中心。. 8.

(17) 表 1- 4:『中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台中都會區都市體系界定表 名稱 都會中心. 次都會中心. 成長中心. 開發中心. 鄉鎮中心. 依存中心. 保育地區. 功能 市鄉鎮別 都會區範圍內主要政治、經濟、文化、台中市 行政活動中心,服務範圍擴及整個都會 區,提供高品質綜合性服務設施。 其服務範圍僅次於都會中心,亦提供高 台中縣:豐原市 品質綜合性服務設施,以分散都會中心 過度集中的各項活動。 彰化縣:彰化市. 南投縣:南投市 基於都會區發展之需要,必需加強成長 台中港特定區 的中心都市,以提供都會區對外進出口 的重要場站。 (台中縣:龍井鄉、梧棲鎮、清水鎮、沙鹿鎮) 基於都會區發展之需要,必須加以開發 彰濱工業區 建設,成為新的中心都市,以促進都會 區新的發展及產業的提昇。 彰濱遊樂區 具小規模人口聚集型式,提供平時生活 台中縣:東勢鎮、大甲鎮 及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務設施,減少對都 會中心及次都會中心往來旅次及人口 彰化縣:和美鎮、鹿港鎮、員林鎮 成長之壓力。 都市本身無具規模之聚集效益,需依賴 台中縣:大安鄉、外埔鄉、石岡鄉、新社鄉、 中心都市提供工作、就學、消費等功 神岡鄉、大雅鄉、潭子鄉、大肚鄉、烏日鄉、 能,或因中心都市波及效果影響而發展 大里鄉、太平鄉、后里鄉 之鄉鎮。 彰化縣:伸港鄉、線西鄉、福興鄉、埔鹽鄉、 大村鄉、秀水鄉、芬園鄉、花壇鄉 南投縣:草屯鎮 主要為提供區域各種基本維生所需之 台中縣:和平鄉 天然資源,而需加以特別保育之鄉鎮。. 資料來源:轉引自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2001),修訂台中市綜合發展計畫-總體計畫,p2-10. 故可探知『中部區域計畫』中生活圈規劃乃是將本區與豐原市、彰化市同屬. 於次都會中心。但是本區之都心商業發展強度上卻一直落後於這三區。其原因 是否也影響本區人口變遷。人口分佈上,是否就能看見其端倪?亦值得討論。 本研究選擇以南投市人口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基於以下理由: 1.民國 43 年台灣省政府計畫從台北疏遷中部地區,秘書處、衛生處、教育廳、 省議會等單位搬遷至台中縣霧峰鄉(現立法院中部辦公室) 。復又在民國 46 年 省府辦公室正式自霧峰遷移到本區內中興新村,是年人口成長率旋即攀升到. 9.

(18) 122.59 ‰(見表 1-2)。本區在行政上擁有極佳地位,在民國 87 年精省之前 除了為市級中心(南投市) 、亦是縣治中心(南投縣政府所在地) ,更是省級中 心(中興新村) ,可謂擁有三級行政中心之所在地。省級單位的設置與精簡對 人口成長也有影響,中興新村所帶來的人口遷移效應,亦值得探究。 2.民國 50 年代政府開始獎勵投資、發展出口工業、拓展國外市場。南崗工業區 係政府為平衡本省各地區經濟與工業發展,由中華工程公司開發。民國 63 年 開始施工,因位置適中,促使興辦工業人士踴躍購地設廠。民國 68 年初繼續 規劃開發擴大工業區(第二期)合計總面積 412 公頃。南崗工業區的設置是否 使得本區遷入者增加,也值得觀察。 3.民國 88 年 921 集集大地震撼動中台灣,本區也滿目瘡痍。車籠埔斷層經 過本區東部,房屋全倒5213戶,半倒6145戶,全、半倒戶佔南投市受災比率 達39.2%(鄒克萬等,2001a)。震後的包括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產業及 相關旅遊服務設施……等,皆衝擊本區的發展。面對龐大復原、重建工作, 造成人口的變化也應加以討論。 4.根據石橋五郎(1967)"從地理學上來觀察,實業與人口密度的關係就可以知 道,實業的發達同時伴隨著人類依賴土地的程度逐步緊密。 " 所以經濟發展 與人口密度息息相關。民國 99 年,南投縣 13 鄉鎮市中,本區人口密度為最 高,每平方公里 1462 人。雖然本區在南投縣屬於行政中心地位,但是在人口 密度與商業發展上一直落後在同屬於次台中都會中心地位的鄉鎮(如豐原 4017 人/Km 2 、彰化 3600 人/Km 2 、大里 6847 人/Km 2 )(內政部統計處統計報告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7.xls 檢索日期:民國 100 年 4 月 17 日) 。隨著福爾摩沙高速公路通車及南投—中興新村交流道設置 ( 91 年 6 月交流道開通) ,讓本區對外交通更形便利,影響本區發展,但在人口成長是 否能加速抑或造成人口的反吸與退化,值得探討。 5.依據 Gibbs(1963)人口空間集中演化五時期理論模式之第四時期,當大都市繼 續成長形成都會時,小型城鎮在鄉村人口面臨減少後,其人口亦會減少。但台灣. 10.

(19) 地區的小城鎮至今人口成長趨勢有增有減,差異頗大。本區光復後,除少數幾年 外,其成長率皆較全縣同期為高,歷年人口數穩定增加。並非全如 Gibbs 所言, 其中之差異與原因,亦頗值得深究。 因此,本研究將以地理學的空間觀點,試圖找出本區人口變遷原因及分佈的 特色,簡言之,本研究具體目的如下: 1. 分析本區人口成長的時空變遷 2. 瞭解本區人口分布的時空變遷。 3. 瞭解本區人口組成之時空變遷。 4. 探討影響人口空間分布型態的因素。. 11.

(20)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區域概況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目前南投市管轄之行政區域為範圍。民國 39 年 9 月 8 日頒佈施 行『台灣省各縣市行政區調整方案』,自此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全省行政區 域重新調整,原台中縣劃分為台中、彰化、南投 3 縣,同年 10 月 21 日,設立 縣政府於南投鎮,南投縣於焉誕生,下轄南投、埔里、草屯、竹山、集集等五 鎮,名間、鹿谷、中寮、魚池、國姓、水里、信義、仁愛等 8 鄉,計 13 鄉鎮。 本區於設縣之初隸屬南投縣南投鎮,原成立 30 里。光 華 、 光 榮 二 里 於 民 國 47 年 2 月 1 日 成 立。光 明 里 於 53 年 12 月 1 日 成 立。光 輝 里 於 58 年 1 月 1 日 成 立。永 興 里、福 山 里 於 63 年 12 月 1 日 由 武 東、武 西 里 調 整 行 政 區 域 並 改 里 名。鳳 山 里 於 67 年 9 月 1 日 由 西 嶺 里 改 名。( 西 嶺 、 鳳 鳴 里 調 整 行 政 區 改 鳳 鳴、鳳 山 里 )。民國 58 年後,南投鎮總共增為 34 個里。民國 70 年 12 月 25 日,因為本區為縣治所在地,由南投鎮改為南投 市,所轄管各里名稱分別為龍泉、康壽、三民、仁和、南投、彰仁、崇文、漳 興、漳和、軍功、東山、平和、振興、千秋、三興、三和、嘉興、嘉和、永興、 福山、鳳鳴、鳳山、平山、新興、永豐、福興、營北、營南、內興、內新、光 華、光榮、光明及光輝等共三十四個里(圖 1-4)。光復後本區的行政區劃雖 略有調整,但在本研究各觀察期中,若前後里數不同時,將依實際變動情況加 以歸併,俾便比較。 人口資料以本區目前所轄 34 個里為最小分析單位。本研究探討時期以南 投建縣 (民國 39 年) 起始,終於民國 99 年,以前後跨越 60 年的時間序列 來作研究分析。本研究將利用戶政事務所既有的人口統計資料及地方史料,對於 本區的人口變遷進行探討,也嘗試將這些人口統計數據整理成圖表,藉以解析這 些數據在人口現象的意義。雖然人口變遷可由眾多面向來觀測,但本研究係以人 口成長、人口分佈及人口組成為核心,加以分析探討。. 12.

(21) 圖 1- 4:南投市行政區劃變遷圖. 13.

(22) 二、區域概況 (一)自然環境概況 本區就絕對位置而言,位於東經 120 度 37 分至 43 分,北緯 23 度 53 分至 59 分之間。就相對位置而言,本區位在南投縣之西北部,西以八卦台地 與彰化縣員林鎮、社頭鄉為界,東邊與中寮鄉為鄰,北接草屯鎮、彰化縣芬園 鄉,南鄰名間鄉。本區面積 71.60 平方公里,佔整個南投縣面積的 1.7 %(周 國屏等,2002)。. 圖 1- 5:南投市位置圖. 14.

(23) 對外交通,經 139 線道可至中寮鄉,沿八卦台地頂部,可至彰化市。經中 投快速道路約半小時即可至台中市。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本市有南投—中興新村 交流道)以及漢寶草屯線東西向快速道路通車後,使本區南來北往更加便捷。 本區之輪廓略成方形,由西而東分別為八卦台地、台中盆地、南投丘陵三 種地形。本區平均海拔二○○公尺,除西側台地邊緣略有起伏之外,其他區域 地勢較平緩。(鄒克萬等,2001b) 西側台地屬八卦台地之中部。八卦台地原為西部衝上斷層山地西側山麓所 形成之沖積扇,因受背斜及活斷層活動的影響而隆起,又受河流的侵蝕、堆積, 而形成目前的地貌。本區西南端的橫山,海拔 442.6 公尺,為八卦台地的最高 點。八卦台地在本區的部分,西緣為陡峻的谷頭侵蝕崖,為台地西部多個平行 順向河向源侵蝕所形成,由猴探井瞭望台可窺其貌。位於本區中部的台中盆地, 屬於台中盆地之南部。台中盆地北起大甲溪,南至名間,東自豐原、南投丘陵 之西麓,西接大肚、八卦台地之東緣,面積約有四百平方公里,為台灣最大的 盆地。盆地形成後,因地勢低窪,成為眾水匯聚之所,各條河流帶來的泥、沙、 礫,便堆積在此,展開形成沖積扇。本區主要有烏溪沖積扇、樟平溪沖積扇、 坪林溪沖積扇。本區東部的南投丘陵,屬於南投丘陵或西部衝上斷層山地之一 部分。高度在四百公尺以下,由各山丘頂部大致等高就可推知,昔日曾為紅土 緩起伏面,後經車籠埔斷層間歇活動而使砂頁岩互層抬升並東傾,後又經長期 的風化侵蝕形成許多層階地形。九二一地震時,樟平溪谷口東側隆起 30 至 40 公分,樟平溪南岸的氾濫平原,在九二一地震時被車籠埔斷層活動而隆起 50 公 分。(周國屏等,2002) (二)氣候概況 本區位於臺灣中部西側山麓區,氣溫及濕度均高,夏季多雨較為潮濕,秋 冬季則較乾旱,年平均氣溫攝氏 23 . 2 度,年平均相對濕度約 80%。本市年 降雨量約 1765 公釐,雨量豐沛,降雨量隨季節而變化,夏季常有雷雨及颱風. 15.

(24) 發生降雨量達高峰,秋冬雨量較少。(南投市發展綱要計畫,2001)由表 1-5 得知,本區氣溫特徵為冬暖夏熱、年溫差約 14 ℃。 本區因南距北回歸線僅 50 公里,若依柯本氣候分類法,最冷月均溫在攝 氏 –3 至 18 度之間為暖溫帶或 C 氣候;若雨量最多月份在夏季,最少月 在冬季,兩者之比為10 以上者為夏雨冬乾或 Cw 氣候;本區最冷月為 16 ℃ ,八月是最多雨月份( 352.7公釐)且為最少雨 11 月( 14.4公釐) 的 10 倍以上,最暖月均溫 30 ℃ ,超過 22 ℃ ,因此屬於暖溫帶冬乾或 Cw 氣候。(周國屏等,2002) 表 1- 5:南投市溫度、雨量、降雨強度統計表 月份. 月均溫(℃). 雨量 (mm). 月份. 月均溫(℃). 雨量 (mm). 1. 16. 36.6. 7. 30. 305.9. 2. 17. 72.6. 8. 28. 352.7. 3. 20. 88.7. 9. 27. 150.6. 4. 23. 121.7. 10. 24. 18.7. 5. 26. 237.8. 11. 22. 14.4. 6. 28. 340.7. 12. 17. 24.6. 年. 年均溫 23.2℃. 年雨量 1765 mm. 轉引自:周國屏等,2002. (三)發展過程 1.鄭氏時期(含以前) 荷人據台自 1624 年至 1661 年,共 38 年之久,其志在於商業之利而不在 開疆闢土,故開發僅只稍及於台灣中部,而未及於南投縣境內。 南投縣開發始自明朝末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光復臺灣後, 鄭經之部將林圯 帶兵屯墾「沙連保」 (即今竹山鎮) ,寓兵於農, 囤墾於水沙連保之竹圍仔庄、林. 16.

(25) 圯埔、社寮、東埔蚋等處,但本區此時未有充分史料證明其開拓歷史。. 2.清領時期 清領時期本區在貓羅溪東岸有在三個村庄,由上游至下由依序為軍功寮、內 轆、營盤口。清康熙23 年(1684) 台灣正式納入版圖,於諸羅縣志中已有北 投社(今草屯鎮)、南投社(即本區)之記載。雍正元年(1723)清朝對台行 政改制,南、北投社改隸為彰化縣南北投保。南北投保的移民來自閩南,早在 雍正元年即由鹿仔港登陸。據營盤口望族許家提供之『許氏渡台始祖後裔引衍 進錄』中記載:其渡台第二代祖先許國棟與許國樑兄弟,曾分別中過文舉人與 武舉人。文舉人大宅位於大虎山下,即今省政府社會處一帶。武舉人之宅地大 土地亦多,約座落於今營盤口營南里一帶,惟已於九二一地震倒塌。足證明虎 山山麓一帶,最遲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前後即已開發,營盤口平原地帶早 已形成集居之聚落(周國屏等,2002)。. 3.日治時期 清光緒 21 年(1895)甲午戰爭後將台灣割讓與日本,日人著手整理台灣土 地,要求土地持有者自行插界旗確認權屬。無人插界之土地被抄封為國有土地, 俗稱抄封地。南投因不靠港灣,又非位於縱貫鐵路沿線,四周盡是山岳高地,故 影響市街村落之繁榮發展。後於日本殖民經濟制度推動下,抄封地全變成甘蔗 田,且原料蔗作區廣布內轆、軍功寮、名間,日本政府成了大地主。土地由日本 政府租予製糖會社,製糖會社再將田地租予農民種甘蔗。(周國屏等,2002) 日人治臺前,貓羅溪東岸即有兩個糖廍,一個在營盤口(今營盤國小對面), 一在內轆庄東方緊鄰之新廍庄,之後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於本區現在之三和新 社區創建新式製糖工場,總攬全區糖業發展。大正元年(1912)明治製糖株式會 社於南投糖廠與農場間,修建輕便鐵路(台車軌道)運送原料甘蔗。藉由當時發 行的『台灣日日新報』即可瞭解當時南投糖廠的生產規模之龐大:. 17.

(26) 南投廳下…新式工廠二處,按出三十一萬俵。(按:一俵約六十 公斤)…明治製糖南投工場…按出二十四萬俵。台灣製糖埔里設工場… 按出七萬六千俵云。( 1916 年 11 月 20 日,第 5886 號) 明治製糖南投工場區域內栽蔗面積為三千百五十六甲分二厘…每 甲栽萬六千八百十九株…按收五萬二千五十二斤。蓋多用膏膄水田,總 計栽五千三百九萬千四百株。原料可得一億六千四百三十萬八千三百七 十斤…( 1918 年 8 月 17 日,第 6521 號) 大正 7 年( 1918 )7 月帝國製糖株式會社修建之中南線鐵路通車,聯絡 台中、霧峰、草屯、營盤口至南投,兼營貨運及客運,使營盤口之對外交通進入 黃金時期。營盤口車站為今東閔路與南營路交會口憲兵隊附近,地近營盤口鬧區 (陳泳瑞,2008)。隨著工商業者往來頻繁,大正 5 年至大正 7 年( 1916 ~ 1918 年)人口增加近 1100 人,超過一般之增加率。因工商業發達、交通改善, 會社、銀行之創設,各種事業蓬勃興盛,增加日本人遷入居住比例。本區當時以 南投堡三塊厝庄人口成長幅度最為驚人,日治時期年平均成長率高達 64.53‰, 探其原因就是糖廠之設立,促使社會增加率大幅增加。(周國屏、范舜侑,2002) 平林溪自中寮鄉西流經南投舊市街東面,蜿蜒向北流入彰化縣境。東有蜈蜙 崙、沙崙諸山,西為八卦台地所阻,形成一狹長型谷地,舊市街即位於八卦台 地邊緣。南投街原有之都市計畫則早在明治 32 年( 1899 )即已公布,只是 當時計畫區域面積僅有 70 公頃。都市發展以街役場所在地附近形成之都市化 地區規模最大,由於林業之開闢,促進經濟成長,發展快速人口日益增多,商 業亦日益繁榮。南投街原為南投廳治所在,街內區域劃分整齊,於昭和 14 年 (1939 )時已完成上下水道之設備,更由於消費市場商店蓬勃與主要馬路鋪設 瀝青路面,路燈設備亦極完善,所以逐漸形成地方中心。早期人口主要集中於 今之市中心,即仁和、南投、崇文、龍泉里一帶,後隨著經濟交通之發展而擴 及全市,或沿著交通路線作帶狀分布。(周國屏等,2002). 18.

(27) 4.國民政府遷台後 民國 34 年台灣光復,當時南投隸屬台中縣,直至民國 39 年將原有行政 區調整之後,南投便正式成為一個縣。南投鎮為南投縣政府所在地,省公路幹道 貫穿鎮內舊市街,另有多線公路分別通往彰化、員林、社頭、田中、名間、竹山、 中寮、草屯諸市鎮,以交通而言,本區實為南投縣之樞紐地位。據民國 50 年底 之統計:本區內有糖廠、鳳梨罐頭工廠、製材場、製瓦廠、碾米廠、製粉廠、榨 油廠等小型工廠約 70 餘家,因工商繁榮、人口增加,更加速都市之發展。(周 國屏等,2002) 本區為南投縣政府及市公所所在地,為台中-南投發展軸之端點城市。本 區之都市計畫分成南投地區、南崗地區、中興新村三個都市計畫區。南投都市計 畫區北端市街部分,原為南投市區外圍之農村聚落,近年由於經濟日趨發展,市 鎮中心之快速成長,及南崗工業區之開闢,已略具都市化規模,屬南崗都市計畫 區之範圍。南投市都市計畫區面積 727.31 公頃,目前已發展成十萬人口的聚 落。南投市區主要發展之核心地帶包含於中興路、南崗一路所圍之環狀區塊之 中,其中又以中山街、復興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一帶最為熱鬧繁榮,住宅區一般環 繞於商業區之周圍。另外南崗都市計畫區位於南投都市計畫區北側,面積 648.61 公頃,為南投地方生活圈內最主要的二級產業集中地區。南投與南崗地區基本上 由於在區位上相連,故在都市機能的整合上已成為一體兩面,相互分工而結合在 一起,共同成為本區重要的行政、商業、工業及就業的重鎮。(台灣省政府住宅 及都市發展處,1997) 中興新村在民國 46 年正式誕生,而中興新村都市計畫卻是在民國 50 年 才正式發佈實施。中興新村係一新社區之開發,為台灣第一個新市鎮之建設,都 市型態頗富中國色彩,為一政治城市。中興新村都市計畫區,初期開發規劃承襲 英國『花園城市』和『鄰里單元』的理想,並富有帶動地方發展的功能。直至民 國 85 年政府因應時代變遷,調整政府組織,以提升運作效能,提出修憲凍省, 民國 86 年 7 月 18 日第三屆國大第二次臨時會第三十三次大會三讀通過,條文. 19.

(28) 第九條提及『第十屆台灣省議會議員及第一屆台灣省省長之任期至中華民國八十 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止,台灣省議會議員及台灣省省長選舉自第十屆台灣省議會議 員及第一屆台灣省省長任其之屆滿日起停止辦理。台灣省議會議員及台灣省省長 之選舉停止辦理後,台灣省政府的功能、業務與組織之調整,得以法律為特別之 規定。』民國 86 年 7 月政府因應凍省政策提出『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 調整暫行條例』,於民國 86 年 11 月精省專案小組會議提及中興新村為台灣省 政府所在地,在國人心目中有實質和象徵性的意義,對於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 組織調整後現有房舍及設施,應保留給檢討後仍執行業務的省府機關使用,以促 進地方持續繁榮和發展。於民國 88 年正式廢省,而中興新村為台灣省政府所在 地,廢省後中興新村行政機能喪失加上遭逢九二一震災,現以利用區內公有土地 再開發利用的機會帶動中興新村發展。(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2002) 此後歷經中央政府數度規劃,從早期的 開發為大學城、繼之以 Long stay 為主之中區優質渡假型生活園區、進 而變更規劃為非政府組織(NGO) 會議中心。在民國 97 年由行政院經建會推動之『愛台 12 建設』中依據區 位在中彰投產業創新走廊結合工業技術 研究院中部分院之設立,建構出 『中興新村發展為高等研究園區』發展方案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9)。中興新村規劃轉型為知識經濟 及研發創新重鎮於焉展開。. 20.

(2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構想 一、研究方法 (一)蒐集資料 1.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及相關人口理論,以作為本文實證研究之依據與參考。 2.至南投市戶政事務所抄錄本區各里民國 39~99 年的人口數、出生死亡數、遷出 遷入數及男女性別與年齡別人口數等人口統計資料。 (二)分析資料 1.分析人口成長趨勢:將研究時期民國 39 ~ 99 年分為六個觀察期(民國 39~ 49、50~59、60~69、70~79、80~89、90~99年)分析本區人口成長趨勢。 計算觀察期間之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以分析本區自然增減與社會增減 在不同時期之概況,並釐清何者為本區人口增減的主要因素。此外,以全區 的平均人口成長率為基準指標,比較各里與全區平均人口成長率之差異,以 劃分各里的人口成長類型及其特徵。最後並歸納本區人口成長類型的時空變 遷。 2. 分析人口組成的變化:計算本區各觀察期的年齡組成、性別比例,並據以 繪製人口金字塔。討論本區幼年、壯年、老年人口變化的比率;計算扶養比 變化。再依桑巴格人口結構分類繪圖,藉以討論人口組成的時空變遷。 3. 分析人口分佈的趨勢:計算各觀察期間各里人口數占全鎮人口數的百分 率,來探討人口在各里的分佈,並以吉馬指數分析人口空間分佈的集散 變化;再計算各觀察期間各里的人口密度,以衡量各里人口疏密探討人口 分佈時空變遷。 4.分析影響人口分佈變遷之因素: (1)分析以中興新村(現今光輝里、光榮里、光明里及光華里及其周圍里別 營北里、營南里、內新里、內興里共 8 里)設立前、後,此地與本區其 餘各里之人口成長率作變化對照。另外在凍省、精省、廢省之後,此地 與本區其餘各里之人口成長率再作一次變化對照。以分析出中興新村之. 21.

(30) 存廢是否影響本區人口分佈。 (2)比較南崗工業區所在里別及其鄰近里別於該工業區設置前、後之人口成長 率的變化。 (3)以本區主要聯外道路為劃分依據,由大比例尺地圖上找出各主要路線通 過之各里,劃分成同一軸線帶,以各軸線帶內各里的人口密度與本區主要 商街距離作迴歸分析,來分析人口密度的變化。 (4)以本區的主要市街(以公告地價最高中興新村虎山路及南投市區中山街) 為兩中心,以此兩點為中心做迴歸分析;由於 1951 年 Colin Clark 發現都 市人口密度與市中心距離密切相關 ( Newling , 1966 ),即人口密度隨市中心 距離增加而成負指數模式。因此本研究將各里的人口密度與主要商街的距離 作迴歸分析,來分析人口密度所呈現的變化並與負指數模式相比較。 (5)以本區之公立國中、小學的區位為基礎,分析國中小學所在里別於該校設立 前、後人口成長率及人口密度的變化,來探討其是否影響人口分佈或互為因 果。. 二、. 研究構想及流程圖. 圖 1- 6:『南投市人口變遷之研究』構想圖. 22.

(31) 南投市人口變遷之研究流程 擬定研究主題 確立研究目的 確立研究範圍與時程 理論與文獻回顧 確立研究方法與架構 蒐集人口資料. 地方文獻及統計資料整理. 南投市人口的變遷. 人口成長的時空變遷 人口組成的時空變遷 人口分布的時空變遷. 影響人口變遷之因素分析. 中興新村設立的影響 交通軸線的影響 南投市街發展的影響 南崗工業區發展的影響 國中小學校的影響. 結 論 及 建 議. 23.

(32) 第二章 理論及文獻回顧. 第一節 人口變遷相關理論 一、人口轉型理論(The 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本理論係導源於西方社會的歷史經驗模式,主要是描述一個以農業經濟為基 礎的傳統社會,演進到以工業化和都市化為主的社會時,其死亡率與出生率的變 遷(陳哲喜等,1990)。 人口學者常以人口轉型的理論來解釋人口變遷的現象,人口轉型理論主要用 來說明出生率與死亡率的變化對總人口成長的影響,並分析造成此種變化的因 素。根據西方國家的人口經驗,由於工業化及都市化,使得人口由高出生率、高 死亡率的均衡靜止狀態轉變為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均衡靜止狀態,這種現象稱 為人口轉型(陳寬政,1985)。而人口轉型理論即用來說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 化對總人口成長之影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轉變到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所 以分為四個階段,轉型的過程中因死亡率先於出生率下降而產生了人口成長。 另外英國人口學家 C.P.Blacker (1947) 把人口演變過程分為五個階段(見 圖 2-1): 1.靜止階段:此階段的人口特徵為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出生率被死亡率抵銷, 人口成長極緩。 2.早期擴張階段:此階段特徵仍為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不過死亡率已開始下 降,人口成長加速。 3.晚期擴張階段:死亡率繼續下降的同時,出生率也開始下降,人口成長趨緩。 4.低穩定階段:低出生率與死亡率乃是此期的特徵,人口出現零成長。 5.衰退階段: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很低,但死亡率因人口老化而回升,使出生率 低於死亡率,故人口出現負成長(蔡宏進、廖正宏,1987)。. 24.

(33) 圖 2- 圖 1:人口轉型模式圖 2-1:人口轉型模式圖 資料來源:轉繪自 Fellmann, J. D., Getis, A.& Getis, J. (2007:110). 大多數的西方社會在轉型過程中,經歷了人口增加、都市化、工業化、教育 普及和其他各方面的現代化發展,克爾 ( Coale and Hoover ) 從已開發國家的經驗 中發現,經濟發展與人口現象的關係從傳統的農業社會(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經歷現代化之後,逐漸變遷。從分工程度的精細、都市化、商業化、交通傳播的 改善,以及生產力的提高,皆有助於死亡率的降低。出生率則在稍後階段開始降 低,最後,死亡率降低到理論上的最低點,即一直維持穩定;出生率也會逐漸接 近死亡率,但稍有起伏變動(丁庭宇,1986)。. 二、人口遷移 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在空間上做不同的移動距離及方向,並影響人口成長與分 佈及改變人口的密度與結構。遷移會發生的原因是由原居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 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交互作用而成。推拉概念可溯及拉文斯坦( E. G. Ravenstein , 1881)。他的理論(The Laws of Migration)是根據 1881 年英 國人口普查有關出生地及居住地資料分析、 歸納而成。共有七條規律: 1、遷移與距離(migration and distance)人口遷移深受距離影響。一般傾向. 25.

(34) 於短距離的遷移,至於長距離的遷移則只是移往工商業都市中心,且離中心越 遠,遷移人數越少。 2、遷移成階段性(migration by stages)人口遷移常成階段性。人口遷移常 表現在較大的工商業中心吸引周圍鄉鎮人口遷入。此城市郊區出現空缺,再由 偏遠地區的鄉村遷往大商業中心城市的人口來填補,這是人口向心遷移的階段 性,離心遷移也有同樣的階段性。 3、流向與反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每一人口遷移均涉及流量較大 的主流向和流量較小的反流向,兩者同時存在。例如台灣地區的主流向為鄉鎮 人口流向都市,而都市人口流向鄉鎮則為反流向。 4、城鄉遷移傾向之差異(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opensity to migration)城鎮居民比鄉村居民較少遷移。 5、短距離的遷移以女性居多(predominance of females among short distance migrations) 6、遷移與技術(migration and technology) 運輸、交通工具改進克服遷 移的障礙,縮短距離的影響,而工商業的發展增加選擇的機會,也會促使遷 移量增加。 7、遷移以經濟動機為主(dominance of economic motive) 人口遷移原因 繁多,其中仍以經濟因素最重要,人們為了改善物質生活而遷移的情形占最 多數。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概括了遷移者的的某些特徵及遷移的流向,同時也對 遷移的成因與遷移的因素作了探討。林逸(1985)也認為人都有改善生活的願望, 因而會尋找或企圖遷往有較高收入,及較佳生活水準的城市地方去。 Everett S. Lee的遷移理論(Lee,1966)基於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 於 1966 年提出遷移理論,共分為四大部分,包括遷移的因素、遷移的數量、遷 移的流向、遷移者的特徵。 1、. 遷移的因素(factors in the act of migration)如圖2 - 2所示,每. 26.

(35) 一個地方同時存在著吸引某些人的因素(用+號表示),以及排斥某些人的 因素(用 – 號表示),也有一些因素對某些人而言,並無關緊要(以 0表 示)。一個人是否會發生遷移行為,主要取決於個人對於原居地和遷入地的 評價及中間阻礙因素的考量。遷移數量會隨著區域發展的差異而變動當經濟 發展快速時,人口大量從發展緩慢地區往發展快速地區遷移;相反的,當經 濟不景氣時,就會減緩人口往該地的移入,甚至反向移回到原居地。中間阻 礙因素如兩地間的距離及遷移費用等均會影響人口對遷移之決定。個人因素 如個性、智慧、敏感程度、對其他地方認識的程度,與外界接觸的情形等, 都會影響他對原居地和遷入地的評斷。. + - -+- - + -+- 0- -+- -. (中間阻礙因素,如 遷移距離、遷移費用、 移民限制等). 0 原居地的社會經濟情況. ++0 0-+-+ +- 0 +- -0-+ +. 遷入地的社會經濟情況. “+" 為正性心理評價(即拉的因素) “ 0 " 表示無所謂 “-" 為負性心理評價(即推的因素) 圖 2- 2:影響人口遷移之因素 資料來源:引自蔡宏進、廖正宏(1987). 2、遷移的數量(volume of migration)兩地之間遷移數量隨兩地之差異程度 (degree of diversity)而有所不同。兩地之間的機會差異大,則會促成較 大量的遷移(邊瑞芬,1991)。但兩地之差異程度若大到無法克服時,遷移的 數量反而會減少。此外,遷移數量也與克服中間障礙的難易程度、經濟發展情 況有關。 3、遷移的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 人口遷移有幾個特定的方向, 是因為機會常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方,遷移者通常遵循別人走過的途徑,先前 的遷移者把遷入地的消息傳回原居地,或多或少已經克服了遷移的障礙,使後 來的遷移者減少許多遷移的困難,而方便遷移。此外,每一個遷移的流向往往. 27.

(36) 伴隨著反流向,當遷入地吸引的因素消失,或原居地的吸引力增強,遷移者評 估判斷之後,可能重新回到原居地,造成遷移的回流現象。 4、遷移的特徵(characteristics of migrations) 遷移具有選擇性,乃因不 同的人對原居地與遷入地之間的正負因素所做出不同的反應,且有不同的能力 來克服遷移的障礙。因此遷移者並非原居地人口的隨機樣本,其性別、年齡、 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和宗教信仰等均與遷移行為有密切的關係。 此理論的缺點 是太過於一般性,並未具體列舉這些有關因素,但此理論對人口遷移的解釋較 有系統,分類較詳細。(蔡宏進、廖正宏,1987). 三、Gibbs 鄉村與都市人口之消長 Gibbs (1963) 認為鄉村與都市人口的集中過程包含五個連續時期: 1.在都市首次出現時,鄉村人口成長率等於或超過都市人口成長率。由於此 時正值人口大量增加之際,需要大量的食物生產,且運輸技術無法負荷都市 所需大量食物的補給,此因素有利於鄉村人口的定居,故鄉村人口成長率等 於或超過都市人口成長率。 2.都市人口成長率超過鄉村人口成長率,鄉村人口大量移往都市,是都市人 口成長的主因,並出現很明顯的大都市。此時由於交通革新,增加都市居民食 物的供給,且排除了鄉村-都市遷移的空間障礙,故鄉村人口大量移往都市。 並且因人口集中都市而產生大量勞工及新的工作機會、較高水平的生活。 3.鄉村移往都市的人口數超過鄉村漸減的自然增加人口數,使鄉村人口面臨 絕對減少(即人口的社會減少率超過人口的自然增加率),而都市人口繼 續成長,其人口比重較佔優勢。 4.鄉村移往都市的人口減少,大都市遂向小城鎮進行強大的吸引力(如都市 的工作機會較多) ),小城鎮成為大都市移動人口的新供應地,使大都市繼續 成長,形成大都會區,而鄉村與小城鎮人口均面臨絕對減少。 5.交通改善促使人口由高密度區向外移動,大都市人口減少,而鄉村與小城鎮. 28.

(37) 人口再度增加,至此人口空間集中過程停止,且轉為分散過程,人口分佈逐 漸趨於平衡。 由於交通及通訊技術的不斷突破,使得巨大都市得以避免產生,運輸的進 步使人們工作、生活的領域得以擴展,使小鎮與鄉村恢復成長,人口成長漸趨 如第一階段的均衡狀態,所不同的是第五階段的均衡是互動、交流的動態均衡, 而第一階段則為封閉的、靜止的。 Gibbs 的著眼點雖然在人口集中及分散的演化過程,但其模式卻同時蘊含人 口增減的空間層面,即都市-鄉村人口消長的互賴性(施添福,1979)。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利用以上理論檢視研究區是否有類似狀況。藉以瞭解本 研究區人口變遷歷程、人口遷移以及都市鄉村人口消長歷程與 Gibbs發展理論相 符之處。. 29.

(38) 四、都市人口密度 都市內部的人口分佈會因距市中心的距離不同而產生空間變化的現象。1892 年Bleicher 發現每一個大都市都有一個人口中心點(何金銘,1991)。1951年Colin Clark 發現都市人口密度與距市中心距離密切相關,即人口密度隨著與市中心距離 增加而呈負指數模型下降(Newling,1966)(圖2-3),其關係式為:. d(r)=d(o)e-br 若取自然對數,則可寫成. lnd(r)=lnd(o)-br 其中 r 表示距市中心的距離 d(r)表示距離 市中心 r 處的人口密度 d(o)表示市中心的人口密度. e 表示自然對數的基底(e=2.71828⋯) b 表示密度斜率(density gradient). 人 口 密 度. 人 口 密 度 自 然 對 數. d(r)=d(o)e-br. 與市中心距離. lnd(r)=lnd(o)-br. 與市中心距離. 圖 2- 3: Clark 之人口分佈模式 資料來源:轉繪自張德偉(1991). 30.

(39) Clark 提出此模式後,引起學者廣泛重視而加以驗證,如Newling (1966)、 何金銘(1991)、張德偉(1991)、楊蕙菁(2009)。 Newling(1966)實證 Clark 的密度函數理論後,發現 b 值會隨時間的增加 而降低,此乃因都市人口增加或都市範圍擴大所致(張德偉,1991)。 b 值也 可作為解釋都市分散程度的指標。若 b 值很高,表示都市很緊湊,也就是說 b 值 愈小,表示人口漸由市中心點向外遷移,亦即都市向外擴散,發生郊區化的現象。 另外市中心點的擁擠程度,可以由d(o)值可作為指標,隨都市的發展,d(o)值漸 大,表示市中心人口擁擠程度漸強(楊蕙菁,2009)。 故在本研究中擬以『各里與本區主要市街的距離』作迴歸分析,來探討人口 密度的分佈變化,藉以觀察研究區的分佈是否與此理論相符。 綜上所述,本文也嘗試利用以上理論去印證本研究區的人口變遷是否具備上 述特徵。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與交通設施的改善,人口遷移的數量便會隨之增加, 而且增加的幅度則視地方發展差異程度而有所不同,其增加幅度對於人口空間分 布差異亦有影響。. 31.

(40) 第二節 人口變遷相關文獻回顧 一地人口成長的狀況,受到四個因素影響—出生、死亡、移出、移入。因此 對於人口成長類型的劃分方法,主要都是根據這四項要素。依據不同因素,不同 的學者也紛紛提出相關的人口類型劃分方式。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口之變遷,包括人口成長、人口組成及人口分佈等方向。 相關概念及實證研究可分成以下幾部分來討論。. 一、. 關於人口變遷 人口轉型是台灣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人口變遷。1905 年台灣人口約 3,123,302. 人,到了 1920 年死亡率開始下跌導致人口快速的成長,至今已增長七倍多。人 口成長主要來自自然增加的結果,但由於近年來生育率逐年降低,使得人口成長 的幅度已大幅下降,早期農業社會需要大量的勞力投入。現今則因經濟結構的轉 變及機械化的引進,人力需求已不像過去如此龐大。從人口發展的長期趨勢來 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似乎與經濟發展的程度成反比。但是,由於 各地的經濟發展程度有差異,促使人口集中與遷移更加頻繁,透過人口增長與集 中促成社會分工的發展,從而引起生產技術與生產力的提升,緩和人口成長所帶 來的問題(李少民等,1990) 。綜而觀之,台灣人口成長模式在農業社會或經濟 發展的初期,人口開始緩慢的成長。而後隨著發展擴大而進入結構轉變使得人口 成長加速,接續發生工業社會結構擴大,人口成長率日趨減緩並逐漸穩定(謝高 橋,1994) 。 台灣確實已完成人口的轉型(孫德雄,1985;丁庭宇,1986;林忠政,1987; 陳寬政,1985;謝高橋,1994;張震宇,2000;于宗先、王金利,2009)這個轉 型,開始於 20 世紀初,這期間生育率仍然保持相當高的水準。在 1960 年代以前, 隨著粗出生率與粗死亡率之升降彼此交互影響;1960 年代以後,人口自然增加率. 32.

(41) 明顯隨粗出生率變化。到了 1960 年代死亡率明顯達到穩定,完成了死亡率轉 型,1990 年代以後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已達到低度穩定的狀態,完成人口的轉型 (如圖 2-4)。. 60.0. 25,000,000. 50.0. 20,000,000. 千 40.0 分 30.0 率. 15,000,000 10,000,000. 20.0. 5,000,000. 10.0. -. 0.0 前6. 3. 11. 19. 27. 35. 43. 民. 51. 59. 國. 67. 75. 出生率. 83. 91. 99. 死亡率. 人口總數. 圖 2- 4:台灣人口轉型圖(民國前 6 年~民國 99 年) 資料來源 : 整理自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population_01.html. 研究台灣地區境內各小區域人口變遷的有陳紹馨(1979)、陳震東(1979) (1985)(1986)、丁庭宇與馬康莊(1986)、陳寬政等(1986)、劉縉紳(1986)、 卞鳳奎(1990)、李玉芬(1997)、林玉英(2005)、曾鼎甲(2006)、邱正略 (2008)、于宗先與王金利(2009),另外還有以國際觀點來看全球人口變遷的沈 姍姍(2007)。其中陳紹馨(1979)指出日治時期台灣『封閉性』人口,人口變 遷均在島內完成。陳震東(1979)對於台灣五都市(台北、台中、高雄、台南、 基隆)的人口變遷利用指數成長、人口平均中心、羅倫茲曲線及應用人口變動類 型等方法將五都市依年代作分類對照。另外陳震東(1985)(1986)亦曾對台南 市做一完整人口地理學實證性研究。丁庭宇、馬康莊(1986)則用社會經濟發展 程度來區分台灣的人口變遷情形。陳寬政、王德睦、陳文玲(1986)說明台灣地. 33.

(42) 區已完成人口轉型,而且計算台灣地區人口老化推估。劉縉紳(1986)利用人口 總數、人口密度、自然增加率、年齡組成等方法將台灣地區光復四十年做人口變 遷整理。卞鳳奎(1990)分為人口增加趨勢、人口出生變遷、死亡變遷、分布變 遷來分析台北市人口增加趨勢。李玉芬(1997)以人口成長率討論綠島人口變遷; 林玉英(2005)以吉馬指數討論大甲鎮人口分布;曾鼎甲(2006)以│LCQ│值 及人口成長迴歸方程式區分人口變動類型;邱正略(2008)以人口增加率、性比 例及族群討論日治時期埔里人口變遷。 綜上所提,各學者幾乎都以人口成長率的變化作為人口變遷的討論大方向, 本文也嘗試以吉馬指數、人口成長指數、人口變動類型分類說明人口變遷,再輔 以圖表說明人口集散之變化。. 二、. 關於人口遷移. 過去由於台灣地區人口的增加相當快速,以往的研究多傾向關注總人口的成 長,即出生、死亡的問題上。光復初期,台灣婦女總生育率 (TFR) 為 7.04,至 民國 97 年降為 1.05(內政部,2009),即平均每位婦女一生中所生育之子女數 由 7.04 人降至 1.05 人,可知台灣地區人口成長之轉型期已臻成熟階段。人口學 所探討的課題,已經從原本人口總數的討論之後,轉而傾向於人口遷移與分布。 研究國內外人口遷移的學者有:溫振華(1994) 、Nora L. H. Chiang(1982)、 江雅美(1984) 、李素貞(1984) 、廖正宏(1985) 、陳源在(1988) 、邊瑞芬(1991) 、 周國屏(1996)(2005)、C.N. Chen and S.F. Liu(1997) 、沈益民與童乘珠(1999) 、 姜蘭虹(1999)、周國屏與吳麗玲(2000)、鄭宇婷(2002) ;並且還有以遷移研 究內涵與趨勢作國內外比較分析的宋郁玲(2006)。其中溫振華(1994)為瞭解 日治時期高雄庄人口的遷移,以人口出生地的資料來觀察一地人口流動的方向。 Nora Chiang (姜蘭虹)(1982)以問卷及訪談分析台灣農村人口外流主受都市誘 因影響,而非人口龐大壓力使然;此與其研究中國人口流動原因不盡相同(姜蘭 34.

(43) 虹,1999) 。邊瑞芬(1991)配合 Zelinsky 流動轉型模式及經濟發展指標對台灣 各縣市發展分 6 個類群,而南投縣即屬『都市社會經濟發展加速前期』類型。周 國屏(1996)指出台灣內部人口移動空間型態,其中南投縣在民國 75 – 80 年 屬人口淨遷出縣,但本區在研究中卻屬於低度淨遷入地區,此特點更是引起本研 究動機之一。周國屏、吳麗玲(2000)以 Wolpert 及拉文斯坦法則檢視彰化市人 口概況,並指出彰化市人口遷移主因著眼於經濟因素。李素貞(1984)、鄭宇婷 (2002)分別將雲林縣口湖鄉外移人口及台中縣大里市移入人口作遷移特性之調 查分析,以瞭解遷移人口特性。江雅美(1984) 、陳源在(1988) 、周國屏 (2005) 三篇皆是先將人口成長分為相對增加、相對減少、絕對增加、絕對減少四類型, 再藉由迴歸方程式得知人口成長來自社會增減,繼而分別找出影響三重市、新莊 市、彰化市人口增減因素。廖正宏(1985) 、陳肇男與劉素芬(1997) 、沈益民與 童乘珠(1999)、姜蘭虹(1999)都將國際上人口遷移的案例作探討,對於本研 究多有啟發。故本研究亦將使用迴歸方程式以求出本區人口增加主因是否為社會 增加?接續探討影響社會增加的主因為何,希冀能將本區人口變遷樣貌勾勒出 來。. 三、. 關於人口分佈 對於人口分布及組成研究頗多,其中施添福(1981) 、謝高橋(1983) 、孫德. 雄編(1985)、丁庭宇(1986)、J.L. Li (李瑞麟)(1990)、李少民等(1990)、 李瑞麟等(1991)、張德偉(1991)、陳寬政(1997)、邊泰明(2000)、林益 厚(2004)等學者將全台灣人口為研究對象,對於台灣人口在空間分佈的變遷作 分析,尤其針對都市化之後,人口快速變動之現象。其中施添福(1981)運用吉 -馬指數(Gibbs-Martin Index)作為衡量的依據,得知台灣人口空間變遷之過 程。張德偉(1991)將 Zenlinsky 及 Gibbs 理論驗證於台灣人口空間分佈之變化 並作分階段分析。邊泰明(2000)利用 Colin Clark 的負指數模式將台北都會區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O.K., let’s study chiral phase transition. Quark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