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格、心理幸福感、自我調節與背景變項之關係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人格、心理幸福感、自我調節與背景變項之關係

以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針對各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齡、教育程度,

在人格、心理幸福感與自我調節上的差異做討論,以了解其現況。

一. 成年早期者之人格五向度與背景變項之關係

根據本研究之調查,成年早期者之人格除了嚴謹性之外,都有男女差異的情 形,其中神經質與友善性的差異較大,女性的神經質傾向與友善性傾向皆高於男 性,而外向性與開放性的差異較小,女性的外向性傾向稍高於男性,男性的開放 性傾向稍高於女性。本研究結果與一瑞典樣本相符(Wängqvist, Lamb, Frisén, &

Hwang, 2015),其調查之年齡範圍為 21 至 29 歲,與本研究 18 至 35 大致重疊,

其表明嚴謹性並無性別差異,而友善性、外向性、神經質皆為女性大於男性,開 放性則為男性大於女性,其中友善性的性別差異是隨著年齡愈來愈大,這樣的差 異可能來自於社會規範與要求,女性要溫和謙恭、男性要勇於冒險,是普遍的性 別刻板印象,這樣大環境下的訊息可能也會影響一個自我認同為男性或女性的個 人之性格養成。

年齡方面,只有神經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即隨著個人生命的發展,

個人整體情緒會趨於穩定,而焦慮、憂鬱的情緒會減少,Wängqvist 等人(2015)

之縱貫研究追蹤了 137 位孩子從孩童時期成長至成年早期,也發現了相同的研究 結果,孩童在進入青春期後神經質大幅的提升,並在21 至 29 歲間逐漸減低,可以

反映的是穩定的親密關係與工作安排(Arnett, 2012),在青春期與成年早期的交 接處,是人面臨諸多人生選擇的決定性時期,充滿不確定性使得焦慮感水平高,

直到成年早期的尾端,人的生活逐漸的安定下來,也使得神經質逐漸下降至趨於 平穩。早期一項大型研究中,Costa 與 McCrae(1988)調查年齡介於 21 至 96 歲 之樣本,主要為白人,結果顯示老年人在神經質、外向性與開放性之得分上,無 論是自評或他評皆降低,其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衝動性較低、興奮尋求與正向 情緒較低、幻想、感受與價值觀的改變也會較低,而在本研究當中,僅發現了神 經質降低的現象,此差異可能與年齡分布有關,在18 至 35 歲的樣本中,外向性 與開放性降低幅度較少,抑或是成年早期樣本之人格有特別的發展樣態。確定的 是此年齡範圍中的年輕人,普遍感受較多的負面情緒,其可能與脫離原生家庭、

步入社會,需建立屬於自己的未來之焦慮有關,而這樣的焦慮會隨著年齡增長、

生活之穩定而降低。

在教育程度上,發現研究所以上學歷者之神經質傾向低於大學畢業者,以及 研究所以上學歷者之嚴謹性高於高中畢業者與大學畢業者,意即隨著受的教育愈 多,個人的神經質傾向會較低,情緒較穩定,也會較為嚴謹的處理事情,一項人 格的後設分析表明嚴謹性與學業表現有高度的關係(Poropat, 2009),且會隨著教 育程度的提升而更為強烈,即高教育程度者的嚴謹性傾向與其學業表現之關係較 低教育程度者為高,而其他四項人格傾向皆會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得人格與 學業表現的關係降低,可知個人之嚴謹性傾向與學業表現有很大的關係,這可能 是使得嚴謹性傾向高者能完成更高的學歷的原因之一。

二. 成年早期者之心理幸福感與背景變項之關係

根據本研究之調查,心理幸福感的高低並無性別上的差異,表示成年早期者在 發揮潛能、追求心理幸福的程度上,並沒有明顯地男女分別,符合許筑媛(2018)

之研究結果,其研究參與者之年齡介於20 至 75 歲,平均年齡為 32 歲,研究對象 偏年輕族群,可推論處於成年早期階段之男性與女性,心理幸福感並沒有顯著的

差別。早期的研究結果顯示,女性之心理幸福感略微高於男性(Ryff, 1989b),惟 其差異也不明顯,Ryff(1995)之研究結果表示,女性在正向關係的得分顯著高於 男性,不論在哪個年齡階段皆是如此,個人成長上也是女性略高於男性,而其他四 個心理幸福感之分向度則沒有顯著差異。綜合上述,男性與女性之心理幸福感沒有 差異或是僅有些微差異,差異主要是在女性較善於經營正向關係,與他人建立深度 情誼。

回顧先前的文獻,研究證據指向整體心理幸福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即 年紀愈大,愈懂得去追求並達到個人所想要的幸福(Joshanloo, 2018; Keyes et al., 2002; Ryff & Singer, 2008; 許筑媛, 2018)。然在本研究中,年齡與心理幸福感並沒 有顯著的關係,本研究假設H1-1 年齡與心理幸福感具有正向影響力不成立。可能 原因為18 ~ 35 歲是一個特別的年齡層,正經歷著人生中變動最劇烈的時期,Arnett

(2000)特別界定出了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指的是在現代社會中,

個人脫離了青少年時期,卻並未真正認定自己為成人的過渡時期,個人花很多時間 探索自我、尋求自我認同,可能會經歷工作轉換、尋覓終身伴侶的過程,是一個動 盪的時期,因此研究者推論,成年早期者或許因正處於這種追求當中,而影響其心 理幸福感的呈現,本研究結果顯示出與先前研究的差異可能在於年齡的分段上,成 年早期是一個值得特別探究其心理特徵的時期。

此外,在Ryff 與 Singer(2008) 的研究中,年齡橫跨 25 至 74 歲,指出自主 性與環境精熟是最明顯隨著年齡而增加的分向度,正向關係與自我接納則呈現較 小的年齡差異,但依然隨年齡呈現增加的趨勢,而生活目的與個人成長則是明顯的 隨著年齡而下降,在25 ~ 39 歲的組別當中,除生活目的與個人成長外,其他四項 之得分皆為年齡分組中最低的,參照過去研究,可看出年輕族群與年長族群在心理 幸福感的表現上是比想像中複雜的,並非單純的上升趨勢,後續研究可能需分別探 討各分向度的分數變化,以更了解其全貌。

根據研究結果,心理幸福感與教育程度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即教育程度的不同

與心理幸福感之高低無關,研究假設H1-2 不同教育程度者之心理幸福感有顯著差 異不成立,這個結果看似與先前研究不符,過去研究顯示,教育程度愈高,其心理 幸福感也會愈高(Keyes et al., 2002; Ryff & Singer, 2008),做出此結論的研究樣本 皆橫跨生命全期,在本研究中心理幸福感之平均分數有隨著教育程度提高而上升 的趨勢(高中畢業=78.43, 大學畢業=79.13, 研究所以上=81.17),但其幅度並不 足以達到顯著,又如上段落提及,本研究之參與者年齡介於18 ~ 35 歲,正是個人 建立其生活,尚不穩定的時期,與過去研究之樣本不同,由此可推論,由生命全期 的角度來看,心理幸福感會隨著個人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但其效果可 能並非立即的。Ryff 與 Singer(2008)指出心理幸福感與教育程度有強烈的正向關 聯,特別是在個人成長和生命目的上,此兩者皆需要時間醞釀,研究者推論,教育 程度提供的是一種視野、一種朝向幸福的可能,在往後的生命,包括面對生命的態 度、追求卓越與個人成長的歷程,能夠慢慢地對個人產生影響。通常個人會在 30 歲以前接受完教育,但教育程度對心理幸福感的影響或許在30 歲以後才能發揮作 用。

三. 成年早期者之自我調節與背景變項之關係

根據本研究之調查,自我調節與性別、年齡皆無顯著關係,個人的自我調節能 力不因不同性別、年齡增長而有所差異。自我調節在不同教育程度上,則有明顯的 差異,學歷在研究所以上者,自我調節能力高於高中畢業與大學畢業者,陳冠妃

(2017)針對國中生的研究也指向了類似的結果,其表明自我調節對學習行為有重 大影響,一個自我調節能力好的人,會有較好的學習行為,Varma、Cheaskul 與 Poonpol(2018)針對泰國大學生的調查則指出,自我調節技巧愈好則在教育場域 中有較好的調整與適應。由此可知,好的學習行為與教育調整皆與自我調節的能力 有關,在學習的過程中隨著不同難度與科目類別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與狀態,能使 得個人在學業成績上獲得成功(Kaur, Saini, & Vig, 2018),這可能為個人有意願或 有能力完成更高學歷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