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調節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調節理論與相關研究

就學習理論思想的發展,在 1930 年代的美國,行為主義盛行,其強調刺激─

反應的連結,認為人類行為是由反應構成的,而這些反應是人在適應環境時,在與 環境中的刺激之間學習的。然而行為主義忽略了內在心理活動的重要性,時至1970 年代,開始強調在刺激與反應之間的內在歷程,也就是社會認知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的興起,其重視的是刺激對個人來說所代表的意義,進而學到一種認知和 預期(張春興,2009)。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加入了人的主動性的概念,不只受到 刺激物本身的增強,也包含自我增強,例如:成功後所帶來的勝任與滿足感受。本 研究第一個要探討的變項─自我調節,是出於這樣的背景之下被提出的。

國內的研究中多將自我調節應用於教學情境,從國高中到大學生都有,可見自 我調節能力在學習上之重要性,Zimmerman(2002)提到,學生具有自我調節能力 是很重要的,這是個終生學習的年代,在學校教育結束以後,仍會進到其他場域進 行學習,若掌握了自我調節的技巧,將能幫助人獲得更多,點出了自我調節為個人 在適應現代社會時應具備的關鍵能力。以下就自我調節的意涵、理論、相關研究與 測量作探討。

一、 自我調節的意涵

在心理學研究中,動機領域研究的是外顯行為及內在心理活動之所以發生的 原因,其起源主要來自於內在需求,是為了維持心理平衡狀態而發生的(張春興,

2009)。在日常生活中,個人很容易會經歷到內在衝突,像是精神分析學派所提的 本我、自我、超我的衝突,抑或是口語上我們常說的理性與感性的拉扯、欲望與理 智的掙扎,這是因為我們會有不同的需求,而這些需求都在競爭心理能量,形成內 在的緊張狀態。鑒於這些潛在的衝突,個人需要發展特殊的策略或技能去處理,現 今許多相關的研究皆歸於自我調節的大傘下(Grund, Fries, & Rheinberg, 2018)。

人的其中一個高層次動機就是自我調節動機(陳學志、卓淑玲,2018),指的 是人會透過當下觀察與過去經驗來判斷,藉此修正自我,以達成欲追求的目標。

Bandura(1999)認為,人是有抱負的有機體,有能力影響自己的行動,以產生某 種想要的結果的,指出了人在與環境互動中的主動性。Higgins(1997)也指出,人 不只是享樂主義的產物,專注眼前的快樂,而會根據未來的目標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說明了個人為了要努力實現設想的未來,就算在沒有外在的監督下,仍會維持引導 與激勵自己之行動。

Bandura(1986)提出的交互決定論指出,行為、個人與環境三者彼此影響而 呈現互動關係,其中加入了認知的概念,包含了個人對環境的認知、對自己行為的 認知,會影響到個人的反應及後續行為,即為自我調節的雛形。從環境反饋與個人 認知自己的表現中,人形成自己能做什麼的信念、預期可能的結果,這些設想可以 轉換成動機並啟動調節行為,然後為自己設定目標,並制定計畫(Bandura, 1991), 成為自我調節發展的基礎。

在自我調節的概念裡,目標是很重要的角色。個人為達到特定目標,會努力改 變或控制自己的思想、反應(Higgins, 1997),暫時控制情感衝動,以利更長遠的目 標。根據 Spates 與 Kanfer(1977)考察的自我調節模型當中發現,標準設定相當 重要,若設定了一個明確的標準可供個人與自身表現做比較,將能引發更好的自我 指導行為,直到接近目標,若自身表現超越了此標準,則能形成自我增強(Bandura

& Kupers, 1964)。自我調節不良者,通常是因為其設定之標準有缺陷、監控不適當、

或強度不足造成的(Baumeister & Heatherton, 1996)。因此,在目標設定時,需符

合自身能力,當標準愈實際,則較可能達到標準以推動持續的自我調節,反之,則 會經歷較多的挫敗與負面經驗。

Schunk 與 Zimmerman(1994)在教育背景下研究和應用自我調節的概念,他 們發現能夠自我調節的學生,會藉著自我目標的設定、正確的監控行為,以及使用 有效的策略思考,來調節行動,後續的研究也指出,個人須不斷地評估所使用的認 知策略產生的效用,以決定接下來的行動(Schunk & Zimmerman, 1998),Bandura

(1991)也指出善於自我調節的人,能夠收集多方資訊,並利用資訊形成策略,點 出了自我調節過程中策略應用的重要性。因此,自我調節可說是將心智能力轉換到 學習技巧上的一種持續自我指導的歷程。

Grund 等人(2018)從動機的角度來看,在自我調節的過程中,情感和認知 是共同作用,而非相互對立,其認為培養個人的動機能力對自我調節能力至關重 要。也就是說,個人對目標的情感會影響其能否順利調節,一個沒有充沛情感為 基礎的目標,是無法持續調節的。Paris 與 Paris(2001)指出,自我調節學習融 合了技巧和意志,包括認知、動機、和情感,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堅持下去、

克服學習困難的焦慮。所以,自我調節不僅是運用認知策略去調整自己,在此之 前,也須訂出與自我一致、具動機性的目標,以成為一位更具策略性、動機性以 及獨立的學習者。

二、 自我調節的理論

Bandura(1999)將自我調節的歷程整理如下:個人因理想與現實狀態的負向 差異,形成了不平衡的狀態,使得個人主動地去控制、付出努力,若達到了預定的 目標,則形成自我效能感,這使得個人訂定更高的標準,重新形成差異。這個過程 形成了持續的動力源,使自我調節得以持續運作,個人向上追求。Maes 與 Karoly

(2005)則將自我調節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目標的選擇、目標的主動追求、目標 的達成與維持,在此過程中,由目標領航,指引個人修正行為。再次顯示出目標設 定在自我調節過程中的重要性。

更細地來看,追求目標的歷程包含三個互相影響的部分:(1)自我觀察:觀察 自己的行為表現,以提供核對標準的訊息,並調整設定合理目標;(2)自我評價:

個人確立目標以評斷自己與標準間的差距,而形成正向或負向的自我評價;(3)自 我反應:個人判斷自身表現後產生的情感反應,能激勵或削弱動機,也是滿足個人 興趣與自尊發展的重要基礎(Bandura, 1986)。

Febbraro 與 Clum(1998)的一項針對自我調節的後設分析研究中,有三個主 要的過程被區分出來,為Bandura 提出的三部分提供了更清晰的架構及補充。如 下:(1)自我觀察或自我監控:收集資料以建立現實的目標之過程,以供評估所 需;(2)自我反映或自我評估:將行為與標準做比較,提供回饋;(3)自我反應 或自我增強:對自我表現評估後的奬與懲,當個人達到或超過表現標準,就會產 生自我增強(Bandura & Kupers, 1964),以創造自我動力。

再進一步的檢視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上的歷程,學者將學習活動視為一種開 放的歷程,部分學習者會經歷三個主要階段的循環性活動(Schunk & Zimmerman, 1998; Zimmerman, 2002),詳細如圖1-1。首先,在事前思考階段,個人會依照對自 我與任務的信念及此學習階段的狀態,來設定目標、形成事前計畫,這裡的信念包 含自我效能,即個人對於自己能否完成任務的能力判斷,來自於先前的經驗

(Bandura, 1999);接著進入到表現階段,涉及到努力學習的相關歷程,像是集中 注意力在作業上、激勵自己等,而個人為了保護學習意圖,需使用各種策略,並監 控與記錄這些策略的執行效果,做出修正;最後進入到自我省思階段,為學習後影 響個人反應有關經驗的歷程,及個人對自己的表現所做的歸因與評價,此評價是與 內在標準比較而來,產生了滿意或不滿意的反應,這樣的反應會成為下一個事前思 考階段中表現標準的基礎,也會影響其對自我的評估(Kanfer & Duerfeldt, 1968),

形成一個循環。

2-1 Zimmerman(2002)的自我調節學習循環階段

綜合上述,可知個人自我調節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藉著前一個階段所得到 的反饋,進行自我解釋後,形成下一個階段的動機與信念之基礎。好的自我調節者,

會 讓 這 個 循 環 不 斷 運 作 下 去 , 為 了 保 持 持 續 的 動 機 , 個 人 需 達 成 自 我 滿 足

(Zimmerman, 2002)、需有成功經驗以進行自我增強(Bandura, 1991),這代表著 個人要隨時注意自己與環境的互動,調整策略與標準。而這些良好自我調節者,是 否有相似的人格特質、又是否會影響其心理幸福感,是本研究所關注的。

三、 自我調節的測量

Carver 與 Scheier(1982)以控制理論提供一個模型來解釋自我調節,其歷程可 看作是一差異減少回饋圈(the discrepancy-reducing feedback loop),包含了行為的 概念或目標,將自身目前表現與自我標準之間的差異做比較,若與自我標準之間有 差異,則會進行調整,改變行為或目標。而 Brown 等人(1999)以此為基礎,研 究自我調節與成癮行為的關係,將其理論擴展為七個階段,並發展了自我調節量表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SRQ),各階段定義與例題如下:

(1)接收(Receiving):接收與目標相關的資訊,隨時調整。如:我經常檢視 自己所設定的目標之進度。

(2)評價(Evaluating):在資訊與自我標準間比較差異,包含將自己與他人做 比較。如:我常思考別人是如何看我的。

(3)引發(Triggering):促使自己做改變。如:一旦發現事情不對,我會想辦 法補救。

(4)找尋(Searching):找尋達成目標的各種可能性。如:當我想改變時,我 會找幾種可能的方法去達成。

(5)形成(Formulating):依照可能性形成計畫,並預想結果。如:做決策 前,我會先考慮事情可能導致的後果。

(6)執行(Implementing):準確地執行其計畫。如:無論如何我都會堅持原則 去完成。

(7)評估(Assessing):評估計畫之效率與進度,並從錯誤中學習。如:當目

(7)評估(Assessing):評估計畫之效率與進度,並從錯誤中學習。如: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