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自我調節的中介效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自我調節的中介效果"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田秀蘭 博士.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自我調節的 中介效果. 研究生:劉翊婕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七月.

(2) 致謝詞 終於來到了這一天。碩二上維素老師的 SFBT 課程時,我們開玩笑地回應奇 蹟問句: 「明天早上起來一本寫好的論文擺在桌上!」我想今天就是那一天了。 碩士生涯確實走得辛苦,實務與學術並重的訓練,時程比其他專業還長得多,慶 幸的是,擁有一群同甘共苦的夥伴,支撐我完成四年的學業,著實感謝。 謝謝珈華和育芳,總是耐心地聽我說、緩緩地安撫我;謝謝草莓公主,每個 月一次的聚會是我充電的時刻;謝謝 KFC,為我搭建台南庇護所;謝謝三明治, 同樣珍惜著如久別重逢的緣分;謝謝 SOS,總在我最需要的時候陪在身邊;謝謝 都是胖子,陪我喝酒又幫我付錢;謝謝李嘉,陪我進行垃圾話 punchline;謝謝玟 淇,陪我泡咖啡廳、聽我抱怨;謝謝石琳,夜晚的景美小河堤帶給我平靜;謝謝 呈隆,百忙之中幫我順論文,協助我完成統計分析。 四年訓練期間,讓我成為一個更柔軟的人,成為更好的助人者。謝謝維素老 師,您恰到好處的鼓勵,總是輕緩地承接我即將碎裂的意志;謝謝素梅老師,維 護徬徨與迷惘的我,溶解我受到的所有委屈;謝謝口試委員─學志老師與相儀老 師,排除困難的出席我的口考,並給我許多實用的建議;謝謝我的指導教授田秀 蘭老師,在論文寫作上給予相當的自由度,讓我用自己的速度完成學位論文,並 適時地提點,使我的論文更加完善。 謝謝論文寫作期間,所有能使我安定心神的人,沒有你們,沒有今天的我。 最後要謝謝我的家人,謝謝我父母,供養我念到研究所,包容我的壞脾氣,讓我 覺得自己是家裡的小公主;謝謝我哥哥,在我最脆弱時,讓我知道你關心我;謝 謝我弟弟,總是給我欺負,當我的心頭寶;謝謝我阿公阿婆,是世界上最可愛的 兩位老人,光是待在你們身邊就足以使我安心。 謝謝我自己,勇敢面對一切挑戰,最艱難的時刻也沒有放棄,總全力以赴, 求無愧於心。我終於完成碩士學位了!萬歲! 翊婕 108.06 于台灣台北 i.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以及自我調節在人格與心理幸福感 的關係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與意義,本研究將研究對象限縮在成年早期,此時期 的年輕人面臨生活的各種變動與追求,自我調節能力更顯重要。本研究採用「大 五因素人格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自我調節量表」為研究工具,以便利取 樣的方式於網路平台上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共回收 691 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 發現:(1)年齡與心理幸福感沒有相關,且不同教育程度在心理幸福感上沒有顯 著差異; (2)神經質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負向的預測效果,而外向性、開放 性、嚴謹性、友善性四個人格傾向皆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的預測效果;(3)自我 調節可部分中介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與嚴謹性對心理幸福感的關係,自我調 節在友善性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中則不具中介效果。本研究檢驗了人格透過自我 調節以影響心理幸福感的預測模式,並提出後續研究與實務工作上的建議,以供 參考,期能對心理幸福有更全面的瞭解。. 關鍵字:大五因素、人格特質、自我調節、心理幸福感. ii.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Regulation. I-Chieh Liu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to examine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regul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The target of the study focused on early adulthood people whose age ranged from 18 to 35. People in the period featured as experiencing various life changes, in which the role of self-regulation in tacking with the changes on their own is prominent. A total of 691 people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questionnaires online: The Scale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and Short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Regression analyses confirmed the hypothesis that a certain amount of variance in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was explained by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negatively related to neuroticism but positively linked to extraversion, openness to experience, conscientiousness, agreeableness. Furthermore, self-regulation was able to partially mediate the relation of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nd conscientiousness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verall,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redictive pattern of personality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rough self-regulation. Mor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work are needed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Keywords: personality, five-factor model, self-regulati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ii.

(5) 目次 致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自我調節理論與相關研究 ....................................................................... 9 第二節 人格理論與相關研究 ............................................................................. 15 第三節 幸福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 20 第四節 自我調節、人格與心理幸福感間的相關研究 ..................................... 29 第五節 研究假設 .................................................................................................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3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0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46 iv.

(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9 第一節 人格、心理幸福感與自我調節之背景變項分析 ................................. 50 第二節.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迴歸分析 ............................................................ 55. 第三節 自我調節在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中介效果 ......................................... 57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 63 第一節 人格、心理幸福感、自我調節與背景變項之關係 ............................. 63 第二節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 67 第三節 自我調節在人格與心理幸福感間的中介效果 ..................................... 70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72 參考文獻 ....................................................................................................................... 77 中文部分 ................................................................................................................ 77 西文部分 ................................................................................................................ 78 附錄 ............................................................................................................................... 92 附錄一 大五因素人格量表使用同意函 ............................................................. 92 附錄二 心理幸福感量表使用同意書 ................................................................. 93 附錄三 自我調節量表使用同意書 ..................................................................... 94. v.

(7) 表次 表 3-1. 研究參與者之性別與教育程度之雙向細目表 .............................................. 45. 表 4-1. 人格、心理幸福感與自我調節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 49. 表 4-2. 背景變項、自變項、依變項與中介變項的 Pearson 相關係數表 ............... 50. 表 4-3. 不同性別之人格之 t 檢定摘要表 ................................................................... 51. 表 4-4. 年齡對人格的迴歸分析表 .............................................................................. 51. 表 4-5. 不同教育程度與人格之變異數分析表 .......................................................... 52. 表 4-6. 不同性別之心理幸福感之 t 檢定摘要表 ....................................................... 53. 表 4-7. 年齡對心理幸福感的迴歸分析表 .................................................................. 53. 表 4-8. 不同教育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變異數分析表 .............................................. 54. 表 4-9. 不同性別之自我調節之 t 檢定摘要表 ........................................................... 54. 表 4-10. 年齡對自我調節的迴歸分析表 .................................................................... 54. 表 4-11. 不同教育程度與自我調節之變異數分析表 ................................................ 55. 表 4-12. 人格對心理幸福感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 56. 表 4-13. 神經質人格與自我調節對心理幸福感之階層迴歸分析表 ........................ 58. 表 4-14. 自我調節在神經質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果分析表 ........................ 59. 表 4-15. 外向性人格與自我調節對心理幸福感之階層迴歸分析表 ........................ 59. 表 4-16. 自我調節在外向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果分析表 ........................ 60. 表 4-17. 開放性人格與自我調節對心理幸福感之階層迴歸分析表 ........................ 60. 表 4-18. 自我調節在開放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果分析表 ........................ 61. 表 4-19. 嚴謹性人格與自我調節對心理幸福感之階層迴歸分析表 ........................ 62. 表 4-20. 自我調節在嚴謹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果分析表 ........................ 62. vi.

(8) 圖次 圖 2-1. Zimmerman(2002)的自我調節學習循環階段 .......................................... 13. 圖 2-2. 引自 Ryff 與 Singer(2008)PWB 的向度與理論背景 ................................ 2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9. 圖 4-1. 自我調節在神經質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果 ...................................... 58. 圖 4-2. 自我調節在外向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果 ...................................... 59. 圖 4-3. 自我調節在開放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果 ...................................... 61. 圖 4-4. 自我調節在嚴謹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效果 ...................................... 62.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目的為介紹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提出研究問題,並且進行名詞釋 義。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 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莘莘學子拚了命的想上好大學,為了未來能到好公司、獲 取好職位,就可以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研究者在助人工作實務現場看到與 聽聞的是,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的學生、在工作場域耗竭的員工、以及許許多多 為了有所成就而煩惱的人們,如同童話中代表著幸福的青鳥,人們想要去追尋, 卻不知道它在哪裡、長什麼樣、如何得到,而對現代人來說,幸福似乎也不只是 好大學、好工作那樣的簡單,想得到幸福對多數的人來說都是重要的,本篇研究 欲針對幸福此一概念作探究與了解。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人較低的基本需求 滿足後,就會往上發展到高層次的需求,意指當生理、安全等需求滿足後,就會向 上追求愛與歸屬、自尊,到最後是自我實現(Maslow, 1943) 。即使 Maslow 的觀點 置於現代心理學當中已有些過時與差池,但其理論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距今提出已 過了半個世紀以上,依然可說是人人悉知的概念,可見其確實反映了多數人的需求 與追求。以現在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類的動機可分為基本動機與高層次動機,基 本動機是為了延續生命,包含飲食、性慾、攻擊等,對應到 Maslow 較底層的需求; 而高層次動機則是涉及心理與社會的行為,包含內在動機、成就動機與自我調節動 機(陳學志、卓淑玲,2018),則可對應到 Maslow 較高層的需求,這些需求與動 機可說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本能,也是我們追求幸福的原動力,而其中的自我調節, 為本研究另一研究重點。 隨著時代的進展,十九世紀時,人們的生活從農業時代進入到工業時代,生產 1.

(10) 力提高,財富迅速的累積,愈來愈多人能得到溫飽,基本需求達到滿足,更高層次 的需求也日益浮現,時至 1945 年二戰後,隨著西方國家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 提高,幸福感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並且展開探討,人們開始關心生活質量、 心理健康等議題(邢占軍,2005) ,可知在一個穩定發展的國家裡,幸福感是人民 必然關注且追求的,然而,幸福是什麼?卻是眾說紛紜,古今中外有許多心理學、 社會學、宗教、哲學家等皆提出各自的看法,不禁讓人好奇,幸福的組成為何?與 什麼條件有關?如何才能通往幸福? 幸福感是一個複雜的構念,在目前的社會科學領域中,對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與幸福感(well-being)並沒有一致被接受的定義,學者們關注的面向、 擁護的價值觀、使用的研究工具、引導目的、採用的立場與理論架構等方面多有不 同(Gasper, 2010) 。其中最被討論的莫過於客觀資料所定義出的幸福生活與主觀感 受到的幸福感之爭論,目前在全世界為各國所使用的為融合主、客觀資料的美好生 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 BLI),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於 2013 年始用以評估國家之幸福感的指 標,其評估方式包含居住條件、所得與財富、就業與收入、社會聯繫、教育與技能、 境品質、公民參與及政府治理、健康狀況、主觀幸福感、人身安全、工作與生活平 等 11 個領域,除主觀幸福感為個人自評分數外,其餘皆為客觀的評估標準。 本研究關心的是主觀感受,即不論個人客觀上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本研究只關 注於個人感受到的,因此本研究將採用自陳式量表,以衡量個人主觀的知覺感受。 目前的研究中,以個人主觀感受為幸福感評斷標準的,大略上可歸類為以下兩種: 一個是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強調的是個體以自身標準,主觀 地對生活質量做的整體性評估(Diener, 1984) ,與快樂的概念相接近,其包含情意 與認知兩部分,即正、負向情緒的多寡與生活滿意度;另一個是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認為幸福不僅是快樂,還包含充分發揮潛能以 達到完美的體驗(Ryff, 1995) ,與自我實現、正向心理功能有關。前者源自於享樂 2.

(11) 主義(Hedonism)較關注於快樂,也就是正向情緒,而後者源自於完善論(Eudaemonism)較關注個人是否發揮潛能,回應到了 Maslow 理論中的自我實現,往最高 層次的需求前進,也是本研究欲關注的面向。 人格是最常被用來預測幸福感的變項之一,Eysenck(1983)表示,幸福可謂 穩定的外向性與低程度的神經質,正向情緒與善於社交相關,能與他人自然、快樂 的相處,而情緒不穩定則與不幸福感相關。人們會使用「個性」去形容自己或他人 是一個怎樣的人,如:溫和的、冷酷的、外向的、討喜的,以簡單的幾個詞語形成 對一個人的概略想像,根據 Allport(1937)定義,人格是個體用以適應環境的獨特 方式,是心理生理系統中的動力組織(dynamic organization) ,即人格為個人在與環 境互動時所形成的反應模式,已有研究指出,成年後的人格大致已趨於穩定,不太 會變動(McCrae & Costa, 1994) ,對個人來說,是一個穩定的條件,也因此我們對 於某個人的印象,不太會因為幾個月不見而大相逕庭。幸福感指的是人在生活中大 部分、或持續較長時間內的生活狀況,而人格則有跨時間、情境的穩定性,因此人 格可說是幸福感的一項有力且可靠的預測變項(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 , 過去許多的學者關注於此,欲了解一個人的人格,是否會影響其所感受到的幸福。 人格與幸福感的關聯在過去的研究中已相當豐富,結果多指向幸福感與外向 性有正相關、與神經質有負相關(Costa & McCrae, 1980; Diener, 1984; Emmons & Diener, 1985; Eysenck, 1983; Francis, Brown, Lester, & Philipchalk, 1998; McCrae & Costa, 1991),即開朗外向的人,擁有較高的幸福感,而情緒較不穩定者,則會導 向較低的幸福感。然而,以人格特質解釋幸福感尚不夠充分,因這個模式並未提供 其中影響的機制與結構的訊息(張興貴,2005) ,無法具體解釋特質如何影響個人 的經驗和行為。為使理論對變項間關係的解釋更為細緻,探索其中的影響機制為何、 是否會因情況而異,則能擴充理論的適用條件與範圍,有其重要性,因此探索人格 與幸福感間的中介或調節變項為本研究重要目的之一。 人格特質論強調行為的跨情境一致性,即個人因著其特質,即使在不同的情 3.

(12) 境底下依然會表現出相近的行為,這提供了人格穩定的觀點,此點卻也遭到某些 批評,Mischel(1968)表示,人們的行為在不同情境下常有所變異,這樣的不一 致反映了人們能區辨情境差異並從中獲得回饋以調整自身行動。在 1970 至 1980 年代初期,心理學界掀起了人與情境爭論(person-situation controversy),即探討 情境因素與人格特質對行為的影響,到底孰輕孰重?Diener(1996)指出,了解特 質如何影響行為以及特質是如何與環境互動的,是很重要的,可知情境因素也是需 納入考量的影響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擬加入社會認知論的觀點,以了解個 人、環境與行為之互動情形。 1990 年代末期,世界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生產力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的創 造、流通與利用之上,以知識帶動經濟成長、財富累積與促進就業(APEC, 2000; OECD, 1996) 。世界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是,過去的學習多僅限於學校,而 現代社會學習是無處不見的,其延伸至了職場、生活中,終身學習的概念也逐漸獲 得重視。社會認知論學者 Bandura(1999)曾提及,社會與科技正在改變,自我調 節(self-regulation)在職業生涯中變得愈顯關鍵,一個人要能夠隨著所面臨到的各 種挑戰而調整自身的狀態,以達成任務,知識與技術若無法與時俱進,則會失去競 爭力。在這個世代,自我調節的能力可說是影響人們與環境互動之結果的一個重要 因素,因此本研究擬將自我調節納入研究架構當中,探索其與人格、心理幸福感之 間的關係。 心理幸福感一詞的提出者 Ryff,將幸福感重新定義為較理性積極的層面,著 重於正向的心理功能之充分運作,這對身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更顯重要,當人們 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不僅要求填飽肚子,更要求有品質、有意義的生活, 本研究者認為,自我調節與心理幸福感都是在這樣的趨勢下逐漸受到重視,在這 個千變萬化的資訊時代,需有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去因應,幫助個人追求自己理 想的生活,而人格則是個人在接收環境中刺激時的一套應對方式,這樣的應對方 式可能會影響個人培養自我調節能力以及心理幸福感的高低,本研究欲探究其間 4.

(13) 的關係,並提出一套可能的解釋。 人格特質雖可預測幸福感,但並沒有就心理現象上提供完整的說明,在現有的 研究當中,也缺乏機制上的解釋,Diener(1996)指出,短期而言,人格通常是比 情境因素更弱的預測變項,因此加入情境因素的影響,對於我們完整的理解人格與 幸福感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由於主觀幸福感提出的時間較早,過去在人格與幸福 感的研究中,著重在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較多,以心理幸福感來定義幸福的研究則較 少,近年來有逐漸受到重視。綜合上述,本研究之目的在於: (一) 了解心理幸福感之現況。 (二) 探討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情形。 (三) 探討自我調節是否會中介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 人口學變項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為何? (一) 性別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為何? (二) 年齡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為何? (三) 教育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為何? 二.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為何? (一) 神經質人格傾向與心理幸福感的關聯為何? (二) 外向性人格傾向與心理幸福感的關聯為何? (三) 開放性人格傾向與心理幸福感的關聯為何? (四) 嚴謹性人格傾向與心理幸福感的關聯為何? (五) 友善性人格傾向與心理幸福感的關聯為何? 三.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是否能由自我調節中介? (一) 自我調節是否能中介神經質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 5.

(14) (二) 自我調節是否能中介外向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 (三) 自我調節是否能中介開放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 (四) 自我調節是否能中介嚴謹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 (五) 自我調節是否能中介友善性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聯?.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 自我調節一詞源自於社會認知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Bandura(1977)以 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為基礎提出自我調節的概念,認為人是有主 動性的,在沒有外在的引導與監督下,透過個體和環境間的連續互動,自己產生 內在增強物或內在懲罰,影響自己的行動,以追求目標(Bandura, 1999; Harter, 1983) 。自我調節之歷程如下:個體設定期望之目標,透過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及 自我回應,期間伴隨自我效能的產生,持續修正行為以達預期的過程(Maes & Karoly, 2005) 。本研究使用王偉存(2010)改編的自我調節量表,其翻譯並改編自 Carey、Neal 與 Collins(2004)的簡式自我調節量表(Short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SSRQ) ,簡短版改編自 Brown、Miller 與 Lawendowski(1999)的自我調 節量表(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SRQ),用以測量個人的自我調節程度。 二、 人格(personality) 人格是指個體在生活歷程中對人、對事、對己及對整個環境適應時,所顯示異 於他人的獨特個性,具有相當的統整性與持久性(張春興,2009) 。人格理論在心 理學上的解釋多有分歧,本研究採用特質論(trait theory)的觀點,認為人格是由 多個彼此相關聯、能互動的特質所形成的整體(Allport, 1937) 。目前最常使用的特 質理論為大五因素,將特質分為五個因素: (1)神經質(Neuroticism)—代表一大 類群的負面情緒,包含焦慮、沮喪、易怒和神經緊張等; (2)外向性(Extraversion) —概括描繪人際特質,包含主動、多話、樂觀、熱情; (3)開放性(Openness to ex6.

(15) perience)—描述個體心靈與經驗的廣度、深度與複雜性;(4)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描述工作、目標取向的行為; (5)友善性(Agreeableness)—概括描 繪人際特質,包含溫和、好心、助人、可信賴(Costa & McCrae, 1989; Pervin, 1993) 。 本研究將使用鄧景宜、曾旭民、李怡禎與游朝舜(2011) 發表的大五因素人格量 表(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翻譯自 Thompson(2008),作為 測量人格特質的量表。 三、 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 well-being) Ryff(1989b)以亞里斯多德的完善論為其哲學基礎,提出心理幸福感一詞, 相較於主觀幸福感,強調較為理性積極的層面,關注於正向心理功能,將幸福感定 義為努力發揮潛能並追求完美的體驗。有實徵證據指出,幸福(Eudaimonia)一詞 的意義包含了實踐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發揮最佳心理功能(Waterman, 1993),是一 種更深沉的滿足感。本研究將使用改編自 Ryff、Lee、Essex 與 Schmutte(1994)的 心理幸福感量表之簡式中譯版(李仁豪、余民寧,2016) ,共包含六個分量表:自 我接納(Self-Acceptance, SA)、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PR)、自 主性(Autonomy, AU) 、環境精熟(Environmental Mastery, EM) 、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 PL) 、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PG) 。在各分量表得分愈高,代表個人在 該面向的心理幸福感愈高;六個分量表的總分之高低則代表個人在整體心理幸福 感上的高低。. 7.

(1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針對本研究的三個變項做文獻探討,了解各理論的發展脈絡,並整理 出現有研究,最後發展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設。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探討自我 調節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人格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幸福感理論 與相關研究;第四節探討自我調節、人格與心理幸福感目前研究;第五節則為研 究假設。. 第一節. 自我調節理論與相關研究. 就學習理論思想的發展,在 1930 年代的美國,行為主義盛行,其強調刺激─ 反應的連結,認為人類行為是由反應構成的,而這些反應是人在適應環境時,在與 環境中的刺激之間學習的。然而行為主義忽略了內在心理活動的重要性,時至 1970 年代,開始強調在刺激與反應之間的內在歷程,也就是社會認知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的興起,其重視的是刺激對個人來說所代表的意義,進而學到一種認知和 預期(張春興,2009) 。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加入了人的主動性的概念,不只受到 刺激物本身的增強,也包含自我增強,例如:成功後所帶來的勝任與滿足感受。本 研究第一個要探討的變項─自我調節,是出於這樣的背景之下被提出的。 國內的研究中多將自我調節應用於教學情境,從國高中到大學生都有,可見自 我調節能力在學習上之重要性,Zimmerman(2002)提到,學生具有自我調節能力 是很重要的,這是個終生學習的年代,在學校教育結束以後,仍會進到其他場域進 行學習,若掌握了自我調節的技巧,將能幫助人獲得更多,點出了自我調節為個人 在適應現代社會時應具備的關鍵能力。以下就自我調節的意涵、理論、相關研究與 測量作探討。 一、 自我調節的意涵 在心理學研究中,動機領域研究的是外顯行為及內在心理活動之所以發生的 原因,其起源主要來自於內在需求,是為了維持心理平衡狀態而發生的(張春興, 9.

(18) 2009) 。在日常生活中,個人很容易會經歷到內在衝突,像是精神分析學派所提的 本我、自我、超我的衝突,抑或是口語上我們常說的理性與感性的拉扯、欲望與理 智的掙扎,這是因為我們會有不同的需求,而這些需求都在競爭心理能量,形成內 在的緊張狀態。鑒於這些潛在的衝突,個人需要發展特殊的策略或技能去處理,現 今許多相關的研究皆歸於自我調節的大傘下(Grund, Fries, & Rheinberg, 2018)。 人的其中一個高層次動機就是自我調節動機(陳學志、卓淑玲,2018) ,指的 是人會透過當下觀察與過去經驗來判斷,藉此修正自我,以達成欲追求的目標。 Bandura(1999)認為,人是有抱負的有機體,有能力影響自己的行動,以產生某 種想要的結果的,指出了人在與環境互動中的主動性。Higgins(1997)也指出,人 不只是享樂主義的產物,專注眼前的快樂,而會根據未來的目標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說明了個人為了要努力實現設想的未來,就算在沒有外在的監督下,仍會維持引導 與激勵自己之行動。 Bandura(1986)提出的交互決定論指出,行為、個人與環境三者彼此影響而 呈現互動關係,其中加入了認知的概念,包含了個人對環境的認知、對自己行為的 認知,會影響到個人的反應及後續行為,即為自我調節的雛形。從環境反饋與個人 認知自己的表現中,人形成自己能做什麼的信念、預期可能的結果,這些設想可以 轉換成動機並啟動調節行為,然後為自己設定目標,並制定計畫(Bandura, 1991) , 成為自我調節發展的基礎。 在自我調節的概念裡,目標是很重要的角色。個人為達到特定目標,會努力改 變或控制自己的思想、反應(Higgins, 1997) ,暫時控制情感衝動,以利更長遠的目 標。根據 Spates 與 Kanfer(1977)考察的自我調節模型當中發現,標準設定相當 重要,若設定了一個明確的標準可供個人與自身表現做比較,將能引發更好的自我 指導行為,直到接近目標,若自身表現超越了此標準,則能形成自我增強(Bandura & Kupers, 1964) 。自我調節不良者,通常是因為其設定之標準有缺陷、監控不適當、 或強度不足造成的(Baumeister & Heatherton, 1996)。因此,在目標設定時,需符 10.

(19) 合自身能力,當標準愈實際,則較可能達到標準以推動持續的自我調節,反之,則 會經歷較多的挫敗與負面經驗。 Schunk 與 Zimmerman(1994)在教育背景下研究和應用自我調節的概念,他 們發現能夠自我調節的學生,會藉著自我目標的設定、正確的監控行為,以及使用 有效的策略思考,來調節行動,後續的研究也指出,個人須不斷地評估所使用的認 知策略產生的效用,以決定接下來的行動(Schunk & Zimmerman, 1998),Bandura (1991)也指出善於自我調節的人,能夠收集多方資訊,並利用資訊形成策略,點 出了自我調節過程中策略應用的重要性。因此,自我調節可說是將心智能力轉換到 學習技巧上的一種持續自我指導的歷程。 Grund 等人(2018)從動機的角度來看,在自我調節的過程中,情感和認知 是共同作用,而非相互對立,其認為培養個人的動機能力對自我調節能力至關重 要。也就是說,個人對目標的情感會影響其能否順利調節,一個沒有充沛情感為 基礎的目標,是無法持續調節的。Paris 與 Paris(2001)指出,自我調節學習融 合了技巧和意志,包括認知、動機、和情感,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堅持下去、 克服學習困難的焦慮。所以,自我調節不僅是運用認知策略去調整自己,在此之 前,也須訂出與自我一致、具動機性的目標,以成為一位更具策略性、動機性以 及獨立的學習者。 二、 自我調節的理論 Bandura(1999)將自我調節的歷程整理如下:個人因理想與現實狀態的負向 差異,形成了不平衡的狀態,使得個人主動地去控制、付出努力,若達到了預定的 目標,則形成自我效能感,這使得個人訂定更高的標準,重新形成差異。這個過程 形成了持續的動力源,使自我調節得以持續運作,個人向上追求。Maes 與 Karoly (2005)則將自我調節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目標的選擇、目標的主動追求、目標 的達成與維持,在此過程中,由目標領航,指引個人修正行為。再次顯示出目標設 定在自我調節過程中的重要性。 11.

(20) 更細地來看,追求目標的歷程包含三個互相影響的部分: (1)自我觀察:觀察 自己的行為表現,以提供核對標準的訊息,並調整設定合理目標; (2)自我評價: 個人確立目標以評斷自己與標準間的差距,而形成正向或負向的自我評價; (3)自 我反應:個人判斷自身表現後產生的情感反應,能激勵或削弱動機,也是滿足個人 興趣與自尊發展的重要基礎(Bandura, 1986)。 Febbraro 與 Clum(1998)的一項針對自我調節的後設分析研究中,有三個主 要的過程被區分出來,為 Bandura 提出的三部分提供了更清晰的架構及補充。如 下: (1)自我觀察或自我監控:收集資料以建立現實的目標之過程,以供評估所 需; (2)自我反映或自我評估:將行為與標準做比較,提供回饋;(3)自我反應 或自我增強:對自我表現評估後的奬與懲,當個人達到或超過表現標準,就會產 生自我增強(Bandura & Kupers, 1964),以創造自我動力。 再進一步的檢視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上的歷程,學者將學習活動視為一種開 放的歷程,部分學習者會經歷三個主要階段的循環性活動(Schunk & Zimmerman, 1998; Zimmerman, 2002) ,詳細如圖 1-1。首先,在事前思考階段,個人會依照對自 我與任務的信念及此學習階段的狀態,來設定目標、形成事前計畫,這裡的信念包 含自我效能,即個人對於自己能否完成任務的能力判斷,來自於先前的經驗 (Bandura, 1999);接著進入到表現階段,涉及到努力學習的相關歷程,像是集中 注意力在作業上、激勵自己等,而個人為了保護學習意圖,需使用各種策略,並監 控與記錄這些策略的執行效果,做出修正;最後進入到自我省思階段,為學習後影 響個人反應有關經驗的歷程,及個人對自己的表現所做的歸因與評價,此評價是與 內在標準比較而來,產生了滿意或不滿意的反應,這樣的反應會成為下一個事前思 考階段中表現標準的基礎,也會影響其對自我的評估(Kanfer & Duerfeldt, 1968) , 形成一個循環。. 12.

(21) 圖 2-1. Zimmerman(2002)的自我調節學習循環階段. 綜合上述,可知個人自我調節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藉著前一個階段所得到 的反饋,進行自我解釋後,形成下一個階段的動機與信念之基礎。好的自我調節者, 會讓這個循環不斷運作下去,為了保持持續的動機,個人需達成自我滿足 (Zimmerman, 2002)、需有成功經驗以進行自我增強(Bandura, 1991),這代表著 個人要隨時注意自己與環境的互動,調整策略與標準。而這些良好自我調節者,是 否有相似的人格特質、又是否會影響其心理幸福感,是本研究所關注的。 三、 自我調節的測量 Carver 與 Scheier(1982)以控制理論提供一個模型來解釋自我調節,其歷程可 看作是一差異減少回饋圈(the discrepancy-reducing feedback loop),包含了行為的 概念或目標,將自身目前表現與自我標準之間的差異做比較,若與自我標準之間有 差異,則會進行調整,改變行為或目標。而 Brown 等人(1999)以此為基礎,研 究自我調節與成癮行為的關係,將其理論擴展為七個階段,並發展了自我調節量表 13.

(22)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SRQ),各階段定義與例題如下: (1)接收(Receiving):接收與目標相關的資訊,隨時調整。如:我經常檢視 自己所設定的目標之進度。 (2)評價(Evaluating):在資訊與自我標準間比較差異,包含將自己與他人做 比較。如:我常思考別人是如何看我的。 (3)引發(Triggering):促使自己做改變。如:一旦發現事情不對,我會想辦 法補救。 (4)找尋(Searching):找尋達成目標的各種可能性。如:當我想改變時,我 會找幾種可能的方法去達成。 (5)形成(Formulating):依照可能性形成計畫,並預想結果。如:做決策 前,我會先考慮事情可能導致的後果。 (6)執行(Implementing):準確地執行其計畫。如:無論如何我都會堅持原則 去完成。 (7)評估(Assessing):評估計畫之效率與進度,並從錯誤中學習。如:當目 標有進展時,我會獎勵自己。 Carey 等人(2004)改編上述自我調節問卷,將原量表 63 個項目簡化為 31 個 項目,為簡短版的自我調節量表(Short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SSRQ) ,將研 究參與者從成癮行為者擴及到大學生,增加了量表的可用範圍,不只限於飲酒行為, 在分量表上也做了改變,原先的七個量表被簡化為單一因素,他們發現單因子改善 了解釋力,且有更好的內部一致性,並提供了區辨與聚合效度的資料。 本研究欲了解成年早期者之行為,欲探討其自我調節整體能力的高低對其他 變項的影響,而不著重在各個階段。簡短版自我調節量表(SSRQ)無論是在施測 方式或分數計算方式上皆較符合本研究之目的,因此本研究將使用王偉存(2010) 翻譯自 SSRQ 的版本進行施測。. 14.

(23) 第二節. 人格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人格的意涵 人格被視為有機體的內在因素與環境事件共同對行為的決定造成影響,只是 各理論對內、外在決定因素的相對重要程度之觀點各有不同。Allport(1937)曾 經敘述過五十個人格的定義,可見人格心理學家的意見並不一致。儘管如此,在 基本意涵上仍具有一定的共識:認為人格是一組心理特質,其作用有助於個人形 成持續性、區別性的感覺、思考與行為模式,範圍是相當全面的,涉及個人的所 有面向,包含精神生活、情緒經驗與社會行為等(Cervone & Pervin, 2008)。 Allport(1961)表示,人格是個體內部心理物理系統的動力組織,決定個人 行為和思想的獨特性。揭示了幾個特點,一為人格是不斷變化的組織結構,個人 與經驗會相互影響;二為人格並非完全心理或完全神經的;三為人格囊括了全部 的思想與行為。人格就應用意義上來說,有兩個特點:一是評估與預期;二是改 進生活中的心理特性(Mischel & Plomin, 1976)。Allport(1937)指出,人格是用 以了解心理功能其獨特的模式和組織,以區別一整個人。綜合上述,人格代表的 是一個人穩定且異於他人的模式,使行為有一定的傾向性,若是對一個人的人格 有準確的評估,將能預測其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因此人格之穩定度與可測量性, 就應用意義上是重要的,以下分別說明。 人格在跨情境與時間的穩定度各研究略有不同,但都支持變動會隨著年齡的 增長而變小。Costa 與 McCrae(1988)在一項縱貫研究中,透過重複的自我報告與 配偶評級,研究 21 至 96 歲的男、女性之人格穩定度後發現,無論男女老幼,人格 的穩定性水平相當,且數據支持人格在 30 歲過後趨於穩定。在一項回顧研究中, Roberts 與 DelVecchio(2000)則表示人格特質的一致性並未高到足以保證在成年 期即不再改變,重測的相關係數如下:孩童時期為 .31,可說是穩定度相當低,大 學時期為.54,相較孩童時提升不少,接著穩定度緩慢的上升,到 30 歲時為 .64,. 15.

(24) 約到 50-70 歲時為 .74 達到高原趨於平緩。本研究欲研究對象為 20 至 40 歲之成 年早期者,其人格已有一定的穩定性,卻也還有些變動的空間。 人格理論中,就屬特質論最重視理論建構的資料基礎,不同於 Freud 較依賴主 觀資料、個案報告等來分析心智結構,特質論者使用客觀資料來建立理論,並發展 量表,強調科學的核心特徵即為測量,而人格的的主要單位即是特質,特質構念有 三種科學功能: (1)描述─建構能描述多數個體的特質分類系統,各特質構念對經 驗與行為有一致性的描述; (2)預測─假設特質的強弱會使行為表現有差異,以此 預測個體未來行為表現; (3)解釋─試圖釐清特質背後的機制,以解釋個體的行為 (Cervone & Pervin, 2008)。綜合上述,特質的分類架構若能有一定的共識,研究 者就無需檢視無數零散的特質詞語,而能針對特定範疇的特質做探討與解釋,特質 論是最具科學基礎且應用價值的人格理論,因此本研究將採用特質論的觀點來探 究人格。 二、 人格特質論的演變 Allport 與 Odbert(1936)把特質從人格研究中區辯出來,他們將特質定義為: 「個人化、概括的決定傾向,為個體對於環境一致且穩定的反應」 (p. 26) 。Allport 主要運用的方法為特則研究,即利用研究對象本人的資料來了解這個人,透過日記、 自傳、書信或談話記錄等,進行深入研究,如 Jenny 的書信分析(Allport, 1965) 。 特則研究較強調個人擁有的特質類型,而未探討這些特質相對於他人的位置,也未 有完整的分類系統。 若要用特質去描述、了解每個人,就需發展出一組基本且普遍的特質,也就是 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的一組特質向度,Cattell(1965)蒐集三方面的資料,分別是 生活記錄資料(L 資料) 、問卷資料(Q 資料) 、客觀測驗資料(OT 資料) ,並進行 因素分析,歸納一大群特質詞語彼此的關聯,形成組型,編製了 16 P.F.量表,將特 質分為 16 類,然而,就實際應用層面而言,16 個因素太過冗長,在科學層次上也 過於繁雜。 16.

(25) Eysenck(1970)如同 Cattell 對受試者的回答進行因素分析,除此之外,還另 外進行了次級的因素分析,以確保因素間彼此獨立,將因素簡化為兩個,稱之為超 因素(superfactor) ,命名為(1)內向─外向(introversion-extraversion) 、 (2)神經 質(neuroticism) ,這兩個項度是日常生活較常遇到的,而後未補充較異常、偏差的 類型,又加上了第三個向度(3)精神病質(psychoticism) (Eysenck & Eysenck, 1976) , 並發展以自陳題項來測量這三個向度,為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Eysenck & Eysenck, 1975)。而三個因素似乎又太少了,有許多特 質無法歸類於 Eysenck 系統中。 Goldberg(1990)曾詳述基本字彙假說(fundamental lexical hypothesis),指出 人際互動中最重要的個別差異,會被編碼為世界上某些語言中的詞語,以幫助人們 預測他人行為,並控制生活之結果(Chaplin, John, & Goldberg, 1988) 。大五因素是 在這樣的基礎下誕生出來的,研究者分析一般人描述他人的形容詞,試圖找出人格 的基本單位,這類研究所遵循的基本程序為,將字典裡的各種特質用語仔細抽樣出 來,讓研究參與者用以評定自身或他人,再針對評量結果進行因素分析(John, Angleitner, & Ostendorf, 1988) 。許多研究者以各種樣本、資料來源、衡鑑工具進行 大量的後續研究,發現了相似重複的五個因素(John, 1990)。 Goldberg(1981)的回顧研究指出,用以建構個別差異的任何模型,多少都包 含了類似五大因素特質的向度,在說明個別差異上是比三因素更合理充分的分類 架構。在跨文化研究中也發現了五因素的普遍性,研究結果指出,與大五因素特質 相似的因素在大多數語言中皆被發現(John, Naumann, & Soto, 2008; McCrae & Costa, 2008),可見其文化普同性。綜合上述,五個因素似乎是更合理且實用的分 類架構,本研究將採用大五因素的觀點,接下來將探討大五因素的理論與應用。 三、 大五因素的理論架構 如前所述,大五因素理論之建立奠基於基本字彙假說,找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常用來形容人格的詞語,再以因素分析的方式分類相關組型。Goldberg 在 1981 年 17.

(26) 創造了 Big five 這個詞,Big 意指每個因素底下皆包含大量更具體的特質。以下分 別介紹大五因素的高低分特質及其衡鑑意義,整理如下(Costa & McCrae, 1992; Pervin, 1993): (一) 神經質(Neuroticism) 神經質高分者特性為多慮、緊張、不安、慮病、情緒化、自卑;低分者(即 情緒穩定性高者)特性為堅強、鎮靜、放鬆、安定、自我滿足。可衡鑑適應性或 情緒不穩定性,找出容易憂鬱、過度渴求或衝動、有不實理念、且因應不良者。 (二) 外向性(Extraversion) 外向性高分者喜歡且有能力進行人際互動,特性為主動、多話、愛好玩樂、 樂觀、社會性、熱情;低分者特性為保守、冷漠、清醒、工作取向、缺少活力。 可衡鑑人際互動量及強度、活動水平。 (三) 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開放性是不受過去經驗與文化影響的智力,並主動地追尋嶄新經驗的傾向,牽 涉到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及運用於因應生活事件的技巧(DeNeve & Cooper, 1998) 。 高分者特性為好奇、創造性、興趣廣泛、非傳統性;低分者為實際、從俗性、興趣 狹隘。可衡鑑願意主動尋求且體會經驗的程度,對陌生事物的容忍與探索性。 (四) 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 嚴謹性高分者特性為有組織、負責任、守時、細心、努力、自我要求、有企 圖心、堅忍的;低分者為漫無目的、懶惰、不可信賴、散漫、粗心、不拘形式、 意志薄弱、享樂的。衡鑑個人組織性、持續性及目標取向行為之動機。 (五) 友善性(Agreeableness) 友善性高者較容易討人喜歡,有溫和、好心腸、寬諒、助人、正直、易受騙 等特性;低分者則好批評、多疑、易怒、粗魯、有仇必報、好支使人、不合作。 可衡鑑人際取向中,個人的思想、行動、情緒在從同情到反對這個連續向度上之 表現程度。 18.

(27) McCrae 與 Costa(2008)發展出清晰的理論觀點,稱之為五因素論,他們主 張五個特質不僅是在「描述」個別差異,更視之為實存之物,每一因素皆被當做 某種心理結構,且每個人可在這些向度上顯現差異,即表明所有個體普遍具有這 五個基本特質傾向,主張影響個人生活經驗、心理發展的主要原因為擁有這些特 質的程度,遠大過環境的影響。 在特質之穩定性上,主要分為兩個方向:貫時穩定性與跨情境一致。貫時穩定 性如前段落所述,人格特質在進入成年期後改變的幅度愈趨平緩,但也不代表不會 有任何變化,有研究顯示,工作經驗會影響成年早期的人格發展(Roberts, 1997) , 該研究指出,大致上成人的人格具有一致性,然而工作上的社會化效果可能會使特 質傾向改變。而跨情境一致性則頗具爭議,Mischel(1968)回顧各研究證據,他認 為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不一致,就是為了區辯這些情境,並根據不同情況中的回饋來 改變行為。特質論較不重視情境因素對人的影響,而另一群情境論者則反對這樣的 看法,引發了人與情境的爭論(person-situation controversy) 。因特質論較缺乏考慮 社會因素,本研究使用了社會認知理論的自我調節做為其中一個變項,期能對人的 行為結果有更完整的了解。 四、 大五因素的測量 多數的人格特質量表皆為自陳式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ies),即依照受試者 對題項之同意程度做勾選。Costa 和 McCrae(1985, 1989, 1992)編製了大五人格量 表(NEO-PI-R)來測量人格特質,他們將五個因素各自區分出六個更具體的面向, 而每一個面向有八題加以測量,因此此量表總共有 240 題(五因素*六面向*八小 題) 。若是要做人格衡鑑、或以回饋為目的,使用此長版量表是適當的,能提供較 多資訊,缺點是填答時間過長,在實務或應用上,過多的題項對受試者會造成負擔, 可能會導致粗心、隨意填答等測量上的失誤(Saucier, 1994) ,因此使用簡版的衡鑑 工具有其重要性。 Goldberg(1992)編制了單極詞語大五量表(Unipolar Big-Five Markers) ,以大 19.

(28) 五因素為理論基礎,透過三個來源:受試者對自我的描述、朋友對受試者的描述, 以及受試者描述所喜歡、中立、不喜歡的同儕之特質,經過分析後抽取共 100 個人 格特質形容詞,形成 100 題的特質量表,期能作為替代 NEO 和 HPI(Hogan Personality Inventory)的一個較為方便、簡易使用的大五人格測量量表。 Saucier(1994)認為一份 100 題的量表,還是要花約 10~15 分鐘填答,限制其 應用範圍,因此修訂了一份更為簡短且結構明確的量表,稱之為 Mini-Markers,共 有 40 題。此量表修正了兩個問題: (1)原量表的各分量表間相關係數較高,此份 量表不僅有較低的分量表間相關,也有較高的題項間相關; (2)將原量表中使受試 者不易填答之較難的字詞、否定語法題項,改為較簡易的題項。Thompson(2008) 立基於此量表,使用多國背景的樣本施測,重新評估題項,修訂後發展出國際通用 的版本─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其具有明確的因素結構,且證 明具有短時間穩定性及可接受的收斂效度。 鄧景宜等人(2011)翻譯 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發展成 繁體中文版,透過量表前譯、回譯、專家審視、放生思考等步驟,將每個題項都翻 譯成兩個中文詞語,而後使用了單題─整體相關係數(item-total correlation, ITC 值) 較高的詞語做為正式量表,使其具有較好的建構效度。此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計量 品質、高信度、足夠的收斂效度與區別效度,且題數簡短、題目簡易,符合本研究 之使用,因此本研究將使用 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 繁體中文版 作為測量大五人格的量表。. 第三節. 幸福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幸福感的沿革 「幸福」一詞是自古以來,人人所追求與嚮往的,然而它所代表的意義,也許 對每個人來說並不相同。古希臘哲學家曾有一番爭論,伊比鳩魯(Epicurus)認為, 人生追根究底不過就是為了享受快樂,所指的是沒有痛苦,也沒有強烈匱乏的狀態, 20.

(29) 源自於亞里斯提普(Aristippus)的享樂主義(Hedonism) ,認為生命的目標在於經 驗最大程度的愉悅,此派別的觀點從較狹義的身體愉悅,到較廣義的食慾、自身利 益都含括在內(Ryan & Deci, 2001);而蘇格拉底(Socrates)則認為,幸福的祕密 不在於尋求更多資源,而是在進步中享受快樂,此基礎後來發展成了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的完善論(Eudaemonism) ,其認為享樂快樂過於庸俗,使人成為慾望 的奴隸,幸福應為美德的展現(Ryan & Deci, 2001)。簡而言之,前者認為幸福是 滿足當下需求以達愉悅之主觀感受,而後者則認為幸福應朝向個人成長的實現 (Fromm, 1981) 。在心理學當中,前者演變為了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後者演變為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 根據邢占軍(2005)所整理,幸福感的發展就意義上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生 活質量意義、心理健康意義、心理發展意義,前二者可對應到源自享樂主義的主觀 幸福感之概念,後者則可對應到源自完善論的心理幸福感。生活質量意義(quality of life)所重視是精神生活水平對人的生存與發展的意義,即個人對自身生活滿意 程度的認知評價(Diener et al., 1999);心理健康意義指的是個人精神上的健康狀 態,主要反映在個人的情感方面,若個人體驗到較多的正向情感、較少的負向情感, 則被認為是幸福的,兩者合起來則可分別對應到主觀幸福感的兩個組成:認知與情 意,認知為對生活整體的評價,即生活滿意度;情意則分為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 PA)與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 NA) (Andrew & Withey, 1976; Diener, Suh, & Oishi, 1997),主觀幸福感主要關心的是人們為何、如何以正向的方式經歷他們的生活 (Diener, 1984),展現了生活質量與心理健康的意義。 心理發展意義則源自於正向心理學,幸福的意義超越了快樂,還包括發揮潛能 以達完美的體驗(Ryff, 1995) ,對應到的是心理幸福感,強調的是正向心理功能發 展及潛能發揮,認為全心全意的投入與實現自我是個人幸福的途徑,為一種更深層 的滿足感受(Ryff, 1989, 1995; Ryff & Keyes, 1995) ,同樣強調正向運作的還有社會 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 ,將幸福擴及至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包含社會整合、社 21.

(30) 會接納、社會貢獻、社會實現以及社會一致性,認為個人需從與他人、群體、社會 的互動中整合自我並取得平衡,才能夠獲得幸福感(Keyes, 1998, 2002, 2005)。綜 合上述,心理發展意義重視的是功能的運作與發揮,將「幸福」的概念由正向感受 提升至健康向上的生活。 基於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欲了解個人如何在變遷快速的現代社會中生存並 實現自我,將關注於個人層次之正向功能運作,因此欲使用心理幸福感作為本研究 之依變項,心理幸福感共分為六個向度: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 SA) 、正向關 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PR) 、自主性(Autonomy, AU) 、環境精熟(Environmental Mastery, EM) 、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 PL) 、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PG),將於下個段落詳細介紹。 二. 幸福感的意涵 最初的幸福感研究較多著重於描述與之相關的人口統計特徵,Wilson(1967) 指出,一個快樂的人是年輕的、健康的、受過良好教育、收入豐厚、外向的、樂觀 的、無憂的、有宗教信仰、擁有高自尊的已婚人士、具工作士氣、擁有謙虛的抱負, 無論其性別與智力皆然。而後來的學者則較注重對幸福背後過程的理解,Diener 等 人(1999)認為幸福的人擁有正向氣質、傾向於看待事物的光明面、不過分反芻負 向事件、生活在經濟發達的社會、擁有親密好友、擁有充足的資源以追求目標。 享樂主義派的學者認為幸福是身體與心靈追求到最大值的愉悅,強調趨樂避 苦(Kubovy, 1999),演變為後來的主觀幸福感,Diener(1984)提出此一術語, 即個人對生活中愉快、美好感受的自身主觀評價,其內涵分為情意與認知,情意 是指正負向情感達到平衡的狀態(Bradburn, 1969),而認知則是個人對總體生活 的滿意度評價(Diener, Emmons, Larsen, & Griffin, 1985)。然而,完善論的學者並 不強調逃避痛苦,反而認為受苦可能是個人通往完善的必經之路,Ryff 承襲此一 觀點,認為先前的研究忽略了正向心理功能的面向,而提出心理幸福感一詞,從 另一個角度觀看幸福感,強調生命中要面對的各種挑戰(Ryff, 1989a, 1989b),認 22.

(31) 為快樂並非等同於幸福,個人需超越困境、追尋意義並充分發揮自身潛能,若個 人成長與發展的完整程度愈高,則心理幸福感愈高(Ryan & Deci, 2001)。 SWB 和 PWB 之間有高度的正相關,且具有跨時間高穩定性,但在哲學分析 上各種變量的關聯強度及實徵意義上有所不同(Joshanloo, 2018; Keyes, Shmotkin, & Ryff, 2002; Waterman, 1993) 。Waterman(1993) 指出,SWB 與感到放鬆、興奮、 滿足、快樂、失去時間感及忘卻煩惱,有高度相關;PWB 與感受挑戰、有能力、 投入努力、集中注意力、感到自信、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有高度 相關。Telfer(1980)表示,eudaimonia 對於享樂幸福是一個充分但非必要的條件, 意即達到享樂幸福並不一定需要追求完善,但追求完善並發揮潛能,會達到更充分 的享樂幸福。一項新的研究證實了這個觀點,Joshanloo(2018)發現,PWB 可以 預測隨後幾年 SWB 水平的增加,反過來則否。綜合上述,若按照 Maslow(1943) 的需求層次來看,SWB 源自於較低的基本驅力之滿足,而 PWB 則是較高層次的 滿足,也就是朝向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Waterman 的研究證據也顯示自我 實現是構成最佳心理功能的重要面向,因此 PWB 的研究重點放在社會如何促進或 限制認同感與追求自我實現以達到完善,也是本研究的重點,即關注個人的心理幸 福感,關心的是充分發揮潛能下所獲得的幸福。 三. 心理幸福感的理論與測量 最先提出心理幸福感一詞的 Ryff(1989b),將幸福感的探討著重在個人正向 心理功能的發揮,其回顧了過去類似正向心理功能的理論,例如:Maslow(1968) 提及自我實現的概念(self-actualization) 、Rogers(1961) 提及功能充分發揮的人 (fully functioning person) 、Jung(1933)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 、Allport(1961) 的成熟觀(conception of maturity)、Erikson(1959)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模型 (psychosocial stags model)、Jahoda(1958)對心理健康的積極標準(positive criteria of mental health)等,詳細的理論背景對應如圖 2-1,Ryff 在回顧並整合過去 理論後,將心理幸福感的結構分為六個面向(Ryff, 1989a, 1989b; Ryff & Singer, 23.

(32) 2008) ,並著手編製了第一版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包含六個向度,一個向度 20 題, 總共有 120 題(Ryff, 1989a, 1989b),其與過去主觀幸福感的指標:生活滿意度 (Neugarten, Havighurst, & Tobin, 1961)、平衡式情感量表(Bradburn, 1969)具有 正相關,代表心理幸福感此構念事實上涵蓋一部份主觀幸福感的概念,Keyes 等人 (2002)表. 示,SWB 與 PWB 重疊的區域在於自我接納與環境精熟兩個部分,. 而 PWB 的存在性面向,包含生活目的與個人成長,則是有別於 SWB 的部分,也 就是實現了完善論所強調的自我實現與潛能發揮,此量表開創了幸福感一新的研 究領域。 以下針對六個向度之定義進行詳細說明,並參考 Ryff 與 Singer(2008)的資 料,整理出心理幸福感中六向度的高低分代表意義:. 圖 2-2. 引自 Ryff 與 Singer(2008) PWB 的向度與理論背景. (一) 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 SA) 在過去的觀點中,此為最常見的幸福指標,包含心理健康(Jahoda)、自我實 現(Maslow) 、功能充分發揮(Rogers) 、成熟觀(Allport)及個人發展(Erikson) 24.

(33) 皆強調接納自我和過去生活的重要性,能夠正確地感知自己的行動、動機及感受, 個體化(Jung)的過程更一進步的強調與陰影(the shadow)達成協議的必要性。 簡單來說,自我接納是一種長期的自我評價,對於自身的優點與缺點有所認識與接 受,並對自己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 若此向度得到高分,代表對自我抱持著正向的態度,能夠承認並接受自我的各 個面向,包含優點與缺點,並對過去生活抱持著正向的態度;若得到低分,則代表 對自我是不滿意的,並且對於發生在過去生活中的事件感到失望,不喜歡自己的本 質,期望成為不同的人。 (二) 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PR) 人際關係一直都是影響個人福祉的重要因素,Jahoda 和 Maslow 皆認為,能同 理他人、擁有情感、有能力去愛是重要的,Allport 認為一個成熟的人,是會讓人感 到溫暖的,不僅關切自身,也關注於他人及社會,而 Erikson 將親密感(intimacy) 與生產力(generativity)列為發展任務,皆可見與他人的連結在個人生活中的重要 地位,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個人擁有充實且正向的生活,能與他人形成深度友誼, 並能從親密的人身上獲得認同,為個人心理幸福感的重要一環。 若此向度得到高分,則代表此人能與他人建立溫暖、滿意、可信任的關係,關 心他人的福祉,能夠同理他人,與他人建立情感與親密感,能夠理解關係中的施與 受;低分者少有親密、可信任的關係,對他人保持溫暖、開放與關懷是有困難的, 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孤獨與挫折,不願意為了經營關係而妥協。 (三) 自主性(Autonomy, AU) 此為最具西方文化色彩的一個向度,強調自我決定、獨立性和行為調節能力。 Maslow 描述自我實現者具有自主功能,指個人有自己的內在評價系統以及標準, 而非依靠他人的認同行事(Rogers) ,僅遵循他人的教條或指令,這同時也代表著, 其能夠跳脫常規,不再依賴集體恐懼、信念、律法(Jung),能擁有獨立思考,在 其晚年生活中,也因為能夠管理自己的生活,而感受到心靈的自由(Erikson)。 25.

(34) 若此向度得到高分,則代表此人是自我決定的、獨立的,能夠抵擋社會壓力, 而以自己的意志去思考與行動,調節內在需求與外在行為,能以個人標準來評估自 我;低分者則過於在意他人的期望與評價,作重大決定時,依賴他人的評斷,在社 會壓力下做出符合期望的行為。 (四) 環境精熟(Environmental Mastery, EM) 相較於其他心理結構,如控制感、自我效能感,環境精熟強調個人對週遭環境 的掌控性,是幸福感獨特的地方。Jahoda 認為個人有能力去選擇或創造適合自己狀 態的環境,為正向心理功能之一,即透過心理或身體活動,利用與控制複雜的環境, 以達到創造性地改變。Erikson 認為成年期發展良好的人,擁有來自社會環境的資 源,能將這些資源運用得宜,並展現其生產力;Allport 認為一個成熟的人需要有 「擴展自我」(extend the self)的能力,能夠超越自我。這些觀點表明,積極參與 並掌控環境,對於正向心理功能來說是重要的基礎。 若此向度得高分,代表此人能夠管理所處的環境,控制複雜的外部活動,並 能有效利用周遭的機會,選擇或創造適合個人需求和價值觀的環境;低分者難以 管理日常事務,對於改善周遭環境感到困難,無法察覺周遭的機會,對環境缺乏 控制感。 (五) 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 PL) 此向度的核心概念主要來自於存在主義的觀點,Frankl 的意義治療即強調幫助 一處於痛苦的人,找到其生活的意義與目的,Sartre 也認為創造意義和尋找方向是 生活的基本挑戰,除了這些強調轉化痛苦經驗的觀點外,也有學者關注於熱情 (zest) ,指主動參與生活並能夠反思經驗(Russell, 1930) ,Jahoda 則強調信念,能 夠引領個人朝向生命的目的感與意義感,Allport 將一個成熟的人描述為對生活目 的有清晰的理解,Erikson 的發展階段也描述了不同生命階段的不同目的,像是成 年早期發展親密、中年獻身於下一代、老年進行自我統整,可知生活目的並非固定 的,而是如同意義,憑藉著個人對生活的方向感與意圖,由個人創造出來的。 26.

(35) 此向度得高分者,對於自己的生命有所追求的目標,及抱有自己的信念,生活 有方向感,在過去與現在的生活中感受到意義;低分者生活缺乏目標、方向感,未 能從過去生活中汲取意義,對於生命的目的沒有綜觀的看法及信念。 (六) 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PG) 此向度是與亞里斯多德所提的幸福(Eudaimonia)意義上最相近的,強調的是 個人透過專注於自身潛能發揮而達到自我實現,此一個持續的過程。Maslow 所提 的自我實現及 Jahoda 提及心理健康的正向概念,核心都是在描述個人實現潛能, Rogers(1980)將充分發揮潛能的人描述為擁有開放性,且持續地發展、成為他自 己,說明了自我實現的過程並非達到一個「所有問題都解決」的固定的狀態,而是 隨著持續成長,在不同時期面臨不同的挑戰,並一一克服它,如同 Erikson 的各個 發展階段,皆說明個人的成長與潛能發揮是永無止盡的。 此向度得高分者,能感受自己持續在發展,對於新經驗開放,能夠意識到自 己的潛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見證自我的成長與改善,持續提升對自我的認識與 效能;低分者對於人生會有停滯感,即使時間過去,生活仍然沒有改善或擴展, 感受到無聊,難以發展出新的態度與行為。 然就實務操作層面來說,120 題的題數會為受測者帶來負擔及疲勞,而使答題 品質降低,隨後則出現了兩個較短的版本,分別為每個向度 12 題,共 84 題的版本 (Ryff et al., 1994),及每向度 3 題,共 18 題的版本(Ryff & Keyes, 1995),惟 18 題版本各向度的內部一致性係數太低(α = .33 ~ .52),使該量表可信度受到質疑, 因此本研究選用的是李仁豪與余民寧(2016)的中文版量表來測量心理性福感,其 翻譯的是 84 題的版本,在經項目分析後最後留下 18 題,具有良好信效度,詳細於 第三章說明。 四. 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Keyes 等人(2002)探討了幸福感的兩個傳統,即 SWB 與 PWB,發現隨著 年齡、受教育年數、外向性、嚴謹性的增加以及神經質減少,最佳幸福感(高 SWB 27.

(36) 和 PWB)的概率也在增加。Ryff 與 Singer(2008)也證實了 PWB 隨著年齡的增 長而變化,與教育程度、社經地位也有關係,並指出自我實現的機會不是平均分配 的,獲得資源較多的人,較能夠充分利用他們的才能和能力,處於低社經地位的人, 較容易屈服於疾病和困境,受困於有限的機會。綜上所述,個人的背景資訊對於 PWB 是會有影響的,以下就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三項人口學變項,分別探討與 PWB 的相關研究: (一) 性別 性別在 PWB 總分上的差異不大,呈現女性略高於男性(Ryff, 1989b;邱文君, 2014) ,也有研究顯示出無顯著差異(許筑媛,2018) ,在六個向度中,正向關係是 最能看出差異的向度,女性的得分顯著高於男性(p < .01)(Ryff, 1989b; Ryff & Keyes, 1995),顯示出女性在關係中獲得的幸福感高於男性,不過也有研究指出, 女性在步入中年後其正向關係並無明顯增長,而男性則是會隨著年齡而增加(Ryff & Singer, 2008) ,在自我接納上也顯示出性別隨著年齡增長的差異,在女性的自我 接納略高於男性的基礎下,女性在晚年其自我接納並不會有明顯的變化,而男性則 是會逐漸增高(Ryff & Singer, 2008)。 (二) 年齡 年齡與 PWB 呈現正相關,隨著個人年紀的增長,PWB 也會隨之提高,無論 在縱貫研究或橫斷研究中皆可見此現象(Joshanloo, 2018; Keyes et al., 2002; Ryff & Singer, 2008; 許筑媛, 2018) 。其中,自主性與環境精熟是最明顯的,從成年早期、 中年一直到老年,PWB 會隨之升高,而個人成長和生活目的呈現較不同的變化樣 態,上升趨勢到進入老年期後會急劇地降低(Ryff & Singer, 2008)。Ryff(1989b) 的研究發現,若是個人成長和生活目的並沒有隨著年齡增加而提升的話,會增加憂 鬱的風險,這說明了個人需要持續的發揮潛能,符合 Erikson(1959)主張的,隨 著年紀增長,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任務需面對處理。 (三) 教育程度 28.

(37) Keyes 等人(2002)施測幸福感量表於 3000 多名介於 25 至 74 歲的美國人樣 本,發現受教育年數愈多者,其 PWB 與 SWB 皆較高,另外,他們發現一個有趣 的現象,PWB 高而 SWB 低的人,通常年紀較輕,且教育程度高於那些 PWB 和 SWB 皆低的人,這可能意味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重視自我實現多於享樂。Ryff 與 Singer(2008)也表明教育程度與 PWB 密切相關,他們以學歷劃分,包含高中 以下、高中畢業、大學畢業、大學以上四個等級,發現學歷愈高者,PWB 也可能 有較好的表現,特別在個人成長和生活目的這兩個分向度上。綜上所述,教育程度 愈高者,獲得較多社會資源,同時也提高了個人實現自我的可能性,能夠有所追求, 這一點的表現也較 SWB 明顯。. 第四節. 自我調節、人格與心理幸福感間的相關研究. 一. 人格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人格一直以來都是幸福感的一個強力預測變項,許多的研究已證明兩變項之 間的關係,然各研究還是有些微差異,以下分別探討。幸福感的研究中,過去較多 關注於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則是較後期才開始發展的概念,近二十年才開始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關 注。以下會先提及人格與 SWB 的關係,而後探討 PWB。 目前為止,人格與幸福感之研究中,最一致的結果為低神經質、高外向性,能 預測較高幸福感,不管是使用 Eysenck 與 Eysenck(1964)的三因子特質理論 (Emmons & Diener, 1985; Eysenck, 1983; Francis et al., 1998)或本研究採用五因子 特質理論(Costa & McCrae, 1980; Diener, 1984; McCrae & Costa, 1991),皆有一致 的結果,而另外三個因子:開放性、友善性與嚴謹性之研究結果,則有些不同。 在一項早期研究中,Wilson(1967)回顧了 15 項人格和自覺快樂(avowed happiness)的研究,結果顯示情緒穩定性與外向性皆對自覺快樂有正向預測力,為後 續人格對 SWB 的研究拉開了序幕,以下整理大五人格特質與 SWB 的研究。 29.

(38) (一) 神經質與 SWB 神經質是 SWB 最強力的預測變項,可預測低生活滿意度、低快樂與高負向情 感(DeNeve & Cooper, 1998),其對負向情境高敏感、對生活事件負面解釋、使負 向感受蔓延(Suls & Martin, 2005) ,經驗較多的負向情感,導致較低的 SWB(Costa & McCrae, 1980, 1991; Diener, 1984)。 (二) 外向性與 SWB 外向性對 SWB 的貢獻已有許多證據(Meyer & Shack, 1989; Myers & Diener, 1995; Thayer, Takahashi, & Pauli, 1988),外向性與 SWB 有正相關,特別在於社交 能力的部分(Diener, 1984) ,其傾向經驗較多的正向情感,導致較高的 SWB(Costa & McCrae, 1980, 1991)。 (三) 開放性與 SWB 開放性與每一個 SWB 的指標擁有最低的相關(DeNeve & Cooper, 1998), McCrae 與 Costa(1991)解釋,對經驗開放使個人對正向與負向情感的感受皆提 升,因此對 SWB 沒有淨反應。一項老年人社區遷移的研究中指出,開放性預測了 遷移後自尊與憂鬱的提升(Kling, Ryff, Love, & Essex, 2003) ,Bardi 與 Ryff(2007) 也指出,開放性分別與神經質、外向性產生交互作用,放大了神經質和外向性的基 本情緒傾向,證實了這個說法。 (四) 嚴謹性與 SWB 嚴謹性高者易於經驗較多的正向情感與較少的負向情感,而得到高的 SWB (McCrae & Costa, 1991) ,相關性僅低於神經質與外向性(Anglim & Grant, 2016) 。 DeNeve 與 Cooper(1998)指出,嚴謹性與生活滿意度有高度相關,其會參與目標 導向的行為、控制環境,以提高的生活品質,工作中也可能提供超出薪水的目的, 像是個人認同、社會支持網絡、及一種目的感(Myers & Diener, 1995),使其生活 滿意度提高。.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2-1 註冊為會員後您便有了個別的”my iF”帳戶。完成註冊後請點選左方 Register entry (直接登入 my iF 則直接進入下方畫面),即可選擇目前開放可供參賽的獎項,找到iF STUDENT

“Big data is high-volume, high-velocity and high-variety information assets that demand cost-effective, innovative form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enhanced?. insight and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A dual coordinate descent method for large-scale linear SVM. In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

These family business owners have to face the following problem: Keep up with today'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rom the original business equipments, whether to expand the scal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