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幸福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幸福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幸福感的沿革

「幸福」一詞是自古以來,人人所追求與嚮往的,然而它所代表的意義,也許 對每個人來說並不相同。古希臘哲學家曾有一番爭論,伊比鳩魯(Epicurus)認為,

人生追根究底不過就是為了享受快樂,所指的是沒有痛苦,也沒有強烈匱乏的狀態,

源自於亞里斯提普(Aristippus)的享樂主義(Hedonism),認為生命的目標在於經 驗最大程度的愉悅,此派別的觀點從較狹義的身體愉悅,到較廣義的食慾、自身利 益都含括在內(Ryan & Deci, 2001);而蘇格拉底(Socrates)則認為,幸福的祕密 不在於尋求更多資源,而是在進步中享受快樂,此基礎後來發展成了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的完善論(Eudaemonism),其認為享樂快樂過於庸俗,使人成為慾望 的奴隸,幸福應為美德的展現(Ryan & Deci, 2001)。簡而言之,前者認為幸福是 滿足當下需求以達愉悅之主觀感受,而後者則認為幸福應朝向個人成長的實現

(Fromm, 1981)。在心理學當中,前者演變為了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後者演變為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

根據邢占軍(2005)所整理,幸福感的發展就意義上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生 活質量意義、心理健康意義、心理發展意義,前二者可對應到源自享樂主義的主觀 幸福感之概念,後者則可對應到源自完善論的心理幸福感。生活質量意義(quality of life)所重視是精神生活水平對人的生存與發展的意義,即個人對自身生活滿意 程度的認知評價(Diener et al., 1999);心理健康意義指的是個人精神上的健康狀 態,主要反映在個人的情感方面,若個人體驗到較多的正向情感、較少的負向情感,

則被認為是幸福的,兩者合起來則可分別對應到主觀幸福感的兩個組成:認知與情 意,認知為對生活整體的評價,即生活滿意度;情意則分為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 PA)與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 NA)(Andrew & Withey, 1976; Diener, Suh, & Oishi, 1997),主觀幸福感主要關心的是人們為何、如何以正向的方式經歷他們的生活

(Diener, 1984),展現了生活質量與心理健康的意義。

心理發展意義則源自於正向心理學,幸福的意義超越了快樂,還包括發揮潛能 以達完美的體驗(Ryff, 1995),對應到的是心理幸福感,強調的是正向心理功能發 展及潛能發揮,認為全心全意的投入與實現自我是個人幸福的途徑,為一種更深層 的滿足感受(Ryff, 1989, 1995; Ryff & Keyes, 1995),同樣強調正向運作的還有社會 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將幸福擴及至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包含社會整合、社

會接納、社會貢獻、社會實現以及社會一致性,認為個人需從與他人、群體、社會 的互動中整合自我並取得平衡,才能夠獲得幸福感(Keyes, 1998, 2002, 2005)。綜 合上述,心理發展意義重視的是功能的運作與發揮,將「幸福」的概念由正向感受 提升至健康向上的生活。

基於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欲了解個人如何在變遷快速的現代社會中生存並 實現自我,將關注於個人層次之正向功能運作,因此欲使用心理幸福感作為本研究 之依變項,心理幸福感共分為六個向度: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 SA)、正向關 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PR)、自主性(Autonomy, AU)、環境精熟(Envi-ronmental Mastery, EM)、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 PL)、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PG),將於下個段落詳細介紹。

二. 幸福感的意涵

最初的幸福感研究較多著重於描述與之相關的人口統計特徵,Wilson(1967)

指出,一個快樂的人是年輕的、健康的、受過良好教育、收入豐厚、外向的、樂觀 的、無憂的、有宗教信仰、擁有高自尊的已婚人士、具工作士氣、擁有謙虛的抱負,

無論其性別與智力皆然。而後來的學者則較注重對幸福背後過程的理解,Diener 等 人(1999)認為幸福的人擁有正向氣質、傾向於看待事物的光明面、不過分反芻負 向事件、生活在經濟發達的社會、擁有親密好友、擁有充足的資源以追求目標。

享樂主義派的學者認為幸福是身體與心靈追求到最大值的愉悅,強調趨樂避 苦(Kubovy, 1999),演變為後來的主觀幸福感,Diener(1984)提出此一術語,

即個人對生活中愉快、美好感受的自身主觀評價,其內涵分為情意與認知,情意 是指正負向情感達到平衡的狀態(Bradburn, 1969),而認知則是個人對總體生活 的滿意度評價(Diener, Emmons, Larsen, & Griffin, 1985)。然而,完善論的學者並 不強調逃避痛苦,反而認為受苦可能是個人通往完善的必經之路,Ryff 承襲此一 觀點,認為先前的研究忽略了正向心理功能的面向,而提出心理幸福感一詞,從 另一個角度觀看幸福感,強調生命中要面對的各種挑戰(Ryff, 1989a, 1989b),認

為快樂並非等同於幸福,個人需超越困境、追尋意義並充分發揮自身潛能,若個 人成長與發展的完整程度愈高,則心理幸福感愈高(Ryan & Deci, 2001)。

SWB 和 PWB 之間有高度的正相關,且具有跨時間高穩定性,但在哲學分析 上各種變量的關聯強度及實徵意義上有所不同(Joshanloo, 2018; Keyes, Shmotkin,

& Ryff, 2002; Waterman, 1993)。Waterman(1993) 指出,SWB 與感到放鬆、興奮、

滿足、快樂、失去時間感及忘卻煩惱,有高度相關;PWB 與感受挑戰、有能力、

投入努力、集中注意力、感到自信、有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有高度 相關。Telfer(1980)表示,eudaimonia 對於享樂幸福是一個充分但非必要的條件,

意即達到享樂幸福並不一定需要追求完善,但追求完善並發揮潛能,會達到更充分 的享樂幸福。一項新的研究證實了這個觀點,Joshanloo(2018)發現,PWB 可以 預測隨後幾年SWB 水平的增加,反過來則否。綜合上述,若按照 Maslow(1943)

的需求層次來看,SWB 源自於較低的基本驅力之滿足,而 PWB 則是較高層次的 滿足,也就是朝向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Waterman 的研究證據也顯示自我 實現是構成最佳心理功能的重要面向,因此PWB 的研究重點放在社會如何促進或 限制認同感與追求自我實現以達到完善,也是本研究的重點,即關注個人的心理幸 福感,關心的是充分發揮潛能下所獲得的幸福。

三. 心理幸福感的理論與測量

最先提出心理幸福感一詞的 Ryff(1989b),將幸福感的探討著重在個人正向 心理功能的發揮,其回顧了過去類似正向心理功能的理論,例如:Maslow(1968)

提及自我實現的概念(self-actualization)、Rogers(1961) 提及功能充分發揮的人

(fully functioning person)、Jung(1933)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Allport(1961)

的成熟觀(conception of maturity)、Erikson(1959)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模型

(psychosocial stags model)、Jahoda(1958)對心理健康的積極標準(positive cri-teria of mental health)等,詳細的理論背景對應如圖 2-1,Ryff 在回顧並整合過去 理論後,將心理幸福感的結構分為六個面向(Ryff, 1989a, 1989b; Ryff & Singer,

2008),並著手編製了第一版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包含六個向度,一個向度20 題,

總共有 120 題(Ryff, 1989a, 1989b),其與過去主觀幸福感的指標:生活滿意度

(Neugarten, Havighurst, & Tobin, 1961)、平衡式情感量表(Bradburn, 1969)具有 正相關,代表心理幸福感此構念事實上涵蓋一部份主觀幸福感的概念,Keyes 等人

(2002)表 示,SWB 與 PWB 重疊的區域在於自我接納與環境精熟兩個部分,

而PWB 的存在性面向,包含生活目的與個人成長,則是有別於 SWB 的部分,也 就是實現了完善論所強調的自我實現與潛能發揮,此量表開創了幸福感一新的研 究領域。

以下針對六個向度之定義進行詳細說明,並參考Ryff 與 Singer(2008)的資 料,整理出心理幸福感中六向度的高低分代表意義:

2-2 引自 Ryff 與 Singer(2008) PWB 的向度與理論背景 (一) 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 SA)

在過去的觀點中,此為最常見的幸福指標,包含心理健康(Jahoda)、自我實 現(Maslow)、功能充分發揮(Rogers)、成熟觀(Allport)及個人發展(Erikson)

皆強調接納自我和過去生活的重要性,能夠正確地感知自己的行動、動機及感受,

個體化(Jung)的過程更一進步的強調與陰影(the shadow)達成協議的必要性。

簡單來說,自我接納是一種長期的自我評價,對於自身的優點與缺點有所認識與接 受,並對自己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

若此向度得到高分,代表對自我抱持著正向的態度,能夠承認並接受自我的各 個面向,包含優點與缺點,並對過去生活抱持著正向的態度;若得到低分,則代表 對自我是不滿意的,並且對於發生在過去生活中的事件感到失望,不喜歡自己的本 質,期望成為不同的人。

(二) 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PR)

人際關係一直都是影響個人福祉的重要因素,Jahoda 和 Maslow 皆認為,能同 理他人、擁有情感、有能力去愛是重要的,Allport 認為一個成熟的人,是會讓人感 到溫暖的,不僅關切自身,也關注於他人及社會,而Erikson 將親密感(intimacy)

與生產力(generativity)列為發展任務,皆可見與他人的連結在個人生活中的重要 地位,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個人擁有充實且正向的生活,能與他人形成深度友誼,

並能從親密的人身上獲得認同,為個人心理幸福感的重要一環。

若此向度得到高分,則代表此人能與他人建立溫暖、滿意、可信任的關係,關 心他人的福祉,能夠同理他人,與他人建立情感與親密感,能夠理解關係中的施與 受;低分者少有親密、可信任的關係,對他人保持溫暖、開放與關懷是有困難的,

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孤獨與挫折,不願意為了經營關係而妥協。

(三) 自主性(Autonomy, AU)

此為最具西方文化色彩的一個向度,強調自我決定、獨立性和行為調節能力。

Maslow 描述自我實現者具有自主功能,指個人有自己的內在評價系統以及標準,

而非依靠他人的認同行事(Rogers),僅遵循他人的教條或指令,這同時也代表著,

其能夠跳脫常規,不再依賴集體恐懼、信念、律法(Jung),能擁有獨立思考,在 其晚年生活中,也因為能夠管理自己的生活,而感受到心靈的自由(Erik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