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格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人格的意涵

人格被視為有機體的內在因素與環境事件共同對行為的決定造成影響,只是 各理論對內、外在決定因素的相對重要程度之觀點各有不同。Allport(1937)曾 經敘述過五十個人格的定義,可見人格心理學家的意見並不一致。儘管如此,在 基本意涵上仍具有一定的共識:認為人格是一組心理特質,其作用有助於個人形 成持續性、區別性的感覺、思考與行為模式,範圍是相當全面的,涉及個人的所 有面向,包含精神生活、情緒經驗與社會行為等(Cervone & Pervin, 2008)。

Allport(1961)表示,人格是個體內部心理物理系統的動力組織,決定個人 行為和思想的獨特性。揭示了幾個特點,一為人格是不斷變化的組織結構,個人 與經驗會相互影響;二為人格並非完全心理或完全神經的;三為人格囊括了全部 的思想與行為。人格就應用意義上來說,有兩個特點:一是評估與預期;二是改 進生活中的心理特性(Mischel & Plomin, 1976)。Allport(1937)指出,人格是用 以了解心理功能其獨特的模式和組織,以區別一整個人。綜合上述,人格代表的 是一個人穩定且異於他人的模式,使行為有一定的傾向性,若是對一個人的人格 有準確的評估,將能預測其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因此人格之穩定度與可測量性,

就應用意義上是重要的,以下分別說明。

人格在跨情境與時間的穩定度各研究略有不同,但都支持變動會隨著年齡的 增長而變小。Costa 與 McCrae(1988)在一項縱貫研究中,透過重複的自我報告與 配偶評級,研究21 至 96 歲的男、女性之人格穩定度後發現,無論男女老幼,人格 的穩定性水平相當,且數據支持人格在 30 歲過後趨於穩定。在一項回顧研究中,

Roberts 與 DelVecchio(2000)則表示人格特質的一致性並未高到足以保證在成年 期即不再改變,重測的相關係數如下:孩童時期為 .31,可說是穩定度相當低,大 學時期為.54,相較孩童時提升不少,接著穩定度緩慢的上升,到 30 歲時為 .64,

約到 50-70 歲時為 .74 達到高原趨於平緩。本研究欲研究對象為 20 至 40 歲之成 年早期者,其人格已有一定的穩定性,卻也還有些變動的空間。

人格理論中,就屬特質論最重視理論建構的資料基礎,不同於Freud 較依賴主 觀資料、個案報告等來分析心智結構,特質論者使用客觀資料來建立理論,並發展 量表,強調科學的核心特徵即為測量,而人格的的主要單位即是特質,特質構念有 三種科學功能:(1)描述─建構能描述多數個體的特質分類系統,各特質構念對經 驗與行為有一致性的描述;(2)預測─假設特質的強弱會使行為表現有差異,以此 預測個體未來行為表現;(3)解釋─試圖釐清特質背後的機制,以解釋個體的行為

(Cervone & Pervin, 2008)。綜合上述,特質的分類架構若能有一定的共識,研究 者就無需檢視無數零散的特質詞語,而能針對特定範疇的特質做探討與解釋,特質 論是最具科學基礎且應用價值的人格理論,因此本研究將採用特質論的觀點來探 究人格。

二、 人格特質論的演變

Allport 與 Odbert(1936)把特質從人格研究中區辯出來,他們將特質定義為:

「個人化、概括的決定傾向,為個體對於環境一致且穩定的反應」(p. 26)。Allport 主要運用的方法為特則研究,即利用研究對象本人的資料來了解這個人,透過日記、

自傳、書信或談話記錄等,進行深入研究,如Jenny 的書信分析(Allport, 1965)。

特則研究較強調個人擁有的特質類型,而未探討這些特質相對於他人的位置,也未 有完整的分類系統。

若要用特質去描述、了解每個人,就需發展出一組基本且普遍的特質,也就是 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的一組特質向度,Cattell(1965)蒐集三方面的資料,分別是 生活記錄資料(L 資料)、問卷資料(Q 資料)、客觀測驗資料(OT 資料),並進行 因素分析,歸納一大群特質詞語彼此的關聯,形成組型,編製了16 P.F.量表,將特 質分為16 類,然而,就實際應用層面而言,16 個因素太過冗長,在科學層次上也 過於繁雜。

Eysenck(1970)如同 Cattell 對受試者的回答進行因素分析,除此之外,還另 外進行了次級的因素分析,以確保因素間彼此獨立,將因素簡化為兩個,稱之為超 因素(superfactor),命名為(1)內向─外向(introversion-extraversion)、(2)神經 質(neuroticism),這兩個項度是日常生活較常遇到的,而後未補充較異常、偏差的 類型,又加上了第三個向度(3)精神病質(psychoticism)(Eysenck & Eysenck, 1976), 並發展以自陳題項來測量這三個向度,為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Eysenck & Eysenck, 1975)。而三個因素似乎又太少了,有許多特 質無法歸類於Eysenck 系統中。

Goldberg(1990)曾詳述基本字彙假說(fundamental lexical hypothesis),指出 人際互動中最重要的個別差異,會被編碼為世界上某些語言中的詞語,以幫助人們 預測他人行為,並控制生活之結果(Chaplin, John, & Goldberg, 1988)。大五因素是 在這樣的基礎下誕生出來的,研究者分析一般人描述他人的形容詞,試圖找出人格 的基本單位,這類研究所遵循的基本程序為,將字典裡的各種特質用語仔細抽樣出 來,讓研究參與者用以評定自身或他人,再針對評量結果進行因素分析(John, Angleitner, & Ostendorf, 1988)。許多研究者以各種樣本、資料來源、衡鑑工具進行 大量的後續研究,發現了相似重複的五個因素(John, 1990)。

Goldberg(1981)的回顧研究指出,用以建構個別差異的任何模型,多少都包 含了類似五大因素特質的向度,在說明個別差異上是比三因素更合理充分的分類 架構。在跨文化研究中也發現了五因素的普遍性,研究結果指出,與大五因素特質 相似的因素在大多數語言中皆被發現(John, Naumann, & Soto, 2008; McCrae &

Costa, 2008),可見其文化普同性。綜合上述,五個因素似乎是更合理且實用的分 類架構,本研究將採用大五因素的觀點,接下來將探討大五因素的理論與應用。

三、 大五因素的理論架構

如前所述,大五因素理論之建立奠基於基本字彙假說,找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常用來形容人格的詞語,再以因素分析的方式分類相關組型。Goldberg 在 1981 年

創造了Big five 這個詞,Big 意指每個因素底下皆包含大量更具體的特質。以下分 別介紹大五因素的高低分特質及其衡鑑意義,整理如下(Costa & McCrae, 1992;

Pervin, 1993):

(一) 神經質(Neuroticism)

神經質高分者特性為多慮、緊張、不安、慮病、情緒化、自卑;低分者(即 情緒穩定性高者)特性為堅強、鎮靜、放鬆、安定、自我滿足。可衡鑑適應性或 情緒不穩定性,找出容易憂鬱、過度渴求或衝動、有不實理念、且因應不良者。

(二) 外向性(Extraversion)

外向性高分者喜歡且有能力進行人際互動,特性為主動、多話、愛好玩樂、

樂觀、社會性、熱情;低分者特性為保守、冷漠、清醒、工作取向、缺少活力。

可衡鑑人際互動量及強度、活動水平。

(三) 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開放性是不受過去經驗與文化影響的智力,並主動地追尋嶄新經驗的傾向,牽 涉到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及運用於因應生活事件的技巧(DeNeve & Cooper, 1998)。 高分者特性為好奇、創造性、興趣廣泛、非傳統性;低分者為實際、從俗性、興趣 狹隘。可衡鑑願意主動尋求且體會經驗的程度,對陌生事物的容忍與探索性。

(四) 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

嚴謹性高分者特性為有組織、負責任、守時、細心、努力、自我要求、有企 圖心、堅忍的;低分者為漫無目的、懶惰、不可信賴、散漫、粗心、不拘形式、

意志薄弱、享樂的。衡鑑個人組織性、持續性及目標取向行為之動機。

(五) 友善性(Agreeableness)

友善性高者較容易討人喜歡,有溫和、好心腸、寬諒、助人、正直、易受騙 等特性;低分者則好批評、多疑、易怒、粗魯、有仇必報、好支使人、不合作。

可衡鑑人際取向中,個人的思想、行動、情緒在從同情到反對這個連續向度上之 表現程度。

McCrae 與 Costa(2008)發展出清晰的理論觀點,稱之為五因素論,他們主 張五個特質不僅是在「描述」個別差異,更視之為實存之物,每一因素皆被當做 某種心理結構,且每個人可在這些向度上顯現差異,即表明所有個體普遍具有這 五個基本特質傾向,主張影響個人生活經驗、心理發展的主要原因為擁有這些特 質的程度,遠大過環境的影響。

在特質之穩定性上,主要分為兩個方向:貫時穩定性與跨情境一致。貫時穩定 性如前段落所述,人格特質在進入成年期後改變的幅度愈趨平緩,但也不代表不會 有任何變化,有研究顯示,工作經驗會影響成年早期的人格發展(Roberts, 1997), 該研究指出,大致上成人的人格具有一致性,然而工作上的社會化效果可能會使特 質傾向改變。而跨情境一致性則頗具爭議,Mischel(1968)回顧各研究證據,他認 為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不一致,就是為了區辯這些情境,並根據不同情況中的回饋來 改變行為。特質論較不重視情境因素對人的影響,而另一群情境論者則反對這樣的 看法,引發了人與情境的爭論(person-situation controversy)。因特質論較缺乏考慮 社會因素,本研究使用了社會認知理論的自我調節做為其中一個變項,期能對人的 行為結果有更完整的了解。

四、 大五因素的測量

多數的人格特質量表皆為自陳式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ies),即依照受試者 對題項之同意程度做勾選。Costa 和 McCrae(1985, 1989, 1992)編製了大五人格量 表(NEO-PI-R)來測量人格特質,他們將五個因素各自區分出六個更具體的面向,

而每一個面向有八題加以測量,因此此量表總共有 240 題(五因素*六面向*八小 題)。若是要做人格衡鑑、或以回饋為目的,使用此長版量表是適當的,能提供較

而每一個面向有八題加以測量,因此此量表總共有 240 題(五因素*六面向*八小 題)。若是要做人格衡鑑、或以回饋為目的,使用此長版量表是適當的,能提供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