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二節 人格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從研究結果可知,人格的五個向度皆能預測心理幸福感,除神經質為負向預 測外,其他皆為正向預測。以下五個部分分別討論人格各向度在心理幸福感上的 預測作用。

一. 神經質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負向影響力

神經質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負向影響力,與研究假設H2-1 相符,然而其 影響力相較於其他因素卻相當低,在過去人格與幸福感的研究當中,許多研究者皆 指出神經質是幸福感強力的預測變項(DeNeve & Cooper, 1998; Kokko et al., 2013;

McCrae & Costa, 1991; Suls & Martin, 2005),而 Keyes 等人(2002)指出,高心理 幸福感的個體會比高主觀幸福感的個體,擁有較高的神經質傾向,相對於享樂主義,

以自我實現的觀點看待幸福時,神經質的負向影響力較小,表示神經質傾向可能擁 有一些有利心理幸福感的因子,以幫助個人實現自我,Norem 與 Cantor(1986)指 出,神經質傾向可促進個人動機和努力付出,預期失敗的焦慮使個體加倍努力,而 Schmutte 與 Ryff(1997)則表示,當排除神經質六面向中的情緒成分,留下自我意 識與衝動這兩個面向時,會與自我關懷、勝任感與控制感有輕微的相關,Anglim 與 Grant(2016)將神經質的六個切面分別與心理幸福感六個向度進行淨相關檢驗,

發現敵對與自主性、衝動與生活目的有正相關,皆說明了神經質中的特定層面可能 會促使個人尋找方法解決內在困擾,達到持續的成長與發展。綜合上述,神經質傾 向會使得個體感受到較多的負面的情緒,這是其負向影響心理幸福感的主因,然而 這樣內在的不安定也可能會促使個體專於在自我上,努力突破現狀,化悲憤為力量,

這可能是在本研究中,神經質對心理幸福感的負向影響力較小的原因。

二. 外向性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力

外向性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力,與研究假設 H2-2 相符。Kokko 等人(2013)表示,高外向性之特徵為熱情、參與互動,使得其對苦惱和威脅的

感知較少,有助於個人功能之最佳運作,而提升心理幸福感,其對於心理幸福感主 要的貢獻在於,外向性高有助於個人與他人維持正向關係,也會有較高的自我接納 及對環境的掌控感(Anglim & Grant, 2016),另外,外向性高者能較好的調節自身 情緒,也與心理幸福感有相關(Tommasi et al., 2018)。過往人格對幸福感的研究 一致地指出外向性為強力的預測變項,本研究也應證了這一點,當個人愈喜歡與他 人互動、擁有熱情與樂觀,將促進其與他人關係,同時能夠接納自我,則心理幸福 感愈高。

三. 開放性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力

開放性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力,與研究假設H2-3 相符。開放性 高者有較高的想像力與洞察力,能擴大個人實現自我的潛能,較有意願接受新的想 法、表現新的行為、改變習慣,進而改善功能以及個人生活(Lamers et al., 2012), 即開放性幫助個人更開放地看待世界與自我,能接受新的事物,就能夠與時俱進,

並能夠檢視與修正自己,使其養成較高的自主性,且能幫助個人追求成長,此結果 也與Anglim 與 Grant(2016)以及 Schmutte 與 Ryff(1997)的研究結果一致,相 較於開放性與SWB 的關係,其與 PWB 的關係提高許多,在本研究中,開放性對 心理幸福感的預測力僅次於嚴謹性而位居第二,可知培養開放性對於個人發揮潛 能並向上成長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 嚴謹性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力

嚴謹性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力,與研究假設H2-4 相符。根據本 研究結果,嚴謹性為五個人格特質中對心理幸福感擁有最高解釋力的一個,即當個 人是有組織的、負責任的與有目標的,最終能夠促進其心理幸福感的提升,特別是 在掌控環境以及擁有生活目的上有傑出的表現,Schmutte 與 Ryff(1997)認為嚴謹 性高者,通常會為自己訂立長期目標,並能夠在進步中得到快樂,即嚴謹性傾向會 促使個人建立目標並達成它,進而獲得心理幸福感,其影響性超越了外向性,與先 前的研究有些出入,研究者推測可能與研究參與者族群有關,Magee、Miller 與

Heaven(2013)指出年齡對於人格改變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起了調節作用,年輕人 之人格改變會更大幅度地影響其生活滿意度,說明了成年早期者之人格特質對其 生活的影響是可能有不同特性的,而成年早期正處於建立個人事業、發展生涯的時 期,對這個時期的人來說,是否擁有目標並能夠達成是特別重要的事情,有研究指 出嚴謹性傾向是個人職業發展中重要的決定性因素(Katic, Ivanisevic, Grubic-Nesic,

& Penezic, 2018),而職業發展又與成年早期者的心理幸福感有很大的相關,這或 許是本研究中嚴謹性為心理幸福感最有力的預測變項的原因之一。

另外,從東西方文化差異也可看出端倪,楊國樞先生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發展與 推動本土心理學,認為華人心理學研究應進行本土化,使意義的產生脈絡化,其將 華人基本性格向度分為七項(楊國樞,1999),其中,精明幹練、外向活躍、勤儉 恆毅與幸福感的相關程度最高(高旭繁,2013),精明幹練是華人獨有的性格,其 代表的是腦筋靈活與機伶、能知變通,問題解決能力強,而外向活躍與勤儉恆毅則 分別與外向性與嚴謹性有中度相關(楊國樞,1999),高旭繁(2013)表示,華人 社會有勤能補拙的觀念,因此在努力實踐的過程自然就能得到快樂,與本研究中嚴 謹性佔最大影響力的結果不謀而合,另外,華人自古以來以考試制度品評人才優劣,

使得學業表現之好壞,能一定程度的影響個人的幸福感受,在本研究背景變項分析 也提到,嚴謹性高的人能完成較高的學歷,有較好的學業表現,可見嚴謹性在東方 華人文化中佔有的重要地位。

五. 友善性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力

友善性人格傾向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力,與研究假設H2-5 相符。研究結 果顯示,高友善性傾向可以預測高的心理幸福感,當個人愈討人喜歡、溫和,與他 人能維持較好的關係,也會感到較為幸福,然,友善性對心理幸福感的解釋力並不 高,Anglim 與 Grant(2016)指出,正向關係是友善性對心理幸福感的正向預測中 最有貢獻的向度,又友善性可能會損害自主性,即友善性對於心理幸福感的六個分 向度的預測方向是不同的,研究者推測,這會使得友善性對總體心理幸福感的正向

影響力不高,若欲更詳細探求友善性傾向對心理幸福感之影響機制,建議未來研究 可將心理幸福感六向度分別討論。